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论文.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47616 上传时间:2025-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摘要: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从青少年学生入手,培养其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社会观。从青少年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的形成主要通过外界的影响形成。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学生的重要性出发,探究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研究引言:当前,社会各界正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全国人民统一理念,为国家平稳、和谐以及发展而奋斗。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培养的中坚力量,其意识

2、形态以及正确的观念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这一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极为重要的。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学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中小学生思想道

3、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性首先从性格培养方面来讲,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气。例如,目前一些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改变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青少年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拥有积极向上的观念以及深厚的爱国情谊更有助于其把握现阶段的历练机会。对于社会来讲,自然也有助于其发展。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多数学校更注重理论学习而非实践学习。学生仅仅从理论角度学习,未进行实际锻炼很容易产生共情,自然对于类似课程的学习也较为浅薄。目前,我国提倡的一些“劳动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其次

4、学校方面更注重表象而对于学生的内心实际想法则有些欠缺。学生心理问题对培养其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严重影响。因为社会环境变化或者家庭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年龄层范围越来越低,一些学生会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误入歧途。因此,针对合理价值观的培育,学校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而从学生实际出发。二、提升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研究1 .增加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目前教学中倡导加入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现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因为课业压力重的原因缺少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因为家庭原因很少让其参与劳动,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基础的劳动内容了解较少。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安排一些给父母洗脚,帮父母做一次家务这样

5、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仍较少不足以形成习惯。其次,因为注重表象的原因,学生是否认真体会到教师的用意也很难界定。因此,增加劳动教育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劳动教育内容应该是持续性的,第二,劳动教育内容应该更注重学生从中的体会。综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首先可以从教材出发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理解劳动的意义。例如,语文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为接近。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中发现有关于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并且可以由此衍生出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去实际体会。2 .注重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

6、是目前学生中常见的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因为社会经历少或者没有很好引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严重。其主要成因是因为学业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影响、同学关系以及教师错误的引导等。从某种角度来讲,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有影响的。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两方面内容具有统一性的同时,又相互影响。解决学生的心理学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应该从学校出发,例如学校可以安排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其次,对于一些性格内敛的学生来讲,其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在产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也羞于向别人表达

7、针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采用更适合他们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最后,从班级入手应该成立相应的互助小组,促进班集体共同的发展。3 .注重主题班会课的学习主题班会课的课程内容不同于学科课程,其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把握班会课的内容。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内容构成,教师可以以任何一个词语为主题进行主题班会课的开展。例如,以“爱国为内容进行主题班会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爱国历史事件,从大的爱国情怀转移到小的爱国情怀中,让学生懂得如何从自身做起热爱自己的国家。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

8、党史学习教育,更要注重利用班会课时间持续加强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青少年爱国爱党意识培养,使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学习动力。力求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始终,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引领青少年学生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束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普及到社会层面的年轻人,而应该深入到下一代青年的培养中。因此,学校和家长首先应该做好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纠正自身的陋习。同时,学校方面应该完善其管理方式和授课方式,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参考文献:1储志新,庄媛,郁涛.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3):55-57.2喻问琼.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一一以F区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04):1-3,40.张晓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