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08183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1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身边.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2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3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4 .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5 .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6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7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贡)8 .

2、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物同比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9、(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10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3巳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11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赭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12 .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13

3、彳亍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14 .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15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16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17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18 .法律如同尺子,衡毋我亍为的(对错).19 .合法09行为受至U(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20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21 人人

4、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弓I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第2课宪法是根本大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即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2 .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3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4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

5、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5.2014年主转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6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7.2016年主题(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迸“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讲箔去.8.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9.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I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第去的具体体现.1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

6、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3 .人民通过人愚弋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4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15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16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审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未成年人的17 .中华人民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

7、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8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句话是伟大的(毛泽东)说的.19 .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疆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20 .一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一个班级有班级的(班规).21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舸J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22 .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23 .了解宪法文晌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

8、即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24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纨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荒去.第3课公民意味若什么25 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2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者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

9、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勺描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箝,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4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一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5 .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

10、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X)代替.6 .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7 .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8 .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机行公务的人也越

11、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10 .(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I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品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12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3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

12、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13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照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14 .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中国).15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显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16 .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17.2014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宪;去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

13、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2 .(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4 .(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5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14、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6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旗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7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不伤害别人,如果我。区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201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

15、正案,将(国家尊串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事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杈极保护和促进人权.9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审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审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0 .12月10日是全国(人权日).I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第5课

16、国家机构有阙些1、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冢的法律监督机关.3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展高国家权利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弋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17、5、人民通过馋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民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7、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忌弋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8、每一届全国人大群代表总数科目超过(三千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

18、年在(第T度)召开会议.9、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显高人民检察院);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TS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10、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利。I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19、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2、一名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撰写议等口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笆13、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也就是说宪法和i去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14、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者同(国家机关监普)、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20、15、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由M牛)、(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16、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1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蝴吉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8、(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掰旨人大代表由下级人大选举产生.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1.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

21、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杳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2、青少年专嗨的特点是什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3口罪?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3口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艮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

22、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3巳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1999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按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6、(

23、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由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嬷养),(扶助父母)的义务.7、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8、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个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伤吉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

24、自身权利).9、我国涉及至崛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嶷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0、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罪行为迸行严厉惩处,一方面,我们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JS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Ju罪。I1.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12、未成年人维权途径有哪些?1.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2.寻求法律援助,请求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直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3.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筐保护组织求助.13、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14、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1992年4月1日)在我国正式生效.15、(留守儿苗)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前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