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685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选修课)(第01期)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原卷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全国百强校高三历史解析分项版01期选修课专题0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1(【百强校】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 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2(【百强校】2016届江西临川市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都加强了中央集

2、权 都有利解决社会矛盾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A. B. C. D.3(【百强校】2016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企业管理制度C政治制度 D教育制度4(【百强校】2016届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三10月调考文综历史试卷)1905 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A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

3、的共识 B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C民主革命运动已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戊戌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百强校】2015年辽宁大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6(【百强校】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

4、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7(【百强校】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8(【百强校】2014届北京101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结论A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5、。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C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9(【百强校】2014届北京101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

6、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10(【百强校】2015届陕西西安一中高三下期自主命题01文综历史试卷)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11(【百强校】2015届陕西西安高新一中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B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

7、C路德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D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12(【百强校】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历史卷)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二、非选择题13(【百强校】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

8、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状,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尊重私人利益,为的是提高个人对公益的关心。在公共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在我们雅典,不关心政治的市民不被认为是喜爱平静、与世无争的人,而是一个作为市民不合格的、没有意义的人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1)根据材料,概括伯里克利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思想。(6分)(2)伯里克利如何防止“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的现象发生?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伯里克利的执政。(9分)14(【百强校】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上第三次模拟

9、文综历史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10、。(9分)15(【百强校】2016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

11、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5分)16(【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

12、料一 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

13、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