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4074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88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00643.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毕 业 设 计(论文)论文题目: 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水雪 学 号: 095021022 专 业: 地理科学 方 向: 人文地理 指导教师: 熊晚珍 2013年5月18日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目 录0 摘要.11 引言2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的研究情况2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22 文化旅游的相关理论32.1文化旅游的定义32.2文化旅游资源32.2.1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32.2.2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33 十堰市

2、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分析43.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43.2旅游产品特色各异,强强联合63.3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合理、需求旺盛73.4交通条件便捷73.5政策有力推动84 十堰市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84.1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程度低84.2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84.3十堰市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84.4旅游宣传力度不够85 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对策95.1 加大旅游资源的精品开发力度95.2加大开发十堰市饮食文化资源力度95.3 打造旅游产业链95.4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105.5加大宣传力度105.6加强游客监管106 总结10参考文献11致 谢12附件一:课题任务书附件二:外文翻译

3、附件三:文献综述附件四:开题报告附件五:指导老师指导情况表附件六:评语登记表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水 雪指导老师 :熊晚珍(湖北科技学院 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摘要: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文化旅游能够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精神享受与物质满足,逐渐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十堰市毗邻鄂、豫、陕、渝,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其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论文指出了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程度低、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4、、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旅游资源精品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十堰饮食文化力度、打造旅游产业链等发展对策。关键词:旅游业;文化旅游;十堰市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study of Shiyan City Cultural Tourism Shui Xue (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nd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Hubei,437100)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dit

5、ional sightseeing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cultural tourism allows tourists to enjoy the spirit and material needs in the tourism proces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rend of tourism market development. Near Shiyan City in Hubei, Henan, Shaanxi, Chongqing, central, southwest, northwest of

6、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blocks with the Ministry, is extremely rich in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ut it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tourism in Shiyan City Tou

7、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extent, tourism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lowe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ourism professionals, publicity is not enough and made a plus tourism resources boutique development efforts,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Shiyan food culture efforts to build the tourism

8、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Shiyan City 1 引言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前,传统的大众观光型旅游产品逐渐地不能适应人们对旅游活动更高层次的需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1。发展文化旅游,能够使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对科学、美学、史学、宗教、等方面的不同需要。面对现代旅游市场新的发展要求,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和旅游产品结构正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升级。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旅游资源的开发着重于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

9、涵的挖掘,展现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开始追求增加旅游者的可参与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越来越被旅游者重视与追求,因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十堰市毗邻鄂、豫、陕、渝地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一大中心。十堰市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目前,十堰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转化为旅游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不利于十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为了避免在旅游开发和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更好地促进十堰市旅游业及其经济的发展,对十堰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的

10、研究情况二战以后,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科技、交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的文化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美国的旅游收入全球排名第一。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是文化旅游。为了增加文化旅游项目,美国的许多城市大力开拓文化旅游景点。美国很重视博物馆建设,在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博物馆。例如:最早的移民局所在地,现在也成立了移民博物馆,里面展示着早期移民用的各式各样的行李用的箱子、包裹等以供后人观赏。移民局大厅还根据当年格式仿造了房屋、棚圈、碉堡、莱园,再现了当年的“移民村”。移民博物馆向人们展现了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农具、交通运输工具等2

11、。移民博物馆和“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移民的生活、劳动以及风俗习惯,因此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日本文化产业占其GDP的14%,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自从1998年韩国确立“文化立国”国家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常迅猛,其文化产业在销售额、资产总额、市值等项目的综合排名中位居世界第9。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由此可见,文化旅游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大对文化旅游的开发很有必要。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我国的文化产

12、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下,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4。当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以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受到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地向文化旅游方向转型。全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如:深圳的 “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 2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 文化旅游的相关理论2.1文化旅游的定义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

13、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并无定论4。主要有以下两种定义:文化旅游定义1: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文化旅游定义2: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

14、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5。2.2文化旅游资源2.2.1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体现出人类文化内涵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被旅游业或其相关产业所利用并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客体6。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新奇性。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二地域性。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三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四层次性。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层次为文化景观,如文物、古迹、人造景观等;第二层次为文化风情,如节日庆典、民俗等;最高层次为文化艺术,主要是

15、指表演艺术。五经济性。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涉及到经济、文化、环境等众多要素,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六继承性7。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与文化的历史淀积。2.2.2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本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相关标准,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以下分类7(见表1): 表1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体系Table 1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system大类Categories文化旅游资源类型Cultural TourismResource Type类型细分Broken do

16、wn by type传统文化旅游资源TraditionCultureTravelResources历史文化旅游资源Traditional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遗迹遗址Relic sites山水文化Landscape culture名人名流Celebrity celebrities历史馆藏Historical collections民俗文化旅游资源Folk CultureTourism resources民间习俗Folk customs特产文化Specialty culture饮食文化Food Culture服饰文化Clothing Culture居住文化Livi

17、ng culture艺术文化Art and Culture宗教文化旅游资源Religious and culturalTourism resources宗教建筑Religious buildings宗教活动Religious activities新兴文化旅游资源Emerging cultural tourismResources.商业文化旅游资源Business cultureTourism resources大型商贸街区Large commercial district商贸活动、节庆Business activities、Festival都市文化旅游资源Urban CultureTouris

18、m resources大学城University City科技园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区域特色文化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主题公园Theme Park3 十堰市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分析3.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其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分为五种:远古文化资源、楚文化资源、庸巴文化资源、移民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资源。十堰市宗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 玄武门、悬鼓观、武当南神道显圣殿等。其中以武当山的宗教文化最富盛名。十堰市红色文化资源宝贵又丰富,主要是李先念、贺龙、王树声等老一辈

19、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十堰市留下的。如:郧县烈士陵园、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三军司令部等地。有专家考证认为,汉水流域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发源地。十堰市的郧西县正好背靠秦岭,居汉水之中。在郧西县天河口有牛郎庙、娘娘山、牛郎山、织女山。在郧西县天河里,还有一块酷似金簪的巨石立于河水中。自2010年,郧西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七夕文化节。十堰市的七夕文化资源给郧西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十堰地区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十堰市的小吃,历经几百年传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十堰市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十堰市的汽车博物馆为人们展示了东风汽车历史经典。十堰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汽车文化节更是彰显和丰富着十堰汽车文化的内涵

20、。十堰旅游资源及其丰富,截至目前,全市A级旅游区达到38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9家,2A级旅游区13家。旅游景点分布如表28: 表2旅游景点分布Table 2 attractions distribution序号旅游区名称旅游区等级地址1武当山风景区AAAAA(2010年)十堰市武当山特区2房县野人洞旅游区AAAA(国旅办发2009)173号十堰市房县野人谷镇桥上村3房县野人谷旅游区AAAA(国旅办发2009年)173号十堰市房县野人谷镇桥上村4郧西五龙河旅游区AAAA(2009年)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五龙河景区5丹江净乐宫景区AAAA(2010年)十堰市丹江口市

21、丹赵路6丹江太极峡景区AAAA(2010年)十堰市丹江口市石鼓镇7黄龙电厂工业生态旅游区AAA(05年)十堰市黄龙镇小峡口8月亮湖山庄旅游区AAA(05年)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9赛武当风景区AAA(07年升3A)十堰市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10房县观音洞旅游区AAA(07年)十堰市房县观音洞风景区管理处11龙泉寺旅游区AAA(07年)十堰市十堰市方山路68号12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09)191号十堰市郧县柳陂镇青龙山13金沙湾水上乐园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郧县柳陂开发区14郧县九龙瀑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青岩村

22、15郧县虎啸滩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郧县大柳虎啸滩景区16牛头山森林公园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贵州路34号17人民公园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公园路18东风汽车工业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车城路127号19赛武当东沟红色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20丹江口金蟾峡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场21丹江口大坝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丹江口电站路22竹山九华山森林公园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竹山县九华山林场23竹

23、山女娲山旅游区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新茶村24竹溪偏头山森林公园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竹溪县建设路25竹溪县楚长城遗址AAA(鄂旅游文2010)184号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人民政府 图1 十堰市主要景区景点分布示意图9 Figure 1. the main scenic spots distribution diagram in Shiyan City3.2旅游产品特色各异,强强联合目前,十堰市借助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已初步建成了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地和现代化汽车工业城三大旅游品牌8。三大旅游品牌特色各异,在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

24、度,可以形成较高的旅游合力。武当山以外柔内刚的绝奇功夫,举目无双的皇家建筑、天人合一的道教国粹闻名于世,不仅对国内香客、信仕和游客具有较强的号召力,而且对国外游客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输水工程将于2014年完成,吸引着世界的眼球,借此可以充分展示十堰的绝佳山水。汽车城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汽车文化浓郁10。十堰市现有的旅游产品建设为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品体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有利于实现十堰市旅游产品的强强联合。3.3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合理、需求旺盛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与强度11。近年来,十堰市对国内外市场

25、开拓力度逐渐加大,例如:十堰市组建武当功夫团走出国门对武当山旅游资源进行促销;十堰市连续三年组织人员去西安参加旅游促销活动。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国内客源市场已经从湖北扩大到河南、陕西、重庆、北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同时也扩大到了日韩及欧美 12。从2002年到2012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191.33万人次,年均增长16.5%,旅游收入619.19亿元,年均增长22.6%,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由2%提高到13.13%。十堰市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旅游者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旅游需求旺盛。如下表313、表413 表3湖北省与十堰市每年接待旅游者人数Table 3 Hubei Shi

26、yan City, the annual number of tourists reception湖北省与十堰市每年接待旅游者人数(单位:万人次)20082009201020112012湖北省11678.2815198.6421128.2227368.3934230.26十堰市9211132.931477.111870.002333.33表4湖北省与十堰市每年接待旅游收入 Table 4 Hubei Province Shiyan City tourismrevenue annually receive 湖北省与十堰市每年接待旅游收入(单位:亿元)20082009201020112012湖北省

27、713.431004.481460.531992.892629.00十堰市41.8064.4189.30120.90161.193.4交通条件便捷十堰市拥有发达的铁路运输条件:襄渝铁路横贯十堰市东西,每天有13对客车通过十堰市;十堰市公路也很发达:209和316国道交汇于十堰市;十堰市有便捷的水路运输:通过汉江黄金水道运输可到达上海;十堰市也有着便利的空运条件:十堰市毗邻老河口和襄樊两机,乘坐班机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14。3.5政策有力推动目前,整个外部环境十分有利于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10,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

28、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经济政策为十堰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4 十堰市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4.1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程度低首先,十堰市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以武当山为例,武当山是十堰市旅游资源的王牌。但目前武当山的道家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其综合开发程度、规模、影响和效益与全国同类风景区相比差距较大。对武当山的旅游活动主要是静态观光,旅游活动种类单调,文化底蕴展现不充分,没有真正发挥对十堰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其次,十堰市的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目前十堰市尚无一家集科研开发、指导生产加工和组合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企业,各景区特色旅游商品缺乏

29、。所销售的旅游商品几乎都是从河南、江浙等地购进的商品,制作粗造,品种单调且缺乏新意,影响旅游者的购买欲望。不利于十堰市旅游经济的发展。4.2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十堰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约束手段,例如:缺少有效的指导旅游业发展的研究部门、缺少严格的监管制度、缺少统一的管理约束手段等。导致十堰市景区景点建设活动呈现自发性、无序性、粗放性状态15,且旅游开发环境差。不利于吸引投资者,影响其可持续发展。4.3十堰市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人才的竞争是区域旅游业竞争的最高阶段16。随着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但是,十堰市却存

30、在专业旅游人才缺乏的残酷现实,特别是高级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表现在十堰市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星级饭店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旅行社缺乏高级导游,旅游景区缺乏营销策划人才。目前,十堰市拥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三类企业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在这些从业者当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初级以下或者没有技术职称的人员超过。在全市持有国家导游资格证人员中,取得中级导游资格的只有左右,甚至没有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再加上十堰市每年大中专院校培养出的全日制旅游专业学生数量不足千人17,旅游人才紧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奇缺18。十堰市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十

31、堰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不利于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竞争力。4.4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十堰市政府与企业越来越重视媒体宣传报道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旅游宣传涉及节庆活动报道、旅游景点介绍、旅游交通路线等方面,宣传做到了注重资讯和服务性。但是在对十堰市旅游资源的宣传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点带面,内容丰富度不高;较为单一的主题要素,缺乏大旅游概念意识;策划缺乏缜密;报道较平淡等方面。十堰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并富有特色:远古文化保留的较全、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汉江文化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多种多样截止2009年,十堰市有三十八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人被公

32、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等等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知道的人却不多。堰市应该着手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5 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对策十堰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但却未得到充分的管理、开发与保护。这样不仅不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也不能对十堰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探索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为更好的实现十堰市的经济文化价值作出应有的贡献。5.1 加大旅游资源的精品开发力度十堰市的武当山,其旅游资源独特又丰富,是十堰市旅游资源的精品。加大十堰市旅游资源精品如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对其的开发应该追求较高品位、较高质量、较高效益的

33、目标。在精品开发过程中,应该将景区各景点进行包装,建立联系,把文化底蕴与自然风景结合起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开发具有创新的旅游服务产品,比如:疗养、科学考察、健身、探险、野外生存锻炼等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增强当地的旅游竞争优势。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精品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并起到对十堰市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的带动、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十堰市经济的整体发展。5.2加大开发十堰市饮食文化资源力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异地美食的体验。从目前高收视率的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就可以看出。山水风景、古建筑、异域节目等人们既可以亲身体验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杂志等媒介观看,但是异域饮食

34、,必须要旅游者自己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因此,开发十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迫切需要且意义重大的举措。十堰地区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十堰的饮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区都有著名的小吃,如:郧西的葛根汤、荷叶面、花馍;房县的清炒小花菇、菜豆腐;竹溪的蒸盆、碗糕;郧阳的三合汤、浆粑馍、甜浆饭等;武当的冻豆腐、道家斋饭等。特别是郧阳的三合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张三丰和张果老曾用牛肉、粉丝、鸟蛋煮成汤为修建武当山宫观的病弱民夫祛病。十堰市的这些地方小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应该对当地特有的美食做好宣传,并且加以改进以适应各地区旅游者的口味。旅游者一边品尝着美味一

35、边听关于美味的动人传说,别有一番滋味。5.3 打造旅游产业链 在那些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链一般都是较长的,其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性也强20。区域旅游产业链的长短还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区域内的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表现的较为分散,其品牌价值就会难以得到提升21。要想实现打造十堰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与协同机制,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注意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间加强合作。在合作区域中形成交通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等,以形成高效的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与协同机制。 5.4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人才是保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目前,十堰市虽然文

36、化旅游资源丰富,品质高,但是由于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缺乏,导致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要改变十堰市旅游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的现象。首先,政府应该出台关于引进优秀旅游人才的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的到来,并刺激当地人们对旅游专业的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其次,在旅游从业人员的选拔上要严格把关,留住人才。再次,对于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政府应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以更好的服务社会。5.5加大宣传力度一个好的旅游景点离不开有效的宣传。十堰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宣传力度上存在缺陷。因此,十堰市因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多渠道、高频率、创新性、多层次、立体型、全方

37、位地宣传。用以提高十堰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如:网络宣传、短片宣传、通讯宣传、短片宣传等,树立十堰市旅游资源良好的的旅游形象,吸引商人投资和各地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5.6加强游客监管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破坏动植物、古建筑物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每个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也有限度,过多的游客,对旅游环境存在威胁。同时,一些旅游景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威胁着旅游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十分必要。在对景区的建设布局上,不仅要保证游客能够对重要景点得到有效的观赏,还要有有效的游客安全疏散措施和游客分流法。从而既能有效保护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又能避免突发事件对游客的伤害。同时,应该加强对游客进行多种形式

38、的引导性的环保教育和监督措施,促使游客自觉地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在旅游的同时注意做到环境保护。6 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享受与物质满足,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接受。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十堰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十堰市的旅游开发,应该着重放在进一步开发其文化旅游资源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尽管十堰市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优势,但是十堰的文化旅游发展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发展十堰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大旅游资源的精品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十堰饮食文化力度。再次,打造产业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并加大宣传

39、力度,最后要加强游客管理,促进十堰旅游质量提高,从而提升十堰旅游业形象,带动整个十堰的经济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冯颖. 时代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N.2010(8)2罗达丽.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及体验营销的研究现状综述J.科学与财富2010,(9):2463市招商局文化旅游产业国内外产业现状OL.http:/ 4王文祥.文化旅游产业国内外研究综述A.2010(11)5百度百科文化旅游OL. http:/ 芬.十堰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的思考A.2009(2)13 十堰市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2012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2.14董文波,秦芬.十堰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40、核心板块的构建A.2009(1)15杨芝十堰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A2001(8)16Frank,Gregory Robert Wes.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StrategyJ.British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2000, (21):798817十堰市地方志办公室十堰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218郝丹璞.关于当前十堰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A2012(2)19胡忠青.十堰旅游产业发展的媒体宣传策略研究A2009(10)20张菊芳.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基础因

41、素浅析以襄阳地区为例J. 中国商贸, 2009(2):4951.21孙 艳, 孔路元.成都文化资源品牌向文化产品品牌的转化路径A2011(3)致 谢这篇论文的写作用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还有舅舅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他们经常跟我一起讨论论文,提出他们的建议,他们给了我写作灵感,使我感受到了珍贵的关爱。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给我上过课的老师们,是你们给予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我写作论文打好了基础。在这里,向你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你们给予我的教育我会牢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位同学的帮助,特别是洪婷同学,她给我提出了

42、很多好建议,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同时还要感谢十堰市地方志办公室对我的数据支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熊晚珍老师,每次她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帮我分析和修改,她的负责、认真、耐心让我感动。因此,我才能有清晰的写作思路,我的论文才能给顺利完成。本文在写作过可能还存在疏漏的地方,恳请原谅。湖 北 科 技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2012 - 2013 学年)课题名称十堰市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水雪院系资环学院专业地理科学班级09地科指导教师熊晚珍指导人数5课题概述:本课题根据2011-2012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关于十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数据分析,主要运用多数据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到了十堰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发展十堰市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十堰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促进十堰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十堰经济的发展。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设计类): 原始资料: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2012)参考资料及文献(包括指定给学生阅读的外文资料):1冯颖. 时代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N.2010(8)2罗达丽.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及体验营销的研究现状综述J.科学与财富2010,(9):2463市招商局文化旅游产业国内外产业现状OL.http:/ 4王文祥.文化旅游产业国内外研究综述A.2010(11)5百度百科文化旅游OL.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