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2954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9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究.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MBA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我国银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探究摘 要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它在国际理财产品市场上已经有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较晚,但是由于广大的市场,其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潜力巨大。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很多中外资银行发行了很多结构性理财产品。然而,最近我国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使老百姓遭到了一定损失。股票挂钩型的理财产品是所有结构性理财产品中的一种,它挂钩标的是股票、基金、股价指数以及指数型基金,因为它一方面可以使老百姓拥有保本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分享部

2、分带来的高收益,而且它挂钩的股票市场又是最活跃的市场,所以这类产品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追捧,发展迅猛。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然而,我国缺乏对这些创新产品的具体结构、运作原理、风险与收益的计量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仅对单一产品进行分析难免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使银行和投资者都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真实收益和相对风险。20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固定收益类产品己不被广大老百姓所青睐,机构投资者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以寻找风险产品,传统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要求他们进行金融创新。到八十年代末,美国经济走出低迷,股市开

3、启新一轮的冲高,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针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结构设计、收益与风险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一些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概况,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章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理论概述,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涵义、特征、分类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上分别进行阐述,为下文的论述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讲述的是我国股票挂钩型产品的发展现状和一些基本特征。首先,分析了一下股票挂钩型产品的产生和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结构、分类以及要素等特征。第四章是VaR方法在股票挂钩型产品的收益及风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这部分首

4、先介绍下如何用VaR值来度量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然后选取了几款产品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是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对比分析及对策建议,也是本文的主体与关键部分,在上述收益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收益与风险非对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类别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不同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比较,最后从产品创新提升产品收益能力、风险管理规避产品潜在风险、深化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教育、应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当前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最后一章强调结论,总结全文。关键词: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风险AbstractStruct

5、ured financial products, although the short history, but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has become mainstream product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structural financial products started late, but rapid developmen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

6、ed financial products with high yield, high risk in the theory of design, attracted many foreign banks issuing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market structural financial products appeared zero income, negative returns phenomenon, so that investors suffered huge l

7、osses, bank credit is also being questioned. Equity linked financial product is a kind of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which linked to the subject of the stock, stock portfolio, stock index and index funds, because of the hand so that investors can enjoy the benefits of fixed income security, on t

8、he other hand, they can share the high profit products derived from, and the hook the stock market is the most active financial market, so this kind of product will be one by the advent of attention,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s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unceasingly thorough, structured p

9、roducts market expansion, product innovation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However, the lack of in-depth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measure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 operation principle,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se innovative products, analyzes it has one sidedness and limitations of single

10、product only, so that banks and investors are unable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products real income and relative risk. The early nineteen seventies to 80 years, the major western industrial countries into stagflation situation, the economic downturn, fixed income products in real interest rates l

11、ow, has not favored by the vast number of investors, investment main body in the market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gan to risk seeking admission products, commercial banks and investment banks profit model has been a great challenge,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ir fi

12、nanc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Until the mid 80s,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is out of the stagflation, the stock market opened a new round of the bull market, the equity linked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is produced under such background. Ther

13、efor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income and risk,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omestic, pave th

14、e way for the following.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ummary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abroad are described,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iscussion below. The th

15、ird chapter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quity linked financial products of our country and characteristics. First analyzes the equity linked structured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quity linked structured products structure, classificatio

16、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s etc.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pplication of VaR method in the equity linked financial product revenue and risk measurement, which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is part first introduces the income and risk of equity linked structured products, and finally selects thre

17、e financial products are positiv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empirical a descrip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trast income and risk suggest structured products in China, the main and key part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risk and return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18、, obtains the income and risk of non symmetry of the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and different bank structured financial products income and risk are compared, finally from product innovation to improve product profitability, risk management, to

19、avoid the potential risks are deepening education, income and risk investors should refer t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bank, thi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ructured products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last chapter emphasiz

20、e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Key Words: Structured products; Income; Risk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第二节 研究概况1第二章 结构性理财产品理论概述3第一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涵义与特征3第二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分类4一、产品结构分类法4二、IFB报告分类法5三、收益分类法6(一)保证收益类6(二)非保证收益类6第三章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特征7第一节 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产生及发展7第二节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现状8第三节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特征10一、

21、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结构特征10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分类特征10三、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要素特征12第四章 VaR方法在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度量中的应用13第一节 VaR的概述13一、VaR的基本概念13二、VaR的特征15三、VaR计算的基本方法15第二节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及风险17一、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收益17二、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风险18第三节 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实证研究19一、阶梯型收益产品20二、区间累积型收益产品24三、多观察日到期年化收益阶梯型产品27第四节 实证分析的现实意义和其创新之处33第五章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问

22、题的对策建议33第一节 产品创新提升产品收益能力34一、从产品本身的结构设计上寻求提高收益的途径34二、产品改进关键在于技术35三、产品完善关键在于市场和客户35第二节 风险管理规避产品潜在风险36一、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36二、完善内部监控系统,建立风险管理体系36三、全面披露信息,实现产品透明化36四、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创造良好制度环境37第三节 深化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教育37第四节 应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38一、可直接购买外资银行同类的高收益产品38二、可引进外资银行的品牌管理38三、应借鉴外资银行的客户服务体系39第六章 结论39参考文献42致谢44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

23、背景与意义我国第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中国工商银行在2003年率先发行的与LIBOR关联的区间累积型结构性理财产品。之后,银监会公布了一些关于衍生品的条例和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为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使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成为一类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理财产品。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发展过程中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收益与风险问题。自 2007 年初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问题以来,结构性理财产品受到了众多学者和投资者的关注,甚至有人开始对其产生质疑。因此,本论文通过对我国近期所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24、,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对当前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然而,我国缺乏对这些创新产品的运作原理、风险与收益的度量已经产品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仅仅对单一产品进行分析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老百姓无法准确了解结构性产品的真实收益和风险。所以,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是极其必要的,也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文对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借鉴国外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和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 V

25、aR 具体操作方法的深入探讨,研究其应用于股票挂钩型产品收益及风险的计算方法,可以使老百姓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更准确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目前对产品收益及风险评价方法并不多,VaR 方法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这种思路既是对 VaR 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展,又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二节 研究概况广泛意义上讲的结构性产品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起源于美国,90 年代初流行到欧洲,而 90 年代末至今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国外的结构性产品虽然出现已三十年,但是专门针对结构性产品进行阐述的文献却很少,这是因为国外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已经浩如烟海,而结构性产品又与金融衍生品密不可分,因此也就不再做过多的阐

26、述。国外结构性产品除了银行发行的产品以外,还有很多投资机构投资者发行的结构性票据和证券,这些产品的基本产品特性和本质是相同的,可归集为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来研究。Sascha,Carsten 和 Klausii(2003)对 2001 年 11 月发行的反向可转换债券已经折扣存款的发行价格以及二级市场的收盘价格做了详细实证研究。针对 170 种结构性产品,通过产品不断的拆分-复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债券和在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交易的期权的收益特征复制了该产品的风险和收益,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计算,发现这类产品的定价和组成其期权价格之间的差别主要源自于发行机

27、构自己本身的利润。此外,还有 K.C. Chen a,LifanWu(2007)对瑞士银行(UBS)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看涨股票挂钩型证券的收益进行了计算,得到关于定价合理性的结论,等等。20 世纪 90 年代、本世纪初,结构性产品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现了比较大的发展,所以许多台湾学者都对该领域进行了探究。江明钟(1997)采用Levy 模型以及蒙特卡洛模拟两种方法,以联动式债券分析基金的定价、金融创新价值及投资绩效的探究,得出收益净值需小于理论价值的结果。王宇雯(2003)分析了会对联动式债券理论价值造成影响的一些因素,从而模拟出户的报酬收益与风险。刘台芬(2004)分析了保本型联动债券的联动方法,

28、明确了它的目标市场,并从老百姓的角度计算投资收益。陈松男(2006)对台湾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从收益、风险、敏感度、定价等一些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这是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之后,陈松男的多位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从整体来看,台湾地区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究不仅比大陆地区起步早,而且在技术层面上的研究也比较深入。由于缺乏国外关于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的研究参考文献,在这里,介绍一下国内的研究情况。胡建武、张伟(2007)从理论层面对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了介绍,说明其收益具有起伏性,而且2004年以后发行的比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率高,二者之间存在明显

29、的替代性,说明了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杨涛(2008)运用CAPM模型对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收益进行讨论,模型中的无风险收益率直接选用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率,对风险溢价以及p系数运用历史数据来进行估算,计算得到产品预期收益率。还选用工商银行推出的“亚洲之星”股票挂钩型产品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表明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外汇存款,但与其理论最高收益率有一定差距。刘鸿伟、张非、杜塑(2010)而是从投资者的角度,以招商银行“金葵花”08中国系列之零售精英美元理财计划作为范例,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出了产品整体期望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的概率,并进行

30、了敏感性分析。他们尝试用期望收益率来考虑未来收益而不是最高收益率,用最低收益率的概率来考虑风险而不是方差,提供了一种买方评价的思路。由于结构性产品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并且均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所以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不仅相关文献少,而且多以介绍性的为主。如刘莉亚、邵斌编著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和利率挂钩类理财产品的定价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吴丽敏、曾鸿展(2005)则对结构性产品债券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在收益风险上,陈博(2008)在其论文结构型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与设计探讨中针对不同类别的结构性产品分别阐述了其存在的风险问

31、题。李东卫(2009)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分析与建议中提出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真正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独特见解。刘坤在其论文商业银行固定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分析中全面地对风险进行了阐述。王宏伟(2009)结合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特点,提出了存在的潜在风险。杨隽男(2011)探讨产品特征和投资风险,为投资者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提供框架。由于这些学者对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情况缺少一个可以量化的判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和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发展现状,通过对VaR具体操作方法的深入讨论和探究,得出了其应用于股票挂钩型产品收益及风险的计算方法,可以使老百姓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准确的考

32、量,而且在现有对产品收益及风险评价方法不足的情况下,VaR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既是对VaR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展,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二章 结构性理财产品理论概述第一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涵义与特征银行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开发出的供客户理财的工具产品,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结构性理财产品顾名思义,首先是属于理财产品这个范畴之内的,以理财为目的,就是强调它的收益性;其次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既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和政府部门,其中由公司和政府发行的是结构性债券,如可提前赎回债券、

33、可提前回售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当前我国证券、信托、基金、保险公司很少涉足结构性产品领域,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商业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其获得的政策支持,以及品牌、信誉、渠道、人员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本论文所涉及的对象也专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从广义上来讲,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由固定收益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结合而成的产品,是一种拥有内嵌衍生投资结构的复合投资产品。从本质上讲,结构性理财产品属于金融衍生品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与不同的金融工具挂钩。其收益一部分比较有保证,另一部分则与挂钩的资产业绩表现挂钩,通过采用杠杆产生额外的风险收益。所以,结构性

34、理财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通过这种产品模式的设计,可以实现构造不同风险收益比、扩大投资范围和满足投资者个性需求等目的。从定义来看,结构性理财产品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固定收益、衍生合约和挂钩资产。固定收益证券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保险单等;衍生合约包括互换合约、远期合约、期权合约等;衍生合约的标的资产可以是股价、利率、外汇、商品等,也可以是这些资产的组合,还可以是与资本市场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挂钩对象。因此,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个性化、复杂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福布斯杂志曾把结构性产品称为“自己动手做的衍生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大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营

35、与代客资金交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交易利润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主流趋势,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第二节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分类一、产品结构分类法按照产品设计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未嵌入衍生品的固定收益产品称为普通类产品,该类产品收益仅取决于固定收益证券,收益水平由所投资的产品的表现所决定,如金融租赁方面收入以及票据资产和信贷资产等;另一类是嵌入了衍生产品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称为结构性产品,该类产品的收益不但取决于固定收益部分,而且还与一些衍生品的表现挂钩,收益水平取决于基础资产和支付条款之间的吻合度。二、IF

36、B报告分类法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方法众多,其中 IFB 报告中采用了四种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表1 IFB 报告采用的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分类方法通过分析表1中的四种分类方法可以看出:第一,若按币种结构不同,可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二者的投资方向不同。当前市场上的外币理财产品多以美元、港币、澳元、欧元、英镑等作为投资本金,以国际金融市场作为投资场所;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人民币为本金,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第二,若按发行后的存续期不同而分,长、短期不同,投资组合也不同。有些产品合约中包含一些提前赎回或终止的条款,所以当满足合约中的条款时银行可以提前终止合约

37、,因此产品的期限并不是固定的。第三,不同发行主体即商业银行各具特色,他们的产品设计、推广方式、营销手段以及风险收益特征都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四大国有控股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银行之间的产品在收益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差别,进而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的产品存在的问题。最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的具体资产各式各样,且条款复杂,因此可以创造出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的产品,一方面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投资者较难判断其真实收益与风险状况。近年来还出现了挂钩矿业、能源、农产品、气候变化指数、水资源、奢侈品等新型挂钩产品,进一步增加了风险性指标。三

38、、收益分类法由于本文重点研讨产品的收益与风险问题,所以按照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可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为以下几类:(一)保证收益类保证收益型产品是传统的产品形式,它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这类产品一般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等风险较低的产品,因此收益也相对有限。在初级理财产品市场上,由于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有限,为降低风险考虑则多采取这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收益率固定的产品是指银行将按照预先的条款向投资者承诺支付一定的固定收益,投资者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一些投资风险。若投资者提前终止合约,则无投资收益;若银行提前终止合约,则按固定收益支付给投资者,但是投资者却要面临再投资的风险。而收益率递增的产品是

39、指银行承诺支付最低收益而且承担相应风险,其他风险由银行和投资者共同承担。如果银行出现提前终止合约的情况,投资者只能获得较低收益,且再投资的风险更大。(二)非保证收益类一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指银行按条款约定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再依据实际的投资收益最终确定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风险由投资者来承担。这类产品充分地体现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特征,将固定收益证券与衍生品交易相结合,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收益。衍生品可以有多种选择,挂钩标的五花八门,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基金指数、商品价格等等。二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指银行结合条款约定和实际投资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安全,由投资者

40、来承担全部投资风险。这种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更类似于投资金融衍生品。但是随着资本金融市场的繁荣,此类产品由于其收益空间大的优点而备受青睐,发展迅猛,已经逐渐取代保证收益类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非保证收益类产品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章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发展特征以及现状第一节 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发展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其实质就是根据某些股票的股价以及股价指数等相关的,以此作为收益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其本质决定了这种理财产品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部分固定收益,又能带来一些衍生性的高收益,这一特性让该种理财产品从诞生就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亲睐和支持,发展非常迅猛。

4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受到经济滞涨危机的影响,由于各个国家央行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大大降低,这种产品也不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投资人的崛起使得很多机构投资者成立,这样的机构投资者他们不像个人投资者亲睐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他们更倾向一些高收益类的理财产品,这样使得广大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受到巨大的挑战。同时伴随着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此,与股票挂钩是收益理财产品便产生了。这便是这种理财产品产生的背景。一九八七年,当时著名的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发行了一种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关的次级债被学界认定为全世界首个与股票挂钩的

42、理财产品。这种产品当时发行了一个亿的美金,总的时间期限的四年,当时的年息是百分之二,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付息。同时,年限到期时还能够得到一笔与标准普尔指数相关变化的一个收益金额,其既有一组固定收益,又有一组结合股票指数变化的关联收益。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大的金融创新。一九九八年十月,著名的美林证券也发行了一种基于指数的流动收益选择型债券,与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发行的不同的是其相关于当时的纽约交易所的综合股票指数,当时一共发行了一点二五亿美金,直接采用百分之七十六点六七九的折价进行发行。在此之后,美国发生了两次经济滞涨的情况,使得美国股票市场波动较大,这对这种与股票挂钩的理财型产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消

43、极作用。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新一轮的股票牛市开始时,这种产品又活跃起来,一九九一年一个月,拥有三A信用的奥地利政府发行了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设计的一种股票指数看涨票据,并在纽约交易市场上交易,这种有国家信用作为质保,挂钩股票指数收益,并在交易市场上进行挂牌交易的理财型产品是当时的一大创新。同年八月,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为UTC实施发行了一种6年期限的保本型债券,也是当时最早的一种具有美式可选择权的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股票挂钩型产品不断创新,新产品不断地在市场上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如美林发行的权益参与证券、指定条款市场指数证券和每年重设条款债券、信孚银行推出的90%保本

44、市场连动存款、花旗银行推出的股价指数保险账户等等。与此同时,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开始在欧洲及亚洲出现,由于其保本又能兼顾收益的特点,很快在这些地区和国家广受欢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交易市场无疑的在欧洲,在亚洲现在大都以存款和债券两种形式进行零售发行。第二节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回到我国实际情况,与股票挂钩理财产品较早出现在香港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经济发展超前,与国际接轨,且金融发展也比较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已经开始以后联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诞生了,台湾发行了多种联动性的理财产品具有可以分为五种:以外币计价的联动股价的债券、以外币计价的联动股价的定期存款债券,以股价相联动的公司债

45、券,以新台币定价的关联式债券以及海外共同基金等几种类型。香港在本世纪初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二零零二年八月在香港交易所发行一种鱼股票挂钩收益类关联金融产品。第二年就有了很大的发展,零售型的股票挂钩型产品发展比较迅速。内地的关联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都以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为大多数,两千年九月份,我国对外币汇率进行首次改革,取消了大额外汇存款利率上限制度,这使得银行在外币市场的套利机会和收益都大大减少,这样国内的商业银行亟需一个新的金融产品来进行弥补,由此国内进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时机产生了,二零零三年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发现一些结构性的外币理财产品,产生了诸如“汇聚宝”、 “汇得盈”等

46、相关类似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二零零四年三月,银行监督委员会制定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样以后在法规上对商业银行进行结构性衍生金融产品发行和推广时有了规范和指导,在这以后有很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国有商业银行推出诸如“汇聚宝”、“汇得盈”、“汇利通”、“汇利丰”以及“得利宝”等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其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获得相关资格,广大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参与其中发现各种结构性理财产品,这样为广大群众提供较多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也丰富了我国金融产品市场。我们国家的股票管理挂钩型金融产品是从外部结构性金融产品衍生转变过来的,二零零五年八月渣打银行首先在

47、我国发行了一种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相关的外汇性理财产品。第二年的一月中国银行发行了两种鱼股票挂钩的理财型产品,填补了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是在这个月中信银行发行了一致与股票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一产品受到当时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也成为其他银行模仿学习的对象,由此在理财市场上各种与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纷纷登场出现。此后一段时间里,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同时在股票市场上也呈现上扬的行情,由此与股票挂钩的理财型产品遍地开花,一时成为理财市场上的宠儿。然而这种与股票挂钩的理财型产品是注定有其周期性和局限性,在股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倍受欢迎和关注,当股票市场行情下行的时候,这样的产品也就成为鸡肋而

48、无人问津。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股票行情一泻千里。与之相关的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也出现收益下行,甚至出现零收益和负收益的情况,这使得与股票关联挂钩理财产品受到严重的挫败,出现市场行情的大幅下滑。二零一零年后以,随着股票行业的转暖,这样产品才逐渐的在投资市场出现发行。我国的股票挂钩的金融产品相比于国外的金融产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在这方面,很多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对它都很大的需求。在金融产品高速增长的时候,它也被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负收益”事件频发,信息透明度不高,投资者无法具体了解产品,使得他们对产品的评估具有很大难度,这样子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的产品并不熟悉,导致于他们投资到不成熟的产品,最后出现了各种纠纷,而我国的监管机构又不能跟上步伐创新,落后于时代,导致很多人逃避监管,并且频发的出现不正当竞争,使金融产品的市场缺乏活力以及后劲。这一切都将能够为投资者带去部分没有必要投资损失,这样对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运转都有很大的负面消极影响,因而在我们国家金融市场没有百分之百开放完全的情况,同时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对冲机制的情形和形势前,我们应当注重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这种类型产品的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正确的合理的投资金融产品,规范这一方的市场,使得中国市场健康而有序的发展。第三节 我国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的特征一、 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