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099805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8.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防护设施和其他安全设施设计,2015-3,目 录,02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03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04 避险车道,01 防护设施,05 边沟及路肩,06 其它,01 防护设施,5.3 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包括哪些?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用的防护设施包括护栏、护栏端头、防撞垫、护栏过渡段和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等。 防护设施有什么作用? 车辆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第5章,5.3 防护设施,5.3.1 一般规定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应用的护栏标准段、护栏过渡段和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防护等级按设计能量分为八级。,第5章,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2、(JTG D812006),5.3 防护设施,5.3.1 一般规定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应用的护栏标准段、护栏过渡段和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防护等级按设计能量分为八级。,第5章,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5.3 防护设施,C级护栏(新增) 护栏安全性能应采用实车碰撞试验进行评价。 安全性能评价指标:符合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的规定。,第5章,5.3 防护设施,C级护栏(新增) 碰撞条件:,第5章,缓冲功能、导向功能、护栏最大横向动态变形值、护栏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阻挡功能、导向功能、护栏最大横向动态变形值、护栏最大横向动态

3、位移外延值、车辆最大动态外倾值。,5.3 防护设施,C级波形梁护栏 结构设计 实车碰撞试验,第5章,小型客车:1.5t,50km/h,20,中型客车:6t,40km/h,20,中型货车:6t,40km/h,20,5.3 防护设施,C级混凝土护栏 结构设计 实车碰撞试验,第5章,小型客车:1.5t,50km/h,20,中型客车:6t,40km/h,20,中型货车:6t,40km/h,20,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护栏如何设置?,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应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的规定。,第5章,边坡坡度、路堤高度与设置护栏的关系,5.3 防护设施,5.3.

4、2 设置原则护栏 (1)在发生过车辆驶出路外交通事故的地方,宜进行公路线形、交通环境、气象环境等的综合分析,找到主要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需要设置防护设施时,可考虑设置防护等级高一些的路侧护栏。,第5章,提高防护等级,5.3 防护设施,最大程度地利用旧护栏结构,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在用护栏防护等级: 93kJ 160kJ 160kJ 280kJ 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后使用。,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2)急弯或连续急弯,特别是连续下坡路段小半径曲线的外侧,宜设置路侧护栏,急弯或连续急弯的弯道内侧,路侧危险程度不高时,可不设置路侧护栏,宜适当修整边坡、边沟或改善视距。

5、,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3)在长直线尽头的小半径曲线外侧,尤其是路面抗滑性能不足的小半径曲线外侧,宜设置路侧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4)陡坡路段平曲线外侧,尤其是长下坡直线路段尽头、急弯路段的外侧,宜设置路侧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5)曲线外侧距离路肩较近范围内有民居。,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6)路侧有一定宽度的净区(3m),边坡坡度较缓(1:3),车辆驶出路外后可以自行驶回公路,或即使不能驶回公路,一般不会产生严重事故的,可以不设路侧护栏。,第5章,5.

6、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7)路侧净区宽度较小(介于1.53m之间),边坡坡度较陡(1:3至1:1之间),车辆驶出以后不能驶回公路,会产生事故,事故严重程度较轻,可以结合公路线形和运行速度设置B级或A级路侧护栏,三四级公路还可设置C级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8)路侧净区宽度较小(1.5m),边坡坡度较陡(大于或等于1:1),车辆驶出以后不能驶回公路,事故严重程度较重,可以结合公路线形和运行速度设置B级、A级或更高等级的路侧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9)公路上跨铁路,应在公路桥梁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和防护网

7、。护栏防撞等级应在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或设置更高等级的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10)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等于表5.3-3规定的宽度时,应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大于表5.3-3规定的宽度时,应分路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等于表5.3-3规定的宽度时,宜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11)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开口处的活动护栏可以结合公路线形和运行速度选用防护等级B级或A级;运营公路曾发生过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事

8、故的路段,宜进行活动护栏改造,改用防护等级更高一级的活动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 (12)相邻路段相同防护等级的护栏结构宜尽可能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以减少过渡段的设计和使用。现有公路曾发生过车辆穿越护栏过渡段处事故的路段,宜进行过渡段改造,采用满足防护等级要求的过渡段结构。,第5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护栏端头如何设置?,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护栏端头 应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的规定; 对于双向行驶且无中央分隔带护栏的公路,在设计路侧护栏上下游端头时,均需考虑车辆碰撞时避免端头刺穿车体的安全性要求; 将端头外展隐藏或采

9、用防撞消能端头。,第5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防撞垫如何设置?,5.3 防护设施,5.3.2 设置原则防撞垫 运营公路的交通分流处或收费岛头、上跨桥墩处等障碍物前端曾发生过因缺少有效缓冲设施而导致严重事故的路段,宜设置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的防撞垫。 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起始端部、交通分流处和上跨桥桥墩处宜设置防撞垫。长下坡路段坡底的收费岛头处宜设置防撞垫。,第5章,5.3 防护设施,第5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防护设施的结构形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规定的防护设施。 可参考使用如下已经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的防护设施:,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10、,第5章,(1) C级:两波形梁钢护栏,(2) C级:混凝土护栏,(3) B级:薄壁钢筋混凝土护栏,(4) B级:片石混凝土护栏,(5) B级:钢丝网石砌护栏,(6) B级:波形梁小型桥梁护栏,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第5章,(7) B级:梁柱式小型桥梁护栏,(8) A级:三波形梁钢护栏,(9) A级:示警墩加固成混凝土护栏,(10) A级:通透型混凝土护栏,(11) A级:锚杆式混凝土护栏,(12) A级:箱式填石护栏,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第5章,(13) A级:延展式基础护栏,(15) A级:单坡面砌石护栏,(14) A级:改进型钢筋

11、混凝土护栏,(16) A级:桥梁轻质防侧翻护栏,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开口处设置的活动护栏除应满足开启方便的要求外,还应具备一定的防撞能力。 工程实施时应采用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防撞能力达到相应防护等级要求的结构。,第5章,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护栏之间,以实现结构和刚度的平稳过渡。,第5章,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护栏端头设计应尽量采用斜外展并隐入山体或路堑后坡的方法,以减小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及端头刺穿车辆的可能。 可采用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的消

12、能端头。,第5章,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防撞垫按照是否具备侧碰时的导向功能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两类。,第5章,非导向防撞垫(TB级),可导向防撞垫(TA级),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选择应用 除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的规定以外,还可参考以下原则: 波形梁护栏:视情况可用于美观性要求较高的一般路段和沙漠、积雪地区等。 混凝土护栏:视情况可用于山区公路急弯路段外侧、路侧为深沟陡崖、车辆冲出将导致严重伤亡事故的路段。,第5章,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选择应用 除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13、范(JTG D81)的规定以外,还可参考以下原则: 缆索护栏:不适合在小半径曲线路段使用。视情况可在风景区公路等采用。 山岭重丘区公路护栏的施工、材料运输、维修等困难时,可考虑就地取材,采用砌石护栏和混凝土护栏。,第5章,5.3 防护设施,5.3.3 结构形式及选择应用 选择应用 除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的规定以外,还可参考以下原则: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新型安全防护设施,但其防护能力必须经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第5章,02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2 轮廓标 哪些路段需要设置轮廓标? 在视线不良、急弯、车道数或

14、车道宽度有变化及连续急弯陡坡等路段应设置轮廓标。 哪些路段需要加强? 在气候条件恶劣、线形条件差和事故多发地段应设置反光性能高的轮廓标或采用尺寸较大的反射器。,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2 轮廓标 如何设置? 一般设置在公路的土路肩上或附着在路侧护栏上。在道路左、右侧对称设置。,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2 轮廓标 左右两侧什么颜色? 设中央分隔带的整体式一级公路或分离式一级公路,按行车方向,左侧设置黄色轮廓标,右侧设置白色轮廓标; 二级及二级以下等级公路,按行车方向左右两侧的轮廓标均为白色。,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2 轮廓标 设置要求

15、? 在曲线段的设置间隔可按表5.4-1规定选用,也可适当加密。最大设置间距不得超过50m。 标准设置高度为70cm,最小设置高度为60cm。 反射器的安装角度,应尽可能与驾驶人视线方向垂直。,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3 线形诱导标 尺寸要求? 设计速度 80km/h时,可选用600mm800mm; 设计速度 80km/h时,可选用400mm600mm;最小不得小于220mm400mm。 颜色要求? 一般情况下,线形诱导标为蓝底白图案。设于中央隔离设施端部、渠化设施端部、桥头等的线形诱导标为红底白图案。,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3 线形诱导标 设置数量?

16、偏角较小(小于等于7)的曲线路段,可在曲线中点位置设一块诱导标; 偏角较大(大于7),曲线较长的弯道,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块诱导标,应保证驾驶人员在曲线范围内连续看到不少于三块诱导标。,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4 道口标柱 什么作用? 设在公路沿线较小平面交叉两侧,用来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支路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4 道口标柱 设置要求? 道口桩标柱一般沿主线方向,埋设在距路缘石外缘20cm处,没有路缘石的,应埋设在距土路肩内边缘20cm处,不应埋设在路基边坡上。 为避免道口桩标柱与路段示警桩混淆,在设置有道口桩标柱的小

17、型支路口前一定距离内(一般为50m),主路不宜设置示警桩。,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5 示警桩和示警墩 示警桩间距46m,高度120cm,施工埋置深度40cm,露出地面高度80cm。 示警桩是否能当防护设施? 示警桩仅起警示诱导的作用,一般用于路侧危险程度不高的路段,不能将示警桩作为防护设施使用。,第5章,5.4 视线诱导和警示设施,5.4.5 示警桩和示警墩 示警墩是否能当防护设施? 示警墩不具有防撞能力,不能作为防护设施使用。 公路上现有的断开式示警墩宜逐步改造为连续式水泥混凝土护栏,或改造为连续式示警墩。连续式示警墩由钢筋混凝土墙体与钢管组成。,第5章,03 减速丘及

18、减速路面,5.5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5.5.1 一般规定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为物理性减速设施,用于限制机动车必须减速通过的路段。,第5章,5.5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5.5.1 一般规定 哪些地方不宜设置? 设置前宜充分论证,不但考虑对限制对象的作用,还应考虑对非限制对象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后果。 不宜在主路和干线设置减速丘。,第5章,5.5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5.5.2 设置原则 哪些地方可以设置? 在支路与干线公路的交叉口前,视实际情况可设置减速丘或减速路面,控制支路汇入干线公路的车速。 在进村镇前的路段、学校前的路段、进入交叉口的路段,可视需要设置减速丘或减速路面,限制过往车辆车速。,第5章,

19、5.5 减速丘及减速路面,5.5.2 设置原则 配套设置哪些标志标线? 设置时宜全断面铺设,并应设置相应的减速丘或减速路面标志和标线。 可以根据过城镇、村庄路段的限制车速,在减速丘或减速路面前设置相应的限速标志。,第5章,04 避险车道,5.6 避险车道,5.6.1 一般规定 (1)避险车道是用于失控车辆自救的安全设施,设置前应充分论证,应根据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失控事故情况、坡度、坡长、货车占交通量的百分比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设置避险车道。 (2)实际设置的避险车道应给出明确的使用条件,即可使用避险车道进行自救的失控车辆最大车重及车速组合。,第5章,5.6 避险车道,5.

20、6.2 避险车道类型 上坡制动床型避险车道、沙堆型避险车道、平坡制动床型避险车道、下坡制动床型避险车道、配有阻尼装置的网索式避险车道。,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一条完善的避险车道由避险车道引道、避险车道、服务车道及配套交通设施组成。,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的长度可通过下式估算: 式中:L避险车道制动床长度,m; v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制动床时的速度,km/h; R滚动阻力系数; G坡度(百分数)除以100。,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因地形条件限制,不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床长度时,应在制动床末端设置防撞消能设施,可

21、以设置集料堆或消能桶。 一级公路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的最小驶入速度宜取130km/h。二、三、四级公路可以适当降低,也可把观测到的以往失控车辆的最大速度作为驶入速度。,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的平曲线平面线形应为直线,与主线的夹角即驶入角应尽可能小,以小于5为宜,最大不宜超过10。 避险车道的纵曲线断面线形宜为直线,即采用单一坡度,在空间受限时亦可采用变坡度设计。 避险车道的坡度主要根据地形所能提供的避险车道长度来确定,但坡度不能过大,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一辆车,如果考虑在一个较短的时

22、间内有两辆或更多的车辆使用避险车道的需求,避险车道最小宽度可以取8m。在大型货车交通量不大的三、四级公路,避险车道制动床宽度可取为46m。,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制动床材料应是干净的、不易被压实的,且有较高滚动阻力的材料。当使用集料时,应是圆形的、未被压碎的、单一尺寸占支配地位的材料。细砾是最常使用的材料。 避险车道制动床集料的厚度宜为1.1m,最小厚度不应低于1m,应在30到60m长的距离内从制动床入口处的7.5cm逐渐过渡到完整厚度。,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避险车道底基宜硬化。为避免制动床冻结和制动床集料的污染,避险车道宜设置排水

23、系统。 服务车道应紧靠制动床,以便拖车和维护车辆使用。服务车道的宽度应大于3m,其表面应硬化,也可以用砾石铺砌。服务车道入口应设置隔离设施及禁止驶入的警告或禁令标志,以避免失控车辆的驾驶人误把服务车道作为避险车道使用。 为拖出失控车辆,应设置锚块用于固定拖车。锚块通常沿着制动床以50100m的间距设置,在制动床之前30m也应设置一个锚块。,第5章,5.6 避险车道,5.6.3 设置参数 如有条件,可提供照明,以便夜间的驾驶人可以更好地识别避险车道。如有条件,可布设一定的监控设备,以便失控车辆进入避险车道后及时得到救助,并加强对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的入口速度、车辆驶入轨迹等情况的监测。如有条件,

24、可在避险车道引道入口处设置信号指示灯,提示已有车辆进入避险车道,避免后车驶入而产生二次事故。,第5章,5.6 避险车道,5.6.4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 在避险车道之前至少设置两块避险车道预告标志(前1km、前500m),在避险车道引道入口前应设置避险车道标志,引导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第5章,5.6 避险车道,5.6.4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 在引道入口前可设置“禁止停车”标志,并设置“失控车辆专用”标志。路段内设置多处避险车道的,在引道入口前应设置下一避险车道位置的预告标志。,第5章,5.6 避险车道,5.6.4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 在避险车道引道路面施画“失控车辆专用”路面文字标记,

25、提示只有失控车辆才能使用避险车道。有服务车道的应在标志上标明,以区分避险车道。,第5章,5.6 避险车道,5.6.4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 在避险车道制动床两侧可以设置较高防撞等级的护栏,并在两侧设置轮廓标,轮廓标的反光器颜色应为红色,以区别于主线。轮廓标的间距以15m为宜。,第5章,5.6 避险车道,5.6.4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 避险车道入口交通分流端部应设置碰撞消能设施,例如橡胶轮胎或防撞垫。避险车道内宜设置紧急救援报警电话指示告示牌。,第5章,5.6 避险车道,5.6.5 避险车道的运行和养护 加强宣传,使驾驶人了解避险车道的作用、怎样使用避险车道、使用避险车道将会发生什么、怎样从避

26、险车道出来。 可在坡顶设置制动检查站,确保制动合格的车辆才能下坡,并在下坡路段适当位置提供停车休息区与加水区,使驾驶人能够停车冷却制动器。 在检查站、休息区和加水区提供下坡路段的坡度、坡长等信息,标明避险车道的数量和位置,并可向驾驶人推荐安全的下坡速度。,第5章,5.6 避险车道,5.6.5 避险车道的运行和养护 在避险车道每次被使用、失控车辆被拖出避险车道制动床之后,宜尽快铺平制动床集料,定期清除车辆冲压产生的细小、尖锐碎集料。 即使没有车辆驶入避险车道,也宜定期翻松集料,每次翻松至少60cm深。 冬季注意防止制动床集料冻结,易产生积雪地区应及时清除积雪。,第5章,05 边沟及路肩,5.7

27、边沟及路肩,5.7.2 边沟形式及断面尺寸 开放式边沟,第5章,5.7 边沟及路肩,5.7.2 边沟形式及断面尺寸 暗埋式边沟,第5章,06 其他,5.8 其他,5.8.2 停车区及观景台 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时,宜进行充分的安全论证,宜设置在视距、线形良好的路段; 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长大下坡底端等风险较高的路段,不宜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 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的路段,宜进行提前预告,一般宜设置两级信息提示; 停车区和观景台的驶入、驶出车道宜线形流畅,视距良好,减少对正常交通流的干扰。,第5章,5.8 其他,5.8.3 错车道 四级公路采用4.5m宽度单车道路基时,或者路基宽度采用6.5m且常

28、有重载车辆通行的路段宜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的设置位置宜因地制宜,并使驾驶人能看到双方向驶来的车辆。 错车道有效长度应不小于20m。在错车道的两端应设不小于10m的过渡段。 错车道的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应结合地形、视距及交通量等情况,在适当距离内设置两相邻错车道。,第5章,5.8 其他,5.8.4 分道体 分道体可设置在车辆越过中心线行驶、对撞事故频发路段的路面中心线上。设置间隔一般为10m或15m。,第5章,分道体有多种形式,如柱式、片式等,一般高度不大于60cm,宽度不大于15cm。 分道体材料应有弹性,可倒伏,其上应附反光片或反光膜,反光材料颜色为黄色。,5.8 其他,5.8.5 公路用凸面镜 公路用凸面镜一般设置于小半径弯道外侧及有效视距不足的弯道处,一般配合视线诱导标一起使用。 根据设计速度及弯道半径,公路用凸面镜直径宜选用600mm、800mm及1000mm。,第5章,5.8 其他,5.8.6 路面防滑处理 路面防滑处理适用于路面摩擦系数不足且平曲线半径较小,路面不能提供足够的横向摩阻力的路段。可采用的措施包括薄层铺装、路面打磨粗糙、增加构造深度等。,第5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