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5605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见习实习安全工程实习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专 业 班 级:矿井通风-安全11-3班 姓 名: 田颖泽 学 号: 2011027366 实 习 名 称:双鸭山东保卫煤矿见习实习 指导教师姓名: 蒲文龙 实习起止时间: 2013 年 8 月 19 日至 2013 年 8 月 30 日一实习时间2013年8月19日 2013年8月30日二、指导员姓名:蒲文龙三、实习地点1、双鸭山市东保卫煤矿 四、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实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我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启发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同时接触与认识社会,积累人生阅历。五 、实习要求)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

2、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员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技术消化实习内容。)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写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次数不得少于三次实习内容六、东保卫煤矿概况1973年根据省扎矿(扎赉诺尔)会议要求,为满足原双鸭山矿务局总体规划需要,必须对该区作出确切的最后地质评价。经黑龙江省煤

3、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3)龙地地字第83号文批准,列入一一勘探队1974年普查勘探项目。随勘探程度的提高,经实践证实,该区确具适合现阶段开发,具有一定规模经济价值的煤炭资源,对已往的地质评价必需重新理定。于1975年3月在初步查明地层、煤层,主要构造轮廓的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经原矿务局设计部门提议,由地质勘探公司审定,该区划分竖井和斜井两个井型进行详、精查勘探,又鉴于该区为老矿区内部空白区,周围地质情况基本查清,为加快该区勘探速度,普、详、精查一次勘探。其原则是:工程施工上要循序而进,分阶段提出相应的勘探设计,最终一次提交精查地质报告。据此,勘探自1974年4月投入普查施工起始至

4、1978年12月完成精查所确定的各项地质任务终止,只提交分阶段的勘探设计,未提交相应的地质报告,最终于1978年12月一次提出精查地质报告。本区各阶段审批文件见附表1: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进行本次修编。东保卫区各勘探阶段审批文件表 附表1勘 探 阶 段审 批 文 件号审 批 单 位日 期普查勘探设计(73)龙煤地地字第83号煤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3年9月18日详查勘探设计(75)龙煤地地字第61号煤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5年6月19日精查勘探设计(76)龙煤地地字第129号煤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6年12月11日精查第一次中间审查(77)龙煤地地字第44号煤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7年4月12日精查第二次中间审查

5、(78)龙煤地地字第24号煤管局地质勘探公司78年2月18日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围与交通概况东保卫煤矿属双鸭山煤田。位于双鸭山市东35Km扁食河下游宝山、七星两煤矿之间。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管理局双鸭山农场五、七、十连耕耘种植区,隶属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行政区隶属于双鸭山市宝山区。地理座标:东经1312613134,北纬46294632之间。交通便利,有双鸭山矿区铁路专用线途经矿区,并与国铁相联结,矿内公路与双七公路相连可通往全国各地。详见附图 勘探范围:西起第3勘探线、浅部与宝山煤矿太平二斜井东部境界相邻,东迄F13断层(原七星煤矿西部境界断裂),南止10号煤层-700标高的垂直截面,北达煤

6、系地层基盘。东西走向长9.2Km,南北倾斜平均宽3.3Km,全区面积约27.4591Km2。矿区范围由53个拐点坐标圈定,其坐标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号XY点号XY点号XY15148350444652604515486044459770185151004444604972514755044463550551551404445982019515092544460750351478104446189065155350444600002051509004446095545148350444607707515533444460175215150585444620205514852

7、544460615851550804446047022515003044462530651487154446027595154790444604402351503304446257075150050444587901051545254446097524515032044463410495150910444567001151541854446079525515063044463610505153090444572601251531104446116526515058044463665515152980444575101351530804446153027515059544464160525152

8、745444577301051529154446148028515071044464130535152655444588401151528654446130029515080044464455545152640444592951251525104446121030515066544464525555152925444590051351524304446091031515071544465030565153200444585351451526704446050032515130044465890151537304445901015515265044460090335151850444658002

9、5152788444601351651518524446059034515113544466180351530504446019017515157044460350东保卫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620065,由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登记面积为27.4591km2,开采深度为+160m至-700m标高,有效期限10年(2006年4月30日至2015年8月12日)。七、井田地质 根据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统一对比,区内由老至新可分为中下元古界麻山群,侏罗系上统鸡西群城子河组、穆棱组,白垩系下统桦山群东山组,第三系玄武岩,第四系冲、坡积层。简述于下:中下元古界麻山群(Pt)零星出露于含煤盆地

10、边缘,被元古代晚期黑云母片麻状花岗岩和巨粒斑状花岗石所贯穿,呈捕虏状态,组成上覆煤系的基盘。该岩组属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岩建造,混合岩化普遍强烈,主要由白云母钠长片岩,矽线石黑云母片麻岩,绿泥石角闪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石墨片岩,白云质含石墨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厚度不详上侏罗统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由一套陆相碎屑含煤建造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它不整合覆于中下元古界麻山群变质岩系和元古代晚期片麻状花岗岩之上,沉积厚度540965m。据岩相特征,岩性组合和煤层富集程度,可以10和90号两煤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岩段,分别称上含煤段,中含煤段和下含煤段。下含煤段:该

11、段仅发育于14勘探线以东地区。主要由河床相灰白色长石、石英质粗砂岩,含砾砂岩夹薄层河漫滩相细砂岩、粉砂岩和沼泽相的泥质岩石组成。岩石类型交替频繁,沉积旋迥不完正,组成岩石颗粒粗,分选极差。含煤10余层,达局部可采者35层,煤厚变化大,结构复杂,煤质差。底部为花岗质和古老变质岩系成份的砾质砂岩和含砾砂岩,一般无层理,属古风化壳产物。在中上部具数层富含黄铁矿结核和海相瓣鳃类动物化石的黑色泥岩,局部夹薄层瓣鳃类壳相灰岩。产下列动物化石:Thracia? sp;Paleodonta? sP;Mascalus? sp;Heterodnta? sp;Hesmodonta? sp;植物化石;ConioPte

12、ris;sp; Caladoplebis;sp;Cdebicatula(Yabe)et Oishi;Pterphyllum sp;Podozamites;sp;Carpolithus sp。中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层段,由灰白色中、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和薄层泥质岩、煤层组成。夹数层凝灰岩,含煤35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1层。煤厚及间距较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分两个层群富集。岩石分选较好,层理发育,次级旋迥较完正,但分旋迥厚度小。宏观全段自上而下,岩性由细变粗。采得下列植物化石:Conioperis heeriana (Yok)yabe; Cburejensis (Zal)Sew;ConychiO

13、ides V et K-M;Onychiopsis elongata;Ginkgoites sibiricys (Heer)Sew;Elatocladus manehurica根据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统一对比,区内由老至新可分为中下元古界麻山群,侏罗系上统鸡西群城子河组、穆棱组,白垩系下统桦山群东山组,第三系玄武岩,第四系冲、坡积层。简述于下:中下元古界麻山群(Pt)零星出露于含煤盆地边缘,被元古代晚期黑云母片麻状花岗岩和巨粒斑状花岗石所贯穿,呈捕虏状态,组成上覆煤系的基盘。该岩组属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岩建造,混合岩化普遍强烈,主要由白云母钠长片岩,矽线石黑云母片麻岩,绿泥石角闪片岩,白云母石英片

14、岩,石墨片岩,白云质含石墨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厚度不详。上侏罗统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由一套陆相碎屑含煤建造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它不整合覆于中下元古界麻山群变质岩系和元古代晚期片麻状花岗岩之上,沉积厚度540965m。据岩相特征,岩性组合和煤层富集程度,可以10和90号两煤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岩段,分别称上含煤段,中含煤段和下含煤段。下含煤段:该段仅发育于14勘探线以东地区。主要由河床相灰白色长石、石英质粗砂岩,含砾砂岩夹薄层河漫滩相细砂岩、粉砂岩和沼泽相的泥质岩石组成。岩石类型交替频繁,沉积旋迥不完正,组成岩石颗粒粗,分选极差。含煤10余层,达局部可采

15、者35层,煤厚变化大,结构复杂,煤质差。底部为花岗质和古老变质岩系成份的砾质砂岩和含砾砂岩,一般无层理,属古风化壳产物。在中上部具数层富含黄铁矿结核和海相瓣鳃类动物化石的黑色泥岩,局部夹薄层瓣鳃类壳相灰岩。产下列动物化石:Thracia? sp;Paleodonta? sP;Mascalus? sp;Heterodnta? sp;Hesmodonta? sp;植物化石;ConioPteris;sp; Caladoplebis;sp;Cdebicatula(Yabe)et Oishi;Pterphyllum sp;Podozamites;sp;Carpolithus sp.中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层

16、段,由灰白色中、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和薄层泥质岩、煤层组成。夹数层凝灰岩,含煤35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1层。煤厚及间距较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分两个层群富集。岩石分选较好,层理发育,次级旋迥较完正,但分旋迥厚度小。宏观全段自上而下,岩性由细变粗。采得下列植物化石:Conioperis heeriana (Yok)yabe; Cburejensis (Zal)Sew;ConychiOides V et K-M;Onychiopsis (Yok)Yabe;SPhenobaiora sp;SPlongifolia (Heer)Florin;Cladoplebis sp;Cldebicatula

17、(Yobo)et Oishi;PteroPhyllum sp.上含煤段:与上覆地层穆棱组呈整合接触。主要由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灰白色厚层状中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夹薄煤组成。含薄煤47层,未见可采煤层。组成岩相河床相则少见,次级旋迥不完正且分旋迥厚度大;岩石颗粒粗,滚园分选均好,层凝灰质岩石少见。植物化石碎片较中煤段显著减少。采得下列植物化石:ConioptcriS burejenc;CsP;Ginkgoites sibircus (Heer)Sew;Ginkgo digitata Heer;Elatocladus mauchurica (Yok)Yabe Equsetites cf bureje

18、nsis Pryn.上侏罗统鸡西群穆棱组()该组分布于F10断层以南地区与上覆下白垩统桦山群东山组呈假整合接触,整合于城子河组之上。地层厚500750m。岩石组合以湖相静水环境细碎屑沉积岩为主。由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细砂岩,厚层中粒砂岩夹薄层泥岩和薄煤组成。底部为2030m长石石英质局部含细砾的中砂岩,未见底砾岩。中、下部为煤层赋存部位,含不可采薄煤和炭质泥岩9层,个别煤层顶底板和夹石层为层凝灰质岩石,组成岩石颗粒相对较粗。上部不含煤,泥质粉砂岩较发育,层泞灰岩增多。宏观全组:煤层间距和岩石分层厚度较城子河组大,岩石颜色深且细,其岩性组合呈等厚状的互层出现。见有城子河至今尚未发现的Ruffo

19、rdia属植物化石而城子河组中常见的Sphonobaiera Pterophyllum则很少见到。采得下列植物化石;ConiopteriS onvchioiles V et K-M Cheeriana(YoK) Yabe Csp CbureJensis;Ruffordia sp Onychiopsis elongata Elatocladus manchurica(Yok) Yabe Ginkgoites sp Sphenolepis sp Glichenites sp Equisetires cf,burejensis Pryn.下白垩统桦山群东山组():该组出露于本区东侧的南部地区,由64

20、-4号孔所实际控制。厚度大于120m。与下伏地层穆棱组呈假整合接触,被第三系玄武岩不整合覆盖。主要由灰绿色、紫红色安山质、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砾岩,安山集块岩夹薄层安山熔岩和砂岩,砂砾岩组成。底部砾岩较坚硬,厚度变化大,砾石直径515cm。沉积岩胶结物均含火山灰成份。未见到完正植物化石,叶部碎片和干、茎也极少见。第三系玄武岩()区内出露面积较广,呈水平或缓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城子河组,穆棱组和东山组之上。厚度各处不一,最大厚度达60m。由棕黑色,黑褐色多气孔状和致密状之玄武岩组成,气孔常为碳酸盐所充填,呈杏仁状构造,组成矿物以辉石、斜长石、橄榄石为主,垂直节理发育。第四系冲、坡积层(Q4)由黑色腐

21、植土和黄褐色、灰色细砂、粗砂、砾砂等组成,并夹黑色砂土、亚粘土、粘土透镜体。厚230m,一般厚15m。为近代河床冲积形成,在冲沟中有坡积、洪积物沉积。八、东保卫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整改方案东保卫煤矿通风方式采用分区抽出式,三台主扇联合运转。矿井通风网络长,通风系统复杂,矿井总入风量为12145m/min,总回风量为12570m/min,其中一采区总排风量为4210m/min,阻力为2156Pa,二采区总排风量为4160m/min,阻力为2322Pa,三采区总排风量为4200m/min,阻力为2646Pa。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094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375米3/吨,自然发火期36个

22、月。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为37%。目前我矿没有煤层发火区域。煤层瓦斯涌出比较正常,没有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没有冲击地压情况。九、采煤方法及设备工作面采用单一煤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法”,一次采全高。一、采煤机选用采煤机的型号为:MG132/320, 技术参数如下:1、平均采高:1.8米。2、滚筒截深:0.80米。3、牵引速度:6m/min。4、装机功率:1502+55千瓦。5、电压:1140伏。6、滚筒直径:1.25m。7、卧底:160mm230mm二、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选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型号为:SGW630/220,技术参数如下:1、输出:450吨/小时2、链速:1.07

23、米/ 秒3、电机功率:1102千瓦4、电压:1140伏三、顺槽刮板输送机选用下顺槽刮板输送机的型号为:SGW40T,技术参数如下:1、输出量:150吨/小时。2、链 速:0.86米/秒。3、电机功率:402千瓦。4、电 压:660伏。四、泵站选用乳化泵的型号为:RB-80/200。五、移动变电站选用移动变电站的型号:KSGZY500/6, KSGZY630/6。六 、设备布置1、采煤机:MG132/320工作面一台。2、工作面运输机:SGW630/220工作面一台。3、运输巷SGW40T刮板机(3台):布置在运输巷用于煤炭运输。十、 工作面设计及回采工艺表3-1 设计主要内容表采煤方法走向长壁

24、后退式工作面长平均92m落煤方式机械落煤倾角28-18,平均23一次循环进度0.75m采高1.75-2.0m,平均1.9m作业方式“三八”作业制采煤机MG-132/320顶板管理自然垮落法工作面SGW-630/220支护形式四、五排单体支护运输巷输送机刮板机:SGW-40T十一、工作面设计一、工作面支护计算1、单位面积顶压、没有进行矿压观测的可按下列计算:P=NMR/(KP-1)=21.92.5/1.32-1=29.7吨/米式中:N:考虑周期来压及支柱受力不平衡时的安全系数一般可取2M:平均采高1.9米,R:岩石的容重:2.5吨/米KP:岩石碎胀系数取1.322、工作阻力计算:Rs=K1K2K

25、3Re=10.90.9530=25.65吨/根式中:Re: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30吨K1:支柱下缩量系数,取1K2:支柱工作阻力系数,取0.80.9 取0.9K3:支柱完好系数,取0.953、顶板支护密度计算:Q=P/Rs=29.7/25.65=1.16根/米2式中 Q:支护密度:根/米24、柱距计算:a=Mn/ E大=4/1.164.4=0.78米式中:a:柱距、米Mn:支柱排数、应取最大控顶距时的最少支柱排数4E大:最大控顶距4.4米当计算出a0.6故工作面采用四、五排单体配合板帽子支护顶板,柱距0.75米.5、支柱选择:A:支柱最大高度:H大=(M大-b)1.1=(2.0-0.06)1.

26、1=2.134米式中:H大支柱最大高度、米M大煤层最大采高(2.0米)b顶梁厚度、米,取0.061.1备用系数B:支柱最小高度:H小=M小-S-b-a=1.75-0.1-0.06-0.1=1.49米式中:H小支柱最小高度、米M小煤层最小采高(1.75米)S放顶线支柱最大可缩量取0.1米b顶梁厚度、米,取0.06a支柱卸栽高度、取0.1米二、选用支柱型号外注型单体支柱技术特征表型 号支撑高度(m)工作行程重量(无油重)最大高度最小高度(mm)(kg)DZ20-30/1002000124076049DZ22-30/1002240144080055DZ25-30/1002500170080058十二

27、、回采工艺一、机械采煤回采工艺为:割煤 移溜 打设支柱 回柱放顶1、割煤采煤机自工作面上端头或下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下行或上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上部输送机或下部输送机。采煤机下行或上行割煤,割至下端头或上端头, 一次采全高,往返一次进两个循环。2、推溜滞后机组后滚筒5m后开始推溜,移溜弯曲段不小于15米,溜子必须平直,永久支护距机组不能大于35m。移工作面溜子头、尾时采煤机停止运转。移溜时,先撤掉移溜段溜子的防滑戗柱,推移溜子,然后要立即将溜子戗柱打设齐全。3、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与板帽子配合支护顶板。采用矩形“四、五”排管理,实行“见五撤一”制,支柱的排

28、距为0.75m,柱距0.75m。随机组割煤,当溜子弯曲段推够0.3m时,必须打设临时支柱,临时支柱为:带帽单体单柱,柱距为0.75m,沿电缆槽边缘打设,临时支护翻打成永久支柱时,严格执行“先打后翻”的原则。4、回柱放顶:采用分段回柱放顶,每段不少于20m,回柱滞后打柱不小于20m。随机组上行或下行,当工作面软帮侧形成五排支柱(回柱滞后打柱距离达到20m)后,将第五排支柱回撤,让空区顶板冒落。回柱时,要从溜子头向溜子尾方向进行。回柱地点距离打设支柱地点不小于20m,当机组割煤至机头或机尾时,机组斜切进刀进入直线段后停机,将溜子向端头依次推直,当溜子推够0.75m时,及时打设永久支柱,待支柱打设齐

29、全后,一次性将工作面第五排支柱撤完,机组再割三角煤。回撤下来的第五排支柱要打设在新的切顶线上,第四排形成对柱管理,即工作面第四排支柱间,起到切顶补强作用。保证每节板有13棵单体。运输巷要超前回风巷20-25米推进,使工作面按伪仰斜布置。二、进刀方式说明1、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下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上部输送机;2、采煤机反向上行割三角煤;3、采煤机下行割煤,随机移溜、打柱、回柱放顶,采煤机割至下端头;4、采煤机下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上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下部输送;5、采煤机反向下行割三角煤;6、采煤机上行割煤,随

30、机移溜、打柱、回柱放顶,采煤机割至上端头;十三工作面顶板管理1、工作面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与板帽子配合支护顶板,支护顶板为 “四、五”排管理,实行“见五撤一”制,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2、凡进入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井下作业现场及其附近的巷道情况,以及发生各种灾害时避灾路线,熟知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否则不得进入工作面作业。3、在每班接班前,小班班长以上干部必须亲自对工作面安全情况、工程质量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如工作面顶板有浮石、硬帮煤壁上方有罩头煤、缺柱、倒柱、软帮悬顶过大、矸石冒落进入工作面埋顶子,排、柱距超宽、端头支护、超前支护不按规程打设、支柱打设

31、迎山角不对、支柱没达到初撑力等现象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作业人员作业。4、每一现场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经常检查作业地点及其附近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处理,本人处理不了的应汇报给当班值班段长,由值班段长指定人员进行处理。作业人员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5、新入井的单体支柱,必须经过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使用8个月后,必须升井检修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6、新入井补充到工作面的单体支柱,要把活柱升到最高,再完全缩下来,反复3-4次,排出单体中的气体,再正常使用。7、工作面支柱必须编号管理对号入座,新补充的单体及时画

32、号。8、工作面的备用柱,不得少于在用总数的10%,损坏的支柱要及时升井检修。9、支柱严禁超高使用,严禁用单体支柱代替移溜器。10、凡有三用阀漏液,活柱的密封圈破损,把手损坏或变形情况之一的支柱,严禁使用。11、使用的高压管路和注液枪都要悬挂好,并检查管路系统完好状态(有无破损漏液等),及注液枪是否好使,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12、工作面需要打设支柱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人员必须在可靠的支护下作业,不得冒险硬撤,支柱翻打时,严格执行“先打后撤”的原则。13、打设支柱时,必须保证不小于11MP的初撑力,所有支柱不准放倒,打设支柱时,向上山方向迎山角为35,支柱迎山有力,手把体朝向工作面溜子尾方

33、向,注液阀朝向采空区侧,工作面一、二排支柱使用连锁绳和勾子,连锁绳10米一根,每六节板用一根联锁绳,每根联锁绳在每节板用3个勾子。 14、工作面支柱工必须按排柱距0.75m0.75m尺寸打设。排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严禁支柱打在浮煤浮矸上。工作面支柱必须带帽,严禁打光头顶子。工作面末排支柱要打设对柱。15、对缺失的支柱要及时补齐,并要打成直线,坏的支柱要及时更换。16、工作面必须按要求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禁在控顶距内提前摘柱,工作面支护严禁四排翻打。移工作面机头、机尾,需撤前方支柱时,必须执行“先打后撤”原则。17、打设支柱要二人一组协同作业,确保作业人员安全。一人将顶子放在柱窝内找

34、好间距,并负责观察顶板,另一人冲洗注液枪及三用阀注液嘴后注液升柱,待支柱达到初撑力后,再卸下注液枪。18、打设支柱跟不上采煤机割煤时,采煤机必须停机等候,禁止超前割煤,距离严禁大于35m。19、如果工作面未排支柱至冒落区,悬顶面积达到10m(工作面溜子头尾方向5.0m,推进方向2.0m时),末排必须执行对柱管理,在该范围内,第三排和第四排支柱间加打一棵戗柱。20、打设支柱过程中,如果工作面顶板不平时,要用木料将顶板刹平,若出现大面积顶板脱落时,要由工作面两侧向中间处理,挑设2.2米大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大半间距,大半间距不大于1.0m。21、在断层、破碎带等顶板不好的地点,柱距可缩小至0.

35、5米,必要可架棚支护。(顶板破碎的标准:顶板离层、顶板有断裂、裂隙、大量淋水等现象。)22、工作面顶板破碎时:要求做到以下4点(1)打设联锁棚子进行支护,棚距为1.0m,棚梁与顶板之间有间隙时,必须用木料刹严,棚梁规格为:2.4m大半或一面皮圆木 。(2)架设棚子时,棚子必须架设到顶板破碎以外3.0m处。(3)架设棚子时,硬帮必须打设单体,当机组运行到棚子处时,机组和溜子要切断电源,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撤掉硬帮的单体。当机组割煤,移溜后,要及时形成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4)架设棚子时,先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检查作业地点及其附近安全情况,用长把工具挑落浮石及罩头,并沿倾向打设1.0m一棵的

36、临时支护,临时支护为带帽点柱,再进行架设棚子,要求三人协同作业,一人串大木料,一人打设单体,一人观察顶板。23、工作面正常回采、回柱前,全面检查回柱条件,保证退路畅通,并在顶板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回柱时,执行两人回柱制,一人撤柱,一人观察顶板并拉柱,回柱要远方操纵,使用的泄液钩绳长不小于3.0米。24、回柱放顶必须在支护完整、确保作业安全的情况下进行。25、回柱撤柱时,必须站在被撤支柱的斜上方12排柱之间的支护完整处。回柱人员站在支护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抽人的安全地点作业。26、工作面撤柱与打柱的安全距离不能小于20m。距回柱地点20m范围内严禁进行其它工作。严禁有人员通过或逗留,必要时,待

37、回柱工作停下来,人员迅速通过此范围后,再继续进行回柱工作。27、工作面分段撤柱时,分段点必须选在顶板完整处,断层、破碎带等处的单体应分在同一段内回撤,并在分段处加打两棵以上的单体作为临时支护。28、回撤第五排柱时要一次性回收清,不许有漏撤的支柱。29、回撤难撤支柱时,值班段长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打设替柱和护身柱,并由有经验的工人用大于1.5m的钎子穿松底板,撤出难撤支柱后,再撤替柱和护身柱。30、回撤工作面末排支柱时,如果发现有倒柱、扑入空区支柱等,取柱前,必须在该处放顶线周围打设好护身柱,作业人员用1.5m长铁钩将支柱钩回,若用铁钩无法取回支柱时,在工作面末排支柱外,按工作面排柱距补打支柱直到能

38、取回支柱,所打支柱沿倾向距取柱地点上下方各不少于5m。严禁人员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进入空区内取柱。31、严禁在控顶区提前摘柱,如果顶板破碎,跟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密支柱。32、回柱过程中,若发现顶板来劲,作业人员停止回柱,撤出工作面至两巷顶板完整、支护齐全处,待工作面顶板稳定、补打支护,再进行回柱。33、人员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机道作业时,必须机组、溜子停机断电,打设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机道挑2.4m大半,间距为1.0m。作业地点上、下各挑两架棚子。操作方法:利用硬帮煤壁贴帮柱与第一排支柱挑设大半,执行“三人作业”制,一人打设单体,一人串长木料,一人观察顶板,严禁人员进入无支护的机道内,

39、工作面硬帮棚梁下挂腿,形成一梁三柱,跨机道棚子。34、人员在撤单体支柱时,泄液方向严禁有人,人员在打设单体时必须紧握枪柄,防止注液时,注液枪打伤自己或他人。35、回采期间,段长、值班段长要对工作面两巷的顶板、巷帮 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巷道内顶板支护完整,上下出口畅通十四、工作面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一、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巷超前工作面煤壁20m要加强支护,前10m打双排;后10m打单排,所打设的单体,上巷排距1.4m,柱距1.0m,下巷排距1.2m,柱距1.0m。如果两巷顶板破碎时,要挑2.4m的大半,棚腿为单体支柱,上巷间距为1.4米,下巷间距为1.2米,棚距为1.0米,棚梁与顶

40、板之间有间隙必须用木料刹严。上、下巷超前支护的单体必须上联锁绳。二、巷尾密集支护在下料道和运输巷巷尾打设密集支柱,排距为0.75,柱距0.6m,末排支柱要打设对柱。回风巷巷尾所打设的末排单体应与工作面放顶线一齐。在运输巷巷尾,保证顺槽溜子尾在空区侧最少有二排密集支柱,所打设的末排单体允许超过工作面放顶线一排,即0.75m。如果运输巷巷尾的密集支护超过工作面放顶线一排以外,必须停止采煤,及时回撤单体及顺槽溜子,以防溜子尾被埋压。三、上、下端头顶板管理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单体挑钢梁进行支护(当采高大于1.3m时,端头必须采用两对四根钢梁进行支护),钢梁长不小于2.8米(花边钢梁)。机尾、机头都为两

41、对四根钢梁,打设成“一梁三柱”形成,每个循环翻打一次,交错迈步前移,移动步距为0.75m,每两根之间为0.25m,每对钢梁中心距为1.0m。要求:端头钢梁打设在工作面溜子尾电机、减速机上方,沿液力偶合器的中心上、下各0.5m的位置打设两对端头钢梁,并随着电机、减速机的伸缩而移动。随工作面的推进,当工作面上下巷的超前支护范围内,遇到巷道内提前做的瓦斯抽放卧子、绞车卧子或水泵卧子等时,要按照上下巷超前支护的排柱距,在卧子内加打一排单体来支护顶板。顶板破碎时,按照上下巷超前支护挑大半的方式来挑半。当工作面溜子尾推到卧子里时,端头钢梁应用与高度相适应单体打设,保证钢梁接顶严密,如果高度不够时,钢梁与顶

42、板之间,必须用木料打木垛刹严。四、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数量及存放地点1、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共使用2.2m、2.8m、3.2m单体160棵,工作面内使用2.0m、2.2m、2.5m单体1200棵。初放期间工作面要加强支护。备用柱要达到10%备用量,达到120棵。2、木料:2.2m、2.4m的大半:各50根;1.4m道木:50根。3、工字钢:2.0m:20根,2.8m:2根。4、存放地点:在下料道距工作面50米处,随着工作面推进物料存放点向前移,物料靠巷帮码放要整齐并挂标志牌,木料均为新鲜硬质木材。十五、初采工艺一、初采1、初采前,检查上下巷及切眼内顶板及支护情况,首先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工

43、。2、初采前,对工作面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符合完好标准,各类用电开关及设备接线盒、电缆杜绝失爆。3、工作面初采时各系统必须形成,并在各转载点上好喷雾防尘等设施,并能正常使用。4、初采时,必须检查工作面瓦斯浓度,如发现超限立即处理,符合规定后方可作业。5、初采前,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必须打够20m(单排10m、双排10m)。工作面先上两排单体,打上一排,备用一排,否则不许回采。6、检查绞车安装是否符合规定,安全设施是否合理,各种安全构件是否齐全,钢丝绳是否符合规定,如有不合格处,立即整改。7、初采时,供电系统三大保护必须上齐,机电设备防爆率100%,如有不合格地方,禁止试车。8、待工作面推进

44、两个循环后,工作面溜子头、尾开始打设两对四根端头支护。 9、工作面自切眼开始,逐循环把支柱上齐,达到五排支护后,按“见五撤一”制打设单体。10、上下巷净高不低于1.8m,保证出口畅通。物料码放整齐不准堆放在人行道上,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7m。11、工作面回采一个循环以后,人员不许在末排支护以外行走或逗留,要在12排柱间行走。12、初采期间,每班有段队干部现场指挥作业。所有人员搞好自主保安,并加强联保与互保工作。二、初次放顶1、初次放顶期间,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深入现场跟班指挥。2、回柱二人一组,严禁单人作业,一人回柱,一人观察顶板情况。卸载把子必须拴上3m的长绳,远距离回撤。3、回撤前保证退

45、路畅通,回撤的五排柱打在第四排柱的一侧,间距0.25m,保证切顶线的支护强度。4、严禁打设光头顶子,保证工作面的支护数量、支护质量,泵站压力不低于18MPa,打设支柱时必须枪给到压,保证单体初撑力。5、单体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必须打在底板上,根据煤层倾角,支柱要有35的迎山角,支柱往上山方向迎。6、当工作面由切眼的软帮侧推进20米时,如顶板没有冒落,工作面溜子每节板,要加打一棵戗柱,形成每节板14棵柱。当工作面由切眼的软帮侧推进35米时,如顶板没有冒落,要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措施。7、当工作面由切眼软帮侧推进15米时,若顶板没有冒落,在工作面三、四排支柱间,打设信号柱,打设位置:距工作面溜子头10m处打一棵,以后每隔30m打设一棵,一直打设到溜子尾。信号柱选用直径大于160mm硬质不朽圆木,中部砍去直径的1/3缺口,信号柱要求每推进10个循环就打设一排,直到初放结束。8、当信号柱弯曲时,作业人员要高度警惕,观察顶板的活动情况,如果大面积顶板来劲,活动剧烈,人员立即撤至两巷顶板完整、支护齐全的地点,待顶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