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6895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第7-11单元)期末综合检测(一)(含精析) (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a23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2北京中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下列海洋利用或开发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从深海中得到锰结核B.降压使水沸点降低C.利用海滨砂矿得到钛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3.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4.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A.太阳能B.化学能 C.动能D.电能5.实验室

2、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石灰石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浓盐酸6.(2012重庆中考)复合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B.KNO3C.KClD.Ca3(PO4)2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8.下列试剂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的是()A.酚酞试液B.食盐水C.肥皂水D.碳酸钠溶液9.(2012黄石中考)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

3、铁比生铁硬B.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高炉炼铁的原料C.可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D.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10.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C.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11.(2012眉山中考)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1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

4、D.丙甲乙13.(2012无锡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60 时,在100 g水中加入100 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 g1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不合理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ACaCO3KNO3水BNaOHNa2CO3Ca(OH)2溶液CNaClNa2CO3稀盐酸DCO2HClNaOH溶液1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BaCl2Na2SO4B

5、.Na2CO3NaClNa2SO4C.CuSO4NaClNaNO3D.Na2SO4HClKCl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6.(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下列几种物质:二氧化硫 酒精 食盐 氢气 稀硫酸,请用序号填空。(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是_;(2)形成酸雨的物质是_;(3)最清洁的燃料是_;(4)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物质是_;(5)用作消毒剂的有机物是_。17.(5分)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2)10 时,向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

6、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_溶液;(3)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硝酸铵D.浓硫酸18.(6分)(2012泰安中考)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重铬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2O74K2CrO42X3O2,工业明胶制造药用胶囊,导致胶囊重金属铬超标。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能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通常情况下,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

7、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点,是最硬的金属;在加热时,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其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价),同时还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常见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1)K2Cr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_;K2Cr2O7分解生成X的化学式为_;(2)归纳铬单质的物理性质_;(3)铬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报道,如: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面对事件要科学分析,正确判断。你认为下列认识缺乏科学性的是_(填字母序号)。A.使用了化学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危害B.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都是化工产品,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学惹得祸C.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与

8、摄入量有关,量变才能引起质变D.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19.(7分)(2012福州中考)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乙物质是_,它的一种用途是_。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2)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_。(填标号)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0.(10分)粗盐中混有不溶于水的泥沙,通过下述实验除去泥沙等杂质,使粗盐得到提纯。(1)在上述仪器中,可用于粗盐提纯实验的

9、有_(填写仪器名称)。(2)按要求填写粗盐提纯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及其相关内容:加快溶解固体食盐的方法有(写出两种)_、_。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趁热过滤洗涤。(3)某同学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所得产品量明显比其他同学少,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_;_。21.(10分)(2012北京中考)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1)实验装备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用一定质

10、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现象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现象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表中的现象为_,现象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

11、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3)实验反思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2.(6分)(2011乐山中考)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

12、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提示:NaHCO3HCl=NaClH2OCO2)物质样品消耗稀盐酸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质量(g)975.480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23.(6分)(2012厦门中考)现称取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 g,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时CaCl2溶液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2)计算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

13、溶液的pH_7(填“”“”或“”)。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紫砂壶属于硅酸盐材料;真丝围巾是用蚕丝纤维制的,蚕丝是天然纤维,非有机合成。故选C。2.【解析】选C。根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深海中含有锰结核,从深海中简单得到锰结核,属于物理变化;水的沸点降低、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等过程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选C。3.【解析】选C。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含有机物。4.【解析】选B。营养素中蕴含的化学能在人

14、体内转化为热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5.【解析】选A。生石灰能吸收水分而变质,氢氧化钠既能吸水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而此三种物质都需要密封保存,而石灰石既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也不具有吸水性,本身不具有挥发性,不需要密封保存。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复合肥料的判断。复合肥料中应含有氮、磷、钾三种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故选B。7.【解析】选D。本题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D项在叙述溶解度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所以D项应改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8.【解析】选B。酚酞试液遇

15、盐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A可以区分;食盐水与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都不反应,没有现象,不能区分;澄清石灰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能与肥皂水反应,肥皂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可以区分;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变浑浊,故D可以区分。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铁的认识,解答本题需明确两点:(1)铁的性质;(2)铁的冶炼。纯铁质软,生铁为铁的合金,硬度更强,A错误;炼铁的原料为铁矿石、焦炭、石灰石,B正确;硫酸铜能与铁发生反应,所以铁质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波尔多液,C错误;铁锈疏松多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加速铁制品的锈蚀,D错误。10.【解析】选C。小苏

16、打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或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变得疏松,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图像中一些特殊的点、段及折线的意义。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但稀硫酸的pH仍小于7,与图像不符,A错误;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错误;镁比铁活泼,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快,在坐标中斜线比铁的斜线陡,等质量的镁和铁与同浓度的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镁的大于铁的,C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少,但最后溶液的质量不为零,D错误。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

17、强弱的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甲、乙与硫酸铜的反应情况可知,甲的活动性比铜强,乙的活动性比铜弱;由丙与甲的硫酸盐能反应可知,丙的活动性比甲的强,故正确的活动性顺序应为D项。13.【解析】选B。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A不正确。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正确。降低温度,乙的溶解度增大,所以降温不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不正确。60 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100 g溶剂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60 g甲物质,100 g水中加入100 g甲,只能溶解60 g 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0 g,

18、D不正确。14.【解析】选D。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时,NaOH溶液不但能与HCl气体反应,还会和原物质CO2反应,所以D是不正确的。15.【解析】选D。 A中产生硫酸钡沉淀;B中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C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D中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是无色的,且都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16.【解析】厨房中常用食盐作为调味品;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最清洁的燃料;汽车铅蓄电池中常用硫酸增强导电性;医疗上,常用酒精作为消毒剂。答案:(1)(2)(3)(4)(5)17.【解析】(1)由溶解度

19、曲线知,30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即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因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则1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钠的;(3)因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若要让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需要降低温度,题目所给物质中,只有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C。答案:(1)(2)NaCl(3)C18.【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如何求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从题目叙述中寻找信息等知识点。第(1)题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第(2)题要从题目中去找答案,如: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

20、点,是最硬的金属。第(3)题结合材料中“在加热时,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其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价),同时还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关键信息进行判断,可以得出:铬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铬、二氧化硫和水,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第(4)题从生活中就可以得出答案。答案:(1)6Cr2O3(2)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较高,金属中硬度最大(3)2Cr6H2SO4(浓)Cr2(SO4)33SO26H2O(4)A、B19.【解析】本题主要以物质相互反应关系为主题,主要考查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有关反应。(1)根据反应关系图可以确定甲能与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甲为稀盐酸;再根

21、据乙能生成丙,可以确定乙为碳酸钠,丙为氢氧化钠(或:乙为氢氧化钠,丙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制造洗涤剂等。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或:2NaOHCO2=Na2CO3H2O)。(2)关键理解氧化物的范围,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A中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就可以。B中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盐是碳酸盐就可以。C中氧化物是水就可以。答案:(1)Na2CO3或NaOH制洗涤剂(合理答案均可)Na2CO3Ca(OH)2=CaCO32NaOH或2NaOHCO2=Na2CO3H2O(合理答案均可)(2)A、B、C20.【解析】(1)过滤使用的漏斗不能是长颈漏斗,集气

22、瓶、试管在粗盐提纯中没有用到;(2)将固体研碎、使用玻璃棒搅拌或加热等方法均可加速溶解;(3)造成产品产量少的原因很多,如药品未完全溶解就开始过滤、在过滤或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答案:(1)酒精灯、漏斗、烧杯、蒸发皿(2)将固体研碎使用玻璃棒搅拌(合理答案均可)过滤引流蒸发(3)药品未完全溶解就开始过滤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答案合理即可)21.【解析】(1)碳酸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2)由表中的实验现象可知,NaHCO3不能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滴加NaOH溶液时,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

23、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因此溶液变浑浊可能是CaCl2与NaOH反应生成的Ca(OH)2;可根据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现象,用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方法验证不溶性物质是碳酸钙还是氢氧化钙;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采用检验反应物的有无或检验生成物的方法。答案:(1)产生气泡Ca(OH)2Na2CO3=2NaOHCaCO3(2)【实验1】CaCl2CaCl2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表中已经给出)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实验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

24、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3)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22.【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9 g75.4 g80 g4.4 g, 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及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均可由CO2的质量求出。答案: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9 g75.4 g80 g4.4 g。设样品中的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NaHCO3HCl=NaClH2OCO284 58.5 44x y 4.4 gx8.4 gy5.8

25、5 g(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为:100%93.3%(2)样品中NaCl的质量9 g 8.4 g 0.6 g,NaCl的总质量0.6 g5.85 g6.45 g,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8.1%。23.【解析】本题是一道简单的分析图表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分析图,直接将数据代入方程式计算即可。(1)求样品中NaOH的质量,只要求出Na2CO3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Na2CO3的质量即可,同时求出CaCl2的质量。(3)样品中有NaOH,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答案:(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11 100x y 5 g106/100x/5 gx5.3 g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10 g5.3 g4.7 g(2)111/y100/5 gy5.55 g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55 g/50 g100%11.1%(3)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