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 答: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有: 1、参加手术人员参与术前讨 论,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等术前准备文书工作; 2、护士了解术前方案,准备 术前用药、相关器械准备,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和必要的局部皮肤准备;3、放射技术人员做好检查机器准备,保证各设备系统工作正常; 4、手术护士引导患者 进入导管室, 并指导患者平卧于检查床, 心电监护技术员连接好心电监护, 观察 示波并记录术前心电图, 手术护士完成患者静脉通道的建立, 做好患者手术部位 的消毒,并完成铺巾; 5、助
2、手穿洗手衣,刷手,穿铅衣,在手术护士的帮助下 穿好手术衣并带好无菌手套, 然后在心电监护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连接好测压系统, 在护士的帮助下连接造影剂通道, 连接好各穿刺器械的准备, 备好必要的抢救药 品; 6、助手完成动脉穿刺,在护士帮助下备好造影导管及导丝,检查各连接系 统是否备好; 6、术者在助手的配合下在超滑导丝的指引下置入冠状动脉造影导 管,助手依据术者要求, 摇床及控制适当的投照体位, 在术者的指导下配合推注 造影剂,完成冠脉造影检查; 7、手术中,护士在术者的要求下提供器械并密切 观察患者, 心电监护技术员随时管床心电图及压力曲线的变化, 并及时向术者反 应,放射技术人员配合术者操作
3、 X 线摄像和透视,并根据需要随时回放影像; 8、 术后助手拔出动脉鞘管, 并予以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包扎, 并转移患者回病房及向 病房医生和护士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员撤出心电监护导线, 放射技术 员做好资料保存及检查设备维护,护士做好手术器械使用记录,术后器械清洗, 整理,消毒等工作,术者或助手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及术后记录。整个手术过程,台上有术者、助手及手术护士,台下有心电监护员和放射技术员。 完成一次冠状动脉造影,至少需 5 名工作人员,即包括术者、助手各 1 名,护士 1 名,心电监护及放射技术员各 1 名。其分工具体为: 1 、术者和助手,参加术 前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和检查所
4、用器材, 估计术中意外和制定处理方案, 完成手 术操作,做好术后记录、结果报告并观察病情变化; 2、手术护士,参加术前讨 论,了解每次术前方案,准备器械、辅料、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准备术 中必备的药物, 包括急救药物和造影剂, 并按术者要求随时投入意外抢救, 完场 术后器械清洗、整理和消毒; 3、心电监护技术员,患者平卧导管床后,立即连 接心好测压系统、定标压,校正压力及压力基线,随时准备记录并报告压力值, 检测心电示波,操作中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随时向术者报告,必要时做记录,术 后整理各种记录, 并向经治医生交代注意事项; 4、放射技术员,术前检查机器, 保证造影设备系统工作正常, 术中
5、配合术者操作 X 线机,并根据需要随时录像和 回放,每次操作结束, 都要检查 X 线机及附属设备, 以备下次工作时机器能正常 运行。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应逐项填写, 主要包括: 1、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种族、职业、住院号,造影号、造影时间、造影剂名称、导管名称和型号, 家庭住址和电话等; 2、病情简介 :术前诊断、病史特点、是否有冠心病易患因素、 查体体征及重要辅助检查; 3、手术经过、造影结果及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冠 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 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是狭窄, 它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构记录的 重点,对其特点应逐项描述记录, 而对扩张、 溃疡和心肌桥等可在报告或记录的 附录中写
6、明,特别是治疗所使用的器械,给予治疗的压力及植入类器械的品牌、 规格大小、数量等更应具体详细说明; 4、造影诊断及处理结果; 5、手术人员、报告书写人员及记录时间等。2、狭窄判断方法有几种?答:目测直径法; 2、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3、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3、狭窄程度如何分级?(六级) 答:狭窄程度共分六级,分别是:一级,正常,冠状动脉无狭窄;二级,轻度狭 窄,狭窄 30%;三级,中度狭窄,狭窄介于 30%50%;四级,重度狭窄,狭窄介 于 50%90%;五级,次全闭塞,狭窄 90%;六级,完全闭塞,无血流通过。4、判断狭窄应该在造影片动态下、还是静态下判断?为什么? 答:判断狭窄程度时
7、一定要在造影片动态下判断, 不应在静态下判断, 因为静态 下判断有时会导致结果严重偏差。5、简述冠状动脉的解剖,请描述分析 答:冠状动脉的解剖:一、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左后方的左冠窦内者占 92%,另有 8%开口于窦外。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室、左房、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 2/33/4 的心肌。 1、左主干,左冠状动脉发出后至分支前的一段,行走于左心 耳与肺动脉主干起始部之间,初始向左,在分支前转向心室方向走行, LM 的前 方是肺动脉主干, 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 左上方是左心耳, 下方是左室纤维三角 及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 2、前降支,通常是左主干的直接延续,从左主干发 出后弯向肺动脉圆锥的
8、左缘,随即进入前室间沟,沿前室间沟走行,绕过心尖, 终止于心脏的膈面。通畅供应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 2/3 的血液,其分 支分别向三个方向发出,即对角支、右室前支及前间隔支。 (1)、对角支,是前 降支以锐角形式向左侧发出的较大的动脉分支, 分布于左室游离壁的前外侧, 多数成人有 35 个对角支;( 2)、右室前支,是前降支向右侧、右室前壁发出的数 个小的动脉分支, 可分为上右室前支和下右室前支, 最多可达 6 支,第一右室前 支分布于肺动脉圆锥处,亦称为左圆锥支; (3)、前间隔支,多发自前降支,偶 起源于左主干, 呈直角方向进入室间隔的肌性部分, 走行自前向后, 多分布于室 间隔的
9、前 2/3 部分。 3、左回旋支,几乎呈直角起自于左主干,并沿左房室沟走 行先向左,然后从前绕向后,终止于心脏的膈面,左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心房壁、 左心室外侧壁、左心室前后壁的一部分。 其分支有钝缘支、 左室前支、左室后支、 左房支或窦房结支,除钝缘之外,其余均可有可无。 (1)、钝缘支,由左回旋支 的近端发出,沿着心脏钝缘向下行至心尖, 分布于钝缘及相邻的左心室壁。 (2)、 左室前支,由左回旋支的起始段发出, 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 多为 13 支。(3)、 左室后支,为左回旋支在心脏膈面的终末部分之一,可多达 6 支,亦可阙如,主 要取决于冠状动脉的优势情况,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
10、左房支,开口于左 回旋支的起始段向后发出,供应左房,分布于左房前壁和心耳部,约有40%的左房前支供应窦房结,此时特称为窦房结支。 ( 5)、Kugel 动脉, %起自于右冠状动 脉,%起自左回旋支,同时发生者占 %,在回旋支近端 12mm 处发出,在主动脉 根部后方走行,沿心房前壁达到房间隔下部,穿入房间隔内。 Kugel 动脉为重要 的侧枝循环途径。二、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94%),约 6%开口于窦外。右冠状动脉发出后行走于右房室沟内,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右 心耳之间向下走行, 通过心脏右缘至心脏膈面。 供应右心房、 右心室前壁与心脏 膈面的大部分心肌。主要分支有左室后支
11、和后降支。 1、后降支,多起自右冠状 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走至后十字交叉时发出的一较大分支, 沿后室间沟向下行走, 是右冠状动脉的延续,多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中、下 1/3 段,少数终止于心尖部, 甚至绕过心尖终止于前室间沟的下 1/3 处。 2、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在后十字交叉附近分支后, 继续沿房室沟走行的一支动脉, 长短不一, 最长者可达心脏左 缘,沿途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及左房的一部分, 左室后支的发育情况 是判断左右冠脉优势及均衡优势心脏的主要依据。 3、锐缘支,是右冠状动脉走 行至右心室锐缘附近发出的沿着或平行于心下缘行走的分支, 较粗大,一支多见, 两支少见,有时阙如。 4、右
12、圆锥支,为右冠状动脉向右室壁发出的第一分支, 分布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前方,有时可向左侧同名动脉形成Vieussens 环。5、右室前支, 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呈直角向前发出, 主要分布于右心室的胸肋面, 多 数为 24 支。6、常规的造影投照体位有哪些?如何操作? 答:左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规体位: 1、正位加头位(正头位) ,操作:(AP+CRA2025),后前位(正位)加头位 CRA20 25;2、正位加足位(正 足位),操作:(AP+CAU2025),后前位(正位)加足位 20 25 3 右前 斜加足位(肝位),操作:(RAO30 +CAU20 25),右前斜30加足位2025 ; 4、 右前斜
13、加头位(右肩位) ,操作:( RAO30 +CRA20 25) ,右前斜 30加头位 CRA20 25;5、左前斜加头位(左肩位) ,操作:( LAO45 +CRA20 25) ,左 前斜 45加头位20 25 ;6、左前斜加足位(脾位 / 蜘蛛位),操作:(LAO45 +CAU20 25) ,左前斜 45加足位20 25;二、右冠状动脉造影常 规体位: 1、左前斜位,操作:左前斜位 45( LAO45) 2、右前斜位,操作: 右前斜位 30(RAO30 );3、正位加头位, 操作:后前位(正位) 加头位 CRA20 (AP+CRA20)。7、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 答:
14、经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一般取右上肢桡动脉,桡动脉表浅易触及,取腕横 纹近段 3cm 左右为穿刺点,此处桡动脉一般搏动最强,并且走行较直;经股动 脉穿刺解剖定位: 先认清股三角, 由腹股沟韧带, 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 肌围成,腹股沟韧带下方 2cm 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 脉搏动,股动脉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一般取股横纹下 23cm ,股动 脉搏动的正下方为穿刺点。8、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以桡动脉穿刺为例说明: 1、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自 然外伸、外展,与身体成 45夹角,由托架托住,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2、消毒 铺巾:常规消毒铺巾,
15、消毒包括肘关节和整个手掌, 同时消毒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3、穿刺点定位:穿刺前应摸清桡动脉走行,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的 部位穿刺,一般取腕横纹近端 3cm 处,桡动脉表浅易触及; 4、局部麻醉:在桡 动脉上方用 1%利多卡因 1ml 做局部浸润麻醉,针尖基本与皮肤平行,避开浅表 静脉,过深易伤及动脉; 5、穿刺(桡动脉透壁穿刺法) :以左手食指、中指、无 名指确定桡动脉位置及走行, 右手持穿刺针在桡动脉上方进行穿刺, 穿刺针与皮 肤呈 3045角,进针方向应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穿刺针刺入桡动脉后可见 穿刺针内有回血,继续进针穿透桡动脉,以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拔出针芯后,缓 慢退针至针尾
16、部有血液喷出,再送入导丝;将导丝送入后,左手食指、拇指固定 导丝,中指及无名指共同按压住桡动脉穿刺点的近心端, 防止动脉出血。 右手退 出穿刺针, 再补充少量麻醉药浸润桡动脉, 以减少因疼痛诱发的桡动脉痉挛。 用 手术刀刀尖朝上轻轻划开皮肤约 3mm ,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防伤及桡动脉, 沿直导丝置入带有扩张管的动脉鞘管, 送入鞘管时注意一定要使导丝尾端露出鞘 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9、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进行预防? 答:穿刺部位的主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 1、动脉痉挛,预防措施:术前嘱患 者充分放松,选用润滑剂涂层动脉鞘或长鞘,经鞘给予硝酸甘油200ug+ 地尔硫卓
17、5mg+利多卡因50mg注入预防动脉痉挛,尽量做到高穿刺成功率、动作轻柔, 操作时间短; 2、局部出血或血肿,预防措施:应立即局部压迫至少5分钟至出血停止或血肿无进行性扩大, 若局部血肿进行性扩大, 应立即拔出鞘管, 加压包 扎,如果伴有前壁血肿,需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3、局部疼痛,耐心向病人 解释并检查是否有局部并发症; 4、桡动脉闭塞, 预防措施: 术前认真做好 Allens 试验; 5、腕管综合征,预防措施:选好穿刺部位,保护好穿刺血管,减少穿刺 点渗血或出血,做好压迫止血及监测局部循环情况,适当调整压迫止血压力。10、请问左冠脉造影和右冠脉造影导管的特点有何不同? 答:左冠脉造影导
18、管和右冠脉造影导管依据左右冠脉在升主动脉窦解剖位置的不 同具有相应的特点和操作要点,以 Judkins 造影导管为例说明: 1、左冠状动脉 造影导管(JQ :适用于左冠脉造影,导管头端有两个特殊的已塑形的弯度,两 个弯度之间的距离决定导管的形状型号, 其第二弯曲抵在左冠脉开口的对侧主动 脉壁级上, 可以提供点状被动支持力。 操作:导管头端沿着升主动脉弓边缘推进 直至滑入左主干开口处,注意跨过主动脉弓后不要急剧推进即可;2、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JR),适用于右冠脉造影,第二弯度的长度决定其导管的形状型号, 导管由于其头端后直形的导管易入升主动脉弓, 将导管推送至右冠脉尖端, 顺时 针方向旋转 4
19、5至90,头端将旋转向下滑入,其头端定位没有血管壁的支撑, 因此不能提供良好的被动支持力, 其支持力仅仅来源于导引导管本身的结构, 因 此需要更熟练的操作技巧。11、请问与冠脉造影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去预防? 答:冠脉造影相关并发真主要包括冠脉和非冠脉并发症两大类, 冠脉并发症有持 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急性冠脉痉挛、栓塞等;非冠脉并发症有急性 左心衰、低血压、血管迷走反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血管内夹层、血肿、肱 动脉及股动脉血栓、腹膜后出血、大出血、猝死等。相应预防措施: 1、死亡, 术前尽量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资料, 识别高危患者, 尤其是左主干及三支血管病变 患者,并做好
20、预案, 必要时预防性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临时人工起搏器; 选 择合适造影导管,疑似左主干病变者,在冠脉开口出后附件可注射造影剂先评估, 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造影时间,防止导管插入过深造成冠脉嵌顿; 2、急性心 肌梗死,防止血栓栓塞,注意保持肝素化;防止冠脉内膜脱落或撕裂,轻柔操作 避免导管插入过深过快; 冠脉痉挛, 冠脉内予以硝酸甘油注入防止; 避免空气栓 塞,做好排气、回抽; 3、心律失常,避免在冠脉开口反复操作或过深插管,切 忌长时间、大量造影剂注入造影剂,对高危患者,使用等渗性造影剂,术中密切 检测患者心电,并及时处理; 4、过敏反应,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严格术前碘 过敏试验,使用等渗
21、性造影剂,及时使用地塞米松或非那根,根据情况,适当减 少投照体位及造影剂使用量, 术中淹没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酌情补液, 促进造影 剂排出; 5、血管迷走反应及低血压,术前常规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术中常规 备好阿托品,充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及心电血压等, 及时识别迷走反应并予以处理; 6、外周血管并发症,选好穿刺点,提高穿刺成 功率,及时识别出血及血肿, 及时予以规范止血压迫, 并监测患者穿刺点渗血及 穿刺点周围循环情况。12、冠脉造影报告的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冠脉造影报告书写的主要内容: 1、一般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种 族、职业、住院号,造影号、造影时间、造影剂名称、导管名称和型号,家庭住 址和电话等; 2、病情简介 :术前诊断、病史特点、是否有冠心病易患因素、查体 体征及重要辅助检查; 3、手术经过及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最重 要和最复杂的是狭窄, 它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构记录的重点, 对其特点应逐项描述 记录,而对扩张、 溃疡和心肌桥等可在报告或记录的附录中写明; 4、造影诊断; 5、手术人员、报告书写人及记录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