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2583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Word版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疏朗流敝嘉言懿行筋疲力尽B杜撰 暮霭 臭名昭著 群贤毕至C付梓 嬉闹 孽根祸胎 繁文褥节D谍血 肄业 砥砺德行 星辉斑斓答案B解析A项敝弊。C项褥缛。D项谍喋。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舶来品一如继往悬梁刺股冒天下之大不韪B水龙头 一副对联 草菅人命 口会而实不至C度假村 一鼓作气 不胫而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两口子 一诺千金 磬竹难书 三折肱,为良医答案C解析A项继既。B项会惠。D项磬罄。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演绎事必躬亲忸怩做态有志者事竟成B缉捕 声名雀起 沁人心脾 事实胜于雄辩C噩耗

2、意气风发 鞭僻入里 多行不义必自毙D清澈 坐收渔利 乔装打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答案D解析A项做作。B项雀鹊。C项僻辟。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犒赏山青水秀赴汤蹈火胜不骄,败不馁B狭隘 脍炙人口 众口铄金 无事不登三宝店C斡旋 明辨是非 泾渭分明 温良恭俭让D恢弘 脱颍而出 蔚然成风 化干戈为玉帛答案C解析A项青清。B项店殿。D项颍颖。5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应付裕如一傅众咻和盘托出坐地分赃B油然而生 怨天忧人 蛛丝蚂迹 一笔勾销C不可名状 顾名思义 兵荒马乱 鸠占鹊巢D震聋发聩 恰如其份 革故顶新 冤声载道答案D解析A项无错别字。B项忧尤,蚂马。C项无错别

3、字。D项震振,份分,顶鼎,冤怨。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既往不究英雄辈出中流砥柱繁文缛节B按部就班 遮天避日 短小精悍 游目聘怀C开源节流 故技重演 要言不烦 总揽大权D偃旗息鼓 得鱼忘筌 循规蹈矩 细大不揖答案C解析A项究咎。B项避蔽,聘骋。D项揖捐。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歉收抚恤厉行节约羚羊挂脚,无迹可寻B蔓延 狡黠 骄奢淫佚 盲人摸象,各执一端C喝彩 筵席 神采飞扬 庆夫不死,鲁难未已D赝品 屋檐 成绩斐然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答案D解析A项“羚羊挂脚”应为“羚羊挂角”。B项“骄奢淫佚”应为“骄奢淫逸”。C项“庆夫不死”应为“庆父不死”。8下列各组词语

4、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笔杆子崭露头角事宽见玩,急难成效B伸张 高才生 攻于心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勘误 座右铭 优哉游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凄怆 冷不防 弥天大谎 木尤如此,人何以堪答案C解析A项“事宽见玩”应为“事宽则完”。B项“攻于心计”应为“工于心计”。D项“木尤如此”应为“木犹如此”。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简练部署焚膏继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接洽 诅丧 披星戴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谙熟 报销 宵衣旰食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D宣泄 商榷 精兵减政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答案A解析B项“诅丧”应为“沮丧”。C项“闻者足诫”应为“闻者足戒”。D项“精兵减政”应为

5、“精兵简政”。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绛纱厮混砥砺前合后偃待价而估B锱重 荫庇 蓬蒿 刍牧之场 灯影幢幢C钮扣 瑕疵 信笺 掎角之势 坐贻聋瞽D坍弛 绯红 绊脚 理屈词穷 芳草萋萋答案D解析A项“估”应为“沽”。B项“锱”应为“辎”。C项“钮”应为“纽”。1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没有避讳“北漂”的经历,那时每天四处奔波,备尝艰辛,常常遭遇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坚持追求梦想,终于迎来了展露头角的机会。B与人交往时要心胸宽广,对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要多包容,这样才能消除歧见与隔阂,增进了解,彼此融恰相处。C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怅,感

6、受“蓦然回首”的怦然心动,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绯恻。D这部经济学家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揭示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答案D解析A项展崭。B项恰洽。C项绯悱。1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需要警惕众口烁金的舆论传播方式,因为传言的力量很容易被放大,舆论传播者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非常重要。B草婴,这位让我们领略到俄语文学巅峰美的翻译家,平日是一个笑眯眯的蔼然老者,而一旦涉及对译文的斟酌,他绝不凑合,马上表现出一字不轻忽的严谨。C乡土中国一书源自作者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的犀利洞察与扎实调研,其中的分析鞭辟入理

7、,为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D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故乡的两所高中分别考虑在校园内树立铜像和设立陈列室,以激励后辈学子传承她的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A项烁铄。C项理里。D项树竖。二、阅读鉴赏13(201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

8、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解析结合诗歌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和苏轼兄弟的生平可知,苏轼兄弟与李揆非常相似,声名卓著,举世皆知,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

9、尤著,故化用此典。故可推知,苏辙如果被单于知道自己家世第一,很可能被扣留。所以苏轼用此典,一是嘱咐苏辙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二是暗含对远行弟弟的担心,希望他能小心谨慎,平安归来。可知A、C、E三项正确。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与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_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

10、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并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11、。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

12、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

13、最初的种、类概念。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

14、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B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C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D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

15、初的种、类概念。答案C解析A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的说法以偏概全,原文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B项古诗歌中和原始神话中说明道理的方式反了。D项“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强加因果,原文不存在因果关系。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B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C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

16、”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D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答案C解析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B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C“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

17、”,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答案D解析“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无中生有。原文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三、语言运用17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18、。“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答:_答案(示例)“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群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固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对供选择的汉字的文化意蕴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分析所给例句,明确其写作思路,以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诗句、修辞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相关词语连缀成一段文字。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19、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_?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_。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的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 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_。答案汉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19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见形知意的特

20、点。请从“尖”“卡”“回”“功”“正”“囚”“富”“尘”中任选一个字,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要求:通过对字形的解释进而揭示一个哲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答案(示例)“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身躯,是自己敢于和自己叫板的结合体。你看,“小”的高高在上,把“大”的实实在在地踩在脚底;那“大”的却匍匐称臣,心甘情愿地成为“小”的坐骑。说它矛盾,仔细想来也不矛盾,因为就是这样特殊的结构揭示了人世间的一个真谛:“小”字辈们要想置身“尖”端、出人头地,一定要有“大”的来做雄厚的根基。20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请你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

21、描述画面字意。不超过100字。答:_答案(示例一)“牧”字像人手持牧鞭(或树枝)赶牛之状,表示放牛吃草的意思,所以“牧”字的本义为放养牲畜。引申为名词,指放养牲畜的人。(注:在古代,统治者把老百姓视同牛马,而以牧人自居,所以称管理和统治老百姓为“牧民”,一些地方州郡的最高长官也被称为“牧”或“牧伯”。)(示例二)“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握手即“友”。(示例三)“册”是我们祖先的“书”,在竹简上写字时难免出错,怎么修改呢?先用刀把竹简上的错字刮掉或者削去,然后重写。“册”后面加一把“刀”,记录的就是这种修改方法,“删”字最初表示的就是“删除、去掉”的意思。(示例四)“男”由“田”和“力”组成,“田”表示田地;“力”是古代一种农具,使用这种农具耕地要花费很大力气。在田地里种庄稼,是成年男子的任务,所以就用“田”和“力”合在一起表示“男”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