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201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石河子第一小学钱新梅教材解读教材解读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本组教材是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我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是一组实施美育的优秀教材。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让学生体会出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了解秋天,感受秋天,并注意引导学生能自己画秋天、写秋天等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本组教材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内容十分丰富。四篇课文四篇课文识字识字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第第一一单单元元内内容容植物妈妈有办植物妈妈有办法法秋天的图画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黄山奇石识字识字1我的发现我的发现古诗两首古诗两首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展示台展示台认识61个汉字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学习按偏旁给熟字分类会写42个字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组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秋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秋天。在识字部分,提示学生去找秋天,画秋天,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在语文园地里

3、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秋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教教学学重重难难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两首认识生字61个,会写42个教给学生听读课文的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教教学学策策略略用听、读、指、用听、读、指、认的方法独立识认的方法独立识字字采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朗读诗歌以鼓励为主,以鼓励为主,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巩游戏巩固识字固识字通过多种形通过多种形式读词语,式读词语,识记词语识记词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识字1是三组关于

4、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该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积累,同时,课外引导学生积累秋天的词语、句子、段落、诗歌、古诗,要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全过程。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于是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黄山奇石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时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

5、习、探究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从题目到内容这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活泼清新,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植物王国、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古诗两首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歌唯美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朗读感悟之前,可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教师介绍,了解诗人的情况,再听老师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接着让学生自己模仿读、小组合作读,边读边理解诗句的意

6、思;在朗读中启发想象、感受意境、体会诗情,最后引导学生背诵。1.识字一教材分析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三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出10个。识记12个成语,大致理解词意。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音节掌握字音,熟读成语。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7、教学重点1认识炎、爽等13个生字。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掌握识字方法,会用一定的识字方法进行字形记忆。2让学生理解这12个词语所描写的秋的意境。感受秋天的美丽。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1.老师带来一幅图片,能从图片上看出是什么季节?()的夏天,学习“炎热”的“炎”。过了夏天就到了秋天,谁会写“秋天”这个两个字?(指名上黑板写)2.指导扩词:()的秋天。3.让我们来观察几幅秋天的图画,景象真美呀,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打开书翻到识字一,自由读,后说说你的发现。二、读中识字过渡:课文中都是赞美秋天的优美词语,咱们快来读一读吧。1.学生

8、自由试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3.出示生词,学生自主认读。4指名读词语。5开火车读生字。6.在小组里说说“我的金点子”。7.摘苹果。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2.分组练读。3.指名朗读。4.学生边读边想象,看图,猜词语,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1)播放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猜:图片表达的内容和哪个词的意思相同?(2)结合图片理解词语。5.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指导写字。1.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4.生练习书写,评

9、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5.练习写字。五、积累词语1.回顾今天学的描写秋天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吗?小结。2.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3.课件补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六、作业布置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等。1.秋天教材分析秋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而充满活力的绚丽画卷,作者抓住了秋天几个特有的场景,随着方位的变换,展现了秋天独特的风情,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情趣。在教学上注重指导朗读。课文朗读中强调“澄”“当”“做”的读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字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想像秋天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10、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色,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丰收景象,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描绘的景色、识字、写字。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出示目标。2.导入: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二类字,借助“苹果”里的拼音读准字音。3.抽读课文,重点纠正字音。强调“灯

11、笼”“高粱”两词中的轻声。4.去掉音节认读生字。(可以用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帮助记忆)5.交流识字方法: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梁粱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图上有些什么呢?你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2、(1)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课文里有一句话描绘出了图上的美丽景色,快到课文中

12、找找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它划出来。(2)学生读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3)这句话里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呢?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初步感受比喻句的作用,相机理解“稻海”,借助插图认识“高粱”)3、(1)去掉颜色词语对比,深入感受色彩的美丽课件出示“梨树挂起灯笼,苹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火把。”读读这句话和文中有什么区别?加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好还是不加好?为什么?(2)有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景物染上了丰富的颜色,图画更美了,句子也更美了,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吧。4、课件出示:“梨树

13、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红色的词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吧。5、指导背诵。多么美的图画呀!让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牢牢地留在我们脑海里吧。老师想了两个办法来帮助大家:方法一:课件出示我会填:梨树()金黄的灯笼,苹果()红红的脸颊,稻海()金色的波浪,高粱()燃烧的火把。说说填进去的都是什么词。方法二:课件出示我会填:梨树挂起()灯笼,苹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认读要求会写的八个生字,并分别组词2.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提示学生注意火字旁与火字的区

14、别3.师范写,生描红和临写。4.作业展示,及时评价。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1、照样子,写句子例: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玉米。葡萄。花儿。2、按课文内容填空。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的图画。梨树挂起()的灯笼,苹果露出()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高梁举起燃烧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生字。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创设情境。在读文中掌握生字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导入新课示“黄山”看录像黄山风景,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领略这个“人

15、间仙境”。2、示学习目标自由读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本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奇石?3、示生字词卡,指名领读,给字组词。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理解“闻名、秀丽、神奇、尤其”这几个词2、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在书上画出来。讨论:“仙桃石”奇在哪里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的?(打比方)文中哪两个词把“仙桃石”写活了?(飞落)3、学习三、四自然段“猴子观海”奇在哪里呢?边读边看挂图,圈出重点词,理解“陡峭”(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从哪里可以看出姿态、神态很有趣?(位置奇、形象奇)(抱、蹲、望这几个词可以看出

16、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被什么吸引了?可以让孩子做动作体会。“仙人指路”又奇在哪儿呢?作者用什么方法描述的?找出三个动词“站、伸、指”(知道“都”的读音多音)4、学习第五自然段“金鸡叫天都”奇在哪儿?为什么石头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了呢?5、黄山奇石还有几种样子?读最后一段除了书上介绍的几种,还会有什么样子?(想像)6、带着对黄山奇石的喜爱之情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像。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朗读词语,指导写字2、重点指导区:一巨:3、师范写,学生仿写4、再读生字,用生字组词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1、比一比组词区()尤()它()块()巨()龙()安()快()2、用“尤其”“陡峭”造句3、结合课

17、后题仿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其中一块奇石的样子3、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认清字形,理解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诗歌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

18、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认清字形,理解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诗歌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规范书写。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导入: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

19、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2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3.教师点拨生字识记方法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引导学生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2、研读课文,探究感悟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重点理解“降落伞”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

20、配解说)“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通过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理解“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风、动物、太阳)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2写字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

21、重点指导:形近字“已”与“己”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并临写。作业展示,师生评议。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1、形近字组词纷()已()娃()申()如()扮()己()洼()甲()好()2、照样子写词语许许多多_古古诗诗两两首首指导认识指导认识6个汉字个汉字正确、流正确、流利、有节利、有节奏朗读奏朗读有顺序观有顺序观察插图察插图正确书写正确书写自由读自由读拍手读拍手读自己看自己看图理解图理解师指导师指导看图说话看图说话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清字形表演读表演读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教材分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

22、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相关10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图文结合感悟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理解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对秋天一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教

23、学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出示课件: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秋天的景色,一片片的红叶告诉我们这是秋天的景色)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板书课题,齐读。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刘菊残君橙橘首枝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识记方

24、法)学习书写刘、首、枝、记:认真观察范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改成“点”。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首:下半部是“自”。学生描红、临写。、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每人读一遍古诗。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四、当堂检测,发展扩读1、随机抽选学生背诵古诗。2、同桌相互检查背诵古诗。教学山行教材分析: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

25、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呀?老师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唐朝啊,有一位大诗人,名叫杜牧,他非常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美丽的景色。有一天呢,他坐在车里在山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了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了远方,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几处人家呢!山路的两旁是火红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真美极了,它的颜色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燃烧的烈火,实在是太迷人了,于是他把车子

26、停了下来,细细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并且还高兴地写了一首诗呢!诗的名字就叫山行,齐读课题。、你们想听老师配上音乐来读一读这首诗吗?、诗人杜牧只用了个字,就把我们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你们想读一读吗?跟着老师一行一行来读,注意要读准字音。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学习古诗第一行:这首诗呀,老师还给它配上了美丽的画面,你们看(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在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我们看,这正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呢?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还有红色的,真是五彩斑斓。山上还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方伸展着。多美呀!那你们知道这幅画面

27、说的是我们诗中的哪一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行诗。学习生字“远”:眼前的美景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上学期学过一首诗就叫画,还记得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个老朋友你还认识吗?(出示“远”字字卡。)“远”字在这里也是指远近的意思,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呢?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呢?还有哪些生字是“辶”?我们再来读一读带有“远”字的那一行诗。学习生字“径”:这个字婴幼儿是我们的新朋友,它读作(jng),拼读、齐读、开火车读。这个“径”字在诗中指小路的意思。山上的小路是用石头铺成的,我们叫它(石径),再读。学习生字“斜”: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呢?古诗中用

28、了一个字来形容它,是哪个字?(出示字卡“斜”。)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枝铅笔,这是(立),这样就是(斜)。诗中的这个“斜”字是弯弯曲曲的意思。你能给“斜”字组个词么?第一行诗的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来读,相信你们都得会更好!、学习古诗第二行:(大屏幕)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几户人家,这又是诗中的哪一行诗呢?齐读第二行。同学们想一想:白云浮动,炊烟袅袅,当落日的余晖洒满整个山林的时候,你说这座山林美不美啊?这么漂亮的景色,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这回我们把前两行连起来读一读。读的时候就像是你自身走在了林间的小路上一样,多美的景色啊,真让人陶醉啊!谁愿意再

29、把这两行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学习古诗第三、四行:诗人走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他又看到了什么?(道路两旁是火红火红的枫叶,很美丽。)说得真好,这么美的枫树林,杜牧实在是太喜欢了,他都不想走了,于是他把车子停了下来。下车后站在那里细细地欣赏这迷人的景色,这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习生字“停”“亭”:诗人杜牧实在是太喜欢这深秋的美景了,于是把车子(停了下来),这个字就是“停车”的“停”。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个生字,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出示“亭”字字卡。)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一起的特点了吗?这个“亭”是哪个“亭”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演变):古人看到了人站在一座亭子里,就照样子画了

30、下来,我们来仔细观察,这像什么“(像亭子尖尖的角,下局部像人站在亭子里。)经过很多很多年的演变,变成了这样,最后又通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要学习的“亭”字了。你能给这个“亭”字组词吗?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个“亭”字。(教师范写同学书写。)那你能不能用左边的这个“亭”字来帮助记住右边的这个“停”字呢?说得很清楚,说到“停”字,我们就真正停下来休息一下吧。大家一起来活动活动吧?学习生字“车”:活动之后,我们就要马上回来抓紧时间学习了,因为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飞快地向前跑,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妙。这个字就是“小马车”的“车”字,(出示“车”字字卡),拼读音节,小组拼读。“车”字是一个简化字,

31、在我国的古代写法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看,这就是古时候的车,人们照着车的样子画了下来,同学们看像不像?仔细观察,这里像(车把,车辕,车轮。)后来经过很多很多年的演变变成了这样,这就是繁体的“车”,最后简化为我们今天学习的“车”字了。说一说带有“车”字的词语或成语。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车,对车也有很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个“车”字。(大屏幕书写“车”。)看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注意观察每一笔的位置。谁想读一读带有“车”字的那行诗?学习生字“霜”:诗人为什么把车子停下来了呢?他被什么所吸引了呢?具体地说是被那些秋霜打过的枫叶所吸引了,因为枫叶在经历了霜打之后它就会格外的红,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32、这个字就是“秋霜“的“霜”,(出示“霜”字字卡。)拼读、齐读、小组读。这个字里面还有一个我们要学习的新部首。(雨字头)书空“雨头”。请同学们观察,当“雨”字变成“雨字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带有“雨字头”的字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吗?谁能来分析一下“霜”字的结构?在深秋的早上,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地面上、草地上会有一层白色的东西,太阳一出来,它就没了,看见过吗?那就是“霜”。你们想不想看看那些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啊?(图片欣赏)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和惊叹中,能看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枫叶,假如你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你想做点什么呢?假如我来到了这篇美丽的枫树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的后两行

33、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一起来诵读古诗的后两行好不好?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认读字卡:这些字婴幼儿我们都认识了,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准备了几片美丽的枫叶呢?看,好看吗?枫叶的后面还藏着我们今天学习的字婴幼儿呢!谁想来摘枫叶、读字卡?现在我们把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卡拿掉,你还会读这首诗吗?(齐读)同学们非常喜欢这片枫树林,假如你来到了这里,心里多美啊!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要有感情来读。、游戏巩固:(小白兔过河)同学们读得真好,山上美丽的风景不只吸引了诗人,还吸引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呢,大家看:是谁啊?他正准备上山看风景呢!可是面前的石头挡住了

34、他的去路,我们快来助他吧。四、当堂检测、发展扩读1、采取随机选取和小组内相互检查的方式检查古诗背诵。2、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语文园地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积累、说话、展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学生这种识字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与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发现这些字的特点,归类识字教学难点: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教学流程我的发现a先看拼音读一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

35、生字。b引导学生辨一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去发现规律。c用组词语的方法,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也可以归纳为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识字。d收集用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给学生认读。e给学生提供阅读短文,这些字在其中反复出现或者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字。f认读“我会写”中的字。g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h利用教材上小伙伴的话,引导学生写出带有这几个偏旁的字。日积月累1.我会读a.让学生自己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b.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c.用图片表现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说出与图画上的意思相符合的词

36、语。d.图片认读词语。2.读读背背a.学生自己练读。b.检查朗读。儿歌中的“庄稼”“高粱”“葡萄”三个词,“稼”“粱”“萄”读轻声。“黄澄澄”的“澄”、“红彤彤”的“彤”,在词中均读一声。c.鼓励学生背诵。d.学生课外收集儿歌,读儿歌,背儿歌,鼓励学生写儿歌。口语交际1.课前搜集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2.小组讨论本组秋游计划。3.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集中大家的意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用辩论的口气。4.在老师的帮助下统一意见,制定活动的具体计划。展示台1.导入:同学们,近来我们学习了几篇秋天的课文,看到了秋天的风光。在本组教学一开始老师提醒大家,告诉你们将要进行展示交流活动,请把你们平时注意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今天我们将要进行关于秋天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动。2.大家互相展示、交流、评价。3.展示交流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妥善保存。链链接接考考试试画出你喜画出你喜欢欢的的秋天秋天默写古诗两默写古诗两首首秋天具有的特征秋天具有的特征默写词语默写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