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058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发展观 从中学地理学科中的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地理区位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阐释中可以透视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推进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科学发展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途径和目的高度概括,是对发展内涵,发展要

2、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在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反过来,科学发展观思想,是指导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环境文明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我们在把握中学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地理学科内容精髓的高度概括,地理教学中的核心就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受教育者从中找到科学发展观的依据,领悟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论。一、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和谐论,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生产要素之间的

3、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几大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人与人的不和谐,归根结底体现在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竞争中。从人地关系的发展史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向自然索取而渐趋理性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衍生了今日的科学发展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原始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环境文明时期四个阶段。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微弱,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恐惧和依赖的关系。步入农业文明,人口增加速度加快,人类开展大规模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

4、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徒,以逃避自然的惩罚。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壮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通关注。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费、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道路,即人地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地理学上,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或然论的生地观和适应论的人地思想

5、,再到生态论,再到协调论的过程。协调论主张分析人与环境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为目的,可以说,是在人们看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形势下,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一个新的提高。也是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大创新。恩格斯早就提醒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它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行动,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马列

6、主义哲学上看,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对立的一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生和发展。从统一的方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要使人类同环境协调发展,就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使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我们国家建设的决策者们正是总结了从地理学上发展而来的这种人类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顺应全球共同发展目标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人地和谐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核心。二、地理学科中的可持续发展

7、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的科学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

8、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学地理教学中贯彻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涵和要求。可持续性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内涵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其实践要求是倡导文明消费,以生态农业和清洁工业生产为途径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

9、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地理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从宏观的角度领会到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指导思想。三、地理学科中的区位论、资源分布不均衡和资源可调配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得以实施提供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

10、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地理学科内容中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商业区位、交通区位等运用性很强的地理知识,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的划分以及它们之间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差异,经济水平差距和经济结构的差异等都是国家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正确妥善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移动资源和非可移动资源的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状况是国家进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特别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的规划布置必须充分考虑投入产出、地区协调、长远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诸多方

11、面。由此可以看出,最能为国家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提供主要方法论原则的是地理区位理论。地理学上的区位论起源于19世纪2030年代,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及一般规律,寻找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地点,即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如一些经典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高兹的海港区位论等。传统区位论研究的是如何在一国国内进行生产布局,如果我们把研究的地域范围扩大,把全球作为可供选择的生产布局地点的话,就会发现,区位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分析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选择策略,这也是我们统筹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利用

12、,统筹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发的决策依据。总之,在贯彻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思想上,中学地理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地理科学大有作为。我们可以认识到地理学科中的人地和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位论是属于使受教育者终生有用的知识理论,关系到受教育者在未来的社会建设和社会交往中的判断能力和行为准则。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中学地理教学在培养科学发展观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地理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终生实用性。主要参与文献:1、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2、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林主编,2009年9月1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