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6606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2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 3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培养数学兴趣3.1 新颖的教学方法3 3.2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3 4设计悬念导入兴趣4 5善于设疑勾起兴趣4 6学以致用增添兴趣5 6.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新学习氛围56.2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56.3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6 6.4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6 参考文献7紧贴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

2、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必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并能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关键词 合作情境思维数学兴趣 创新能力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

3、起来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赖于兴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同时,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再者,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前苏联学者西索络维克认为:一个人只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坚信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对目前感到枯燥无味的学科认真学一学,便会产生兴趣。“一个人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力地应用和发展他的能力”(克鲁斯基语)。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

4、动机和无穷的学习动力,常取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1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而动手和动口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创设情境

5、激发兴趣如讲同类项一课,我说:小时侯,大家都做过找朋友这个游戏,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名字也叫找朋友。(让准备好的同学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十个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个标签,分别写着xy、-a、pq、2ab、2b、1/5xy、-5ab、3pq、4a、-3b,同时播放歌曲找朋友(学生在音乐、歌曲的伴随下寻找自己的朋友。)师(表演结束后)同学们观察并想一想,台上这些同学找到朋友的根据是什么?生1:两个朋友佩戴的标签上的单项式所含字母相同。 生2:两个朋友佩戴的标签上的单项式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具体举例略)。师:你们回答的很好。象xy与5 xy、pq与3pq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

6、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板书:同类项)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愉悦、轻松的环境和氛围。 3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培养数学兴趣3.1 新颖的教学方法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给学传授知识的途径、方式多种多样,而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课的类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情绪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使他们不

7、断有新鲜、新奇感,于多种学法的交替之中,增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我对于乘法公式(x+y)2= x 2 +2xy+y2的教学,在推导公式时,一方面,可用讲授法按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得到;另一方面,也可要求学生动手剪取边长分别为x、y的正方形及长、宽分别为x、y的矩形,进行拼图,由面积相等得到;同时,还可将小学多位数乘以多位数的思维过程类推过来,按列竖式相乘的办法计算(x+y)(x+y),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于实践活动及类比迁移中掌握与深化数学知识,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3.2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老师的教学除了口

8、授、黑板、粉笔、文字教科书外,现已由教学模型、挂图和电视、录音、录像、投影的静态运用过渡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将计算机与传统的电教设备功能融为一体,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而且具备交互功能,既能实行集体化教学,又适应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中,直观形象、新颖的多种电教媒体可通过五彩斑斓的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大大高于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的知识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之中,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讲“全等三角形”一节时,电脑显示全等三角形运动着并重合到一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体会了

9、“全等”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的数学生动有趣的一面;又如,在讲“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时,电脑里自动地出现跳跃着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四边形完整无隙地铺满平面的场景,不仅让学生充分领会了平面镶嵌知识,而且于完美的拼接之中,享受着数学之美,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广泛运用,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讲“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节时,为说明y=a x 2 与y=a x 2 +bx+c的关系,改变参数,画出相应的抛物线图象,再在电脑里动态地平移不同参数下的图象,明显地观察到重合现象,既加深了对y=a x 2 与y=a x 2 +bx+c之间的平移关系的理解,又对它们的形状大小关系有了直观形象的

10、认识,使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易于接受掌握,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4设计悬念导入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如果在开课之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整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将大有裨益。新课的引入途径很多, 兴趣导入就是应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感兴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它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一般不把问题讲透,有意设置悬念,刺激学生处于一种欲知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从而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我在引入乘方中对数的计算一节内容提出下面的问题将一张汉中日报对折50次,大家猜猜大概有多厚呢?有生答 :大概有几尺厚吧。师答差远了,你们尽

11、量往多的地方想。生答能有几丈吗?师答再大胆些,又生答总不能有几百米吧?师笑答道:你把对折50次以后的这叠纸放在地面上,另一头就能到达月球了,我们可以顺着这爬上月球去见嫦娥和吴刚呢!这时学生几乎没有一个相信这个结论。师答不相信,那就动手验证一下吧。学生也憋不住了,个个紧张的进行对数计算,算错的同学自觉的找同学纠正。抽象的对数计算,经过这样的引入,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的进入了对数的计算这节内容,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为本节知识的顺利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善于设疑勾起兴趣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能力师要

12、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勾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讲线段时,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数线段,我采取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初一(2)班共有45位同学,毕业十年聚会的时候,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互相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呢?有学生思考,似乎摸不着门,无从下手;也有同学打手势比画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老师(至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师:若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1次大家不约而同的回答。师:如果增加一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握手增加几次?增加2次。同学们斩钉截铁地回答。师:再增加一位同

13、学,是4个同学呢?增加3次。师:能找出什么规律么?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在练习本上兴奋的开始比画着,讨论着,兴趣浓厚。在这个思维的突破口上我及时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最后自己得出了结论。 6学以致用增添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大纲也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数学问题通俗成实际问题的互动训练,形成灵活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前提是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有教师给出了

14、一道这样的题:某单位要外出旅游,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可选择,甲旅行社说只需领队买全票,其余全部2/3票价优惠。乙旅行社说:我们全部八折。试分析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还有存款,出租车,电费等问题。这些应用性问题是学生身边有的事,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因此是最感兴趣,思维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从而增添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

15、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6.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新学习氛围首先,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

16、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要注意设计集体讨论、互查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

17、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6.2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

18、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6.3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数学解题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在教

19、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6.4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

20、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21、。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总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2、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25 3、兴趣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教育科研 刘晓明 2008年16期 4、综合运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教育科研 刘君 2010年20期 5、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浅谈 【湖南教育】 陈向阳 2009.9-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