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043753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德育体系 提升育人水平评价办法:中小学德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突出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坚持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取更为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主要方式:考试。除书面测试外,还可采用情境测验、辩论、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案例一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的一道试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也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有人说,乡愁就是那条儿时玩耍的小河、老人们常常讲起的故事、落在记忆深处的面孔、常在耳边回荡着的声音我们说,乡愁不仅是记忆中的山水和

2、建筑,还包括割不断的血脉和乡情。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城镇化和乡村建设为什么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你记忆中的乡愁是什么?评价目的:创设社会现实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运用理论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出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谈话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与学生谈话、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和品德行为表现。案例二:以“走进传统节日”活动的交流为例(小学)你了解了哪些家乡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说说你最喜欢的民俗活动是什么?为什么呢?了解了这么多家乡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评价目的:通过谈话,了解学生是否有关注

3、家乡风俗、文化的积极情感,知道的多还是少,能否对传统节日习俗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否乐于参加传统习俗活动,在参加传统节日活动后有哪些收获。案例三:话题:如何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现象(高中)谈话提纲:你观察到目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不公正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这些不公正现象?你了解政府为解决社会不公正现象采取的措施吗?当个人遭遇到社会不公时,你是怎样对待的?评价目的: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社会不公现象能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有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有没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是否认同政府为解决社会不公采取的重大措施以及个人在处理具体社会不公问题时的态度等等。观察法。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

4、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德行为,并随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品行评价的依据。案例四:以“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例(小学)时间范围:一个月主要观测点:是否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否依赖大人。是否有主动做力所能及家务的习惯。评价目的:通过观察记录判断学生是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大人,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追求自己自主生活的意义。描述性评语。个人、小组(或班级)、教师、家长等事实求是地填写简要而明确的评语。评语要杜绝千人一面的空话、套话,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个性特征。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正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案例五:对某位同学在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中表

5、现的评语(初中)你对规则的认识很到位,在“自由与纪律”的辩论中,你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在“普法社区行”活动中,你编写的“明白纸”内容充实,通俗易懂,被同学称为“法律小博士”;你制作的“宪法在我心中”手抄报,引文准确,图文并茂,让大家加深了对根本大法的认识如果你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主动帮助居民解决身边的法律困惑,会有更多的人为你“点赞”。评价目的:通过描述学生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遵守规则、学法守法、宪法意识等德目的落实情况,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法治观念。活动项目评议。把在课堂讨论、辩论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表现及活动成果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案例六:以

6、开展“与自然和谐相处”活动为例(小学)活动要求: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开展网上收集资料、社会调查访问,并把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实物及学习体会等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展览,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份手抄报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目的:通过对手抄报的分析与评价,了解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的认识状况,以及对自然环境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的理解程度。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重视被评价者品行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评价真正成为让被评价者能够接受和认可并促进其品行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通过记录和汇集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资料,展现学生的进步。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及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活动计划的设想、编制和修改等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学生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创作的各种作品,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建议等;学生描述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的成长进步、已经实现的目标等反思记录;本人、同学、教师、家长、育人导师等各方面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评价。评价目的:通过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诚信表现,反映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