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987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中设立的“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

2、宗旨”体现出辛亥革命后妇女参政的可能性,故A项正确。2(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减,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解析:选B中国传统婚姻是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仪式为三拜九叩,未有结婚证和婚姻自由,此结婚证即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3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

3、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解析:选D废除缠足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故D项正确。4(2017乌鲁木齐诊断)历史文物反映着历史变迁。下列图1到图2的“报时”方式的变化较能反映出()A生活方式的变化B思想观念的变化C政治制度的变化 D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解析:选A“报时”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间观念的变化,但更多体现的是生活方式

4、上的变化,由“晨钟暮鼓”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变化,故A项正确。5(2016湖南四校联考)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A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C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解析:选C曾纪泽提出公使女眷“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表明他知道西方有握手、同宴的礼节,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礼仪而非政治冲突,故B项错误;中方基于文化习惯提出女性方面的

5、礼仪,法方表示接受,这是在中外外交礼仪冲突下的“求同存异”,故C项正确;中方女眷不与法方男宾握手、同宴表明中国女性不独立,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6(2016宝鸡质检)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C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解析:选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妇女参加到了工业生产中来,说明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给妇女带来的变化,故B项正确。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

6、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解析:选B改革开放以来,服饰改变了之前的单一样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反映出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需求,故B项正确。8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都放在电视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B“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

7、义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解析:选D题干所反映的是国人对电视机外观的喜好的转变,从原来“厚重”的到现在喜欢“瘦身”的,因为“瘦身”的电视机外观更为时尚大方,故D项正确。9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问题,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10马可尼1895

8、年发明无线电报,次年获得专利。1897年5月2日时务报刊文介绍。1899年初,中国购买了几部马可尼旧火花式无线电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马口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各舰艇上。这说明()A清政府开始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B科技在国际间传播速度加快C当时中国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D“师夷长技”始终是救亡图存的首选解析:选B从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之后四年,中国就以引进使用,可知发明传播速度快,故B项正确。11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产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

9、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解析:选B时务报登载“乡人某蓄鸡鸭必携射光机器”,意在宣传推广这一技术,故B项正确。12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解析:选D题干反映的是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出现了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提倡言论自由,因此出现了办报的高潮,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

10、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银川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成都的发展相对缓慢,城墙仍然是城市中最显要的建筑,站在上面可鸟瞰全城;四个城门是成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黎明开启,在晚间关闭。街道是市民共有的最基本的公共空间,总是充斥着行人、轿子、推车,“凉棚、幌子、大招牌、旗子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全城商业和居住区域并不隔离,商人小贩没有任何限制地在街头出售商品。成都街头经常被用来作为戏剧表演的舞台,流动的班子喜欢在围满观众的空地上表演。各种资料显示,20世纪以前地方官员很少控制街头,这给予人们分享这一空间的机会,居民们尽其所能地使用街头。材料二

11、20世纪初新式精英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尝试借助西方文化构筑新的公共空间。1909年出现第一座西式钟楼;随着人口的增长,四个城门造成交通拥堵,自1913年开始逐渐拆毁旧城墙、旧寺庙,一些古迹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04年,劝工局“仿日本劝工场办法,设立产品陈列所”。1909年劝业场建成,次年,改名商业场,成为购物中心和公共娱乐场所。20世纪初少城公园开放,装备了电灯,傍晚后也能开放;1913年,政府兴建了一座展览厅和图书馆。随着城市改革浪潮的推进,反映新思潮的新兴地方戏相继诞生;1909年电影引入成都。同年,成都第一家新式大众剧院可园在会府北街开张。开张之时,允许妇女进入,引起人们好奇

12、围观。同时飞行表演、乐队、舞厅及交响乐队也相继出现在成都。成都的警察机构成立于1902年,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里,由于没有正式的市政机关,警察对街头贸易、劳务市场、公共卫生进行严厉整顿。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前后成都城市面貌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成都城市改良运动的原因及影响。(17分)解析:第(1)问,从城市空间变化、城市管理、城市功能变化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去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西方文明的传入,国内政治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去分析

13、原因;其影响要结合材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城市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商业场所由杂乱到规范,出现近代化商业场所;大众娱乐休闲由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西方元素;街头生活由居民自主变为政府控制干涉。(2)原因:西方文明模式的影响;维新运动、清末新政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精英阶层的努力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影响:积极影响:促进成都城市繁荣,有利于城市近代化;拓展了市民公共空间,促进公民阶层的崛起;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促进思想解放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等。消极影响: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

14、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职业17.825.828.240.7籍贯4.24.96.74.1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得出择偶标准变化的各种趋势,如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分和政治面貌从高到低,说明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减少,根据学历一栏的数字变化可知重视人的能力等等。然后选取一种趋势进行说明,说明形成的原因要充分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如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答案:示例:趋势: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文革”期间,国家更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个人能力更受到人们的重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