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1 页 共 21 页深圳电大坪山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关于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思考学生姓名 学 号 1144201204106 专业班级 11级(春)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院系名称 2013 年 3 月 28 日目 录摘要3Abstract4第一章 前言5第二章 案例调研7第三章 基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难题103.1 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103.2 执法手段不足的困境113.3 执法方式不足的问题113.4 执法队伍建设的加强12第四章 破解行政执法难题的建议和对策144.1完善社保体系减少人口过度向发达地区集中144.2城管应寻求相关部门配合执法144.3 更新理念坚持科学执法原则完善创
2、新执法体制154.4 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16第五章 结论19谢 辞20参考文献21 关于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思考摘要:城市管理执法机构肩负着城市繁琐、细微而又重要的管理职责,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我们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化,城市管理也越来越强化,而负面影响也出现了,随着城市管理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把城管一下子推上了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暴露出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多种多样,人员、体制、法规等等不一而足,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值得思考和商榷。关键词: 城市管理 执法 体制 建设 Abstract: City management law en
3、forcement agencies shouldering the city complex, subtle and importan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has made undeni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ity. Our c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more and more modern, city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while the
4、 negative effect also appeared,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management and deepening, the city suddenly onto a conflict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but also exposed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A variety of reasons, personnel, system, laws and regulation
5、s This is not the only one. So,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worth thinking and discussions.Key words: C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tribution law enforcement第一章 前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城管开始被人质疑炮轰:执法依据不足,执法手段单一,执法程序不严,执法暴力倾向严重,执法责任脱节,执法经费匮乏、执法队伍不强、执法理念滞后 在城管看来,这些指责是对他们工作的不理解。一方面,由于一些暴力执法现象的存在,舆论已经不站在城管一方;另
6、一方面部分商贩的暴力反抗也让城管队员很受伤。有专家表示城管现在已经成为了心理弱势群体,并需要提供心理咨询,作为具体的个体,城管队员承受着压力和委屈。首先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对于警察或者消防来说,他们很少会遭遇到冲突,因为他们的目标和职能都是清晰而且无可争议的,警察维持治安,消防防治灾害,这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而城管的目标是维持秩序,但秩序却是很抽象而且包含极大价值冲突的概念,维持什么样的秩序,社会并没有一致的共识。这一条决定了事情本身就充满着冲突,只是较早时这一冲突没有凸显而已,城管目标的不明晰,才是问题所在。摆摊源源不绝,因为小贩需要一席之地在城市谋取生存,而市民对小摊这种相对低级的消费也
7、是有着极大的需求,在二者的互动之下,小摊才禁而不绝。这对于城管来说就算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并且进行二十四小时管制,问题是可以暂时解决,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美国学者斯特劳斯认为,对于外来人口,要么就“吃掉”,将他们纳入并同化为整体;要么就“吐出”,将他们挡住在城市之外。现在的情况是既吸纳不完而又挡不住,人的生活方式差异是无法根本消除的,要求新增的外来人口迅速地适应城市生活,这是不可能的。城管制度目前引起舆论这么强烈的争论,和长期以来行政部门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似乎也有关系,更多的是基于管制的心态,而缺乏服务的观念,城管完全可以改变成为城市商贩服务的,因为秩序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城管的目标就明确而
8、且得到认可了,就不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冲突。城市的管理应当基于双方的需求,如果是以服务为目标,那就不会再困难重重了。我们应该加快农民转化为居民的进程,同时也应该让城市居民更为宽容地容纳这些因素,不能说我需要的时候就让你过来帮忙,不需要的时候就赶走。城管的存在,一直围绕一个抽象的“市容”的概念,维护市容似乎是一个基于公共利益的理由,但是,却有更多的公共利益由此而被忽视,包括商贩的财产、人身安全,市民的生活需要,外来人口生存空间的需要以及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再以过去单一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去面对这个新的局面,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城管这个职业,现在似乎成了职业声誉极低的行业,到了历史最低点,那么,我们就要
9、仔细反思,究竟制度的建制初衷和当前的问题是否出现了矛盾。为什么其他的部门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比如说消防、公安,虽然也是与民众打交道很多的行业,但至少他们的目标明确,而且防火、防止犯罪这些目标都是毫无争议的,都具有正面价值,而城管,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是一个灰色地带。城管难题的症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城管部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队员素质的良莠不齐,部分队员的执法不规范,言语不文明等等。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对象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商贩知法犯法,屡教不改,态度恶劣,行为极端等等。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保障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极少数公民极度缺乏生活资料的保障,敢于铤而走险,敢于暴力抗法等。城管难题
10、的症结,实质上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社会管理队伍的执法之痛,社会公民的抗法之痛,社会保障的瑕疵之痛。 对此,各地的城管主管部门在管理上也纷纷改革创新,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寻求解决之道。比如,加强城管执法的法制化,对于某些城管队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依法处置。城管执法时要求态度礼貌,言行文明,把工作方式从“强硬”执法逐步转变为“柔性”管理。而且,运用高新科技,辅助执法。城管的处置环节引入先进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应用手机、摄像、拍照等高科技设备,明察秋毫,精确定位,留存证据,全程监控。 这些举措提升了城管队伍的素质,完善了执法环节,部分解决了城管难题。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仅仅是城管部门的出路,并非城
11、管难题的出路。城管执法的定性,从根本上说,通过对违章乱纪行为的直接管制,为社会提供间接的公共服务。城管执法的功能,从本质上是服务社会。 而城管执法的对象,多数是需要社会关注和政府援助的贫困群体,从本质上是最需要公共服务的社会弱势群体。城管的直接管制,是否会堵塞其中极少数贫困公民的生存之路,而违背服务全社会的初衷?在此,城管难题中社会之痛的矛盾凸显出来。这实际上是政府管理理念冲突所导致的城市管理的体制僵局。第二章 案例调研最近广州发生的城管打人事件,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出现两极分化,导致民意对城管的评价多为负面,有城管工作人员因此感慨,城管形象一直“被妖魔化”。最新发生的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冲突,
12、使原本倾向于小贩的舆情天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专家感叹,城管与小贩其实都是弱势群体!南方日报记者调查也发现,在广州市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城管执法系统在现行体制机制、人员编制、执法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局。去年至今近20名队员遭遇暴力抗法“现在城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谈起前日发生的事件,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建新坦言,城管整治乱摆卖,对执法工作不理解的市民就说城管欺负小贩;可是当小贩在交通要道、在凌晨还在乱摆卖,影响交通,造成噪音、油烟污染时,市民又不满意,打电话来投诉。而在这种双重的不理解之外,城管工作人员还面临着暴力抗法的危险。据介绍,仅去年下半年以来,车陂街道城管执法队先
13、后有近二十名队员因遭遇暴力抗法而受伤。广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危伟汉前晚也表示,“对于城管系统来说,身中七刀的伤痛并不是最痛的,最痛的是社会的不支持、不理解”综合执法部门肩负着城市繁琐、细微而又重要的管理职责,随着城市管理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把城管一下子推上了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暴露出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现结合本人工作就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一、执法力量不足随着城市管理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工作队执法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高强度的执法工作,执法力量便显得捉襟见肘,切实有效解决执法力量不足问题刻不容缓。首先是采取向企业购买社会服务的办法,比如将清
14、理乱粘贴的工作承包给广告公司,由广告公司负责全天候清理,既达到良好整治效果,也缓解了执法工作压力。其次是充分借助义工的力量,让义工在允许范围和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积极服务社会的精神,有效借助其工作资源,成为执法工作的有效补充。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包括体能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素质。执法队员自身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有效管理。首先是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和相互交流让队员的文化素质、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其次是通过严格的准军事化训练锻炼队员的强健体魄,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执法队伍,以满足高强
15、度执法工作对执法队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再次是通过成立足球队、篮球队、登山队、自行车队和各种关爱活动,让队员在各项团体活动中,感受到队员的关爱、互助,找到家一样的温馨,让队员缓解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三、执法过程中取证难执法工作中存在诸多难点,其中执法取证工作更是成为了难中之难。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取证难问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法制建设、硬件建设、队伍建设、执法环境建设缺一不可。法制建设是根本保障,硬件建设是物质基础,队伍建设是基本方法,执法环境建设是依托。法制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具有根本性,也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目前的国家法治进程息息相关,许多因素并非执法部门能影响的,但执法部门仍应发挥积
16、极能动性,为推动法制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做出贡献。短期而言,加强硬件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是解决执法取证难题的直接有效方法,也更具有可行性。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对违法现场,询问调查过程进行科技取证。还应培养一批执法业务过硬、精通取证技能的执法队员。硬件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在现行体制下做好城管行政执法取证工作,保障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序顺利运行。以完成城管行政执法的职责,更好的服务城市管理,服务人民。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脱节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虽有着质的区别,然而由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范畴、工作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也免不了有脱节的地方。建
17、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案件移送制度、案件备案制度、个案协作制度等工作机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执法机关和检察机关实现案件线索的网上移送、网上办理。公安机关接受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后,应当及时审查,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中出现的法律适用和衔接上的难点问题,应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监督办理结果,达到以点带面,全方位的立体式监督。五、暴力抗法执法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暴力抗法事件,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必须从大局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执法队员和谐执法有力于避免执法队员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冲突,营造和谐、民主的社会。执法队员执法过程中的执法对象均为违法违规的企业、团体和个人,虽然他们
18、违法违规,但执法队员绝不可采取暴力执法方式,要不断探索创新执法办法,通过多种形式达到和谐执法的目的。首先对暴力抗法人员进行疏导和说服教育,尽量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行纠正,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当疏导无效的情况下再联合公安等部门,对暴力抗法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六、面对弱势群体如何执法不会有哪个白领愿意到街边摆摊,除了城市下岗工人,就是进城的农民,总之是社会的边缘弱势群体。他们宁可遭辱骂、挨打挨砸也坚持打游击,多半是为了生计。 首先执法人员要有包容心、同情心,通过“换位思考”,身体力行地替被执法者考虑,形成了双方良好的关系互动;其次是执法人员与司法机关、办事处、社会舆论、弱势群体相结合
19、有效解决了政府与社会公众,执法者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让行政执法得到公众舆论的支持;再次是对商贩的管理,重在“疏导”,而非“堵死”,降低他们的从业门槛,积极引导其走合法化经营道路;最后是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有效打击非法经营的同时坚决避免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第三章 基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难题行政执法是政府大量的、日常性行政活动,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是近年来,胡乱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谋私等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新形势下,如何切实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是当前行政执法改革面临的新课题。城管执法系统在现行体制机制、人员编制、执法环
20、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局,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四个方面。3.1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执法人员与小贩相比人数悬殊,具体到不久前次发生的事件,天河区车陂街道方面指出,车陂街东圃大马路历史上就是天河东部的商业中心,随着城市重心东移,车陂及周边地区流动人口爆炸式增长伴随着大量流动摊贩的出现。据介绍,车陂街道现有人口约20万,其中流动人口约为16万,是户籍人口的4倍,而作为“天河最大的城中村”,高峰期间的流动摊档数量曾达1000多个。与这么大规模的小贩对比悬殊的是,车陂街道的城管工作人员才60多名,其中正式编制9名,辅助队员50多名。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车陂街道。广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执法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21、十年前,广州城管执法人员就有3196名,十年后执法事项增至280多项,但是执法人员还是那么多。例如:目前广州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已达1800多万人,行政区划也从38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7400多平方公里,城管执法职能在20多年间从7项增加到289项。如按人口的万分之三计算,全市城管执法人员编制应为5400人,现在编制缺口差额达2000多人。执法任务重与执法人员少的矛盾,成为城管执法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如不扩大编制名额,意味着每名城管人均管辖2.3平方公里,管理5600多人口,90-150名流动商贩。”而危伟汉也表示,现在执法人员与小贩力量对比悬殊,“柔性执法”也难以实施。广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提
22、供的数据表明,现有约3196名执法人员平均年龄已达46岁左右(有的分局达48岁),很难满足城管职责的要求。一名在城管综合执法局服务了27年的“老城管”告诉记者,许多分局的执法队简直是“老弱病残”。3.2 执法手段不足的困境扣下小贩物品易产生冲突,除了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不足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困境。据悉,现行的城市管理执法方式主要有教育、整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罚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其中,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对违反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当事人先行登记其违规行为的相关物品,并要求当事人及时处理才能拿回的执法方式。据介绍,这种执法方式是当前现行城管执法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易产生冲突,特
23、别是在对乱摆卖、无证占道经营中采取此方式时极易发生暴力抗法。但是遇到暴力抗法,城管执法人员却难以抵挡。天河区车陂街道城管中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在此前给中队配备了钢盔等防暴装备,但也是在大型专项整治行动中使用,平时队员巡查和守点时,如果全副武装,市民又会觉得执法不文明,因此一般不戴防护装备。3.3 执法方式不足的问题部门间协调难,执法困境的另一表现则是执法方式的不足。据了解,在城市管理中,根据现行的规定,一些管理任务在实际运作中导致当事人违法成本低,现有处罚力度不够。就乱摆卖而言,有一些乱摆乱卖的当事人利润丰厚,如烧烤档一天有几十到几百元的收入,其一套工具也就值二三百元。按照规定,执法人员可以
24、对其烧烤工具先行登记保存,并处以50-500元的罚款。当执法人员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后,当事人进行处理时,如果罚款少于物品和工具的成本,当事人就有可能来接受处理,如果大于其成本,一般的当事人是不会来接受处理的。而是在几天以后,甚至是第二天就又买了新的工具,继续乱摆乱卖。城管系统内部人士指出,对这种成本低,利润丰厚的乱摆乱卖,处罚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导致治理的效果不佳。此外,部门间协调难也是困境之一。有分析文章指出,城市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综合执法。例如对流动摊点的整治,工商、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都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但面对这
25、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大家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最终谁也不愿管,形成城管孤军作战。在执法中往往存在“有利互相争、无利互相推”的现象,城市管理的问题也就无法根本解决。又如无证摊贩管理责任在于城管,但在其放弃无证设摊后如何维持生计问题,又不属于城管部门职责范围,导致只堵不疏,压力都在城管,难以为继。3.4 执法队伍建设的加强虽然我们在城管队伍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我们还存在认识上不到位、能力上不适应、作风上不扎实、体制上不完善等问题和差距,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作风不扎实。少数同志责任心不强,态度消极,遇到问题和矛盾绕道走
26、工作被动应付,办事效率低下。二是创新意识不够。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面对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三是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有的干部视野不开阔,大局意识不强,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有的对科学发展观一知半解,不能结合工作实际,灵活运用;有的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平庸自满,裹足不前。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水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要有:一是管理对象法制观念淡薄。城市管理的对象大多为社会弱势群体,城管法制意识不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不以为然,经常跟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甚至暴力抗法,
27、阻碍城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少数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其利益时,就不断举报,要求严管,但是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又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老百姓,欺侮外地人或者无根据地指责城管执法部门把罚没款物拿回去私分等,不仅给执法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三是城管执法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全国还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只是散见于其它法律法规中,而且这些法律法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只有禁止性条款,
28、却没有强制性规定或处罚种类单一 ,强制执法权限不足,在执法过程中,许多执法人员的人身遭受伤害,给执法人员身心带来了极大创伤,造成了执法工作的被动。四是日常教育培训不够。城管工作突发性、反复性强,需要执法人员时刻坚守工作岗位,实施持续性的监管,这就使得执法人员集中教育培训的时间受到限制,不能开展系统性的教育培训,对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也不能集中研讨解决办法,五是个别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管队伍中,个别人员原则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领悟水准参差不齐,办案质量不高。总之,虽然我们在城管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决不能忽视,要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差距、析
29、原因、订措施、建机制,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管理严、服务好的城管执法队伍。第四章 破解行政执法难题的建议和对策4.1完善社保体系减少人口过度向发达地区集中完善社保体系,减少人口过度向发达地区集中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分析指出,目前城管与小贩就是一个“猫鼠共存”的问题。从城管方面看,他们担负着维护城市秩序、保证市民安全、顺利出行的责任,“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大都市”等帽子一层一层压下来,还是依赖于城管去执行。但小商贩由于处于弱势地位,更容易博得大众的同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辛苦维持城市秩序的城管就成了百姓眼中
30、的“强盗”。相关分析认为,目前小商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收入和低收入,享受社会保障人群,他们大多就业能力差,“大事儿也做不了,就只能摆个小摊”。甚至有些小商贩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水平极低,根本无法获得社会保障,只能到经济发达地区摆个路边摊,卖些水果、羊肉串之类的。另外一部分人本身是有工作的,但是面对逐日攀升的物价,购房、医疗、教育等座座大山压过来,他们也只能赚些外快糊口。要想缓解此类现象,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社保体系,减少人口由偏远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量集中。4.2城管应寻求相关部门配合执法城管应寻求派出所配合执法,乱摆卖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城市执法困境在哪里?对此,广州
31、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表示,从深层次来讲,就是社会结构变化的问题,城市工人下岗,他们要以此谋生。浅一点来看,现在的环境是不太利于城管执法的。流动商贩被百姓看作是弱势群体,“每逢遇到冲突他们都是被同情的,城管则被谴责。”针对目前个别商贩暴力抗法的现象,韩志鹏建议城管“应该有自卫意识,有些场面是可以拍下来的嘛。或者,寻求属地派出所的配合,在2011年10月实施的新细则规定属地公安要配合城管执法的。”有分析文章也指出,要解决暴力抗法的问题,只能与公安部门配合,建立执法保障机制,通过部门沟通,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在配合方式上分两种:一种是执法保护,是创新执法方式的重点内容,也是与公安部门配合的一种特殊表现
32、另一种是日常城管执法中的配合。当城管执法人员遇到暴力抗法时,光靠城管本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城管执法队员才能够继续执法,才能够处理好暴力抗法,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公安部门的保障是城管执法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城管执法生命力的源泉,没有公安部门的保障,城管执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4.3 更新理念坚持科学执法原则完善创新执法体制长期以来,有些执法人员在监管执法上,一直存在着单纯的执法观点,即为执法而执法,为办案而执法;或者单纯强调执法的法律效果,不考虑执法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或是不同程度地忽视管理相对人的私权和人权,粗暴、野蛮执法,甚至以案谋私,显失公正;
33、或是重事后惩处、轻事前规范,教育和指导缺失,造成政企关系紧张,等等。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面对监管领域逐步宽泛、监管对象日益多元和执法方式相对单一的实际,综合执法在推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同时,如何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我认为,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按照事前指导、事中规范、事后监督的思路,采取系统论和集成创新的方法,着力创新行政执法机制。” 统一掌控制。为防止各地分头执法的差异性和基层执法的随意性,采取上级机关统一审批立案、统一核审处理,上级机关直接办理或与下级机关联合办理,或指导下级机关办理,报上级机关备案等不同方式。统一掌控制,只有立案和定性处
34、理两个环节,均由上一级机关统一掌控,并实行年度检查考核。案件主办制。借鉴司法机关的做法,在出现较大的查处案件时,由办案机构指定一名办案人员担任案件主办人,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和主持案件查处工作,对案件质量负首要责任,形成“职权清晰、责任到人、量质并重、奖惩分明”的行政执法办案新机制。案后回访制。主要由同级行政执法机关法制机构、监督机构组织,回访的重点是大要案件当事人,回访的主要内容是查处当事人的违规行为整改情况,延伸对当事人的罚后监管与服务;听取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反映,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复议和诉讼。通过回访,实现了行政处罚与行政指导的统一,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统一,
35、化解了一些误解和矛盾。4.4 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城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执法队伍。(一)全面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创造力。思想建设是班子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先进性建设的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努力做到“ 三个到位 ”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到位,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邓小平
36、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高尚的精神,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革创新精神激励鼓舞广大干部职工,实现城管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教育培训到位,用丰富的知识塑造人。要引导和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生追求,自
37、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要求,大力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加强专业培训、岗位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不断完善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二)全面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组织建设是队伍建设的保障,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为政之要,首在用人”。 城管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选人用人。因此,加强组织建设,要努力做到“两个加大”:一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继续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按照“德、能、勤、绩、廉 ”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把坚持科学发展、和
38、谐发展、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为城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深入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和调动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解热点、破难点、出实绩、见实效。二是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继续坚持城管执法、市容环卫和创建工作联合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要将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在精神鼓励上分开层次,在物质奖励上拉开档次,在干部使用上体现差别。力求更加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加强作风建设是
39、班子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作风建设,要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宗旨意识。要按照 “两个务必 ”和“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虚心学习,改进工作;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继续弘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二是强化工作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决策权。要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执法一线,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对策性研究,切实做
40、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出力,问题在一线解决。三是强化工作落实。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要把握重点抓落实,将工作任务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分解,突出重点中的重点,把握关键中的关键;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对照各项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通过明查暗访、追踪督办等形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提高效率抓落实,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四)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公信力。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强化城管队伍的自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广开言路,建立监督制约网络。要通过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聘请城管执法
41、监督员、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以及召开管理服务相对人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和途径,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整改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改善队伍形象。二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廉政谈话实施办法等廉政建设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坚持文明执法。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的语言要规范文明,着装要统一整齐,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时,要坚持说服教育为主、宣传劝导在先,严禁与相对人发生肢体冲突,群众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理解的要耐心解
42、释。对各种不规范执法行为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四是坚持秉公执法。严禁违法行使职权或滥用职权,不得从事与执法工作相关的经营活动,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越权执法、违背法定执法程序等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第五章 结论因此,城管难题的出路,在于城管定性的根本性转变:从管制走向服务。上海“解禁路边摊”的思路符合该出路的走向,但上海改革“在掌声中缓行”的现实,又说明要实现这一转变,并非城管部门一家之力能为之,而是需要多部门配合的政府整体行为。 一方面,城管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转变观念,明确城管职能的根本
43、定性是服务而非斗争,逐步从“惩治”到“规诫”,从“驱赶”到“说服”,从“清除”到“引导”。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调整思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逐步从“清理”到“管理”,从“处理”到“帮扶”,从“整治”到“保障”。 城管难题的症结是“社会之痛”;城管和政府相关部门需体察“切肤之感”;管制之路既然坎坷多舛,服务之途恰好回归本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城市系统作为城市和政府的窗口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我们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依法惩处各种犯罪行为,同时也依法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基本上都是
44、采取堵的方式,只要是无照商贩就全部取缔,我们城市管理的观念要变,不能为了追求城市管理的洁净、整齐,就一刀切的把所有你看不惯的东西赶出城外,这样可能达到了城市整洁、文明、花园城市的要求,但实际上失去了老百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让这些本来在城里摆摊就业的人失去了维持生计的饭碗,而且,可能一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城市管理者要面对现实,城管执法的对象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他们要么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要么是城市的下岗、失业市民、或是老弱残的人员,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在城市里挣着微薄的钱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机,在城市管理中要始终坚持疏导结合的管理原则,坚持科学执法原则完善创新执法体制。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管理难题。谢 辞首先非常感谢深圳电大坪山学院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在工作后继续深造。还要感谢我的设计指导老师,我的所有授课老师,我的所有同学。他们在我就读的这几年中给予我许许多的帮助和支持。超乎了师生之情,同学之谊。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毕业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我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本次的毕业设计任务,除去结合本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