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光现象1 (热点素材题)2019年1月31日,天空出现了一场天文奇观“三月合一”,即月全食。月全食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B )A 小孔成像B.光的直线传播C 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2 (2019扬州中考)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D )A 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3 (2019滨州中考)下列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 )4 . (2019威渔中考)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5 (2019扬州中考)平面镜成像实
2、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6 (2019成渔中考)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7 (2019盐城中考)(较难题)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 斑O,如图,所示
3、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B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8 .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支激光笔D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9 (2019绵阳中考)(较难题)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 自己脚上的
4、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两只鞋的是(A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10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除去白纸上黑色碳粉字迹。在均匀的空气中激光是沿直线 传播的,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碳蒸气,字迹消失。11 (2019或诲中考)如图所示,生活中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制成的;利用其烧水 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 内能。出广交乙70,(第11题图)、,夕,(第12题图)12 . (2019枣庄中考)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
5、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 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折射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Z-(选填“甲”或“乙”)的位置。13 小立身高1.60 m,站在镜前0.5O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0.50 m,像高1.60 m:当他慢慢远 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 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 有一种家用取暖器,外形如图甲所示,它是由电热丝发热达到取暖的目的;如果从侧面剖开,它的主要 结构如图乙所示,MN为一个内表面极为光滑的金属弧面,A为电热丝。电热丝通电后发热,以 红外线(选埴 “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它通过MN的内
6、表面产生 镜面(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电 热丝安装在图示位置的.目的是使热能 平行(选填“平行”或“发散”)射出。15 . (2019毕节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O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 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6 . (2019聊城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 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4和8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通过
7、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移去蜡烛8,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光屏,在光屏上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B (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17 (2019临计中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 一侧蜡烛的像。(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 未点燃(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 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乐_(选填“Ai”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