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2722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物理粤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Word版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 1 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用水平力 F 拉物体 B,使 A 随 B 一起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 B 发生作用与反作用的力有( ) 图 1 A三对 B四对 C五对 D六对 答案 D 2(2019湖南省怀化市调研)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 4 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 8 N 和 12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B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5 m/s2 C可能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1.5 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 6 m/s2 答案 A 解析 物体在 4 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的条件可知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撤去两个力之后另外 两个力的合力为恒力, 所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因大小为 8 N 与 12 N 两个力的合力的大 小范围为 4 NF合20 N, 则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为 4 NF合20 N, 再由牛顿 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范围为 2 m/s2a10 m/s2,所以 A 对 3如图 2 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

3、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M 点,与竖直墙相切 于 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 B 与 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 在同一时刻 a、 b 两球分别由 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 AM、 BM 运动到 M 点 ; c 球由 C 点自由下落到 M 点则(空气阻力不计)( ) 图 2 Aa 球最先到达 M 点 Bb 球最先到达 M 点 Cc 球最先到达 M 点 Db 球和 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 M 点 答案 C 解析 设圆轨道半径为 R, 据 “等时圆” 理论, ta2, tbta, c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tc 4R g R g ,C 选项正确 2R g 4(2

4、018四川省泸州市质检)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 3 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 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 人就向上弹起, 进而带动高跷跳跃, 如图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3 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 答案 C 解析 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超重状态),而后做加速 度逐渐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失重状态), 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完全失重)到最高点, 选项 A 错误;人向上弹起过程中

5、,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踏板的作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者等大反向,选项 B 错误;当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可知,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高跷的作用力大于 人的重力,高跷对地的压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选项 C 正确,D 错误 5 (2018甘肃省兰州市三诊)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 受到方向恒定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 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 4 甲所示在拉力 F 从 0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 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 4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先

6、增大,后减小至某一值并保持不变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C物体的质量为 6 kg D4 s 末物体的速度为 4 m/s 答案 C 6(2018湖北省黄冈市模拟)如图 5,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固定有一硬质弯杆,质量均为 m 的 小球 A、B 由细线相连,小球 A 固定在杆的水平段末端,当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5 A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g tan B细线对小球 B 的拉力大小等于 mgsin C杆对小球 A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2mg cos D杆对小球 A 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C 解析 对小球 B 受力

7、分析可知,B 受重力、拉力的作用而随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分 析如图所示,则 B 的加速度 agtan ,故 A 错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FT,故 B mg cos 错误 ; 对 A、 B 整体分析可知, 整体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 2mgtan , 竖直方向所受重力等于 2mg, 则杆对 A 球的作用力 F,故 C 正确;由 C 的分析可知,杆对2mg22mgtan 2 2mg cos 小球 A 的作用力不会沿水平方向,故 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7(2016全国卷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 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

8、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 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 BD 解析 小球的质量 m r3,由题意知 m甲m乙,甲乙,则 r甲r乙空气阻力 fkr, 4 3 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则 agg,可得 a甲a乙, mgf m kr 4 3r 3 3k 4r2 由 h at2知,t甲v乙,故选项 B 正确 ; 因 f甲f乙, 1 2 2ah 由球克服阻力做功 Wff h 知,甲球克服阻力做功较大,选项 D 正确 8 (2018湖北省黄冈市

9、质检)如图 6 所示, 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 v2.4 m/s 的速度逆时针匀 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7,某时刻同时将 A、B 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 带上, 已知 A、 B 两物块释放时间距为 0.042 m,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0.75、 B 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6 A物块 B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B物块 B 最终一定追上物块 A C在 t0.24 s 时,A、B 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D在 t5.4 s 前,A、B

10、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 答案 BC 解析 物块 B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与传送带共速后,因为 B0.5tan 37,则物块将继 续加速下滑, 选项A错误 ; 物块A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与传送带共速后, 因为A0.75tan 37, 则物块 A 将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一起下滑, 则物块 B 最终一定追上物块 A, 选项 B 正确 ; 物块 B 开始下滑的加速度 aB1gsin 37Bgcos 3710 m/s2, 与传送带共速时经过的时间 : tB 0.24 s; 物块 A 开始下滑的加速度 aAgsin 37Agcos 3712 m/s2,与传送带共速时 v aB 经过的时间:tA

11、0.2 s;共速后物块 A 与传送带一起匀速下滑,则 t0.24 s 时两物块速 v aA 度大小相等,选项 C 正确;在开始的 0.24 s 内因为 A 的加速度较大,则两物块间的距离逐渐 变大;在 0.24 s 后物块 B 继续加速下滑速度逐渐变大,而物块 A 的速度不变,则两物块间的 距离又逐渐减小,选项 D 错误 三、非选择题 9(2019安徽省芜湖市质检)某同学利用图 7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 的关系”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小车的质量未知 图 7 (1)实验之前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 具体的步骤是, 吊盘中不放物块, 调整木板右端的高

12、度, 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 (2)按住小车,在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并在小车中放入质量已知的砝码,为了保证在 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和应满足的条 件是_ (3)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图示为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单位:cm),则小车的加速度 a_m/s2. (4)改变小车中的砝码质量多次试验,得到不同的纸带,记录砝码的质量 m,并根据纸带求出 不同的 m 对应的加速度 a,以 m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出 m 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设 1 a 1 a 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纵轴上的截距为 b

13、,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 答案 (1)间隔均匀 (2)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3.25 (4)b k 解析 (1)平衡摩擦力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 隔均匀的点 (2)设小车质量为 M, 车上砝码质量为 m, 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和为 m2, 小车所受拉力为 F, 对小车和砝码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m)a;对吊盘和盘中物块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2gFm2a;解得:Fm2g,化简得:Fm2g, Mm Mmm2 1 1 m2 Mm 当 m2M 时,改变车上砝码质量 m,小车所受拉力近似不变故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 的质

14、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 的质量 (3)题图为五个连续点,故两点间时间间隔 T0.02 s,小车的加速度 a s3s4s1s2 4T2 102 m/s23.25 m/s2 3.653.783.393.52 4 0.022 (4)认为拉力不变,则 a,化简得: .题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纵轴上的截距 F Mm 1 a M F m F 为 b,则 k ,b,解得:M . 1 F M F b k 10(2018广东省惠州市模拟)如图 8(a)由小车、斜面及粗糙程度可以改变的水平长直木板构 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实验时,在水平长直木板旁边放上刻度尺

15、,小车可以从斜面平 稳地滑行到水平长直木板利用该装置与器材,完成能体现如图(b)“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思 想与方法”的实验推论(设重力加速度为 g) 图 8 (1)请指出,实验时必须控制的实验条件_ (2)请表述,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推论:_. (3)图(c)是每隔 t 时间曝光一次得到的小车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的五张照片,测得小 车之间的距离分别是 s1、s2、s3、s4,由此可估算出小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需要用 s1、s2、s3、s4、g、t 表示) 答案 (1)释放小车的竖直高度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 小车滑得越远, 当水平面完全光滑时, 小车将滑向无穷远 (3) s

16、 1s2s3s4 4gt2 解析 (1)根据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容与原理可知,需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 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小车从同一个位置释放,可知需要控制的条件为释放小车的竖 直高度相同; (2)根据实验的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滑得越远,当水平面完全光滑 时,小车将滑向无穷远; (3)小车在水平面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则 : a s 1s2s3s4 4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g mg m 所以小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s 1s2s3s4 4gt2 11(2018吉林省公主岭市模拟)如图 9 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 O 处

17、有一质量为 m2 kg 的 物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4 N,方向向右,F2的方向向左,大小随时间 均匀变化,如图乙所示物体从零时刻开始运动 图 9 (1)求当 t0.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 t0 至 t2 s 内,何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物体在 t0 至 t2 s 内,何时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 (1)0.5 m/s2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 F2(22t) N 当 t0.5 s 时,F2(220.5) N3 N F1F2ma a m/s20.5 m/s2. F1F2 m 43 2 (2)物体所受的

18、合外力为 F合F1F222t (N) 作出 F合t 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02 s 范围内 当 t0 时,物体有最大加速度 am Fmmam am m/s21 m/s2当 t2 s 时,物体也有最大加速度 am Fm m 2 2 Fmmam am m/s21 m/s2 Fm m 2 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向左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1t (m/s2) F合 m 画出 at 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t1 s 时速度最大,最大值等于 at 图象在 t 轴上方与横、纵坐标轴所围的三角形 的面积 v 11 m/s0.5 m/s. 1 2 12 (2018安徽省蚌埠市一质检)如图10所示

19、, 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底端放置一个长度L 2 m、质量 M4 kg 的木板,木板的最上端放置一质量 m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现沿 斜面向上对木板施加一个外力 F 使其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倾角 30,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 m/s2. 3 2 图 10 (1)当外力 F30 N,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求二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当外力 F53.5 N 时,二者之间将会发生相对滑动,求二者完全分离时的速度各为多大? 答案 (1)1 m/s2 (2)6.5 m/s 2.5 m/s 解析 (1)二者共同运动时,F(Mm)gsin (Mm)a 解得 a1 m/s2 (2)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从开始运动到二者完全分离的时间为 t,分离时速 度分别为 v1、v2, FMgsin mgcos Ma1,mgcos mgsin ma2 又 L (a1a2)t2,v1a1t,v2a2t 1 2 联立解得 v16.5 m/s,v22.5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