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25607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湖北省襄阳市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秦岭 巴山奔涌而出,流经天下腹心的南襄盆地,孕育出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襄阳。这里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地, 三线建设时期的大批军工单位布局,二汽出山带动的产业变 革,塑造了这座城市南北荟萃、多元交融的气质。立足于丰 厚历史文化底蕴,如何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 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动中国式 现代化襄阳实践的一道“必答题”。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 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莅临襄樊市(今襄阳市)樊 城区施营社区考察

2、工作,先后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 心、电教中心和振华西区居民小区与群众开展亲切交流,并 询问了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居民文体活动、社区稳定、群众 对社区评价等情况。习近平同志对襄阳基层组织建设“三三 制”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一定 要在全国带好头,发挥好示范作用”,“希望你们把社区建设 好,把民生服务好,把群众生活安排好二多年来,襄阳市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不断提升基层治 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广泛凝 聚群众智慧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美好家园。2023年10 月,襄阳实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和 “优秀创新经验”创建“双创双捷”,一

3、幅城乡安宁、群众幸 福、社会和谐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 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在施营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韩开 洪介绍道:“施营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过的社 区,我们始终牢记教诲,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形成了 街 道党工委一社区党委一小区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一党员中心 户和街道办事处一居委会一网格员一楼栋长一单元长一 居民代表双线组织架构,有力推动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 每一个小区、楼栋、单元和家庭,把党的政策和服务送到了 每一户居民家门口。”该社区还分类探索了不同类型小区自治 模式,在老旧小区,实行由小

4、区党组织引导,社区居委会、 小区物业、小区业委会、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1+5” 小区自治管理模式;在新开发小区,探索“红色小管家”治 理模式;在自管小区,探索“三长四员一队”(党小组长、居 民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卫生员、调解员、文体员,志 愿服务队)自治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 新格局。社区先后建成涵盖便民综治文体教育医养全链条的“六大中心”,集体经济纯收入接近600万元,先后荣获“全 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鸡犬相闻”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现基层 治理由“自上而下”向“上下结合”转变,如何科学划定最 小治理单元,是一道崭新的课题。

5、襄阳市南漳县山多人稀、 村大组少,以村组为单位的治理单元难以适应分散居住的村 民生活现状。南漳县李庙镇以城乡网格为基础,细划138个 “红色屋场”(微型社区),推选政治素质强,对群众事务热 情高的党员任“红色屋场长”,整合“五老”人员、平安志愿 者等力量,共商共议解决问题。2022年初,一笔400万元的 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经费被拨付到李庙镇全家湾村,可由于村 民意见分歧大,经费“躺” 了 4个月。全家湾村以10至30 户为一个单元,分成7个屋场,由村民自己开会商定钱怎么 花、事怎么干。很快,意见统一,干群携手,建桥、拆违、 筑路、修坝等一批项目快速开工建设,400万元经费发挥巨 大作用。通过“红

6、色屋场”解纷工作法,李庙镇小矛盾、小 纠纷化解率达到oo%,并于2023年10月入展浙江诸暨“枫 桥经验”陈列馆。目前,南漳县已在11个镇(区)304个村 (社区)建设“红色屋场” 18个,覆盖村民近万户。班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如何抓实优秀基层党组织 带头人选育管用工作,打造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 坚强堡垒,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头等大事”。襄阳市着力 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机制,实行社区书记履职规划、 实事承诺、年度述职制度,持续深化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事 业岗位管理,85名优秀社区书记被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出 台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的办法关于乡村振兴担当 作为“好支书”选

7、树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村(社区)党组织 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持续强头雁、带群雁、备 雏雁。襄城区闸口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娟把居民的“急难愁盼” 变成“书记来办”,用实干走进居民的心里,带领社区荣获“全 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她 自己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荣获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工 作者、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村 (社区)党支部书记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 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 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襄阳市坚持和加 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通过完善组织架

8、构、创新工作 机制、充实治理要素,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 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正在源源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做细做精社区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 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要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把为 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努力越做越好。铁路社区 是典型的“银发社区”,60周岁以上居民超过了 “半壁江山二 为实现老年群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社区党委 依托“三供一业”移交时的荒废房屋,开办了全市首家社区 老年大学。目前,学校招收学员近3000人,已成为周边老年 人的重要活动阵地。“退休以后,我经常感到无所事

9、事。现在 有了社区老年大学,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知识、交朋友,生 活也变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樊城区铁路社区居民王阿姨说。 聚焦更好地服务老年人,铁路社区还办起了幸福食堂,设置 了老年人卫生服务站,以800余名国企退休党员为骨干,先 后组建“火车头” “和谐号” “老铁了”等10支志愿服务队, 承担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老人日常照料,铁路社区被命 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居民正在从社区治理 的“包袱”逐步转变为社区发展的“宝库”。高新区春园社区面积大,住得远的群众要步行20多分钟 才能到居委会,办事很不方便。为向居民提供“家门口”的 便利服务,社区建起了襄阳首个“红色驿站”。社区居民遇

10、到 日常难事,都可以走进“红色驿站”寻求帮助。老人不会使 用智能手机,这里有志愿者免费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 户外工作者累了,可以来这里歇脚喝水;下雨了,可以来这 里借把伞。目前,襄阳全市“红色驿站”已达到1519个,并 逐步向乡镇、村组、两新组织集聚区延伸。春园社区党委书 记王鹤介绍道:”这种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红色驿站,为社 区党建、文明创建、基层善治搭建了新载体,开辟了新途径J 创新社会治理,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要将居委会 进一步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枢纽,努力为群 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紧盯百姓痛点、堵点精准疏解, 只有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推动基层治理

11、创新才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居民自治、多元参与,把人民群众生活安排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 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 定创建在基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 治理共同体,关键在于群众参与、群众评判、群众共享,通 过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协同互动,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更具 影响力和生命力。襄阳市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 载体,坚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持 续深化“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 共享”,为实现城乡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作出了有益探索。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润滑剂” “减压阀”

12、稳 定器”作用。如何处理好志愿服务“供与需” “质与量” ”公 与私”之间的关系?南漳县探索了 “时间存折”志愿服务模 式。卞和社区党委书记郭俊介绍道:“参加时间存折志愿 服务,志愿者可以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入存折,当自己 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也可以 兑换生活用品J通过推行“群众点单、实践中心(所、站) 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奉 献、计时、回报”的良性循环,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 积极性。目前,全县共发放“时间存折” 8.7万余张,登记 时长133万小时,兑换时长2. 3万小时,解决群众“身边事” 1万余件。坐在凉爽的露天大排档,点上

13、一盆鲜香美味的大虾,约 上亲朋好友聚餐小酌,是不少襄阳市民夏季美好生活的缩影。 位于襄城区闸口社区的“大虾美食街”是襄阳饮食文化一张 靓丽名片,但在2020年初,“大虾美食街”却一度陷于沉寂。 社区和相关部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虾夜市出店经营造成 的卫生恶化、占道停车、噪声扰民等问题让周边居民不堪其 烦,最后投诉至相关部门,封禁了所有出店经营行为。为实 现“闸口大虾”的再次振兴,办事处和社区广泛召集商户、 居民代表,会同城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和餐饮协会等, 一起想办法、拿措施。通过大家一致协商,特许夜市商户有 条件地出店经营,商户统一配备垃圾容器,严格执行出店经 营时间,并设立了夜间临时停车

14、带。通过属地政府、职能部 门、夜市商户三方共管共治,“闸口大虾”再次迎来爆火局面。 2024年4月20日,“襄城八点半”第三届闸口大虾节火热开 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已成为促进襄 阳社区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区治理的可持续,须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上。谷城县堰河村山多地少、交通闭塞、资源匮乏。 村(社区)党委书记闵洪艳认为,“穷根穷在缺主意,共富要 靠民意齐”。为此,村“两委”在竹林摆上280块石头墩子, 代表全村280家农户,建立了村党组织议事、村民(代表) 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制

15、度。通过共同 开动脑筋、全体村民参与,堰河村一步步踵出了一条从“上 山种茶”到“下山开店”(发展农家乐)再到“三产融合”的 发展路子,建成了集观光旅游、会务休闲、游乐食宿于一体 的民俗园,社区变景区,整村(社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 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在发展之初,堰河 村就坚持统分结合、抱团发展,成立了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 作社,实现了全村入股,五保、低保户无偿配股,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3. 8万元。全村(社区)连续17年无上访、20多 年没有一起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 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9项国家级荣誉。襄阳市把堰 河村确立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16、验的先进典型,全域推 广堰河做法,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着力打造更多具备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乡村社区,全市 年经营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已达到97九 目前,枣阳市、老 河口市也已入围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 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 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完 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 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17、社 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襄阳市的实践表明,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必须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写好社区治理小文章的基础上,推动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 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 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明权确责、 减负赋能,列出问题清单,实施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 治理、源头治理;必须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痛,以保障和改善民 生的实际成效检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走好新时代党 的群众路线,尊重和激发群众主体地位,将社会治理中的“你 和我”,熔炼成“我们”,打造休戚与共、和谐共荣的基层治 理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