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5083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2008年培训市场的困境与希望海外培训咨询机构进军中国随着中国入世的那一声槌音,国外一些成熟的培训咨询机构,正纷纷加快脚步,进军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有人提出质疑:国外机构在本土化方面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外国培训师能与中国的企业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吗?来自外资培训机构的人这样解释:事物的规律是一样的,国外一些企业发展的经验同样适用中国企业。语言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中国培训师,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专业翻译。随着外国机构的增多,有人预言:专业培训翻译有可能火爆一时。事实证明:国外的培训品牌与课程基本都成功登陆。2008年国际风险投资渗入教育培训细分市场2008年第一季度,世界级风险投资机

2、构和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多次成功联姻。2月22日,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联想投资和红杉资本联合注入万学教育千万美金级巨额风险投资;该公司的主要产业是研究生入学咨询与应试培训服务。3月12日,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GAMFE)宣布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凯鹏华盈(KPCB)的1000万美元,该公司致力于培养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被称为全球创业投资界“双子星座”的红杉和凯鹏华盈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相继投资国内教育培训机构,这充分表明,在国内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国外风险投资介入中国教育市场的热情日益高涨。继外语培训、IT培训、汽修培训等领域后,帮助学员接受更高层次教

3、育的考研辅导和就业前景空前看好的动漫培训产业也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风险投资向教育培训细分市场的渗透力度进一步加大,而上述两个投资案例的进程再次印证:具备在本行业的领跑地位,股权结构清晰,处于发展期,商业模式先进等因素是教育培训机构获得风险资本青睐的绝对要件。本土培训机构痛苦蜕变到目前为止,没有几家国内的培训机构有自己的核心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缺少课程研发力量和专职培训师,培训机构实际上只起中介的作用: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之后,到社会上去找培训师。培训师通常上课的时候来,下课的时候就走。课前培训师与企业的交流和课后的效果跟踪反馈都做不到位,还不能直接对话,以防“跑单”。这

4、样的低投入导致低产出,培训的质量理所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坏。而国外的一些培训咨询机构如出台一门课,则要花费巨额的研发资金。这样,真到了国内外培训大比拼的时候,“激情与梦想”只能使本土的培训机构败下阵时多了些“可歌可泣”的成分。培训机构一地鸡毛“一抓一把,一吹一片”的是什么?培训市场的遍地黄金现象,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培训公司目前人员流动率颇高,很多人在培训机构做了一段时间后,就自立门户,裂变出无数新公司。另外,中国企业参差不齐,但在加强员工培训的方面却越来越“狗熊所见不同,英雄所见略同”。来自不同企业的不同档次的需求,也是让这些大小培训机构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必要因素。很多企业对培训的认识和识别

5、还有限得很,所以让一些“经营”培训的人感觉:“嘿,什么样的课程都能卖得出去。”国外优秀课程难进中国某位培训师说,她到国外考察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很好的培训课程。她就和这些课程的讲师交流:为什么不把这些带到中国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中国政府和法律能否对这些课程的版权做出承诺?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一门课程进入中国,课程的所有者们还没开始进行市场推广的时候,国内就有人开始讲了。而讲这些课的人,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这些课程的精华的,以至于他们的行为导致严重的后果,破坏了这些课程的品质,并“增强”了我们这个以“复制”著称的“民族声誉”!北京市场难做,外地市场肥肉一块北京是中国培训发展得最早也最快的一个

6、城市。在这样的环境里,北京的企业在对培训的选择上越来越不盲目行事了,逐渐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主动选择。加之北京是最容易接受国外最新培训理念和内容的城市,也是具有成熟的培训体系的跨国公司聚集的地方,所以一些本土培训公司越来越觉得北京的客户难做。WTO的来临,为所有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全国各地培训需求应声而起。但毕竟刚开始时,难免有“训就好,高兴就好”的现象。于是,培训公司和一些自由培训讲师,开始把眼光移向京外广阔的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战略今天照样好用。就目前来说,外地市场绝对是一块肥肉。学习型组织热遍京城一句话:“变化是惟一的不变”。拒绝接受变化,或者没有足够的准备接受变化

7、就等于死亡。对于企业的每个人来说,惟有不断学习更新才是惟一的路。很多企业的决策层都很关心企业是否有这样的能力。中美史克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有一本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第五项修炼中强调:“只有不断学习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你必须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有关“学习型组织”的说法也源于这里而展开。资深培训师陈默先生说:“学习型组织”有着极高的境界,它要求的组织基础土壤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不是开两天会、几个表扬、几场培训、几股热情就能够完成的。”人大研究中心李爱华女士说:“以前就有很多有关学习型组织的说法,可是怎么具体落实大家都还不清楚。” 2008年人大研修中心就组织过大型研讨会,有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人

8、士参加了讨论。据悉2009年1月份还会继续组织这样的活动,讨论的话题更加具体,更加频繁,只是还没听说哪家企业实施了“学习型组织”后,感觉确实是很“好”。图表 2003-2008年我国IT培训市场规模增长图数据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二、教育培训潜在市场规模情况根据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作出的保守估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连锁经营方式成为培训教育企业实现规模性扩张的有力武器,能为培训教育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标准化的市场运营体系,是培训教育连锁企业的核心。”这是中国培训教育业连锁经营发展调查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培训教育业的三大支柱中国培训教育业连锁经

9、营发展调查报告认为,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是目前培训教育业的三大支柱。赛迪顾问最新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培训与教育市场销售额突破40亿元人民币,连续数年保持近30%的市场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培训市场12%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35年内该行业的增长率基本为20%25%。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当前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约为150亿元,目前全国的英语培训机构总数,已达数万家之多。预计到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婴幼儿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中婴幼儿的教育是家长及社会的关注重点,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的婴幼儿达到1.

10、4亿,其中城镇06岁婴幼儿为5200万左右。按照城镇家庭每月为6岁以下的孩子教育投资50元的保守估计,06岁儿童教育市场消费额可达312亿元。事实上,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投入远不止于此。专家预计,在未来五、六年中,我国婴幼儿教育市场消费额将达到上千亿元的规模。八成品牌采用特许经营培训教育业的连锁企业数量稳步增长,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性连锁品牌正在形成,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其中培训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较高,相比之下,其它培训教育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还较为分散。中国连锁经营的年度调查显示,此参与调查的培训教育连锁品牌中,总部位于北京、上海的占了近85%。连锁品牌在区域市场选择集中在北京、上

11、海、广州为核心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三个区域的连锁培训教育中心(店铺数)占全国总数的34左右。调查发现,培训教育连锁品牌中80%已采用了特许经营方式,超过60%的连锁品牌在直营与特许方式选择上有个共同点:总部所在城市常常以直营为主,总部以外的地区以特许加盟为主。投资回报期为两年左右加盟全国性培训教育连锁品牌的投资额从50万200万元不等,平均投资回报期为1.52年。培训中心的营业面积一般在3001500平方米之间,以300平方米的婴幼儿教育中心来看,平均需要12名员工,其中教师5名。一些专家提醒投资者注意,一些中小型培训机构虽然操作灵活、价格定位低,也不难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但从长久来看,

12、缺乏自己的教材和稳定的教师队伍,仅有几十个人、几个教室、几台电脑,是不能适应今后几年的市场竞争态势的,投资品牌化培训机构已经成为保证回报率的一个重要选择标准。业内人士也表示,加盟连锁经营能够持续发展的,将是那些具备市场前瞻性、拥有产品研发能力、办学特色鲜明、课程体系完备、真正树立品牌、做到诚信服务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有他们才能保证稳健的投资回报。投资加盟高科技的教育培训,将成为未来几年特许经营市场的一大热点,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靠一人之力已难以迎接各种生存和挑战,而加盟一个成功的连锁体系,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扩张普遍遭遇资金瓶颈经调查获悉,教育培训业连锁经营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内的培训教育市场集中度不高,连锁程度较低。全国性的权威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少,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二是企业成立时间短,如何深化标准化运营,提高体系内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是个问题;三是许多培训教育项目办学特色不鲜明、没有自身课程体系,损害了市场信誉度。此外,传统正规教育的运营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投入,而作为正规教育补充的培训教育,则主要依赖部门发展而来,因而在扩张发展时,遇到资金瓶颈是普遍现象。三、培训市场的泡沫对企业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