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4274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场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养殖场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养殖场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养殖场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养殖场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养殖场管理制度为了整治养殖场的混乱无序,管理落后的状况,节约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施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明确员工权力与职责,特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个人负责制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鸡和其他物品。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7、分工与协作统

2、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监督员的职责 1、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2、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有机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负责对养殖用药品、有机饲料的采购的审核以及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4、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5、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6、如实填写各项记录,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7、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8、发现重要疫病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和检验检疫部门。 技术员的职责 1、技术员负责病虫

3、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采取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技术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用药与配药一起准备药品,监督员应准备好药品交付当日班长,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技术员应每日观察害虫发生及鸡的生长情况,对鸡病虫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鸡和死鸡要进行镜检以确定病虫害,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当日汇报给公司,公司请权威部门予以确定,并把确定的情况及时告诉技术员。 5、如发生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监督员应监督技术员的病虫害发现情况,同时应将重要疫病及重

4、要事项报告公司及检验检疫局部门。 采购员管理制度1、采购员采购药品物品,必须哟地方签字,采购单要上交一份到公司财务办公室存档备案。2、合理科学管理备用金,不能拿备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更不能拿去做私人事情。3、采购药品、物品及时入库,办好相关手续。4、采购员的差旅费报销规定:(1)乘车费、业务洽谈费全额报销(皆不包括打的和马仔费);(2)餐费标准:县城及县辖区各乡镇为5元/餐(人);区、市等较发达城市10元/餐(人);(3)住宿标准:县城及县辖区各乡镇为20元/晚(人);区、市等较发达城市35元/晚(人)。有机料管理制度 1、有机饲料需来自无农药全生态的农家生产的玉米、水稻、黄豆等以及有机茶园里

5、的蚯蚓等天然虫子。2、有机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有机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还必须清点进仓有机饲料数量及质量。 4、仓管员应保持有仓库的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有机饲料必须隔墙离地分品种存放。 5、建立有有机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有机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 7、调配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做到不定时的消毒,调配间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养殖用具管理制度 为保障养殖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特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养殖人员遵守执行。 1、不准喝酒、不准打架斗殴、不准拉帮结派,

6、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直至开除。2、吸烟应远离易燃物品,同时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环境卫生。3、服从领导指挥,认真完成本职工作。4、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对每位员工提出的好建议进行鼓励并奖励。5、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不许将死鸡、生活垃圾乱扔,应采取措施,死鸡要深埋或焚毁,生活垃圾要选好地址统一堆放,定期销毁。6、保持水槽,鸡舍清洁,工具摆放有序。7、养殖场物品实行个人负责制,注意保管、保养,丢失按价赔偿。如因丢失影响生产,另行处罚。8、实行请假销假制度。有事提前请假,以便调整安排,以不耽误生产为原则。 全体员工应团结配合,扎实工作,以场为家,以场为荣。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

7、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养殖用具食料槽,饮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食料槽,饮水槽的有效隔离。 5、病、死鸡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 6、购进的鸡苗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 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放。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

8、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 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地面必须保持整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 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鸡用药物,用药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号、无成分的药品。 7、用药施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包

9、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分的药物,领药者凭用药处方领药使用。 有毒有害物质防护措施 1、日常重视四周卫生,及时把死、病清除到无害化处理场所深埋,及时隔离、防护清除生活垃圾。 2、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库存放制度,制定完整进仓和领用记录,记录需用相关人员签名。 3、值班人员遵守相关守则、制度,防止外来人员投毒、投害。 4、下列有毒有害物质禁止进入养殖场,汞、甲基汞、砷、无机砷、铅、镉、铜、硒、氟、组胺、甲醛、六六六、滴滴涕、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药物。 奖惩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1、对养殖场的疾病防治得力,

10、挽救养殖场重大损失的;2、进行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成效显著的;3、进行立体综合养殖,效益明显的;4、管理措施有力,使养殖场连续18个月没有发生事故的,等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受到一定的惩罚1、弄虚作假的,如考勤、采购作假的;2、经常迟到早退的(一个月累计3次); 3、无故旷工的(一个月累计18小时); 4、打架斗殴的,情节严重的交司法处理; 5、监守自盗或与他人合伙,使公司养殖场经受损失的,严重的交司法处置; 6、私自宰杀养殖场鸡只,照价赔偿,并追究法律责任;7、出现养殖场无人看管时间超过35分钟的情况的等等。上述具体奖惩规定另行订立。公司对本制度有最终解释权。本制度自2006年8月 日起实

11、施。规模养殖场(户)挂牌兽医工作职责一、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二、指导、帮助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发展技术。三、指导、帮助和督促规模养殖场(户)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四、督促养殖场(户)做好疫情的监测工作,发现疑似重大疫病,及时按规定上报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五、指导、帮助和督促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相应的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完善动物防疫条件、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按时进行免疫接种。六、督促规模养殖场(户)做好畜禽进出、动物免疫接种、场舍消毒、无害化处理、兽药和生物制品购进及使用

12、疫病诊治等记录记载。七、搞好自身防护,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规模养殖场消毒制度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场地消毒。二、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三、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四、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五、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六、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七、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八、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九、猪

13、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十、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二、 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三、 无害化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四、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五、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七、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

14、采用焚烧处理。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二、规模养殖场应经重庆市长寿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审批并验收合格,颁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三、规模养殖场法人为动物防疫工作主要责任人,认真组织做好各项动物防疫制度的落实工作。四、商品畜(禽)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五、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六、规模养殖场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七、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畜(禽)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畜(禽

15、)。畜(禽)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八、患病畜(禽)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长寿区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养殖标准 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所称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是指畜禽生产相对封闭的养殖场,实行科学饲养,饲养畜(禽)品种统一,具有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环保等配套设施,要求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规范、管理严格。一、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规模界定及适用标准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常年存栏量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常年存栏量100

16、头以上;家禽养殖场:常年存栏量2万羽以上;肉羊养殖场:常年存栏量500只以上;肉牛养殖场:常年存栏量100头以上;家兔养殖场:常年存栏量1000只以上。适用标准:GBJ 391990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规程GB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1782431999 中、小型集约养猪场设备GB/T1782441999 中、小型

17、集约化养猪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3042002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二、建设规范(一)选址与建场条件场址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建场地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得超过20。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规模养殖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电力充足可靠。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大规模规模养殖场应考虑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场界距

18、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小于1000m。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二)规模养殖场规划与布局 场区规划的原则 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规模养殖场的分区规模养殖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管理区内包括 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规模养

19、殖场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库、车库等);生产区内主要包括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畜禽焚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各个功能区之间的间距不少于50m,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道路设置规模养殖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清净道与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给水排水供水设施应符合GB/T 1782411999的规定。场区内应用地下暗管排放产生污水,设明沟排放雨、雪水。生活与管理区给水、排放按工业民用建筑有关规定执行。采暖通风与降温猪舍应因地制宜设置夏季降温和冬季加温设施,保证其正常生产性能。其中执行GB/T 1782

20、431999的规定。三、规模养殖场防疫设施规模养殖场四周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并有绿化隔离带,养殖场大门入口处设车辆强制消毒设施。生产区应与管理区严格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裳沐浴消毒室,在猪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饲料库房应设在生产区与管理区的连接处场外饲料车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在隔离区内设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及粪尿污水处理设施,病猪尸体处理按GB 165481996的规定执行。四、技术力量。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五、环境保护(一)环境卫生新建畜禽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畜禽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畜禽场环境。宜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

21、艺和设备。(二)粪便污水处理新建畜禽场必须与畜禽场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处理后粪肥应符合GB 795987的规定,方可运出场外。污水必须经过生物处理,处理后应符合GB 5984或GB 11607的规定。六、饲养管理1、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2、在生产中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并严格落实休药期的规定。3、同一场和小区内不得饲养两种以上的畜禽。4、规模畜禽养殖场饲养畜禽实行全进全出制。七、档案材料。养殖场应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2、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产地

22、规格、批号、批准文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3、检疫、免疫、消毒情况;4、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5、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一、消毒制度1、大门口消毒池内每周更换一次消毒药物。饲料和排泄物运输车辆进出必须走消毒池,外来车辆不得进入。2、消毒更衣室内上安装紫外线灯,下铺麻袋,麻袋用2%火碱液洒湿。进场人员必须在消毒室内紫外线消毒15分钟并换上本场备用工作服和胶鞋。3、搞好场区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生产垃圾,粪便、垫料等要堆放到指定地点堆积发酵。 4、生产区每周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特殊情况时每周两次。选用烧碱、复合酚、氯制剂、季铵盐类等药物进

23、行喷雾消毒,每月更换一次消毒药物。5、医疗器械(注射器、针头、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钳等)用后要及时冲洗干净,然后再进行高温消毒。 6、饲养人员与工作人员要勤换、勤洗工作服、胶鞋等,饲养用具要做到专栏专用,防止交叉感染。二、动物免疫制度1、本场所饲养的动物实行常年免疫,技术人员要根据生产情况,安排好各种疫苗的采购计划。2、对于本场所用疫苗,要分类保管,合理储藏,保证疫苗的有效性。3、疫苗使用之前,要仔细检查,凡瓶子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形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4、要严格控制剂量,剂量不易过大或过小。5、防疫器械要严格消毒,勤换针头,以免交叉感染;出现反应要及时救治。6、每次

24、防疫时要做好登记工作,注明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期、有效期、免疫剂量等。三、封锁隔离制度1、本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要及时报告动物防检监督部门,按照有关程序采取封锁隔离措施。2、封锁期间,要主动在本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禁止调出和调入任何动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直到解除封锁。3、封锁期间,坚持对生产、生活区每天消毒一次。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患病动物的隔离、治疗或扑杀以及无害化处理工作。四、无害化处理制度1、凡本场患病死亡和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均不得销售和食用,必须深埋或焚烧处理。2、垫料、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等要运到指定地点堆积发酵,不得随便运出场外。3、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按有关部门的技术要求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五、交易登记制度1、生产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本场生产情况,及时提供相关生产数据,以便合理安排生产。2、本场购进或销售的动物及其产品要进行比较精确的登记,做到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饲养员三对口。3、饲料或原料、药品、疫苗等物质,要及时入库,仓库保管员要认真清点,做好登记,分类存放。4、登记内容必须清楚,主要包括产品进销日期、品种、数量、来源、流向、金额等,经手人应签字认可。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