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取代 || 文档编号:416433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四篇【篇一】11年前他是一家水泥厂的经理,年收入达20万,但他放弃生意,选择回到生他养他的村里,和村民们一起卖梨。在他带领下,村里梨子打开了销路,并已成功举办十届梨花节。村民年人均收入由11年前的53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他是xx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党委书记xx。放弃高薪回村卖梨这几天,巴南二圣镇集体村很热闹,村里的梨花开了,看到大量市民自驾涌向这里赏梨花、品梨子,xx很高兴,思绪又回到了11年前。“老郑,你跑销售,人脉广,能不能帮我们销下梨子?”xx还记得,2007年,正是村里高山梨成熟的季节,几名老乡抬着梨找到他。当时xx在巴南东泉水泥厂做经理,负责销售,年收入

2、20万以上。“村里的高山梨品质好,产量也不少,可就是卖不出去,有的村民还想把梨树砍了,种水稻。”看到乡亲们的求助,xx有了个想法:回村和他们一起卖梨。xx的想法,不仅家里人不理解,朋友也觉得他“疯了”。“大家来找我,就是信任我。”xx说,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希望乡亲们都能富起来。办梨花节带领村民增收回到村里,xx与村干部、村民详细沟通,了解高山梨的销售情况。他发现高山梨在市场上遇冷,主要原因是村里的梨子缺少品牌营销,很多人都不知道。2007年秋,xx任村党委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以梨为媒,办梨花节,“不卖东西,就是赏花,先把二圣镇梨子品牌打出去。”2008年3月,春暖花开,第一届巴南二圣

3、镇梨花节开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早春的梨花沐浴在阳光下分外娇艳,其结出的高山梨也受到广泛青睐,并让大家记住了二圣镇这个名字。有了首届梨花节的成功,xx对村里的发展有了更长远的规划。他认为,虽然村里离巴南核心区很远,但依山傍水,又有农业基础,他提出农业稳村、旅游兴村、生态强村的思路。作为新兴的旅游景区,村里需要便捷的交通。于是,xx带领村民修建并硬化茶山梨园观光环线等公路10余公里,人行便道70公里,村容村貌改造40000平方米,整治山坪塘16口,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村里成立了高山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引导村民调整结构,并通过开展高山梨管理技术培训,提高

4、了果农的种植技术,帮助果农销售梨子增加收益。如今,全村已建成8000亩高山梨、1000亩茶叶、4000亩花木等三个主导特色产业基地,成功引进农业企业云林天乡、云海天娇、云中漫步等13家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二圣镇集体村不仅成为国家批准认证的无公害农作物生产基地和梨类“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生态旅游休闲示范村。据了解,二圣镇集体村的梨花节已举办十届,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梨年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左右。依托观光农业和产业结合模式,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年人均收入由11年前的5300余元增加到现在2万元。【篇二】1张讲桌、6把椅子,9月29日,xx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xx用手中那面普通的鼓开始讲课

5、。敲击一下鼓面,让孩子摸摸鼓;再发出“啊”的声音,让孩子摸老师的喉咙。鼓面震动、声带颤动,孩子们由此学会了人生第一个单词发音。21年来,郭庆就是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教学开始,让聋哑儿童学会了第一个字、叫出了第一声“妈妈”!这位70后乡村女教师自豪地说:“即使上天给这些孩子按下了静音键,我也要让他们发出最美的声音。”“我叫孙梦一”“我今年5岁了”小姑娘机灵可爱、说话清晰,很难想象她曾是名聋哑儿童。经过4年的特训,她已能在普通幼儿园里上学。这一幕,真可谓“铁树开花”。1997年,郭庆从如皋师范学校毕业,来到xx市特殊教育中心教聋儿语文。2009年,学校组建语言康复部,由郭庆担起这个重任。“我要帮助他们

6、走得更远。”她下定决心。0-6岁是语言发展黄金期,如果聋哑儿在这个阶段得到很好的训练,开口说话的机会就很大。6月,郭庆挨家挨户找寻3岁以下的特殊儿童。跑了1个月,郭庆只招到4个孩子,带回学校开始教发声。“很难教!我告诉他们,老师一敲鼓,你们就把手举起来。可孩子们完全听不懂。”她只好一只手敲鼓,另一只手帮着孩子把手举起来。但一放手,孩子又不举了。20天过去了,校领导说:“算了吧,办语言康复班可能不切实际。”家长也说:“郭老师,这些天辛苦你了,我还是把孩子带回去吧。”可郭庆不愿放弃,让学生看她的口型、摸她的喉咙,脸对脸一再进行发音练习。聋儿个体差异性大,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个性化设计训练内

7、容。第60天,奇迹终于发生。鼓槌刚敲击鼓面,一只小手缓缓举了起来,是杨晓晓,她听见了!郭庆激动地一把抱住她。接着,另三只小手也慢慢举了起来。守候在窗外的家长忍不住冲进教室,抱着郭庆喜极而泣。2010年以来,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名聋儿走出无声世界,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就读,有的甚至考上了大学。有人问郭庆究竟有什么秘诀,她说,哪有什么好办法,一遍不行,就教十遍;十遍不行,就教一百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郭庆牵着孩子们的手,带他们认识厕所、教室、宿舍,告诉他们红灯亮代表上课、绿灯亮代表下课,教他们刷牙、洗脸、铺床、打饭。一天又一天,这一干就是几十年。一次值夜班,学生张凡呕吐不止,郭庆急忙带她去医院

8、,挂号、检查、化验,一直等孩子输完液,郭庆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把孩子背回了学校,一旁的病人还以为她是孩子的妈妈。“老师,是您的指引,让我摆脱了颓废的人生。”发这条短信的李广琛刚入校时不爱跟人交流,还和同学打架。郭庆多次用手语与他交流谈心,孩子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最终以328分的全省高分考入xx聋人高级中学。很多孩子学会说话后便叫郭庆“妈妈”,她眼眶湿润了:“但我不想让孩子们过多依赖我,他们更需要自立、自强,我愿做引路人,帮助他们走得更远。”郭庆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忙于社会公益活动。xx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薇说:“她是学校中最忙的人,一刻也不闲着。”聋生听力有障碍,理解

9、方面有难度,郭庆就大量使用直观教具,把家中的碗、筷、米、面、蔬菜、水果都搬到了课堂上,创设故事情境、表演情境,激发孩子们求知的热情。聋生的生活相对封闭,她想方设法带领孩子们搞活动开拓视野:去普通中学搞联谊,去广场放风筝,去汽车站打扫卫生,去养老院演出她还成立了家长培训学校,建立QQ群,当起了家长们的老师,每周抽出时间给家长培训,传授聋儿康复知识和相关技能。21年来,xx市几乎所有乡镇,以及残联、看守所、法院、公证处等单位,都曾出现郭庆义务给聋人翻译手语的身影。郭庆办公室里的文件柜被塞得满满当当,在上层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沓沓“个案康复每日记录”“郭庆个人随笔”“家长来信反馈”截至目前,郭庆已带出

10、一支20多人的康复教师团队,去年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推动特教行业发展。【篇三】9月的云贵高原,秋意渐浓。xx重返曾经支教的xx省独山县民族中学。学校再三提出,请他给高三的孩子们上一节数学课。xx走上讲台才发现,听课的不只有学生,教室的过道和后排坐满老师。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本子和笔,静静地等他上课。2011年8月,海安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数学老师xx刚刚挂职独山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民族中学校长时,迎接他的是质疑的目光。“外来的和尚就一定会念经?海安的学生基础扎实,教得好不奇怪,但能把独山的孩子也教好,我们就服!”当地教师周开霞的想法颇具代表性。独山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也是一块教育

11、洼地,历史上还不曾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周开霞默默观察着以xx为代表的海安支教教师,慢慢发现,他们确实有点不一样:课讲得非常细,批改试卷从不过夜,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学校第二年高考,xx班上的学生吴飞宏摘得黔南州理科状元桂冠,成为独山第一只飞入清华大学的凤凰,全县沸腾。2014年,独山又有两名学生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县考生总均分跃居黔南州第一,教育洼地崛起为教育高地。从教28年,主教高三数学的xx,带出的“学霸”数不胜数。在海安中学担任班主任的23年里,他所带班级高考本一达线率长期保持100%;2008年,3名学生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名,分别名列第二、第四、第六;2016年,1名学生名列全省理科第

12、二名;2017年,1名学生名列全省文科第七名。xx同时负责数学学科竞赛辅导,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获全国、省一等奖。“他上课特别陶醉,题目讲得非常细,一一分析各种解题思路,不留任何盲点。”2011年考入xx大学的蔡晨亮至今仍清楚记得,有次讲一道数学压轴题,xx就像发现了陈年美酒,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黑板,拿粉笔的手不住地哆嗦,嘴里不停地感叹:“这题目美啊,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沉迷数学之美,xx吃饭在思考,走路也在思考,好几次骑自行车撞到路人,至今不敢去考汽车驾照。这些年,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1项教育部科研课题、5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83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转载。“当老

13、师要有叮劲。”xx常说的这句话,让曾是xx的学生、现为海安中学语文老师的许尧,印象深刻。xx的学生都知道,不论是试卷还是作业本,只要哪道错题下面被红笔画了一个三角形,就意味着王老师约他到办公室面谈。xx会仔仔细细地讲解这个知识点,直到学生完全弄懂。“叮”学习,也要“叮”思想。一名学生天分较高,但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选拔中意外落榜,从此一蹶不振,打算放弃学业,并在一家培训机构找好了工作。xx找到这名学生的父母和最好的朋友,用“冷处理”的办法,让他认识到辍学工作不可行,主动返回学校。因为缺课太多,这名学生已跟不上全班的节奏,xx便联合其他老师为他提供个性化辅导。2016年高考,这名学生以优异成绩

14、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我们那年数学高考特别难,考完数学,我想这次肯定完了,打算弃考其他科目。”许尧2003年参加高考,第一天考完,一路哭着回家。就在这时,班主任xx打来电话,耐心鼓励她继续考下去。“直到前不久同学聚会说起这事,我才知道,那天晚上,他给全班学生都打了电话。”“叮”学生,也“叮”老师。独山几名老师曾商议,想办法把xx灌醉,套出他的教学秘诀。没想到xx根本不用被灌酒,主动将教学经验合盘托出并指导示范。xx3年支教结束后,独山依然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在海安中学,xx先后与20余名教师结为师徒,帮助一批教师成长为xx市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坚守讲台近30年,xx两鬓渐染风霜,学生对

15、他的称呼由“忠哥”变成“老王”。记者问他:当老师这么辛苦,又赚不到多少钱,值不值?“能把枯燥的数学课,讲得让学生如痴如醉,我的财富就在这里。”xx打开手机朋友圈,他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他们的精彩人生,带给他满满的幸福。【篇四】“你要对吴爸爸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7月27日,在xx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病房,爱心义工陈霞如往常一样,为这里的血液病人加油打气,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陈霞口中的“吴爸爸”,是苏大附一院血液科主任xx,也是17年前她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的主治医生。2001年6月13日,xx成功为陈霞实施xx首例非血缘骨髓移植。这次移植,不仅挽救了陈霞的生命,让更多白血病患者看到

16、生的希望,也为群众上了生动的移植科普课。此后,中华骨髓库迅速扩容,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今年59岁的xx,个子不高,待人随和。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xx毕业后留校分配至xx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1992年,医院派他到法国南特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进修,当看到对方血液科拥有17个净化舱、全自动输液设备时,他深受震撼。“当时,我们医院血液科是国内最好的单位之一,却只有两个净化舱。因为输血质量好,法国病人脸是红的。”xx下定决心,要把先进的血液病诊治“法国方案”带回来。“老吴每次提出增加净化舱,我们都很为难,首先医护力量就跟不上。但他说医院、医生等得起,但病人等不起,带着我们加班加

17、点,把医院当成了家。”血液科总护士长朱霞明与xx搭档30多年,见证着科室净化舱逐渐增加到46个,床位从36张增加到278张,病区从1个扩大到9个这些年,在xx的带领下,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建成享誉国内外的xx骨髓移植中心,开创骨髓精准移植的“xx模式”,累计实施骨髓移植2500余例,数量居全国第二、全球前五。去年初,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恶性血液肿瘤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xx作为学科带头人,国家领导人亲自给他颁奖。那一刻,血液科医生马骁比他的“吴老师”还激动。马骁记得,2002年科室有一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移植后第15天病情复发。他们非常沮丧,这类白血病非常凶

18、险,科室实验室正在尝试培养细胞株和动物模型做全面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吴老师很敏锐,他认为这位病人的细胞增殖能力强符合细胞株需要的特性,马上要求提取病人的细胞交由实验室培养。”果然,科室成功培养出国内第一株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这个发现,也被写入长达28页的获奖申报书。“这是团队的功劳!”这是xx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血液科医生陈佳是他的学生,在她的印象里吴老师话不多,但身教大于言传。前不久,xx晚上10点出差回来,没回家就直奔医院,赶着大家回去休息,自己一个人留下来。第二天上班时,大家桌上摆好他买的早饭。近5年,xx带头的科室有35人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多人获国家级医学药学奖、省级医学领军人

19、才称号。xx说,诊治病人,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控制身体上的疾病,仅仅是延长生命,而帮助病患实现精神上的康复,才是真正的痊愈。今年40岁的苏敏2003年患病,慕名到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接受白细胞清除术。治疗结束后,由于经济原因,她选择回家休养。“那时候长途电话费不便宜,我们在老家打电话给吴主任,他总是坚持让我们把电话挂了,由他再打过来。”这位大名鼎鼎、素未谋面的医生,却有如此体己的关怀,苏敏每次想起都感动如初。择一事,终一生。40多年来,xx从行医、研医再到传医,始终扎根临床、聚焦科研,带领团队陆续攻克排异、复发、感染等多个技术难关,帮助数以千计的血液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主编专著6部,发表SCI论著71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著260篇;连续多年被遴选为卫生部内科学统编教材编委。“当病人生命垂危时,你把他拉回来,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企及的。”xx说,这么多年他最大的体会和感悟,就是要铭记8个字:医者无憾、患者无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员心得体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