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13773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2024年以来,XX县文旅发展工作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主要抓手,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品牌攻坚、业态提升、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特别是乘廊氢摘牌国旅之势,成功举办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浙皖闽赣生态协作区推进会等全国性重要会议,推动XX文旅知名度、影响力全面跃升,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山区X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排名全省第五。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次X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5%以上。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2024年工作总结(

2、一)聚力全域旅游,在廊氢国旅提升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廊氢辐射周边乡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探索谋划飞云湖水源地保护与产业发展,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华东大峡谷、XX文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全面推进,飞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矿坑冰城、松坤花开等既有项目改造提升,成功签约金秋休闲中心等X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文旅项目投资X亿元,全力跑出项目“加速度“。三是聚力创牌提升。依托“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美化全域旅游环境,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复核A档,廊氢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成全省大花园耀眼明珠(高能级景区),氢泉小旗创成省级特色小镇。(二)聚力文

3、旅融合,在文旅产业提质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旅游+”筑牢发展基础。制定十大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库村、徐春底等一批古村旅游目的地和“宿游乡野乡村旅游品牌。新创国家甲级旅游民宿、省级白金宿各1家,均为全市唯一。创成XX省采摘体验基地X家,XX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X家。村尾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二是“文化+”打造多元业态。持续丰富顺文化内涵外延,打造顺食“顺宿”“顺礼X顺艺”“顺市”等五大业态品牌,迭代看廊桥、泡氮泉、游古村等内容,持续拓展露营、滑翔、漂流等新潮业态,创新培育“稻田咖啡”小酒馆+”等新生态、时尚范的消费场景。三是“文旅+”促进产业升级。出台XX县促进文

4、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深化开展廊桥文化旅游节等“十大文旅节庆”、XX省自然岩壁挑战赛等“十大旅体品牌赛事”活动,构建“文旅+农业、康养、商贸、体育、研学”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赋能“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提档升级,持续擦亮“走走XX、一切都顺”文旅IPo(三)聚力精准宣传,在文旅消费提振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以品牌营销剌激消费。借力“顺礼”区域公用品牌,深化“顺礼”系列产品开发设计,选址XX五马街开设“顺礼”旗舰店,联动网易严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消费。二是以文艺赋能出彩出圈。全面落地一电影一舞剧一专辑一实景秀”,创新打造以城市宣传片、城市标识系统(城市1.OG0),文旅歌曲专辑等三大

5、板块为核心的顺文化赋能载体,深化春晚节目碇步桥背后XX故事的挖掘策划,完成碇步桥一曲歌、一幅画、一首诗、一张图的创作。“泰有艺市”“泰有夜市”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三是以主题推介拓展市场引力。与央媒合作,成功在CCTV2投放XX文旅城市形象广告。举办长三角和浙南闽北地区XX旅游推介会5场、组织参与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各类旅游相关活动10场,积极展示推广XX元素,有力拓展客源市场。(四)聚力文化惠民,在公共服务提效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高标准建设文化阵地。高质量完成省级民生实事工程,新建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完成X个“15分钟品质文化圈”、X家城市书房、X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创建。二是高品质推进文化

6、供给。开展送戏下乡X场、送书下乡X册、送展览讲座下乡X场、文化走亲X场。创成省级美育村3个、省级文艺创作采风基地1个,“秋喜古村音乐会活动纳入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三是高水平提升文化服务。“蚂蚁联盟”入选XX省“十佳”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组织,解锁非遗共富共享”空间,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山城”模式入选全省共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评估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X、山区X县第X。(五)乘力根脉守护,在数字创新提能上抓发展、求突破。一是深化文化基因解码。深入挖掘廊桥、XX石、木偶戏等区域特色文化元素,完成廊桥IP形象设计,拍摄廊桥宣传片并在潮新闻客户端投放,全面推进特色文化

7、传承发展。二是数字赋能非遗体验。深化提升“非遗外卖线上点单服务,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景区、民宿X场次,进文化礼堂X场次,创成市集非遗传承基地X处,市级非遗工坊1家、非遗百家坊X家。三是创新文保智慧监管。推动出台XX市XX廊桥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深化提升XX县文化遗产(廊桥)监管保护平台,完成X座古廊桥智慧监控全覆盖。XX打造“333”文化遗产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廊桥传承保护获评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重大督查问题清单”典型案例。二、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从机制上来看,没有形成一套“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力度不够强、效果不够明显。从项目上来看,华东

8、大峡谷等大型项目还在建设期,国家级度假区影响力也还在提升当中,旅游核心产品带动效应还需进一步拓展。从业态上来看,缺乏核心吸引物,许多景点如特色小镇、古村落等,没有处理好总体与细节的关系,存在品质不高,创新不足的问题。从人才上来看,我县旅游人才短缺,高级导游、金牌导游、市场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较为稀缺,旅游市场化进程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从文化保护与发展上来看,宣传、展示较多,传承活动相对较少,非遗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对高新技术利用较少、程度低,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脱节现象依然存在。三、2025年工作思路2025年,我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

9、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全省文旅消费品牌创建和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在擦亮淅南高山上的“耀眼明珠”,打造共同富裕里的“最美山城”中展现更强担当、彰显更多作为。具体做到“六个聚焦”:(一)聚焦规划引领、大干项目,引爆全域旅游。一是紧盯“增量”抓项目招引。持续拓展廊氮国旅辐射力,深入实施廊氢辐射周边乡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系统推进飞云湖水源地保护与产业发展,谋划招引10个以上文旅项目,争取完成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二是紧盯“存量”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华东大峡谷、飞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造提升矿坑冰城、松坤花开等既有项目,力争2

10、025年文旅项目投资达X亿元以上。紧盯高质量抓项目运营。积极探索运营模式,进一步明确项目主题、功能、分区,以产品思维推进项目市场化运营,确保有人来、有消费、有收益。(二)聚焦文旅融合、业态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一是丰富创新性文旅业态。全面提升“顺食顺宿顺礼“顺艺顺市”等五大业态品牌,精心策划文祥湖520主题活动,大力发展美食旅游,持续丰富剧本杀等新潮业态。二是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提速推进文祥湖夜经济开发,常态化开展“泰有艺市”文创市集等特色活动,加快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休闲街区,着力塑造彰显XX特色文化的高品质消费空间。三是深化融合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XX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全面构建“康

11、旅养生、运动休闲、乡野采风、非遗体验、研学实践等产品链,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聚焦产品增值、群众增收,助推共富可感。一是探索产品增值模式。深入推进旅游市场化发展,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特别是结合XX城市形象视觉标识系统,提升“顺礼”系列产品形象。二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盘活利用历史文化村落等乡村闲置资源,推广企农融合、整村运营、抱团投资等模式,打造更多具有XX辨识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群众多渠道增收致富。三是打造共富实践范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全力争创一批省级以上康养基地、采摘体验基地、非遗工坊等,打造更多文旅领域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范例。(四)聚焦

12、品牌营销、配套引流,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做精宣传营销。持续开展XX旅游主题营销活动,联动“两微一抖一红”等新媒体,探索通过综艺、影视、游戏和动漫等方式,打造爆款旅游产品。二是做优基础配套。结合实施“万村景区化”2.0计划,抓好景区城、镇、村“三级联创”,打造“微改精提“示范点10个以上。加快引进星级酒店、高端知名民宿品牌落地XX,赋能“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提质升级。三是做强节会赛事.积极对接争取国家、省市重大文旅活动落地XX,持续举办“十大文旅节庆十大品牌赛事“,全面提升XX文旅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五)聚焦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完善服务体系。一是数字平台全域共建。深化“好玩XX”平台建设,

13、构建全域资源整合、全域信息共享、全域数据互通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游客体验。二是公共服务全民共享。新建一批“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市书房,提升做强“蚂蚁联盟”“文化快线共阅享童年”等公共文化创新项目。持续开展古村音乐会等特色活动,深化打造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力作。三是文化遗产全程共治。以实施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推进廊桥保护和申遗。积极探索“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模式,持续优化“非遗外卖”,培育非遗活动品牌,争创一批非遗工坊、非遗百家坊。(六)聚焦载体创新、能级提升,加快成果转化。一是探索地域文化的时尚表达。深化网易音乐板块合作,谋划原创音乐创作营、原创音乐专辑、原创音乐演唱会等,以全新形式诠释经典,推动廊桥、畲歌、木偶戏等极具XX特色的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创新传统美学的数字呈现。深化提升“一城一区两台秀”,特别是常态化开展“我在廊桥等你“大型山水实景剧,提升文祥湖灯光秀,推动数字科技与传统美学有机融合。三是推进城市气质的立体塑造。高水平运营XX文化中心、交库土楼等文化地标,进一步丰富周边文化休闲业态,加快塑造传统与现代交融、厚重与时尚并存的城市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