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0819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与“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配合本次常委会审议工作,日前,农工委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赴区风景旅游局、区农业局、之江经管集团、区文旅集团和灵隐街道、转塘街道、三墩镇、双浦镇等单位以及三墩、双浦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踏看等形式,对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评价去年以来,区政府紧紧围绕打造浙江省全域旅游标杆城区、三年创建成功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核心、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为抓手,着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加大旅游项目投入,全力

2、推进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全区旅游经济发展。2017年,全区共接待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旅游经济总量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茅。(一)创建工作逐步推进。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专门召开西湖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会,明确目标任务,并下发西湖区旅游全域化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西湖区旅游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区风景旅游局等部门切实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逐项对标创建标准,寻找问题短板,不断改进完善,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今年专门成立文旅集团,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区整体旅

3、游品质。(二)科学规划强化统筹。区政府坚持以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在西湖区休闲旅游“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下,编制云栖小镇旅游发展规划、龙坞茶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三墩兰里4A旅游景区创建规划等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不断加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创建,形成“一心两翼”的总体发展格局。(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近年来,区政府以大平台、大项目建设为载体,聚焦龙坞、三墩、双浦等重点板块,加快推进龙坞茶镇、兰里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开发建设,为我区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出台西湖区加快旅游业发展扶持意见等政策,促进旅游设施提升改造,帮助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我区旅游产品的

4、品质和美誉度。(四)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小城镇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丽西湖行动纵深推进。龙坞茶镇九街正式开街,云栖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龙坞茶镇和艺创小镇通过国家4A景区景观质量等级评价,全区9个村社成功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玉泉社区创建成为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景区景点不断增多。道路交通、标识标牌、集散中心等基础配套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旅游服务设施逐步优化。(五)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创新打造节庆活动,探索发展市场化、多主体的办节新模式,激发各类主体做旅积极性,各类特色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到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活动,

5、广泛推广西湖旅游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强与网络、电台媒体以及电信运营商等商业媒介的合作,有效增强了营销宣传效果,提升了西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存在问题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以及打造浙江省全域旅游标杆城区总目标,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一)体制机制有待完善1、合力兴旅机制还需完善。尽管建立了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体制机制尚不够健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认识还不深,工作力度还要加强。各镇街对自身作为旅游经济主体的认识有待提高,对全域旅游建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考核激励力度还需加大。目前对镇街年度目标

6、综合考评中,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工作相对其他经济工作考核权重较轻(100分占0.5分),激励作用不明显。(二)基础保障有待加强1、资金投入和用地难题亟待破解。近年,区政府出台了一些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扶持资金400万,用于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但与萧山、淳安等地相比扶持力度还不够大。相关单位对盘活存量土地用于旅游发展的探索不足,特别是如何合理盘活利用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旅游发展的尝试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项目的落地推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2、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加强,景区景点附近、高速入城口和主要道路周边,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不够完善。厕所革命有待深化。景区厕所布局不够

7、合理,不利于旅游厕所规范化管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充分考虑满足旅游的需求。如龙坞、三墩、双浦等地在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时,终端污水处理设计容量仅考虑满足农户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量,而随着农家乐、民宿的兴起,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部分村社污水排放已远超设计处理容量,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三)产业培育力度有待加大1、项目建设不够快。兰里景区因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充分,当前又由于作为景区核心的台湾五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较为缓慢,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困难较大。蓝城农业产业园目前也未按预期目标开展大规模的农业观光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区域旅游的拉动效应尚未真正体现。2、旅游内涵不够丰富。旅游与自然资源、人文资

8、源相融合还需进一步提升。比如翠苑一区作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基层联系点,相关部门发展红色旅游的意识不够强,没有很好地进行规划成为特色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挖掘不够充分。我区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与习俗积淀,但各景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等核心吸引资源的挖掘工作不够重视,人员不足,研究不够。如留下十八家、蒋村龙舟等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人文特色和地方风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显现。全区除西溪湿地和宋城外,精品旅游项目不多,旅游结构较为单一,能让游客留恋忘返的景点少,大多数游客以“一日游”、“半日游”,甚至“过境游”为主,去年我区累计接待游客近x万人, 其中过夜游客仅约x万人,只占到x%

9、。(四)服务管理有待强化1、旅游服务水平还需提升。各做旅平台和旅游企业对服务水平提高的紧迫性还不够强,标准要求还不高。智慧旅游的效用发挥还不够好。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特别是乡村旅游服务水平需质的提升。我区旅游服务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投诉及“黑车”“野导”现象仍然存在。2、长效管理压力大。当前美丽乡村及新建景区管理费用全部由区本级和镇街、村社共同承担,资金压力很大。如青芝坞景区每年的日常管理费用约700万元,目前景区农户和入驻商家只需缴纳一定的垃圾清运费,而日常管理费用全部由灵隐街道和玉泉经合社承担,经合社主要依靠收取景区停车费维系日常管理开支。新建成的景区若也采取类似的管理模式,

10、长效管理的资金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缺乏可持续性。三、建议意见去年区委区政府召开的西湖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会提出了“要努力打造浙江省全域旅游标杆城区”的目标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作了部署。我们认为,要实现区委提出的目标任务,确保2019年高水平完成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重视旅游经济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区旅游工作委员会协调牵总作用,必要时可采取区旅工委办实体化办公的办法。加强部门、镇街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明确风景旅游局与文旅集团的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对

11、标对表,共同掀起全区兴旅、全民做旅的热潮。2、高度重视规划引领。根据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认定标准西湖区旅游全域化发展实施方案,按照“城旅一体、农旅结合、产业融合、主客共享”等要求,结合西湖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修订时,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全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与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与城乡交通新形态的关系,等等。在实施过程中,各做旅主体要严格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引领下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质量。3、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

12、旅游经济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作为相关部门、镇街的重要发展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加大考核权重,着力激发各平台主体做旅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探索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提升我区旅游产业服务质量。(二)完善政策,强化保障,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1、着力破解用地难题。中央和区委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盘活村社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要求,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吃透用准政策,合理合法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低丘缓坡、四荒地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快推动旅游项目的落地实施。2、加快旅游设施配套。加大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杭州加快地铁网建设契机,努力争取地铁进景区

13、景点。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规范设置内容完整、准确清晰、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标识标牌。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推动景区厕所合理布局,提高厕所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元素的融合衔接,提前将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路网、标识标牌、公共厕所、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着力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要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加强旅游营销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加强西湖旅游营销宣传,全力提升我区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培育产业,加大融

14、合,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1、注重旅游项目建设。要高度重视西溪湿地公园的提升改造,加强项目管理和策划包装,持续提升湿地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引进优质的涉旅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并建成受益。加强三墩五生农业、双浦蓝城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督查,帮助企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已承诺的要兑现,有政策障碍的要尽快排除,防止持续出现项目建设迟缓、停滞甚至不了了之等问题。要继续加强对兰里景区等新建景区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投入产出绩效,科学谋划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2、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统筹资源,加快旅游业与文

15、创、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开发有多元、特色、适应消费需求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我区旅游产业的附加值。高度重视景区历史文化的挖掘工作,发挥文联、社科联等的作用,组成专门队伍,落实专门人员,深度挖掘根植于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让游客沉得下身子,勾得起回忆,记得住乡愁。3、创新旅游共享机制。要把旅游元素更多地融入在基础建设、生态建设、村社管理等方面,让更多的居民、游客一起参与,共建共享。要把全域旅游发展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茶餐厅、民宿,就近就业等多种途径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让全域旅游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农民群众。(

16、四)拓展市场,规范管理,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后劲1、加强服务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大力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环境管理,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确保旅游市场良好秩序。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健全旅游人才优惠政策,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2、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数据中心建设,科学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全面分析我区旅游游客构成、游客行为、产品关注点等内容,为实现精准服务、营销管理提供有效支撑。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实施景区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动等功能,提升游客体验。3、深入探索长效管理模式。对景区与村庄的长效管理要切实增强成本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投入产出绩

17、效,探索建立政府、业主、经营户相结合的管理资金分担机制,实行村庄、景区管理有偿服务,业主、经营者要依法依规缴纳必要的物业管理经费,以减轻财政负担。要支持和引导村集体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步增强“造血”功能,提升长效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奖罚举措,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减少长效管理支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提高普法工作实效,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以来,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谢作珍副主任的带领下,就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听取了区司法局的工

18、作情况介绍,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听取了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法制办、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区住建局、区国土分局、区环保分局等职能部门,以及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蒋村街道、双浦镇等镇街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评价自2016年“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及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七五”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中成绩名列

19、前茅,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夯实普法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每年出台普法工作要点,加强对各单位普法工作的领导。出台了关于建立xx区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以条目形式明确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分别列出首批32家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168条,进一步落实各单位普法责任。(二)探索普法工作载体。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创作法治文创作品10余部。成功打造浙江省女子监狱、云栖小镇、中国湿地博物馆、文一街教育集团四大“法治

20、宣传教育中心”。单位普法打造了一批先进品牌,区检察院创新推出了西子Fm法律电台和西子姐姐普法栏目,编印西检说法-犯罪预防手册开展以案释法,建设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区教育局大力开展“全国零犯罪学校”创建,在青少年宫设立了青少年法治互动体验馆等一批普法阵地。(三)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实现行政处罚办件全流程网上运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等具体工作为抓手,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管力度,注重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目前,全区共有全国级民主法治村社2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14家,市级民主法治村社35家,夯实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1、的基础。二、存在问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虽然我区“七五”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调研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一)思想上不够重视1、部分单位不够重视。少数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积极性不高,措施不够有力,为了考核而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2、对普法责任制认识不到位。部分执法单位对“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能将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满足于在完成固定形式的法律宣传规定任务,错失了在执法实践中面对面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机会。3、依法行政仍需改进。个别单位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22、的理念还不够深入,在推进重点工作时程序违法情况时有发生。今年以来,行政案件败诉率和行政复议纠错率均较去年有所上升,行政诉讼发案量高、行政复议发案量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低的“两高一低”专项整治工作压力仍然较大。(二)实效上仍有差距1、普法形式较为单一。调研中发现,少部分单位能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短片、文化节目、案例分析来开展普法宣传,效果较好。但大多数单位仍停留在开大会、发资料、挂横幅的传统形式,来宣传枯燥的法律条文,成效并不明显。2、普法针对性仍需加强。随着国家法律体系的日渐完善,法律条文日趋复杂,而部分单位开展普法宣传,仍然停留在摘抄部门法律条文进行宣传,表现为“我宣传什么、群

23、众就学什么”,对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研究不够,不能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3、基层法治文化基地较少。基层群众性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普法宣传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和村社文化阵地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宣传载体还不够丰富。(三)机制上有待完善1、联动机制有待加强。各镇街、部门在普法工作上各自为战,没有很好地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有些单位和部门片面认为普法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缺乏主动联系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意识。个别镇街的普法职能完全由司法所承担,缺乏资源整合。2、考核体系有待完善。“七五”普法规划编制时设想的“普法大数据”、“法治指数”等评估方式未能建立,缺乏涵盖过程性、结果性、

24、实效性的普法评价及考核体系,对各普法责任主体的评价和考核不能完全反应普法工作实效。3、经费投入仍然偏低。根据杭州市关于各区普法经费的规定,区级普法经费按常住人口计算不得低于1.5元/人,而我区2017年普法经费决算约为1.2元/人,如涵盖律师进社区专项经费,则合计约为2元/人。据调研了解,上城、江干、拱墅等兄弟城区的人均普法经费标准均高于我区水平。三、工作建议为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普法实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一)认识要再提高1、要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站位。区政府和各单位要进一步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严格按“七五”普法规划和区人大常委会普法决议抓好落实,特别

25、是对“以案释法” 制度、“普法大数据”评价体系等推进进度滞后的工作要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首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要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和“谁主管谁普法、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区普法办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指导,加快出台“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意见”。指导各执法主体和主管单位要在执法过程和行政行为中开展实时普法、精准普法,直接面向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开展的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活动,帮助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将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

26、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实践的感受和认知。3、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要高度重视行政案件败诉率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一支兼顾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的一线执法队伍,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杜绝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的发生,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引导群众合法维护自身权益,使普法宣传根植于法治实践之中。(二)实效要再提升1、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电视、报纸、网络是当前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开辟法治宣传专栏、播放法治宣传视频

27、等形式,把单向式的灌输过程变为互动式的融合过程。要将普法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进一步结合,在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结合调解个案、援助实例,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队伍,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整理、编辑和社会发布等工作,通过生动的案例宣传来提高群众学法积极性。2、进一步提高普法针对性。要根据“七五”普法确定的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这几个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开

28、展普法,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开展普法,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宣讲什么”,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将普法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进一步推进“三治融合”。要结合村社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载体,广泛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宣传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创作符合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法治文艺节目,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形象化,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推进基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三)机制要再完善1、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充分整合各单位普法宣传资源,

29、整体谋划、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全区性普法宣传活动。各普法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普法责任,健全法治机构,落实人员力量,将单位普法工作融入全区普法工作,做到分工合作、步调一致,真正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2、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普法大数据”、“法治指数”等工作,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尽快建立一套涵盖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实效指标等内容的普法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将依法行政情况、群众守法情况、社会治安情况等刚性指标纳入实效考核,更加真实地反映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切实起到考核奖惩指挥棒的作用。3、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普法经费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普法经费投入力度,对文创普法、新媒体普法、阵地普法等工作加大保障,真正建立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适应普法工作发展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