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1867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11课 《师说》.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师、传、道”等文言实词;学习“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梳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受、不”、古今异义词“学者、所以、众人、小学、从而、不必、古文”等;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4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从师学习的现实意义;培养终身学习的学习观。【重点难点】第二段的对比论证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

3、巩、王安石)之首。2、关于“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3、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

4、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4 韩愈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好无涯苦作舟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1课时一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师说作者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 ”。死后谥“

5、文”,也称“ ”。不仅是唐代 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后世尊他为 之首2“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 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 。师说意思是 。3 古文运动其实是 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 “ ”“ ”的主张。二、诵读课文,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大声读一读,动笔写一写:传道( )句读( )阿谀( )巫( )医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经传( )李蟠( )或不焉( )贻( )三 .不看注解,你能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吗,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师道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相似也( )吾从而师之( )10士大夫之族()11君子不齿( )12如是而已( )13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4术业有专攻( )15位卑则足羞( )16余嘉其能行古道( )1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小学而大遗( )1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0郯子之徒( )四.找出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对通假字加以解释1 2五 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2句读之不知。古义: 今义:读书发出声音3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4今之众人,

7、其下圣人也远矣。古义: 。今义:许多人。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古义今义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8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六 整体感知1中心主旨本文通过 的对比,论述了 和 ,说明了 的道理,批判了 的风气,也赞颂了 。2文章结构中心论点:论证:写作目的:3.合作学习1翻译下列句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问题探究 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提出有何特点? 作者对“师”的职责提出了怎样的见解?【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