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3771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沪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主要内容】1.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如何表示化学反应;3.化学变化中物质间存在怎样的质量关系;4.如何应用化学变化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方法提示】 学习本章知识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同小组同学合作,互助学习;多动手实验探究、多写多练已学习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你一定就能轻松学会本章知识。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学习重点】 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学习难点】

2、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导 学 过 程【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1.请你将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事例观察到的现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白光,放出 ,生成 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放出 ,生成 色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 ,生成 色固体。燃烧反应的特征 。燃烧是一种 、 的剧烈的 。2.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加热2支蘸水和酒精的粉笔头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将1根小木条和蜡烛放在酒精灯上点燃3.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 ;(2)可燃物与 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 。4.观

3、察课本P93页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讨论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原因: 。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不能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活动二】 认识灭火的一般方法1.试着写出生活中常用于熄灭蜡烛的方法,注明熄灭的原因。方法1: ,灭火原理: ;方法2: ,灭火原理: ;方法3: ,灭火原理: ;方法4: ,灭火原理: ;方法5: ,灭火原理: 。2.生活中一般灭火的三种方法:将 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 隔离;使用大量的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 以下。 3.阅读课

4、本98页最后一段,火场自救,并填空。火势很小,根据起火原因,可以用于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将它扑灭;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就应沿着疏散通道迅速离开火场,并拨打火警电话 求救;当被困火灾区,应用 捂住口鼻, 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4.写出下列灭火方法,并注明原因。(1)炒菜时锅中油着火; , 。(2)做实验时,酒精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 , 。(3)图书馆中图书着火。 , 。【课堂检测】 1.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

5、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具有_,温度达到_又与_接触。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这是因为红磷虽然与_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因为水中白磷温度超过_,而不与_接触。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因为 。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 。由上述实验可知,如何才能方便保存白磷?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棉花比煤更易被点燃,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 )A.棉花接触空气面积大 B.棉花的着火点高 C.棉花的着火点低 D.棉花的密度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 ( ) A.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着火点高 C.接触氧气少 D.潮湿,不易继续燃烧4.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图所示。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能解释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的原因吗?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