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申请书】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869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党申请书】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入党申请书】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入党申请书】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党申请书】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党的发展历史申请书范文材料1 特征码 xuoXDHFJPaeEOlJLNxOD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 1911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 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中 华民族在 20 世纪的第一位伟大人物。但是,辛亥革命因同旧势 力的妥协而失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 里。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军阀的割据和相 互之间的连年混战,国家处于长期的动乱和分裂之中,中国迫 切地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

2、革命;辛亥革命 后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成 长和壮大,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达到 200 万 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依 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日益加剧。这种现 状迫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寻找新的出路,新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 之中,而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这场革命风暴到来的预兆和前奏。 第 2 页 虽然初期新文化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范畴的思想文化运动,但 是它以民主与科学为基本口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 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 备

3、。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 的影响,就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中国最 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 “中国人找到了 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 了变化。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 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会议竟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 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政府的代表居然准 备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以“六三”大逮捕为界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

4、学生,主要斗争形式 是学生罢课;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主力由学 生变为工人,斗争形式由学生罢课发展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 和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 政治舞台。迫于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 章、陆的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取得了 重大胜利。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以李大 第 3 页 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 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 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 开始

5、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在思想 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历史上将 1919 年 五四运动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两年称为五四运动时期, 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准备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步认识 到,要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必须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 样,建立无产阶级政党。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 12 名代 表出席了大会,代表了全国 50 多名党员。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 论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

6、产党” ;党的 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采用无产阶级 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 “废除资本私有 制” ;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成立后的中 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 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 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 4 页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集中 力量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同时,也在努力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 的革

7、命纲领,以 以指导当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2 年 7 月 16 至 23 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 代表有 12 名,代表全国党员 195 人(其中工人党员 21 人) 。大 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在现阶 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 了方向。它标志着党的创建任务的完成。 第一

8、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兴起 1924 年至 1927 年,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 治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似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 称为中国的“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 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党认识到 第 5 页 结成最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 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代表 30 多人,代表党员 420 人。大会 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并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 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

9、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 中山主持了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下召开的。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 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这次大会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 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 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 年 7 月,广州沙 面数千工人的罢工,成为全国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潮的起点。 在农民运动方面,1924 年 7 月起,

10、在广州开办了六届农民运动 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在共产党的建议下,国民党一 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通称 黄埔军校),共产党人周恩来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在国共两党 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在全国范围内由南向北,以前 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而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的来临,是 从 1925 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五卅运动波及南方,形成有 25 第 6 页 万人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在此前后,国共两党通力 合作,经过两次东征和一次南征,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 北伐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 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192

11、6 年 3 月中山 舰事件和 5 月整理党务案后,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掌握最高权力 的人物,而这时蒋介石的立场已转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 表明革命形势虽在迅速发展,但已经埋伏着危机。 北伐战争与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革命战争,它打 击的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 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他们 10 多年来一直控制着受各国承认的 中央政府北京政府。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统治早已深恶痛绝, 渴望结束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迫切要求广州国民政府 出师北伐,以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约 10 万人从广东分三路

12、正式出师北 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 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他们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 的光荣称号。在我党的领导下,广大工农群众对北伐战争给予 了强有力的支援,使国民革命军迅速地向前推进。1927 年初, 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 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 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帝国主义支 第 7 页 持下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同时,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党没有 能够采取应付突发事变的正确措施。结果,蒋介石反动集团窃 取了革命果实

13、,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持续 3 年多的轰轰烈烈 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这场革命,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 大发展,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尤其是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 的反复,党经受了锻炼和考验,积累了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所 有这些,为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最艰苦的 斗争年代,这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亦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背弃了孙中山的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疯狂地镇压、

14、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陈延年、赵世炎、 罗亦农、向警予、夏明翰等一批党的活动家相继牺牲在敌人的 屠刀下。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员数量从近 6 万人急剧减 第 8 页 到 1 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沉。事实表明:中国 革命已进入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 党正面临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危险。在形势异常危急的情况下, 1927 年 7 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组织自己掌握和影响下的部分 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 月 1 日,在以 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 立地领导革命战

15、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南昌起义爆发不久,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 误,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中共中央于 1927 年 8 月 7 日在湖北 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 了出路。 “八七会议”后,许多地方党组织为之振奋,组织发动 了武装起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 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改变原定部署,毅然放弃 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率领部队转入农村,在井冈山开始了创 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

16、 年 2 月,根据地初步形成。同年 4 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 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 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四军接连击破国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 ,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发展和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点燃 第 9 页 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在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形势下,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 的路线和任务,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在 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一系列有关中国

17、 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作出了努力扩大农 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的 决定。六大后,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重要 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 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的发展,是和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密切结合的。红军走到哪里, 就在哪里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并以土地革命来巩固和发 展革命根据地,支持革命战争的进行。经过几年土地革命的实 践,到 1931 年,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 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 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

18、地所有制。 到 1930 年的上半年,党在领导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 经过经验的积累,逐步解决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 的道路问题,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 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独创的革命道路,是在全党的集体奋斗中开 辟出来的,其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 第 10 页 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出坚持、发展农村根 据地的系统经验,而且在 1928 年至 1930 年年间写了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回答了农村革命根 据地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从理论上对中国

19、革命的道路问题作 了阐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重要标志。 党的“左”倾错误及其危害 中国革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八七会议”后,由于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错误指导,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不断 发展,到 1927 年 11 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左”倾 盲动主义第一次在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他们在全国组织毫无 胜利希望的武装起义,使大革命失败后保存下来的革命力量遭 受到重大损失。这条错误路线到 1928 年 4 月基本结束,这是党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中遭受的第一次挫折。1929 年下半 年,随着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恢复和发展以及农村根据地 的扩大

20、,党内的“左”倾急性病又逐渐发展起来。1930 年 6 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李立三拟定的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 心城市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从而使 “左”倾错误第二次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李立三“左” 倾冒险主义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在国统区党的组织 几乎全部瓦解,农村根据地有的缩小,有的丢失,红军也遭到 第 11 页 很大损失。李立三“左”倾错误在六届三中全会被纠正不久, 1931 年 1 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又形成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在中央的统治,这一统治长达四年之久,曾经使中国革命濒临 绝境。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政治 上,否

21、认“九一八”事变 后民族矛盾的上升和中间阶级的抗日民主要求以及国民党内部 发生的分化和破裂,没有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主张 打倒一切,否认联合。2、经济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 坏田”的过“左”土地政策,这种超越革命阶段的土地政策, 给根据地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3、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 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干部实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4、 军事上,放弃过去反“围剿”战争中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实 行错误的战争指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主力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5、革命道路上,错误地坚持城市中心论, 否认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共中央 机

22、关和中央红军 8.6 万余人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在此前后, 除陕甘、川陕两根据地外,其他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 第 12 页 遵义会议与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开始长征后, “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按原定计划中央红军 转移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进军途中,红军连续突 破四道封锁线,遭到惨重损失,由出发时的 8 万多人锐减到 3 万多人。这时蒋介石已察觉红军的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同红二、 红六军团会合,立刻调兵遣将,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在这紧 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 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 7

23、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 镇遵义。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 题,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毛泽东被增选为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结束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结束 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党领导各路红军以百折不挠 的革命精神,同数十万围追堵截的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粉 碎了蒋

24、介石消灭红军的企图,战胜了自然条件的险恶,克服了 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1935 年 10 月,中央红一方面军胜利 到达陕北,同陕北的红军第十五军团会师。1936 年 10 月,红 第 13 页 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今属宁 夏)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 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 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进入了抗日的前沿阵 地,奠定了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935 年,正当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英勇抗

25、击国民党的 围剿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华北的侵略。整个华北 危在旦夕,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 策略,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于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 的任务的决议 。12 月 27 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 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分析了日本侵略者打进中国 之后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 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结束后, 党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与此同时, 党加强了对张

26、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和杨虎城领导的第十七路军的 统一战线工作,经过努力,实现了与张、杨之间的合作。华北 事变(1935 年驻华日军为了进一步侵占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 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后,蒋介石和国 第 14 页 民党中央对日本的态度,虽然也发生了变化,但蒋介石仍准备 对陕北根据地发动新的“会剿” 。1936 年 12 月 4 日蒋介石抵达 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开赴陕北前线“剿共” 。在这种 情况下,张、杨决定发动“兵谏” ,12 月 12 日张、杨扣押了蒋 介石,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这便是震惊 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

27、定 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 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等项承诺。西安事变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 观形势渐次成熟的时候,起了促成这个合作的作用,正如毛泽 东所言:“十年的内战,什么来结束内战?就是西安事变” 。西 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转换时局的关键,自此以后,内战在 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国共两党关系开始改善。1937 年 1 月, 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照 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红星。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 稚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党曾两次经受 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 第 15 页 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 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新 的局面。这十年的历史证明:那种理论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外 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由一个远离中国的共产国际指挥中心来 指挥中国革命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十年中,党在指导思想 上虽然几度犯过“左”的错误,但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 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 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申请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