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6571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战和代价 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2)1经济全球化背景分析 (3) 1.1经济全球化的界定(3) 1.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3) 1.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3)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4) 2.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4) 2.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5) 2.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6) 2.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7)3经济全球化中我国面临的挑战(9)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代价与对策(9) 4.1 中国改革开放现状(9) 4.2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11) 4.3我国应采取的对策(11)参考文献(12)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

2、的趋势。它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使一个国家的发展伴随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风险。不仅给发达国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中获得投资和技术,得到各国在生产和管理上的帮助与合作,从而提高了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实现了本国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同样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机遇 挑战 代价 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机遇,挑

3、战和代价1经济全球化背景分析1.1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经济全球化 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对外扩张。 1.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上看,近2000年来世界出现过4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形成共同的语言、法律和货币等,促进了从英国到中东贸易的发展。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出现在500年前哥伦布等航海家开拓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及东亚地区的贸易。期间,因一些欧洲国家内部出现反对

4、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势头受挫,经济全球化一度陷入低潮。 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增长,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科技发达和资本充足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成为其外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并出现倒退。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持续至今,目前还在继续发展。这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霸权受到 强有力的挑战并在事实上将逐渐淡出中心地位,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以及驱动力呈现多元化局面。1.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 进入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

5、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领域里,以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国际间流动为主要标志 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各种推动因素在近 20 年里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作为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在 20 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商品贸易总额约为 200亿美元左右,现已高达60000亿美元。国际贸易得以如此迅猛发展,在于国际上阻碍经济交往的力量逐步削弱。2国际投资。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继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第二大推动因素。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全球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为外国直接投资

6、消除了制度障碍。3国际金融 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其速度之迅猛,影响之巨大,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无疑促进了企业和国家的投资、筹资和融资。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2.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活动全球化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

7、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3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

8、。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4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1)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2)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3)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4)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5)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5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

9、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第三,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6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 (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

10、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2.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从本质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就不是单一的国际贸易不断扩大问题。我们认为,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来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一是不准确,二是没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应该概括为: (1)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2)空间和时间相对缩小与扩大的对立运动。由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资源利用和财富占有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人才流动和信息、技术交换,一个国家可以利用他国的资源,可以占有他国的财富。(3)外部一体化向内部一体化转化由于时间、空间缩小导致运输标

11、准化产品的成本和交流这些产品的信息的成本不断下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常规产品的生产者要和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展开直接竞争。(4)全球金融深化全球金融深化是指国际金融交易的增长大大超过生产、贸易和投资这些实体经济的增长,或者说,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大大超过了商品市场的一体化。 (5)全球竞争规则和市场纪律的形成。建立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全球化经济,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全球市场规则,这就是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效率方面的统一标准。 2.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1.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

12、与互动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2. 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一是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二是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 “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 “市场融合”。三是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四是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3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共享是让与

13、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4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5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

14、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第三,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2.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中

15、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赶上或超过其发展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并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经济。(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扩大利用国外资本,更多更好的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经济要迅速发展决不能离开大量外资的支持。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成为各国经济活动和运作的重要内容。同时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放宽和电子货币的流通,更是为货币资本的全球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吸引外商投资等形式,我国还可

16、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从而加速我国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可以通过国外技术人员的进入,外商投资企业的示范作用,人员流动的技术扩散作用和企业间的竞争作用,加速先进技术在我国产业中的传播,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还将有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这将有利于我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组织方式的革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二)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我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

17、根据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三)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拓展国际贸易的空间。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并且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重要载体,已成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活动越来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决策全球化的特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置生产和配置资源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

18、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不断提高,以及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这一切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依据自身条件,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同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3经济全球化中我国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样带给我们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的挑战。(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挑战。(三)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贫富差

19、距进一步拉大的挑战。(四)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正逐渐被取消,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借此时机有意识的采取了一些优厚的政策吸引我国高技术人才,他们对一些人才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等为诱饵吸引他们留在这些国家为其服务,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经济全球化时期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事情,但这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其发展的速度。 (五)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失业压力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压力:一是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二是我国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城乡

20、失业人口。从农业领域来看,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还不是很先进,与其他国家竞争不具有绝对优势,为了能和外国资本相抗衡,我国农业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现代化生产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代价与对策4.1 中国改革开放现状1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20 年间的大多年份,出口对经济的贡献都在 1%以上,90年代作用更为明显,其中 19901992 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幅度超过 2%,1994年达到 5.3%,1997年达到 3.5%(1997年GDP 增长为 8.8%)。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21、我国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多大的帮助。在跨国化的生产和经营方 面,虽然我国有些企业在千方百计地扩展海外业务,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并没有。2金融深化状况。在金融一体化方面,我们的步伐比较落后。根据香港证监会的统计,截至 2000年底,中国内地的股票市值为 5810亿美元,居世界第 11位,若加上香港股市的 6230亿美元,则中国的股票市值达 12000亿美元,居世界第 6位,而同期美国纽约和纳斯达克股票市值总计约为 180000亿美元。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很难吸引国际游资。3创新能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的发展靠的是知识和创新及其应用,特

22、别是技术创新更是新经济的主要动力。按照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1)申请的专利数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基本指标。(2)研发投资是另一项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我国在研究与发展中的投资,绝对量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占GDP 的比重变化不大,1995年为 0.6%,1999年仍为 0.71%。(3)风险投资占 CDP 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作用却不可小视。它对成长性较好的公司,在早期提供了关键性地支持。4企业活力。高速成长的公司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对于我国来说,衡量经济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乡镇企业及私有企业的发展情况。我国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数量不少,但经济效益并不好。5国际竞争力根据设在瑞士洛桑的管理开发国际研

23、究院每年提供的国际竞争力报告(这份报告的结论成为分析、比较一国竞争力水平的权威)按总体排名,2000年,中国为 31位,是 1996年以来名次最靠后的一年。排在竞争力前列的国家 (地区)都是 IT业发达的国家,而 IT 正是发展新经济的必要基础。可见,竞争力与新经济有明显关系。6信息能力。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对世界 28 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能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信息能力处于最低水平之列。7人才储备。为吸引更多人才,各国政府正各显其能,其中重要举措就是增加教育投资。美国教育总投资已从 1989年的 3530亿美元增至 1999年的 6350亿美元

24、,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7.7%。我国的情况则比较令人担忧。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却不是人才资源大国。4.2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当代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给某些国家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让全球整体付出了相当的经济代价。(1)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4.3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经济的全球化已是势不可挡,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快发展,顺势而上。1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努力培育和发

25、展壮大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通过推进授权经营和重组上市、改革分配制度,规范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使这些企业集团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中国队”,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其次,要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出口企业要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机遇,突破信息和销售渠道瓶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在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合作的同时,要逐步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发挥我国某些产业的比较优势。2制定卓有成效的人才战略。(1)本国人才的培养战略。本国人才的培养是人才资源。补发战略的最主要方面。一是政府

26、应该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二是扶持大学发展,使大学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三是发展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四是重视继续教育及培训。(2)人才吸纳战略。在加强培养国内人才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手段吸纳各国人才。一是通过留学生教育政策将外国留学生作为我们的人才后备力量。二是聘请外国专家学者充实科研队伍。三是.到海外办企业或设立研究机构,抢夺当地人才。(3)人才使用战略。合理使用人才,才能使他们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3完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做好准备。风险投资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并帮助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上市,大大繁荣了资本市场,吸引了世界大量的游资。我国也要充分认识到

27、风险投资的重要性,下决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由于一个完善、开放的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还必须不断完善资本市场。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5提高管理经济的能力,确保经济安全。加入WTO 后,我国要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灵活高效的宏观管理机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与干预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正确地选择我国的政治战略和发展战略。第二,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制定游戏规则,建立法律框架,防止破坏力量的产生和扩大。第三,为本国利用外部资源创立前提条件,包括对外开放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各项监管措施。参考文献:1刘国光:对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一些问题的看法。 2杜亚斌: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危机与重建战略,中国经济问题,2001。 3池元吉、赵风彬:新编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4黄泽民: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观察,2000。 5张小济:新战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几个战略问题,国际贸易,2000。6江松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战略,科技广场,2005。7刘克逸.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世界经济文汇,199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