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电大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终考题库1. L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什么时期。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汉代D.秦代2. 2.哪个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被称为中国文化的“ 轴心时代Srdquo ;。A.夏商周B.春秋战国C.唐宋D.元明清3. 3.五帝指的是OoA.黄帝、颛顼、尧、舜、禹B.伏羲、颛顼、帝善、尧、舜C.黄帝、颛顼、帝善、尧、舜D.颛顼、帝善、尧、舜、禹4. 4.在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是()。A.帝善B.尧C.夏启D.周武王5. 5.分封制是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是以O为标准。A.战争关系B.宗族血缘关系C.功勋战绩D.权利分割6. 6.中国古代察举制
2、选拔的重点是()。A.忠义B.文武C.出身D.孝廉7. 7.周初的时候有一些殉葬现象,是因为()。A.祭祀活动B.战争占筮C.天灾人祸D.殷商遗民8. 8.分封建国的实际上是()。A.政权的拆解和组合B.民族的拆解与融合C.人群的拆解和组合D.经济的拆解和组合9. 9.盛唐诗坛人称“诗仙”是诗人(),继承和发 扬中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A.王维B.孟浩然C.李白D.杜甫10. 10.文治政府在古代的优点是()。A.实行仁政百姓安居B.任用下层精英分子C.道德至上的政治理想D.统一的国家政权11. L西北周边人群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A.青藏高原B.河西走廊C.大漠地区D.长
3、江流域12. 2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四周天然阻隔、相对封闭B.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C. 一个特权的士大夫阶层崛起。D. 一个特权的士大夫阶层没落。19. 9 .魏晋时人注重研究哪些内容,称之为“三玄 ferdquo;。A.老子B.庄子C.孟子D.周易20. 10.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以下属于八大家的是。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欧阳修21. L经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术。B.否22. 2.北方融合有三次。最早的一次民族融合发生在春秋战国 之际。第二次融合
4、发生在东晋南北分裂到隋唐大统一时期。第三次民 族融合则发生在唐末五代到元朝的大统一时期。A.是B.否23. 3.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社会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Srdquo;的局面。A.是B.否24. 4.西周王朝通过分封制建构了统一的政治体。A.是B.否25. 5.战国时期的思想格局是春秋时期的倒退。A.是B.否26. 6.北狄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A.是B.否27. 7.礼乐文明综合了殷商以来的习惯,把它提升起来,表达 一种社会的精神理念,强调和谐、谦让,提倡干净。A.是B.否28. 8.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海上和陆地大规模传入中国。A
5、是B.否29. 9.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这是魏晋以来民族 大融合的结果。A.是B.否30. 10.中国古代社会讲求的是文治。B.否LL在中国学术史上,O是诸子百家争鸣、学术发展繁荣的 黄金时代。A.先秦B.两汉C.唐代D.宋代2. 2.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申到C.申不害D.韩非3. 3.建立性善论学说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4. 4.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这句话是批判()。A.祭祀活动B.占筮活动C.暴虐统治D.人殉现象5. 5整体来看,传教士进入中国后首先需要与哪种文化相适 应?A.道教文化B.法家文化C .儒家文化D.封建君主制文化6.
6、 6老子政治的核心思想是()。A.文化B.道统C.无为D.教化7. 7.仁者的最高标准是()。A.欲而不贪B.文行忠信C.克己复礼D.博施济众8. 8.中庸出自于O,据朱熹注,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 /寻OA.中庸B.论语C.孟子D.庄子9. 9.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A.君无不为,臣无为B.君无为,臣亦无为C.君无为而臣下无不为D.君无不为,臣无不为10. 10.墨家学派的学说有一定的局限,是因为()。A.墨家出身贵族阶层B.墨家代表民众利益C.墨家学派大多为手工业者D.墨家注重统治权力11. 1 .下列对大同理想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养B.老有所终,壮有
7、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C.货藏于己,贤能为尊D.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12. 2.古代三公九卿制度中的三公包括()。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宰相13. 3.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因素是()。A.保证税收B.官工制度C. 土贡制度D.没有商税14. 4.六艺包括()。A.礼B.乐C.书D.射15. 5.中国文化中遭遇冷遇的思想。A.墨家思想B.管子中的“轻重”治国论C.法家思想D.黄老道术16. 6老子思想产生的基础,以下正确的是?A.史官哲学B.宗教祭祀C.宗教神灵D.礼乐文明17. 7.下面人物哪些不是孔子的后代()。A.子思B.子由
8、C.子冉D.子路18. 8.隋唐佛学兴盛的具体表现。A.寺院众多,寺院经济发达B.佛门信徒人数猛增C.僧侣地位显著提高B.否22. 2.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不让商人的后代考取功名的情况。A.是B.否23. 3.儒家教化论强调教先于刑。A.是B.否24. 4.儒家伦理中的爱是有等差的,仁者爱人是由近及远的。A.是B.否25. 5.墨子·;非攻中谈到反对战争时是站在小民立 场上想问题的。A.是B.否26. 6.儒家的“仁”的观念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于政治的话题。1. 1 .下列作者作品对应错误的是?A.吴道子洛神赋图B.顾恺之女史箴图C.吴道子送
9、子天王图D.周昉挥扇仕女图2. 2,被康有为评价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下面哪位人物?A.梁启超B.王阳明C.严复D.林纾3. 3.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A.李大钊B.章太炎C.王国维D.李大钊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10. 10.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 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 D抽象思维11. 1 .下列属于汉语特点的是。A.汉语字符整齐如“马赛克”B.抑扬的声调C.两个汉字合成双音节词语D.语序可以颠倒12. 2.汉语的四个音调中哪些属于仄音。A.阴平B.阳平C
10、上声D.去声13. 3.下列作品是东晋顾恺之所作的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历代帝王图D.挥扇仕女图14. 4.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含蓄而内敛B.不规则,非对称C.水、植物、石头必不可少D.园林道路是曲折的15. 5.明代绘画到中叶,出身于苏州一带的四位画家,他们以 水墨写意见长,被称为“吴派四大家”,以下属于“18. 8.下列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是。A.清明节B.端午节C.元宵节D.感恩节19. 9.唐代是人物画的高峰时期,下列属于代表人物的是。A.阎立本B.吴道子C.张萱D.周昉20. 10.元宵节也称为(),是中国的传统大节。A
11、 上元节B.上巳节C.寒食节D.灯节21. L在清朝,八旗子弟按规定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A.是22.22. 2.诗经开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是形容鸟叫的象声同,但后来称道这首诗,就叫 它“关睢”,是压缩了的称法。A.是B.否23. 3.古代白话文很早就有,例如,诗经“国风” 的诗篇中,有些至今读起来也不难。A.是B.否24. 4.欧洲艺术史上的洛可可艺术阶段深受东方影响。A.是B.否25. 5.洋务时期思想家们掀起了 “重商富民”的思潮。A.是B.否2
12、6. 6.自唐宋以后,选拔人才考试的重点是诗词歌,自北宋以 后,考试形式转变为八股文。A.是B.否27. 7.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隶书定型, 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 煌局面。A.是B.否山东电大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终考题库28. 8.欧阳询的书法以楷书为最好,用笔和结构都有严肃的程 式,字体劲险刻厉,与平正中见险绝,”若草里惊蛇,云间发 电;又如金刚怒目,土挥拳”,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 甫诞碑,被推为唐人楷书第一。A.是B.泉水C.关雎D.小星3. 3.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 基本上遵
13、循的是()。A.性善论B.性恶论C.性觉论D.性寂论4. 4.教化论的根源是()。A.西周的礼乐文明B.诸侯纷争的社会现实C.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D.以上都不对5. 5.黄老政治在汉初实行的原因是()。A.国富民强,与民休息B.颜渊C.冉有D.子贡9. 9.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谁的思想?A.孔子B.董仲舒C.颜渊D.子路10. 10 .分封制形成的基础是。A.宗族制B.血缘制C.战功制D.宗族血缘制. 汉成帝时期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是()。A.司徒、司空、司马B.乾隆皇帝C.唐高祖D.唐太宗15. 15.自夏代以来,被视为天下中心的是()。A.长安B.燕京C.洛阳D.西京16. 16.根据尧
14、典记载,古人用O测定时节。A.鸟的迁徙B.花开花落C.天体运行D.河水流向17. 17.封建制在周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其原因是()。A.周代是礼乐文明兴盛的时期B.周代的诸国纷争的社会现实C.周代异族林立的社会现状D.周代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18. 18.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是()。A.民法B.诉讼法C.刑法D.宪法19. 19.乡射礼指的是()。A.春秋时代民间流行的一种集会形式B.春秋时代民间流行的一种神秘崇拜C.春秋时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射箭比赛D.春秋时代民间流行的一种饮宴礼仪20. 20.汉代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中的太常掌()。A.外交国策B.内宫膳食C.宗庙礼仪D.监狱
15、刑法21. L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A.相同的语言B.相同的价值观念C.共同的生活理念D.共同的爱好22. 2.根据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国有 三事要征询民意,其中包括()。A.国危B.国迁C.立君D.立法23. 3.中国古代园林的巨大成就和特殊风格源于独特的造园理论与技法,这些技法有什么特点。A.曲折变化、层次幽深B.模仿自然,接近自然C.小中见大D.移天缩地,集景奇观24. 4.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B.顾恺之女史箴图C.吴道子送子天王图D.周昉挥扇仕女图25. 5.下列关于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以后的战争为的是获得土
16、地和争夺权力B,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为了惩罚和纠正其他国家的错误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D.孙子兵法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备受推崇A.礼B.乐C.御D.射27. 7.中国文化中遭遇冷遇的思想不包括。A.墨家思想B.管子中的“轻重”治国论C.法家思想D.黄老道术28. 8.下列属于汉语特点的是。A.汉语字符整齐如“马赛克”B.抑扬的声调C.两个汉字合成双音节词语D.语序不可以颠倒A.阴平B.阳平C.上声D.去声30. 10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的是。A.含蓄而内敛B.不规则,非对称C.水、植物、石头必不可少D.使用借景的方法31. .下
17、面人物哪些是孔子的弟子()。A.子贡B.子由C.子冉D.子路A.寺院众多,寺院经济发达B.佛门信徒人数猛增C.僧侣地位显著提高D.佛经翻译数量大增和佛教各宗派形成33. 13 .下列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说法正确的是?A.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B.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C.儒家主张“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D.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 会的超脱34. 14.儒家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A.重血亲人伦B.重现世事功C.重实践理性D.倡导内圣外王A.承认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
18、的权力。B.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C.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D.统一了广大地域上众多的人群。36. 16.下列关于礼乐文明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文明进步的结果。B.礼乐文明的基本精神是追求社会和谐。C.强烈的人间色彩是礼乐文明的有意显著特征。D.礼乐文明在西周诞生,是中华文化根基长成的表现37. 17.两汉四百年经学时代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A.社会树立起一元化的生活价值轴心。38. 会树立起多元化的生活价值轴心。C. 一个特权的士大夫阶层崛起。D. 一个特权的士大夫阶层没落。38. 18 .下列属于宋代四大书法家的是。A.苏轼B.黄庭坚C.米芾D.蔡伦39.
19、19.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坚持的原则。A.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B.科学地对待和尊重文化传统。C.全面吸收传承传统文化。D.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40. 20.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出名的一个,时间在三月,此 时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为清明。现代清明节融合了古代寒 食和上已节俗而发展出哪三个主题。A.祭墓B.寒食C.踏青D.登高41. L儒家教化论诞生在礼乐文明背景下,而礼乐文明强调的 正是品德的熏陶和教化。OA.是B.否42. 2.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在位者。OA.是B.否43. 3.礼乐文明是一种尊重
20、人情的文化体系。OA.是B.否44. 4.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 程是非常缓慢的。OA.是B.否45. 5.人的性格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产品。OA.是B.否46. 6.分封制度需要和王朝结成一个整体,才能长期的生存。 ()A.是B.否47. 7.先秦时期建立法度一方面指的政策条例,另一方面还指 度量衡。()A,是B.否48. 8.封建制度相对于其他制度一无是处。A.是B.否49. 9.周礼和魏晋风度有很大联系。A.是B.否50. 10.孔子认为做人要做到勇敢、智慧和少欲望。A.是B.否51. 11.民富才是国家真正的富有。A.是B.否52. 12.在中国文化当中,教化高于
21、刑法。A.是B.否53. 13 .戏剧的起源晚于诗歌。A.是B.否54. 14.儒家教化论主张君民同体,君民同体强调君为民作表率。()B.否55. 15.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OA.是B.否56. 16.古时候中国人的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A.是B.否57. 17.西周王朝通过分封制建构了统一的政治体。()A.是B.否58. 18.天下观念首先要有一个中心,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 置异族关系。OA.是B.否59. 19.唐代中期最杰出的画家是吴道子历史上被尊为” 画圣”,他一生主要创作壁画。()A.是B.否60. 20.郡县制在汉代只有郡、县两级,发展到明清演变为五 级,造成了官员冗员问题。()A.是B.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