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879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鹏之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抟扶摇(tun) 2.夭阏() 3决起而飞(xu) 4.抢榆枋而止(qin) 5舂(chn) 6.蓬蒿(ho) 7数数然(shu) 8.泠然(ln) 9樽俎(z) 10.姑射山(y) 11疵疠(c l) 12.瞽者() 13瓠(h)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海 2其翼若垂天之云 通陲,边际 3而后乃今培风 通凭,凭借 4三飡而反 同餐;通返,返回 5小知不及大知 通智,智慧 6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矣 7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别 8而征一国者 通能,能力 9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分,辨别 10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又;通返,返回 11而御六气之辩

2、 通变,变化 12而爝火不息 通熄,燃灭 13藐姑射之山 通邈,遥远 14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通诳,欺骗 15犹时女也 通汝,你 16世蕲乎乱 通祈,祈求 17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通纷纷,纷纷扰扰 18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通皲,皮肤冻裂 19世世以洴澼为事 通纩,丝绵纟光 三、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某事实,后文加以转折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田野上空浮游蒸腾的云气 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4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农历十二月是 30 天的年份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天空飘浮的生物或

3、空气、尘埃等物体 今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物体 6腹犹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 今义:表示在意料之中 7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承接上一动作 8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古义:错综华美的色彩及花纹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四、一词多义 1志Error! 2名Error! 3穷Error! 4让Error! 5焉Error! 6之Error!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时:有时 (2)冬,与越人水战 水:在水上 2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南:向南飞 (2)置杯焉则胶 胶:搁浅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向上

4、飞 (4)不过数仞而下 下:落在地下 (5)而我犹尸之 尸:像行尸一样占据 (6)鹪鹩巢于深林 巢:筑巢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1大败越人 败:使败 2而征一国者 征:使信任 3彼于致福者 致:使到来 4德合一君 合:使满意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 2此小年也 (“也”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1偃鼠饮(于)河 (“饮”后省略介词“于”) 2剖之以(之)为瓢 (“以”后省略代词“之”) (三)状语后置句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于坳堂之上”作状语,后置)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于南冥”作状语,后置) (四)宾语前置句 1彼且奚适也 (疑问代词“奚”

5、作宾语,前置) 2彼且恶乎待哉 (疑问代词“恶”作宾语,前置) 3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 4物莫之伤 (代词“之”作宾语,前置) (五)主谓倒装 归休乎君 (“归休”作谓语,前置) 课文译注 北冥 有 鱼,其名 为 鲲。 鲲 之 大,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巨大的身体, 不知其几千里也。 不知它有几千里。 冥:通“溟”,海。其:代词,代鱼鲲。之:结 构助词,的。大:形容词作名词,巨大的身体。 化 而 为鸟, 其 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变化后成为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Error! 怒 而 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 鹏奋起飞翔

6、,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 Error! 是鸟也,海 运 则 将 徙 于 南 冥。 这只鸟,在海水翻腾激荡的时候,就要迁到南海。 南冥 者,天 池 也。 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海。 是:这。海运:海动,海水翻腾激荡。 将jin:要,将要。于:介词,到。 齐 谐 者, 志 怪 者 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齐谐这本书,记着很多怪异的事情。齐谐说:“鹏迁到南海的时候, 水 击 三 千 里, 抟扶 摇 而 上 者 翅膀在水面拍水,激起三千里高的波涛,随飓风盘旋着向上飞, Error! 九 万里,去以 六 月 息 者 也。” 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Error! Error!

7、野 马 也, 尘 埃 也,生物 之 以息相吹 也。 春天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野马:游动的雾气,旧说春天山林沼泽中的雾气 奔腾如野马,所以叫做“野马”。以:介词,用。 天之苍苍,其 天色深蓝,是 正 色邪?其 远 而无所至 极 邪? 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它高远得不能看到它的尽头呢? 其:“其其”表选择,可以理解为“是 还是”,强化揣测语气。极:边界尽头。 其 视 下 也, 鹏鸟从高空看下面, 亦 若 是 则 已 矣。 也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其:代鹏鸟。是:这样。则已矣: 而已矣。罢了,强化肯定语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 其 负大舟也无 力。 覆杯水

8、况且水蓄积不够深,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 Error! 于坳堂之上, 则芥 为 之 舟; 在堂上的低洼处,那么只能用小草做水中的船; Error! 置 杯 焉 则 胶, 水浅 而 舟 放一只杯子在这里,杯子就会沉底,这是因为积水太浅而作为船的杯子 大也。 太大。 焉:兼词“于之”,在这里,在积水中。胶:黏住, 这里指杯底接触地面,沉底。而:转折连词。 风之积也不厚, 风蓄积不雄厚, 则 其 负 大 翼 也无力。故 九万里则风 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Error! 斯 在 下 矣, 而后乃今培风; 雄厚的风就在它的下面了,然后才凭借大风飞行; Err

9、or! 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 脊背靠近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 Error! 南。 向南飞。 Error! 蜩与 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 抢 蝉和小斑鸠嘲笑鹏说:“我们迅速飞起来,碰到 榆 枋 而 止, 时 则 不 至 而 控于地而已矣, 榆树和檀树就停在树上,有时如果飞不到树上就投落到地上就是了, Error! 奚 以 之 九 万 里 而 南 为?”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后再向南飞呢?” Error! Error! 适 莽 苍 者,三飡而反, 腹 犹果然; 到郊野去的人吃完三顿饭就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适 百里者,宿 舂 粮; 适千 里 到百里外去的人

10、,隔夜就要舂粮食准备路上需要的粮食;到千里外去 Error! 者,三 月 聚 粮。 的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蓄积粮食。 Error! 之二虫 又何知! 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 之:这。二虫:指 蜩tio和学鸠。 小 知 不及大 知, 小 年 不 及 小的智慧赶不上大的智慧,短的年寿赶不上 大年。奚以 知 其然也?朝菌 不知 长的年寿。凭什么知道道理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阴历每月最晚 Error! 晦 朔, 蟪蛄不 知 春 秋: 此 小年也。 的一天和最早的一天,蟪蛄不知道什么是四季:这些都是短的年寿。 Error! 楚之南 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 春, 楚国的南部有叫冥灵的大树,把五百年当作

11、春季, 五百岁为 秋;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 春, 把五百年当作秋季;远古有叫大椿的古树,把八千年当作春季, 八千岁为 秋:此 大 年 也。 而 彭祖 把八千年当作秋季:这些都是年寿长的。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 乃今以久特 闻, 众 人 匹 之, 不 亦 悲 乎! 现在却独凭长寿闻名,一般人跟他比起来,不也是太可悲了吗! 而:然而。乃今:现在。以:凭借。 特:独,单独。闻:闻名。匹:比。 汤之问棘也是已: 汤询问棘的事是这样的: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 “无 极 之外, 汤问棘道:“上下四方有尽头吗?”棘说:“没有尽头之外, 复无极也。穷 发 之北, 有冥海者,天 池 也

12、。 还是没有尽头。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个大海,是天然形成的海。 有 鱼焉, 其广数千里, 未有知其修者, 在这海里有一条鱼,它身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 其名为鲲。 它的名字叫鲲。 极:尽头,极限。穷发f:僻远的不毛之地;发,毛, 比喻草木。焉:兼词“于之”“于此”在这里。修:长。 有鸟 焉,其名 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 抟扶 摇 羊 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 鹏乘着旋风盘旋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靠近青天, 然后 图南, 且适南冥也。 然后打算向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羊角:旋风;旋风盘旋而上如 羊角。绝:穿

13、过。且:将要。 斥笑之曰:彼 且 奚 适 也? 我腾跃 而上, 斥嘲笑鹏说:它将要飞到什么地方去?我跳跃着向上飞, 不过数仞 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 飞 之至也。 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翔,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Error! 而 彼 且 奚 适 也?”此小 大之 辩也。 可是它将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Error! 故 夫 知 效 一 官、 行 比 一 乡、 所以那些才智能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乡百姓、 德 合 一 君、而 征 一 国 者, 其 自 视 也, 品德合乎一国之君、能力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自己看待自己, 亦 若 此 矣。 也像这蝉、小斑鸠

14、、斥一样。 效:授予。比:合。征:取 得。而:通“能”,能力。 而宋荣子 犹然 笑 之。 因而宋荣子轻蔑地嘲笑他们。 而:因而。犹然: 神态轻松的样子。 且 并且 举 世 而 誉 之 而 不 加 劝,举 世 而 世上所有的人都赞美他他却不会更加努力,世上所有的人 非 之 而 不 加 沮,定 乎 内 外 之 分,辩 乎 责怪他他却不会更加沮丧,他能认定自身与外物的分别,能辨明 Error! 荣 辱 之境, 斯已 矣。 荣耀和耻辱的界限,这样就可以了。 Error! 彼其于世,未 他在人世间,没有 数数 然 也。虽 然,犹 有 未 树 也。 拼命地追求什么。虽然这样,宋荣子还是有没有树立的境界。

15、彼其:同义代词叠用,他。于:在。数数shu shu然:迫切追求 的样子。虽然:虽然这样。犹:还。树:树立起来的境界,动词作名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 列子乘风飞行,轻盈美妙,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求福这件事 未数数 然也。此虽免乎 行, 犹 有 所待者也。 没有拼命地追求。这虽然不用行走,但还是有依靠的东西。 泠ln然:轻妙的样子。有:通“又”。 反:通“返”。于:介词,对于。待:凭借。 若夫 乘 天 地之正, 至于利用天地的自然本性, 而御 六 气 之辩, 以游 无 穷 者, 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来遨游无穷无尽的宇宙, 彼且恶乎待哉! 故

16、曰: 至人 无 己,神人 无 功, 他将要依靠什么呢!所以说:至人不偏执于自己,神人不追求功利, Error! 圣 人 无 名。 圣人不追求名声。 Error! 尧让天下于许由, 曰:“日月 出 矣, 而爝火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可火把 不息, 其 于 光 也, 不 亦 难 乎!时 雨 还不熄灭,这样要使得火把发光,不也是很困难吗!合时宜的 降矣, 而 犹 浸 灌, 其 于 泽 也, 不 亦 雨降下来了,却还要人力灌溉,这样对于润泽庄稼来说,不也 劳 乎! 太劳累了吗! 而:转折连词。其:指示代词,这、这样。 爝ju火:小火、火把。息:通“熄”,熄灭。 夫子立 而 天下治,

17、而 我 犹 尸 之, 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太平,可我还占据这个位子不做事, Error! 吾 自 视 缺 然。请 致 天 下。” 我自己觉得心里很不安。请让我把天下送给你。” Error! 许由曰:“子治天下,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 天下 既 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吾将 为 名 乎? 天下已经安宁太平了。可我还来替代您,我这样做是为了名吗? 名者,实之宾也。吾 将 为 宾 乎? 名声,是实事的宾。我将为了居宾位的名声这样做吗? 治:前一个是动词,治理;后 一个是形容词,安定,太平。 鹪鹩巢于深林, 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所需要 不过一枝; 偃 鼠 饮 河, 不 过 满 腹。 归 的不超过一根树枝;

18、田鼠饮河里的水,所需要的不超过喝满肚子。回去 休 乎 君,予 无 所 用天下为!庖人虽 不 治 休息吧天子,我没有占用天下的想法!厨师即使不下厨做 庖, 尸 祝 不 越 樽 俎 而 祭祀用的食品,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职守到厨房里 Error! 代 之 矣。” 替代厨师。” Error!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 闻 言 于接舆, 大 肩吾向连叔询问道:“我从接舆那儿听到的话,夸大 而无当, 往 而 不 返。吾 惊怖其 言, 犹 但不实用,说开去却收不回来。我为他的话感到震惊,他的话像 河 汉而无极也, 大 有 径 庭,不近人情焉。” 银河那样没有边际,跟人之常情相差太远,太不近人情了。” E

19、rror! Error! 连叔曰: “其言 连叔说:“他的话说的 谓何哉?” “曰: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是什么呢?”肩吾回答说:“他说: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住在那里, 肌 肤 若 冰 雪, 绰 约 若 处 子;不食 那神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身姿轻盈柔美好像处女;不吃 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五谷杂粮,吸清风喝甘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在四海之外。 其 神 凝,使物不 疵疠 而 年 谷 熟。 他的精神专注,使万物不生灾害疾病,并且年成好谷物丰熟。 Error! 吾 以是 狂而 不 信也。” 我认为这是骗人的因而不相信。” Error!连叔曰:“然

20、!瞽者 连叔说:“对!瞎子 无以 与乎 文 章之 观, 聋者无以与 乎 钟 鼓之声。 无法参与观赏错杂的花纹景象,聋子无法参与欣赏钟鼓合奏的音乐。 岂 唯 形 骸 有聋 盲哉?夫 知 亦 有 之。 难道只是形体方面有聋、瞎等缺陷吗?那智力方面也有这样的缺陷。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这话说的好比就是你呀。 文章:错杂的花纹。与y:参与。知: 通“智”。犹:就,就是。女:通“汝”。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 万 物 以 为 一,世 这种人,这种道德,用磅礴的力量把万物融合为一体,世人都 蕲 乎 乱, 孰 弊 弊焉 以 天下为事!之人也, 祈求能治理天下,他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把天下当回事!这样的人,

21、物 莫 之 伤,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 任何外物都不能伤害他,大水到天淹不到他,大旱使金石熔化、 土山焦 而 不热。 是 其 尘 垢 秕 糠, 将 土山焦枯也热不到他。他身上的尘土和没有用的东西,拿来 犹陶铸尧、舜者也,孰 肯 分分然 以 物 为 事!” 还能熔铸成尧、舜,他怎么肯纷纷扰扰地把俗物当回事!” Error! Error!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 种, 我树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瓠子的种子,我种上它 成 而 实五石,以盛水浆,其 坚 不 能 长大后结出五石大的果实,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不能 Error! 自 举 也; 使自己在被举起来以后不破裂; Er

22、ror! 剖 之以为 瓢,则 瓠 落 无 所 容。非不 剖开它把它做成瓢,可瓢太大,没有它能装的大东西。不是 Error! 呺然大也,吾 为 其 无用 而 掊 之。” 它内空不大,我是因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打碎了。” Error! 庄子曰:“夫子 固 拙于 用大矣。 宋 人 有 善 为 庄子说:“先生的确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一个擅长配制 Error! 不龟手之 药 者, 使手不冻裂的药物的人, Error!世世以 代代把 洴澼 为 事。 漂洗绵絮作为职业。 世世:代代。以:把。为:作为。洴澼pn p: 漂洗。kun:同“纩”,丝绵,绵絮。事:职业。 客 闻 之,请 买 其 方 百金。 有位

23、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要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 客:旅居他乡的人。之:代宋人有药方却以漂洗绵絮 为业这件事。请:请求,要求。其:代宋人。方:药方。 聚 族 而 谋 曰:我世世为 洴 澼 , 宋人召集全家族的人来商量,说:我家代代从事漂洗绵絮的职业, 不 过 数 金。今 一 朝 而 鬻 技 百 金, 收入不超过几金。现在一旦卖掉制药的技术,就可得到一百金, Error! 请 与 之。 请大家同意卖给他。 Error! 客 得 之,以 说 吴 王。 越 外乡人得到药方,就用它去游说吴王。越国 Error! 有 难, 吴王使之将。 发动对吴国的战争,吴王让他带兵。 Error! 冬, 与 那时冬天,

24、他带领军队跟 越 人 水 战, 大 败 越 人, 越人在水上作战,靠防冻药使越人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Error! 裂 地 而 封 之。 吴王割出一块土地封赏他。 Error! 能 不 龟 手 一 也, 或 以 同样是能够使手不冻裂的药物,有人凭借它得到 封, 或 不 免 于 洴 澼 ,则 所 用 封赏,有人拥有它却摆脱不了漂洗绵絮的苦差,就因为使用 之 异 也。 的地方不同啊。 一:相同,一样。或: 有人。以:凭借。 今 子有五石之瓠, 现在你有五石大的瓠子, 何 不 虑 以为大樽而 浮 乎 江 湖,而 忧 其 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大腰舟,漂浮在江湖之上,却担心它太大 瓠 落 无 所 容?则

25、夫 子 犹 有 蓬之心也夫!” 没有它能装的东西呢?可见先生还拥有一颗被茅草塞着的心!” 何:为什么。虑:考虑,想到。乎:于, 在。而:转折连词,却。蓬:一种草。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 人无功,圣人无名。 评析 至于利用天地的自然本性,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游于 没有止境的宇宙当中的人,他还依靠什么呢!因此说,至人不偏执于自己,神人不追求事功, 圣人不追求名声。 庄子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 逍遥游,这也是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心中“无我” ,就要淡

26、泊 功名利禄。 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 心也夫! 评析 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来充当大的腰舟,而漂 浮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这段话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外物所滞,而应把无用当作有用的 道理,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问题 1 选文第 1 段,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 哪些例子? 明确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

27、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问题 2 选文第 1 段, 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 用课文上的话说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 恶乎待哉!”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 无功、无名” 。 问题 3 选文第 3 段,庄子如何揭示了本段选文的主旨? 明确 庄子借许由之语“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揭示了这一选段的主旨:圣 人无名。 问题 4 选文第 4 段,通过肩吾跟连叔的对话,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塑造了一个神奇的、

28、如姑射山的神人形象,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游 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大功,但他却“孰肯分 分然以物为事” ,不求功,不居功。 问题 5 选文第 6 段中,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 明确 这里蕴涵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 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有用必须超然物外,优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 则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就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 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认识,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 问题 6 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明确 作者从原

29、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 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 ,并且三次浓墨重彩, 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 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 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海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 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 ;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 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 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

30、悲哀。 问题 7 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 ,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在 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明确 首先是全文的构思。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 样的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更显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 其次是作者倾注笔力描绘的鱼而化鸟的鲲形象。课文多次描绘这一形象,前后相互补充 印证,使其形象更丰满鲜活。这才能无双、向往逍遥而又无法逍遥的大鹏鸟,显示了作者的 才情,也隐藏着作者的苦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31、! 解析:A 项,到;适合。B 项,副词,就;代词,这。C 项,什么;厌恶。D 项,均为连词, 还是。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三飡而反 将旁礴万物以为一 世世以洴澼 为事 客得之, 以说吴王 而征 一国者 藐姑射之山 辩乎荣辱之境 A B C D 解析 : “飡”同“餐” ,“反”通“返” 。“ ”同“纩” 。“而”通“能” 。“藐” 通“邈” 。“辩”通“辨” 。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B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解析 : A 项,“不过” ,不超过。B

32、 项,“果然” ,吃饱的样子。C 项,“无力” ,没有力量。 与现代汉语相同。D 项,“文章” ,错杂的花纹。 答案:C 4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彼且奚适也 C物莫之伤 D归休乎君 解析:A、B、C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主谓倒装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8 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 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 而后反。

3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 (授予) B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努力) C犹有所待者也 (等待) D乘天地之正 (把握) 解析:C 项“待”意为“凭借” 。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析 : A 项,因果连词,因而 ; 转折连词,却。B 项,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 项,副词,将要;递进连词,并且。D 项,

34、介词,在;介词,对于。 答案:B 7对本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仍然嗤笑他们,并没有向他们学习,庄子认为这是不对 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没有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解析:A.庄子认为这是可取的。B.“懈怠”表述不当,应是表明他的修养到了一种境界。 C.“超然脱俗,树立至德”不当,宋荣子并未达到这种境界。 答案:D 8你认为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指的是什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 答:_ _ 答案:逍遥游指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达到这

35、种境界要做到: 无己、无功、无名。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2 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 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 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

36、 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 剑见王。”王曰 : “子之剑何能禁制?”曰 :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 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 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 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 : “愿闻三剑。”曰 :

37、“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 : “天子之剑何如?” 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 上决浮云, 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 匡诸侯, 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 曰 : “诸侯之剑何如?” 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 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 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 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

38、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 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 ,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为谋划) B请治剑服 (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 解析:A 项,“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 。 答案:A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 B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 C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

39、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 D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 解析:“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句式一致,排除 C、D;“而语难相击于前”句意不通, 排除 A。 答案:B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剑术高超, 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 奔走千里锐不可当, 因此赵文王称之为 “天 下无敌” 。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 而不是庶人之剑。 D 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

40、无为的思想。 解析:A 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以引起 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 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 之剑。D 项,从原文中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 答案:B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_ _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_ _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_ _ 答案:(1)听说太子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 (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3)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 参考译文:

41、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 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 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 : “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 “听说太子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触犯了大 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心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哪里还用得着这 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

42、服赵王,对下能适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 呢!”太子说:“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 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 “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 一道拜见赵王。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 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 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 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

43、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 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 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 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 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 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 : “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 : “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 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做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赵王说 : “愿意听听

44、你介绍三种剑。” 庄子说 : “有天子之剑, 有诸侯之剑, 有百姓之剑。” 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 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 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 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 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 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 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45、”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 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 斩断脖颈, 下能剖裂肝肺, 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 一旦命尽气绝, 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 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 厨师献上食物, 赵文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 庄子说 : “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 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三、语言表达 13某一全国作文大赛上,一位女生以母亲突遇车祸失忆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作文

46、, 深深打动了评审组所有人,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假如你是这位女生的同学,在获悉此事后, 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你把想说的内容拟写成一条不超过 20 字的微信。 答:_ _ 答案:(示例)恭喜荣获写作大奖,愿你母亲早日康复!(内容应涉及两方面,一是祝贺, 二是慰问) 14在一场“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针 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论辩。要求:语言准确连贯;观点鲜明;不 少于 100 字。 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先天的个性 都有缺陷,刻意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为;其次,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