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30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三 第14、15、16、17课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含解析.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专题三 第第 14 课 虞美人 第课 虞美人 第 15 课 蝶恋花课 蝶恋花 第第 16 课 雨霖铃 第课 雨霖铃 第 17 课 声声慢课 声声慢 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诗句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析:B.设问,比喻;C.对偶,比喻;D.对偶,用典。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槛菊愁烟兰泣露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2、与何人说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C 项为直接抒情,A、B、D 三项都融情于景。 答案:C 3下列诗句,不是直接抒发情感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C 项属于借景抒情。 答案:C 4下列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依 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 片的称三叠。依其

3、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它以姹紫嫣红、 千姿百态的丰神, 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按词的写作风格分类,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 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 轼、柳永等。 解析: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答案:D 5(2017南通市模拟)下列各句,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项是( ) A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 作家应与宽广的胸怀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 旁观者清, 真诚接受他人的意见

4、,能够提升自己的创作境界。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注重以童心观照世界,语言朴实, 情感真挚,体现的是一种自然朴素、宁静纯真的美。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漫步在池塘边,荷叶撑开一张张绿色,托 出碧如翡翠的莲蓬,这让我想起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佳节,秦淮河边灯火 通明,游人如织,偶遇多年不见的知音更让人高兴不已。 解析 : A 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 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和后面的“他人的批评”不一致。C 项,“小荷才露尖 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5、头” ,意思是“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 落在它的上头” ,与后面的“荷叶撑开一张张绿伞,托出碧如翡翠的莲蓬”形象不一致。现 多用来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比喻新生事物的勃发的生命力初露锋芒, 是说有才华的人是很 容易崭露头角的,很容易得到人家赏识,后来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 发现,也用来说年轻貌美的姑娘情窦初开,美貌初露就有人追求了。D 项,“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意思是“夜深了,我千百次寻找、等待的那一个人 还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不经意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 站着” ,与句子中的“秦淮河边灯

6、火通明,游人如织”情境不合。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201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注】 故:依旧,仍然。采菱:采菱女,代指歌女。 6上片写出了夏夜的什么特点?简析上片的写景艺术。 答案 : 写出了夏夜的静谧。选取了夏夜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反 衬手法,以明衬暗,以声衬静。 7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案:以景语作结,借景抒情。以水阔写出故乡渺远,歌女难觅,归意无从抒发;烟波 浩渺又表达了诗人迷

7、离怅惘之情。 (二)(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金 缕 曲 宋刘辰翁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 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 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注】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苏季子,即苏秦,曾游说六国抗秦。 8这首词中蕴藉着诗人情感,贯穿全词的意象是_。 答案:杜鹃(子规) 9下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 答案:“画堂

8、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虚实相生(答“对比” 也可):“真无数”“画桥”“前度”所写乃是临安失陷前的繁华景象,这是虚写;而“黄 竹歌声” ,才是眼前所见宋亡后故都的凄惨悲凉,这是实写。词人将昔日之繁华和今日之败 落相互对照,虚实相映,伤怀倍添。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用典 : 以“苏季子”喻抗 元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抗击元军,英勇献身,梦回家山,却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和 深刻铭记。 (答设问、 反问也可 : 感慨于英雄们的英勇献身, 却只能魂归故里被人铭记的情感。 ) “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借景抒情:描写临安陷后,京都道上, 人烟萧瑟,一路寂寥难行,词人触景生情,抒发家国破亡之痛。 “啼尽血,向谁诉?”拟人 : 结句重又回环到“杜鹃”上,用拟人化的语气,说杜鹃 终日啼鸣但纵然啼尽鲜血,也不能诉说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悲。(答设问和直抒胸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