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467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人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39“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也很显著,其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下列现象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A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29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罗斯福实行的是国家干预经济,不是自由放任政策,并且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推动了生产资料生

2、产部门的发展,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刺激了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迅速发展,导致产品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因为()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B快捷交通、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排

3、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C项。3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颁布紧急银行法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以工代赈”,缓解就业压力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中违背资产阶级的利益、采取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措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允许工人与雇主谈判,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故选B。颁布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恢复正常的信贷,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以工代赈”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

4、C项错误;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是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并不专门针对工人阶级,D项错误。4下图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政府支出答案:B解析: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其中有“以工代赈”等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导致失业率下降,与图中a区间的变化趋势相符,故选B项。19291933年是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物价上涨,社会购买力下降,a区间是处于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大量销毁农产品的目的是提高农产品

5、价格,C项与史实不符;兴建公共工程会增加政府支出,故D项错误。5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表明他十分关注()A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B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建立联邦储蓄银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不能不能”可知,罗斯福为了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制度。所以答案选C。A项属于工业措施;B项属于农业措施;D项属于金融方面的措施。6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

6、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解决()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答案:D解析:题干中问到罗斯福新政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造成美国严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罗斯福不可能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故A项说法错误;阶级矛盾的缓和只是新政的部分手段而已,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也没能正确指出美国当时主要解决的问题,错误。7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

7、“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主要是指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因此二者都强调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故C项正确。8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下列对材料的理

8、解,正确的是()A“古典发展模式”指重商主义政策B“本世纪初的大危机”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C“修正”在美国表现为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古典发展模式”指计划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率先采取大规模干涉经济的政策,缓解了经济危机,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本题中“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C项正确。重商主义是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自由放任主义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故D项不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二、非选

9、择题9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东方杂志(1933年)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东方杂志(1934年)材料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

10、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据“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请回答:(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国际:19291

1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20世纪30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国内: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美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日;二战期间美苏成为反法西斯盟友;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等。(3)消失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包围政策;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成为重要的学习主题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