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4420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 2 测量知识 1. 解释下列名词:旋转椭球、地球椭球、总地球椭球、参考椭球、垂线偏差、参考椭球定位 2. 何谓水准面 , 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 3. 什么叫测量坐标系?坐标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数学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有何不同? 4. 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5. 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 6. 何谓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如何进行分带? 7.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 8. 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 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 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

2、的经度? 9. 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 ,y=20792538.69m。问: ( 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 2) P 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 3)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10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 11. 什么是测图 ( 测定 ) 和放样 ( 测设 ) ? 12. 什么是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 13. 解释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14. 解释 1954 北京坐标系和1980 西安

3、坐标系 15. 测绘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16. 测量基本要素有哪些?分别能用哪些仪器来观测? 4 水准测量 . 试绘图说明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测量、高程计算方法。 什么叫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 3. 什么叫水准管分划值?圆水准器和长水准管的作用有何不同? 4. 什么叫视差?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 5. 单一水准测量路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如何求高差闭合差? 6. 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什么?尺垫有何作用?在哪些点上需要放置尺垫?哪些点上不能放置尺垫? 为什么? 7. 水准仪的型号DS3中各字母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8. 试述三、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有哪些

4、限差规定? 9. 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10. 试述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后视与前视距离大致相等的理由。 11. 若规定水准仪的i 角应校正至20以下,问:这对前、后视距差为20m的一个测站,在所测得的高差 中有多大的影响? 12. 在施测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时,为何要规定用偶数个测 站? 13. 对一条水准路线进行往返观测有什么好处?能消除或 减弱什么误差的影响? 14. 设 A 为后视, B 为前视,当后视读数a=1.248m,前视读数 a=0.898m, 问 A点比 B点高还是低?若B点的高程为13.960m, 则 A 点的高程为多少? 15结合水准测量的主

5、要误差来源, 说明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的事 项。 16. 试整理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个点高程。 17. 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有几种方法?如何校核? 18. 图 1 为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试整理填表计算各点高程。 19. 图 2 为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试整理填表计算各点高程。 HA=44.313m BMA 9 站 -0.108m 2 1 3 10 站 +1.224m 10 站 -0.714m 8 站 -0.363m 图 1 2 20. 进行水准仪的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 校正时 , 仪器首先在A、B 两桩中间, 得 A 尺读数为 a1=1.478m, B 尺读数 b1=1.968m,

6、然后仪器搬至B点近旁 ,B 尺的读数b2=1.766m, A尺读数 a2=1.256m, 试问 : 1)、仪器 i 角有多大 ? 2) 、视线水平时的正确读数a2=? 21. 试整理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站 编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及 尺号 标尺读数K+黑 减 红 高 差 中 数 备 考 上丝上丝 后距前距 黑面红面 视距差d 1 1160 1162 后 A 1130 5917 1099 1127 前 B 1144 5832 后- 前 2 1354 1527 后 B 1311 5998 1268 1441 前 A 1483 6271 后- 前 5 角度距离测量 1. 解释下列名

7、词:水平角、垂直角、天顶距、指标差、视准轴 2. 经纬仪测角时,若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点,其水平度盘读数是否相同?若经纬仪架设高 度不同,照准同一目标点,则该点的竖直角是否相同? 3. 电子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 试述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5. 试述用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6. 试述水平角观测中的照准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有什么区别。 7. 试述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8. 角度测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哪些误差可以通过正倒镜的方法予以消除? 9. 用 J6 经纬仪观测一目标。盘左的竖盘读数为81 0 34 36”,盘右的竖盘读数为 27

8、8 0 26 24”,试求该 目标的天顶距Z,竖角及指标差x。 11. 解释名词:钢尺量距、光学视距、电磁波测距、相位测距、脉冲测距、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 12. 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13. 测距有哪几种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4. 试述钢尺量距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15. 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16.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20m+0.0034m+12.5 10 -6 m/m 20m (t-20 ), 今用与检定时相同的拉力 丈量某段距离,问:当t 30时所量距离较该段距离的实际值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 17. 一把尺长方程式为lt

9、=30m+0.002m+1.210 -5 30 (t-20 ) 钢尺,量得AB 两点间的倾斜距离 S=300.030 米,丈量时,测得钢尺的平均温度为15 ,两点间的高差为3 米,试求该段距离的实际水平 长度为多少? ( Sh= -h 2/2S ) 18. 今用一 20m的钢尺丈量AB之长。已知AB长约为 120m ,若要求因定线误差而使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 大于 15000,问定线误差不得大于多少毫米? A B 2 3 2.4km 4.4km 2.1km 4.7km -4.123m -4.569m +1.258m +0.456m HA=16.137m HB=9.121m 1 图 2 3 19

10、. 写出当视线倾斜高距测量计算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并说明式中各各符号的意义。 20. 什么叫三角高程测量?它是如何求得两点之间高差的? 21. 什么叫全站仪?全站仪的特点有哪些? 6 控制测量 1. 解释下列名词:角度前方交会、边长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导线左角、极坐标法、自由设站法 2. 何谓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3.选定控制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 导线布设形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5. 简述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计算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有何异同? 6. 闭合(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已知数据、观测数据、求算数据各有哪些? 7. 常用的交会定点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11、? 8. 简述 GPS 卫星定位原理及相对精典测量的优点。GPS测量有哪些误差来源? 9. 已知单一导线的坐标闭合差fx=-72, fy=+32 , 导线全长为 351 ,则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多少? 10. 试求 P1、P2、P3、P4的坐标。 D A C B P 1 P2 P3 P4 TAB=135 0 T CD=45 0 XB=400m X C=200.010m YB=0m Y C=600.015m 11. 已知 TBA=135 ,角度与边长观测值已填在图上,试求AC 、CD 、DE 、EA的方位角及C、D和 E点的坐标。 ( XA=1000m,YA=1000m,) B 135 0 200.

12、200m A 90 00006 90 00006 C 100.020m 100.200m 90 00006 90 00006 E 200.020m D 12. 何谓坐标正、反算?试写出计算公式。 13. 何谓三联脚架法?它有何优点?其外业工作应如何进行? 7. 碎部测量 1. 何谓控制测量、碎部测量?2. 试述经纬仪测图法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作业步骤。 3. 什么是数字测图?数字测图与常规测图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4. 何谓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原则是什么? 5. 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6. 测绘地物时,对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作了哪些规定?举例说明。 7. 何谓地貌

13、?试述地貌的基本形状。8. 何谓地性线和地貌特征点? 9. 测图时,怎样选择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 10. 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高线平距?等高线有何特性? 11. 在地形图上主要有哪几种等高线?并说明其含义。12. 试用 5 条等高线绘出一山脊(山谷)地貌。 十.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 1. 什么是数字测图?基本原理是什么?2. 简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应包含哪些内容? 3. 地面数字测图外业采集数据包括哪些内容?4. 简述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全站仪)的成图过程。 十一 . 地形图的应用 1. 什么是 DEM 、DTM ?DEM有何特点? 2. 数字高程模型有哪些应用?

14、 100 27000006 200 100200 200 90 000 06 270 000 06 9000006 13500006 13500006 4 3.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 怎样根据等高线确定地面点的高程?5. 怎样绘制已知方向的断面图? 6. 下图为某幅1 1000地形图中的一格,试完成以下工作:(1) 求 A、 B、C、D 四点的坐标及AC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2) 求 A、D 两点的高程 及 AD 连线的平均坡度。(3)沿 AC 方向绘制一纵断面图。(4) 用解析法计 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 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对应字母是什么? 8. 若已知某点经纬

15、度如何求所在图幅编号?若已知某幅图的编号是 J50G001001,问其四邻图幅的编号各是多少? 3 测量误差 1. 解释下列名词:真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中误差,权,相对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容许 误差,相对误差,误差传播定律,最小二乘法 2. 偶然误差有何特性?能否将其消除? 3. 观测结果中的系统误差有什么特点,它给观测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减弱或消除? 4. 某三角网共有30 个三角形,根据观测值算得各三角形的角度闭合差如下。( 按闭合差的绝对值大小排 列) 。试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 算至 0.01 ) 0.5 ; 0.6 ; 0.8 ; 1.0 ; 1.4 ;

16、l.7 ; 1.8 ; 2.1 ; 2.5 ;2.7 ; 2.8 ; 3.2 ; 3.6 ; 4.0 ; 4.2 ; 4.8 ; 5.3 ; 5.9 ; 6.1 ; 6.8 ; 7.5 ; 7.9 ; 8.5 ; 9.1 ; 9.8 ; 11.3 ; 12.9 ; 15.6 ; 18.8 ; 21.0 5. 用检定过的钢尺多次丈量长度为29.9940m 的标淮距离 ( 此值可作为真值) , 得结果为: 29.990, 29.995 , 29.991 , 29.998 , 29.996 ,29.994 , 29.993 , 29.995 , 29.999 , 29.991 ,( 单位: m) 试

17、求一次丈量 的中误差。 6.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这些观测值的精度是否相同? 7.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能否认为误差绝对值小的观测值的精度,较 误差绝对值大的观测值的精度要高? 8. 试述权的含义。在平差计算中,观测值的权不同,对计算最或然值有什么影响? 9. 什么是单位权?什么是单位权中误差?什么样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 10. 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记错、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定线误差、照准误差、目标 偏心、读数误差 11. 以同精度测得AB边长 10 次, 其数值分别为: 325.451, 325.453,

18、 325.452,325.453,325.451,325.452, 325.450, 325.453, 325.452, 325.453, 试求该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及其相对中误差。 12. 对某一角度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观测,上午观测了4 测回,其四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53 1230,下 午观测了6 测回,其六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53 1233,晚上观测了8 测回,其八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 为 53 1239,假定每一测回中误差相同,试求该角度的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13. 如图所示,试求P点的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单位权中误差、加权平均值中误差。 线路起点高程m 高差 m 路线长度km A-P 15.575 4.435 2.0 B-P 12.360 7.655 2.5 C-P 26.550 -6.545 2.5 D-P 29.375 -9.375 5.0 E-P 14.335 5.675 2.0 A B C D E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