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309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 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 纸版页码 摘要在生死天平再一次向生的方向倾斜的时候,有必要呼唤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的到来。本文试图从“死亡”的角度来介入曹禺的前期剧作,挖掘出这种死亡叙事的积极

2、意义。 关键词曹禺 前期剧作 死亡叙事 一、曹禺剧作中的死亡叙事 曹禺异乎寻常地偏爱死亡题材,他前期的剧作几乎都涉及到死亡,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人物的死亡随处可见,涉及到自杀、他杀、身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等多种死亡形式,可以说死亡是曹禺早期创作中一个摆脱不了的情结和诱惑,它时刻影响着曹禺创作的选材和立意。 1.直接的身体死亡 物理生命体的消逝带来的死亡,是人们对死亡的最直观认识,也是死亡最恐怖的表现形式,人们一般都不愿意提及它,而曹禺却一反常规,在自己前期所有作品中都安排了大量的死亡现象,而且人物的死亡属于“非正常”死亡。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用枪自杀身亡,鲁贵饮酒过量而死;小

3、东西没有了任何生活的希望而上吊自杀,小文书黄省三的三个孩子被父亲无奈地杀害,陈白露厌倦了糜乱朽烂的都市生活服大量安眠药自尽,仇虎由于精神的过度紧张而自杀身亡,无辜的焦大星和小黑子成了焦阎王的替死鬼;曾文清终于没有了再活下去的勇气和能力吞食鸦片,死在了北京深秋的平静凄凉之中。它们如同一把把带着火焰的利剑刺激读者和观众的神经与耳目,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在恐惧和震惊中受到一次次强烈的悲剧洗礼,从而被曹禺戏剧的魅力所折服。 周萍、陈白露、小东西、仇虎、曾文清都是自杀身亡的。“死亡本能论”认为人性之中,有一种毁灭自己的趋向,这趋向是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直把人往下拖,拖向失败,堕落或灭亡。这

4、些人物也具有这种向死的内倾力。焦大星、小黑子、黄省三的三个孩子、四凤、周冲、鲁贵都属于他杀致死。他杀致死的人物往往没有明确的要死的决心和意志,但却由于某种不知的原因或者无意识地行为造成了生命毁灭的事实。人们常规的想法是他杀致死的人物往往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曹禺前期剧作中他杀致死的人物却不是这样,他们要么是无辜无助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人的罪恶而成为替罪羔羊,如焦大星、小黑子、黄省三的三个孩子,是作者对那个世界罪恶的最直接展示,显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怜惜珍视;要么是由于善良梦想的不被容于现实,在失望痛苦中因为偶然的事件而死亡,如四凤、周冲和鲁贵三人,显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这种死亡现

5、象给人最多的是遗憾和无奈。 2.精神死亡的一群 除了直接的肉体死亡的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一群生不如死即“精神死亡”的人物,包括善良愿望的被绞杀的蘩漪、鲁侍萍、黄省三、翠喜和自掘坟墓的周朴园、焦母、曾皓的家人及潘月亭们,这是曹禺前期剧作中为数最多也最具特色的一类人。他们有的对前尘往事悔恨不已,有的被残酷的现实麻痹了神经,有的将注定生不如死,有的则永远生活在过去,是一群活着的死灵魂,正如臧克家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他们就是那些“活着”但是“已经死了”的人。相对于肉体死亡的人,他们对死亡的体会更为深刻,因为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任何生活下去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

6、值,只剩下一具空洞的躯壳苟存于人世,那么他的存活和死亡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肉体死亡还要残酷。 3.逃出死亡陷阱的人 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论”认为人性中还有另一种本能即要求生命尽可能不朽的本能驱力。前面的几类人物是死亡本能占了上风,下面这类人物则宣告了生命本能的最后胜利,是生命本能对死亡本能的战胜。在曹禺前期的剧作中,能够摆脱现有困境的束缚而逃脱死亡陷阱的为数不多,他们是鲁大海、方达生、金子、愫方、瑞贞。而日出中的打夯工人,北京人中的袁任敢、袁圆、小柱子都是近似于“原始人”(曹禺心目中比较接近于“真”人的人),是游离于曹禺的死亡意象之外的人,因此他们也可以算作逃离了死亡陷阱的一类人。他们有了开始

7、崭新生活的可能性,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从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勇气。 二、曹禺剧作死亡叙事的意义 1.承继古老主题,丰富现代文坛 死亡是人类历史和世界艺术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学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死亡”这个话题,闪烁着前人思想的光辉。人类的生生死死不会中断,死亡这个古老的话题也永远不会沉寂,而且会伴随人类发展的足迹,融入人类的生命和文化当中去,给后人以警示和启迪。曹禺的敏感和多思,使他在思想上早早接受了死亡这个命题的来临,他用聪慧的心灵去体悟和思考死亡带来的一系列困扰,而真正将自己的思考表现出来,就是四部伟大剧作的问世。曹禺对死亡的书写既是对死亡这个古老话题的延承,也

8、是对世界死亡主题文学的一个继承和开创。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她对死亡这个伟大主题的精确把握与出色表现是分不开的。其中不乏相关主题的作家和作品,但是“死亡”这个巨大谜团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思考、寻找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死亡主题的作品还不够丰富多样,还需要更多的作家为之做出贡献。 曹禺就是这样一位应运而出的作家,他用戏剧的形式和冷峻的笔触来描写死亡,用舞台大胆直接地呈现死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对死亡的别具意味的思考和展现,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学史中的死亡叙事,为中国现代文学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现代文学史更为立体圆润,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现代文学对死亡的描写和思考更

9、加深刻,这对死亡原型的延续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2.指导现实人生,走向本真生存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给现代人提供了可以骄傲和享受的理由。但人类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贪婪,为所欲为,毫无顾忌,经常会遗忘人的生命原来还有一个必然的结局死亡。现代人对死亡和生命缺少最起码的敬畏,无法理性而哲学地对待生活,生与死的天平已经严重向生的一端倾斜。因此这个时候,人们呼唤着一种直面死亡的冷峻思考的死亡观念的出现,来遏制现代人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和纵欲的时代潮流,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 相信每

10、一个阅读了曹禺前期剧作的人都会有一种痛切的感受,那就是激情烈焰背后的凄凉和感伤,还有重新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困惑。剧作中那么多人物在情欲和财欲的诱惑下苦苦挣扎,但最后都不能逃脱失败和死亡的命运,这种死亡叙事引起的死亡逼近的恐惧感和巨大的悲剧力量,像一阵清风,给热昏的头脑送来一缕清凉和宁静,使本来浮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试着去洞悉死亡的奥秘,燃起追求新生的希望。可以因为一个人知道了如何面对死,才知道如何面对生。因此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喧哗的社会,去读读曹禺的剧作,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曹禺的死亡主题剧作也因而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引领人们追寻死亡哲学和死亡的历史,加深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理性地对待死亡,

11、进而帮助人们确立自己存活的价值体系,树立智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本真的生存。 3.文化和哲学史上的永恒意义 文化与哲学的核心就是生死问题,解决人的地位和生存问题,达到人类安身立命的目的,二者有一个共同的表现方式就是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将有关人生的哲理性认识和体悟传达出来。这类作品往往能成为 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简析曹禺前期剧作的死亡叙事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

12、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一个时代的精神表征,指引人类思考自己的命运。它们不仅反了作家本人和那个时代对世界和人自身认识的高度和深度,还因为它们涉及到一些具有普世性价值的命题,具有了哲学和文化上的意义,从而成为人类永久的宝贵财富。曹禺的作品之所以这样经久不衰,既与曹禺高超的戏剧创作技巧有关,还与他作品中的死亡叙事具有的文化、哲学上的意义密切相关。曹禺作品中的死亡叙事涉及到的死亡现象丰富多样,大多是非正常死亡,剧中人物都是年纪轻轻就死亡了,而且大多采取的是自杀的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剧作的悲剧性,也使人们意识到人类生存的艰难与困惑,这不仅显示出曹禺对现

13、代文明危机的担忧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究意识,更迎合了20世纪作家创作的基本主题,也进一步印证了存在主义哲学。曹禺正是以文学的方式探求一种文化和哲学的终极意义。他的创作和思想虽然没有达到人类智慧的制高点,但是这种对死亡的执著表达和对死亡思考的凝重沉实,已经关乎到哲学层面,也涉及到文化范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死亡主题的文化、文学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拓展了死亡的研究范围,也加深了其研究深度,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三、结语中西死亡美学写道:“对死亡的困惑,实际上是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死亡使人产生的恐惧,其真谛并不在于徒劳地去追求长生,而在于促使人去完成他一生的使命。当小我融入大我生生不息的进程,犹如千

14、万条涓涓细流,汇入浩淼无际的大海,所展示的,正是一种无私的、光辉灿烂的美。”我想这是对曹禺其人其作的一个很好的概括,他自小萌生的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正是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一个体现。作为一个庸俗的人,他可能会去探求什么长生的秘诀。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才华的作家,曹禺选择了用笔来完成自己的使命,那就是通过戏剧创作展示对死亡的思考,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使人们摆脱死亡威胁,解开死亡之结,建立一个健康的死亡意识。告诫人们要避免生和死的盲目性,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创造美好人生,临死时才不会感到悔恨羞愧,才能坦然地去接受死亡,迎接死亡的来临,以至达到对死亡的超越。自此曹禺完成了对死亡的自我突

15、围和他者突围,曹禺的生命也因此得到升华。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死亡又有它的积极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接受它,正如尼采所讲“参透为何,定能接受任何”。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揭开死亡这个谜,但是可以确信的是人类在对死亡的思考与书写的过程中升华了生命,从而超越了死。而且正因为人们意识到了人必有一死,所以才赋予生如此丰富多彩的意义。死是最大的“恶”,亦是最大的“善”。参考文献:1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本相主编曹禺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3陆扬中西死亡美学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5胡叔和曹

16、禺评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6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学院)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

17、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

18、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

19、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