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8522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第7单元-童心说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B龙洞山农叙西厢C夫心之初,曷可失也?D言虽工,于我何与?解析B项,“叙”同“序”,作序。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厌恶、憎恨。B非内含以章美也 章美:文章华美。C矮人何辩也 矮人: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D药医假病,方难定执 定执:固定不变。解析B项,章美:美好。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B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C诗何必古选,

2、文何必先秦D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解析B项,“道理”不同于现代汉语,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道学家的荒谬的说教”。答案B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A文假文平 B笔之于书C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D决定目之为经矣解析C项为动词活用为名词,其他三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C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夫童心者,真心也A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B言虽工,于我何与C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D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答案A6填空。(2分)(1)夫童心者,_,最初一念之本心也。(2)非内含以章美也,_,欲求一句有

3、德之言,卒不可得。答案(1)绝假纯真(2)非笃实生辉光也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

4、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心之初,曷可失也曷:怎么。B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扬:发扬。C非笃实生辉光也 笃:忠诚。D欲求一句有

5、德之言,卒不可得 卒:最终。解析B项,“扬”的意思是“张扬、显耀”的意思。答案B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A项,表疑问;表陈述。B项,相当于“而”,表修饰;连词,因为。C项,表修饰;表顺承。D项,都是介词,表对象。答案D9下列四项中,是作者认为“童心”丢失的最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3分)A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B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C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D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解析李贽的童心说主要针对宋明理学蒙蔽人心而言的,故“有道理(道学家之说教)从闻见而入”是“童心”

6、泯灭的主要原因。C、D两项从属于B项,从下文论述的重点也可以看出。答案B10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这篇被时人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论文里,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最重要的观点是:“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B李贽认为儿童之心还未受到“道理闻见”的污染,最自然,最真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真诚和自然。C而所谓“童心”,在李贽看来,不仅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文学创作的首要的价值标准。D李贽的“童心”,其实就是指未经理学思想戕害的人的真实本然的状态。他反对虚伪的世风,主张言行出于真性情。解析A项,不正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夫童心者,真心也”。答案A11把文中画横线

7、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5分)译文:_(2)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5分)译文:_解析第(1)句翻译的重点是“绝”“一念”以及判断句式。第(2)句翻译的重点是“障”以及反问句式。答案(1)所谓童心,就是没有一点虚假,纯粹是真实的,是人的意念在最初发起时的本心。(2)现在的学者既然因为多读书识义理蒙蔽了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写那么多的书,说那么多的话来蒙蔽学者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知己说刘开韩子云:“非知之难,处知者实难。”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

8、余观穆生在楚,以未设醴而去,未尝不怪其恝然径行,负畴昔知遇之意;及见后世君子,处乡里之间,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一旦受当事之知,遂心驰势利,变刚正之操,以事媚说,所求未获,已为天下所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将军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谗馅而谀,希迎意旨,图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论者谓下无可取之实,而上无知人之明,此岂遇合中之美事哉?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

9、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夫轻合者必易离,故其始必有所甚难,而其终也至于久远而不废。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难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赖其力以建功人国,显名天下。嗟乎!非常特达之士,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夫固可以礼屈,而不可以势束也。持尺寸之丝,以系北溟之鹏,虽欲为之回翼,岂可得哉?然而有子夏之贤,犹未免出见纷华而悦,吾诚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忧其继也。【注】穆生:汉代楚元王的中大夫。恝(ji):淡漠,无动于衷。光武:汉代光武帝刘秀。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他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刘秀召他到京师,想任他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富春山,刘秀也

10、不再勉强,两人始终以同学相处。献子:春秋时鲁国有贵卿孟献子。孟子万章下载,孟献子与乐正裘等五人交朋友,这五个人心里都没有把献子当做显贵的百乘之家(大夫)看待。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旦受当事之知当事:主事者、当权者。B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渎:轻慢、不敬。C而不绳以君臣之法 绳:束缚。D夫固可以礼屈 屈:屈服。解析D项,“屈”应解释为“使信服”。答案D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B.C.D.解析A项,因为,连词;用,介词。B项,相当于介词“于”,表比较;相当于“于”。介词,对。C项,都是连词,表并列。D项,表被

11、动;介词,替。答案C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明君王“得遇知己”而应持态度的一组是()(3分)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不绳以君臣之法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可以礼屈,而不可以势束也A B C D解析两句针对“士”而言,句表明的观点相反。排除这三句即可。答案B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说的“知己”,实际指的是当权者与士人的“遇合”,论说当权者应如何对待贤士,贤士又应如何对待当权者的征召任用。B文章从当权者与贤士两方面去写,侧重点在贤士方面,告诫贤士出仕要保持刚正节操,不媚不谄,自负自尊。C对那些才智超越一般

12、人,言行异乎寻常的贤士,当权者不能用威势去约束,而要用礼义招致,并真心以道义和他们交往。D文章多处用正反对比手法,使说理明白透彻。结尾作者点明当今之士已经像子夏那样“见纷华而悦”从而使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解析D项,错在“点明当今之士已经像子夏那样见纷华而悦”中的“已经”。结尾作者用子夏的事例,表明的是即使贤能的子夏见到“外物”都会心动,从而忧虑有志于立身之士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他们的操守。答案D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非知之难,处知者实难。(3分)译文:_(2)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3分)译文:_(3)持尺寸之丝,以系北溟之鹏,虽欲为之回翼,岂可得哉

13、?(3分)译文:_解析(1)注意“知”的含义。(2)注意“自负”“自待”的含义。(3)注意“回”的意思和反问语气。答案(1)受人知遇不难,难的是怎样与知己者相处。(2)因此士人越自负,那么他人也会把自己看得越重。(3)拿着尺寸长的短绳子,去系北海的大鹏,即使想让它掉转翅膀飞回来,又怎么可能呢?【参考译文】韩非说:“受人知遇不难,难的是怎样与知己者相处。”可悲啊!读书人有的因为遇到了知己而名声显著,却也有得到了知己反而令自己德行亏损、名誉受辱的人,这怎么能不令人畏惧呢!我看穆生因为楚元王忘了为他摆设醴酒就拂袖而去,未尝不责怪他不顾情面,说走就走,辜负了往日楚元王的知遇之恩。等到看见后世的君子们,

14、当身处乡野里巷之间时,才气卓越,学识不凡,与众不同,可是一旦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就一心奔向权势名利,改变了刚正不阿的节操,谄媚奉承,讨好当权者,他们所追求的还未到手,就已经被天下人非难和嘲笑了。这之后才知道古人不肯枉屈圣贤之道来徇从私情,是善于处理和知遇者之间的关系,以保全别人和自己的完美德行。君子结交地位高的人,不谄媚逢迎,结交地位低的人,不轻慢无礼,因此天子有不可以征召的臣子,王侯有不可以屈从的士人,将军得到了只揖不拜的门客反而更受人敬重。假如受到知遇的人都谗谄逢迎、当面阿谀奉承,只谋求眼前的安乐而不顾其他的一切事情,最终会让世人认为,受知遇的人徒有虚名、一无可取,而知遇他的人无知人之明,这

15、难道是君臣遇合、宾主相宜的好事吗?人和人之间的相知,贵在互相知心。汉光武帝知道不能以权势使严光屈服,因此不用君臣的法度来束缚他;孟献子有五个好朋友,家世都不如献子。因此士人越自负,那么他人也会把自己看得越重。拥有杰出的才华,得到破格的赏识,就想要顺从和取悦知遇之人,这是不以圣贤的道义要求自己,且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赏识你的君子。轻率结合的关系一定容易破裂,因此一段关系开始时一定要有许多困难,它的结果才能维持长久的稳定。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其中最难以权势名利使之屈服的人,莫过于侯生和毛公、薛公了。然而信陵君最后还是靠这三个人的力量才得以建功于赵魏两国并名扬天下的。唉!特别出众的人才,也不一定不能被他人所用,只是必须要以礼义来使他们信服,而不能用权势去束缚他们。拿着尺寸长的短绳子,去系北海的大鹏,即使想让它掉转翅膀飞回来,又怎么可能呢?然而有了子夏那样的贤明,也不免外出见到富贵荣华而高兴,我实在为那些有志于修身立命的士人担忧,担忧他们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操守)。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