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7132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我国水稻病害发生与防治概况,水稻病害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全国水稻病害如不加防治,平均每年减产稻谷可达300亿公斤 即使在现有防治水平之下,平均每年损失仍可达200亿公斤 水稻病害的防治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 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是水稻病害综合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病害大流行或品种抗病性丧失期间更是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防治手段。,一、稻瘟病,稻瘟病(Magraporthe grisea)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 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流行年份一般减

2、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我国稻瘟病的发生,以湖北武陵山区最重,不是抗病品种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其次是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山区,也是常年流行区, 在这些地区,水稻抽穗期多阴雨,温度适中,雾气缭绕,结露时间长,非常适合稻瘟病的发生,常造成大面积的流行 。 再次就是华南地区,由于温度较高,发生相对较轻,但是山区还是较重 华东和东北地区发生较轻,只是有些年份在山区局部流行 :如江西的井冈山、安徽的黄山、大别山、浙江的天目山;非山地区只是有些年份某些高感品种发生较重,但面积也不是很大,如安徽的沿淮流域。,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的防治为种植抗病品种,及时处理病

3、稻草;配方施肥,采浅水分蘖,移苗晒田等栽培措施和化学防治。 稻瘟病发生后,化学防治是唯一手段。,防治的稻瘟病主要药剂,有机磷类,稻瘟净,异稻瘟净,敌瘟磷,会使稻谷带有恶臭, 影响产品品质,对鱼类有毒性,不具有内吸性,二硫杂环戊烷类,稻瘟灵,鱼毒也较高,间接作用化合物,三环唑,防效下降,抗药性日益严重,环丙酰菌胺,抗药性迅速产生,有机磷类杀菌剂和稻瘟灵由于田间已产生抗药性,效果不稳定,大发生时很难控制病害。 属于间接作用的药剂三环唑保护作用较好,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防效较以前有所下降。 三唑类药剂已成为防治稻瘟病的重要药剂,如生产上的爱苗、翠苗等都是以三唑类为主的混配剂,除防治稻瘟病外,对穗期病

4、害如稻曲病、叶尖枯病、纹枯病、早衰都有较好的效果。,氰菌胺,稻瘟酰胺,是一个新颖的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 氰菌胺系由日本农药公司与巴斯夫公司(原美国氰胺公司)在1995年共同开发成功的内吸传导型稻瘟病防治药剂。最早由原氰胺公司所发明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MBI),在叶面和水下施用时防治稻瘟病效果极佳,且持效显著。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包括叶瘟和穂颈瘟。,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和咪鲜胺是较新的药剂,目前对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好,但都有一定的缺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易产生抗药性,咪鲜胺易光解。 因此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不宜使用多次,而咪酰胺应该在傍晚使用。 这两类药剂宜与三唑类

5、药剂混用,效果更好。,二、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发生历史悠久,各稻区均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方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不论是发生面积、发生比例还是危害损失,都是各种病害之首。 2010年全国水稻纹枯病发生近20000万亩。损失稻谷巨大,占水稻病虫害损失的4050,严重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安徽省水稻纹枯病发生与防治面积,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药剂,目前登记上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剂有: 生物制剂:井冈霉素、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杆菌 苯并咪唑类:甲基硫菌灵、多菌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肟菌酯 甾醇合成抑制剂: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百菌清、咪鲜胺,等等 噻唑酰胺类:噻呋酰胺,水稻

6、纹枯病,菌核,云纹状病斑,本单位近年来主要研究了纹枯病的配方选药及桶混技术研究 :,水稻纹枯病菌对多菌灵敏感度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敏感度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敏感度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敏感度研究,6组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的药剂组合。,4种杀菌组合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凤阳,2011),三、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发生重,但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水稻品种以及其后等变化,该病在安徽发病较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目前在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发病较重。(安徽老百姓称之为“红叶病”),白叶枯病在安徽凤阳

7、县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一年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发病高峰期在7月底至8月上旬,后由于气温高病害趋于平稳,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又有一发病高峰。,水稻白叶枯病消长规律,近几年白叶枯病轻发,可能是病菌越冬存活率低造成。因为通过抗病性鉴定,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有60%左右是感病的。白叶枯病菌通过病谷、病草、稻桩越冬,也可以通过杂草越冬。最近十几年来,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变革就是除草剂的大面积使用,可能杀死了该病的越冬寄主杂草,这可能是该病轻发的原因。,细菌性条斑病是安徽省的检疫性病害,但是最近几年在某些地区如望江县和凤阳县常有发生。 主要原因:最近几年稻种的频繁调动,从而引起病原菌的远距离传播,使当

8、地致病菌小种发生变化,或从无病到有病,从偶发到常发; 品种的抗病性低,肥水水平的提高,药剂防治品种单一,是引起该两种病害大发生的主要因素。,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该两种病害特性相近,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登记上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杀菌剂有:噻枯唑、农用硫酸链霉、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噻菌铜、噻森铜、代森铵、辛菌胺腊酸盐素。 应用上还是以噻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两种药剂为主,但两种药剂带来的抗性问题值得关注。 据研究,2007-2008两年对我国安徽、海南、湖北、广东、江苏、湖南以及云南省的409份水稻白叶枯菌株对噻枯唑的抗性监测结果表明,共有52株病菌为抗性菌株,抗性比例为12.71%;

9、 2009年总的抗性频率为10.42%。同时监测到云南省的白叶枯病菌对链霉素也产生了抗性。,几种药剂对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 2010 安徽凤阳,四、稻曲病,随着水稻种植粳稻化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稻曲病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由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 稻曲病不但破坏病粒本身,而且使病粒附近的稻谷千粒重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降低。一般产量损失约35%,重的可达50 70%。 稻曲病不仅影响产量,其毒素对人、畜禽也有不良影响。,稻曲病在国内几乎所有稻区都有发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在安徽的沿淮地区发生较严重,通常在中、晚稻上发生。 如2005年该病在安徽省大

10、发生,严重受害的田块达40万hm2。有一个农户承包36 hm2土地种植一种两系稻,9吨/ hm2的长势长相,结果一公顷只收3吨煤炭一样的稻谷,完全失去了商品价值。,稻曲病危害:产量损失,污染稻谷、产生毒素,孢子雾,存在的问题,稻曲病的防治最佳时期,稻曲病的侵染循环目前还不清楚。但实验结果表明,在孕穗前和破口后喷药进行防治几乎没有防治效果,而破口前10天左右进行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从这些经验看,孕穗期到破口期是稻曲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剑叶叶枕,有新叶,不是防治适期,叶枕平时为防治适期,目前关于稻曲病的化学防治所使用的主要杀菌剂为: 苯并咪唑类药剂(多菌灵) 甾醇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

11、酰胺等)。 井冈霉素也具有60%左右的防效。,室内生测表明,田间稻曲病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咪鲜胺较为敏感,稻曲病菌对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布,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混合的协同系数SR50,田间试验的结果也表明,使用单一的药剂(如咪酰胺)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而田间农药的桶混使用,尤其是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按照一定的比例桶混使用,能够提高对稻曲病的防效,农药桶混防治稻曲病小区试验防效结果(潜山县,2011),五、水稻病毒病,近年来,我国水稻病毒病来势猛,上升速度快,发病面积大,危害严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有的地区前一

12、年只有零星发病,而翌年即呈大发生趋势,受害严重田块减产超过50%,有的甚至绝收。 安徽省水稻病毒病近年发生较重,2011年发生达到160万亩次,主要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枯心,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近两年安徽省部分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率,为了有效防控水稻黑条矮缩病,农业部印发了2011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方案,要求各地牢牢抓住播种至分蘖这一关键时期 通过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力争将华南、江南重点发生区病丛率控制在3%以内,有效遏制西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大面积流行,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图 安徽省水稻病毒病发生与防治面积,水稻病毒病的防治,一是落实药剂浸种和拌种处理措施,或秧苗两叶一心期喷施杀虫剂加抗病毒剂预防保护; 二是落实带药移栽措施,秧苗移栽前1 周喷施一次保护药剂,或移栽时采取内吸性杀虫剂浸秧,预防病害发生; 三是返青至分蘖期喷施速效和持效期长的杀虫剂以及抗病毒剂,降低病害流行风险,目前登记上的抗病毒剂有盐酸吗啉胍、氯溴异氰尿酸、香菇多糖、宁南霉素等。 由于水稻病毒病一般是在苗期最容易感病,且都由媒介昆虫传毒,因此重点是消灭带毒昆虫,如灰飞虱、黑尾叶蝉等,预防秧苗侵染,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综合防治策略,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防治关键,力争在灰飞虱、黑尾叶蝉等昆虫传毒之前将其消灭,就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谢 谢!,请各位专家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