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37366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9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10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0 讲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 设和外交成就,中考考点突破,考点一,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2)提出: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团结

2、,考点一,民族团结,2.各民族共同发展 (1)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西藏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知识补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考查角

3、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例1】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B,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举一反三训练,A,1.西藏解放60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4、所以我国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考点二,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澳门回归 1

5、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考点二,祖国统一,(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台湾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台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九二共识”: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6、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汪辜会谈”: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把“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考点二,祖国统一,(2)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二十多年来,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知识补充: 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成功实践于

7、香港问题的解决。 2.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它们形成的原因不同、性质不同。香港、澳门问题都是由于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造成的,属于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由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属于中国内政问题。,考查角度 祖国统一问题,主要包括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和澳门 回归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例2】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右图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题中图片出自教材,是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情景,邓小平阐述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

8、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因此该图片可归入“一国两制定回归”栏目。,D,举一反三训练,2-1.2015,烟台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此题主要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一国”是前提和基础,“两制”是形式,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举一反三训练,2-2.2016,烟台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

9、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台湾当局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通过阅读题干可知,“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祖国统一的前提,全体中华儿女都要承认,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蔡英文作为台湾最高领导人,不明确表示承认,违背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意愿,说明祖国的统一大业受到阻碍,祖国统一任重而道远。故选A。,A,考点三,国防建设,1.中国海军 (1)海军的建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

10、国成立前夕建立);三大舰队: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2)海军的发展: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中国空军 (1)空军的建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立之初,就经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涌现了蒋道平等战斗英雄。 (2)空军的发展: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3.导

11、弹部队 (1)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2)发展: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考查角度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例3】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图片展示的是我国东风五号战略导弹、待命出航的潜艇和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充分显示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A,举一反三训练,3.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12、)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本题考查的是第二炮兵。根据所学可知,核武器只有通过导弹发射到敌方阵地才成形成战斗力,故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导弹部队,选D。,D,考点四,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这一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13、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2)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考点四,外交成就,知识补充:1.“求同存异”的内涵:“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2.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

14、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3.中美建交 (1)背景: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美国角度:欧共体国家复苏,日本崛起,而美国却经济衰退并陷入越战不能自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中国角度: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打开新的外交局面,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2)过程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开启“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点四,外交成就,知识补充:二

15、战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五大阶段。 (1)二战期间:中美均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成员,是盟友。 (2)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全面对抗。 (4)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并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新时期: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 4.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会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考点四,外交成就,5.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

16、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地点:2001年;上海。 (3)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4)意义: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补充: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新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2)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考查角度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中美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及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例4】

17、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它”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一国两制”的方针 D.“一边倒”的方针,此题主要考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这一原则提出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它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的不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A,举一反三训练,4-1.2015,泉州漫画“梅开三度”(如图)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18、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此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取漫画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重大外交成就,这反映了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举一反三训练,4-2.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意味着( ) A.中美正式建交 B.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不再对抗 D.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举一反三训练,4-3.2015,烟台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在当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C,“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它的提出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