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2605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 Word版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文言知识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增强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2.体会孟子文章长于论辩,善于比喻的特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把握其“四端说” 性善论思想。2.弘扬“仁义礼智”的 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本性中发现仁义礼智的幼苗并努力培养和发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3.领会性善论思想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重点讲授第1则。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3.理解孟子的“四端说” 性善论思想教学难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 质疑、讨论交流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语设计

2、: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时代,儒墨道法,诸子突起,百家争鸣。似乎在一个瞬间不可思议的迸发出了人类最深邃的思想,最卓绝的智慧。我们常常忘了,当时,我们的先民才刚刚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刚刚学会了冶铁技术,还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奴隶社会。但我们知道,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出世”与“入世”,或在二者之间挣扎,几乎都没有跳出这些哲人的樊篱。传统和反传统从这里发源,士大夫积极进取和退守自持的根也在这里。竹子思想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积淀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凝结为我们民族的灵魂。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最

3、后一刻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来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过渡语)熟悉课文内容是学习的起点。让我们从起点开始奔跑。一、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过渡语)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那就是多读。请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误。全班齐读。了解内容。二、检查预习(过渡语)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预习是学习的催化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催化作用如何。1、多媒体归纳重点字词句和特殊句式(出示通假字)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过渡)通假字的学习很顺利,我们来看看词类活用(出示活用

4、句子)旷安宅而弗居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小结: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和检查预习,掌握了文言重点词语,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仁义礼智。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下一个话题。三、齐读第1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1、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

5、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2、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

6、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

7、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要“扩而充之”,要“存之”,要“求”之,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要“熟之”,要不“自暴自弃”。4、孟

8、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四、总结教学,布置课外作业: 1、总结教学: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潜能,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要“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2、背诵文章第一则 3、课外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