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57069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专题练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基础组 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6冀州中学热身中共某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显然阐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22016冀州中学周测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

2、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答案B解析“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项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D项。32016衡水二中一轮检测1949年,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A美国对华政策调整B新中国外交更具包容性C中苏关系开始恶化D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

3、化答案B解析美国此时依然坚持对华敌视的态度,故A项错误;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故C项错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对立和斗争,故D项错误。42016衡水二中猜题美国商业周刊对某次会议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得出以上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中、印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发挥了大国作用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D美国没有在印

4、度支那会议中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可知,“某次会议”指的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会上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使得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破产。故B项符合题意。52016枣强中学月考1961年美国在安理会制造“一中一台”的图谋失败后,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属于重要问题事项”的提案,这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当时有人分析,这一提案反而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依据是()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日益衰落B美国被迫

5、放弃分裂中国图谋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高D发展中国家大量加入联合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题干中可知美国的提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而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正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C两项与题意无关,故B、C两项错误。62016衡水二中预测“号外”指专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刚刚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而临时编印的报纸。上图反映的是人民日报一期号外所报道的历史事件。下列有关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了中美民间交往的大门B结束了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C直接推动

6、了中日两国的建交D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答案D解析图片信息反映的是中美正式建交。打开中美民间交往大门的是“乒乓外交”,故排除A;B、C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影响,排除。故选D。72016武邑中学期末1985年后,在军委主席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央军委将原来11个军区合并成7个,并通过百万大裁军,将军区编制人员减少了50%。我国这样做的原因是()A树立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B国家经济困难而无力负担C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D中美关系已经完全缓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因而我国无须再保持庞大的军队数量,C项正确;A、B、

7、D三项材料无从体现。82016衡水二中热身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通过图片可以看出,这体现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主要是开展多边外交,A项正确。当前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项不正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C项不正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金砖国家都不是区域合作组织,D项不正确。92016武邑中学热身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第十三次元首峰会上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的综合中心,合

8、力打击三股势力”。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行10余次规模不等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从材料“执法安全合作”“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等关键词可知选择C项。A项错在结盟;B项错在一体化;D项正确但材料并未体现。102016衡水二中月考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C积极推进新型

9、区域合作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活动,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不仅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故B项错误;从材料涉及的外交事件可以看出,中国有区域合作,也有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故C、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题25分,12题8分,共33分)112016枣强中学仿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

10、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1982年邓小平中国的对外政策材料三邓小平曾经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各国的和谐相处,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钱其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6分)(2)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

11、目标和目的。(8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新时期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11分)答案(1)变化:由结盟到不结盟;由“一边倒”的单边外交到多边外交。(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目的: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成就:首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意义: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推动了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示范。解析第(1)问,据图一可以得出“一边倒”和结盟政策,据图二可以得出多边外交和不结盟政策。第(2)问,先据材料二概括出“目标”,再从国内经济建设的角度说明“目的”。第(3)问,先从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说

12、明“成就”,再说明创立此组织的“意义”。122016衡水二中周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答案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

13、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选答二: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解析回答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问题围绕内外因展开回答,以所学知识为主。能力组 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32016冀州中学模拟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尽管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无时无刻不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14、约是美国望而生畏的重磅炸弹,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一边倒”战略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B中国综合国力强大C美苏争霸导致美国对华政策收缩D中苏联盟共抗美国答案A解析中苏同盟使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不得不考虑苏联因素,这正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产生的积极效果,A项正确;建国初期中国综合国力弱小,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在朝鲜战争中苏联未出兵,故D项错。142016衡水中学一轮检测毛泽东认为,如果新中国对旧条约的处理能首先从中苏条约开始,则“在国际上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政治资本去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去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

15、义国家所订的条约”。据此可知,毛泽东寄希望于中苏条约()A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加强了中苏团结和合作C有利于中苏联合反对帝国主义D使“一边倒”方针得以落实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的条约”,表明毛泽东期望以中苏签订条约为契机,废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和不平等条约,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52016衡水中学猜题观察下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并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

16、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发展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图片显示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欧,东欧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C项正确,A项错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其次集中在北欧和东亚,这说明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也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故B、D两项错误。162016枣强中学热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答案D解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为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

17、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平等互利的特点。A、B、C三项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但与题意强调的特点不符;题干的表述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可适用于任何制度的主权国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差异,故D项正确。172016衡水中学预测“国际人格的丧失使国民党以中央政府名义治理台湾地区的法统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国民党开始面临治理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导致国民党“国际人格的丧失”的是()A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台湾当局的扶持B新中国政府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

18、A项错误,直到今天美国也没有放弃对台湾当局的扶持;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重大改变是从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开始的,根据国民党的“法统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可知,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182016冀州中学期末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突破,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下列关于中英“半外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妥协B英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C

19、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D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灵活运用答案A解析中英关系因香港问题而纠结,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英国需要承认新中国。因为中英两国意识形态不同,英国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半外交关系”体现了双方的矛盾与妥协,故选A项。B项明显错误;C项说法错误,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以敌对为主;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192016衡水中学期末1967年10月正准备竞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发表文章指出:“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来助长它的狂热,增进它的仇恨,威胁它的邻国。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十亿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1970年中国国庆时

20、,毛主席特意把美国作家斯诺请上了天安门城楼,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寄希望于美国人民。”材料反映了()A中美关系缓和纯属历史的偶然B中美建交以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C乒乓外交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美两个国家缓和关系的愿望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美两国为了既不失脸面和尊严,又能化解矛盾,双方开始相互间接地透露有意缓和两国关系的信号,故选D。A、B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是中美乒乓外交的背景,C项不符合题意。202016武邑中学期中“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

21、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C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奠定了基础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答案B解析据“在公报中”“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中美和解”等信息,可知这说的是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结束,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A项错误;中美关系开

22、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错误。212016衡水中学期中1971年7月16日日本共同社两次全文转播了中国新华社当日播发的关于中国已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后又用急电转播了美联社关于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声明的报道。面对此重大新闻事件,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答案C解析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也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而中日关系得以改善的另一重要原因就

23、是日本广大民众的要求和推动,故C项符合题意。222016枣强中学猜题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89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0年,派遣5名观察员,积极参加停战监督组织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C

24、甲、乙、丁 D丙、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时期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外交大事记”所列举的外交事件都体现了这一点。分析四位同学的观点,丙、丁符合题意,都是对材料的分析,故选D项。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如建立上合组织等;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如中国参加APEC等,甲、乙的言论与本题无联系。二、非选择题(12分)232016衡水中学月考从全球视角看国家发展和外交制度。首脑外交是指国家元首或政治首脑亲自参与的外交活动,这种外交形式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外交活动多由君主所垄断,君主都以个人身份从事外交活动。在古代中国,君王视

25、中国为天下之中心,要求周边国家遣使朝贡。到近代,随着国家主权等观念的出现,否定了“朕即国家”的概念和私人外交权,外交活动主要由职业外交人员来开展,职业外交的基本精神就是法治精神,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减少了人治因素。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也逐渐产生了职业外交。进入20世纪,在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出于讨论战争和战后世界重建问题的需要,首脑外交又日益流行起来,例如二战期间美苏英首脑聚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战后首脑外交并未结束,而是在两极对峙中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外交实践形态。1955年美苏首脑第一次会晤,媒体开始正式使用首脑外交一词,但是当时所报道的首脑外交仅限于指东西方大国间的外交。(1943年蒋介石与英

26、美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这是近代中国首次参与重要的首脑外交活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使用使首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外访问,同时现代通讯设备的应用使首脑在离开国家以后仍然能够保持对国内的有效领导,加之人类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也要求各国首脑广泛接触,首脑参与外交活动与日俱增,甚至大有取代职业外交之势。(2014年,中国第二次举办APEC会议,21位经济体成员领导人就亚太和平、国际金融稳定、应对埃博拉疫情等问题进行了会晤。)结合所学,解读首脑外交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2分)答案示例:古代西方,在专制统治之下,首脑外交是主要形式

27、。古代中国由于实行朝贡外交,不存在首脑外交。到近代,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法制的建设,外交不再由首脑把持,而被职业外交所取代。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也形成了职业外交。20世纪中前期,在世界大战、冷战等大国对弈中,大国之间首脑外交再次出现并走向成熟。随着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也开始走上首脑外交的舞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提供的便利条件,使首脑外交更加盛行。首脑外交由少数大国之间发展到各国广泛参与,外交活动的内容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生态等领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也积极主动地开展首脑外交。综上所述,首脑外交的发展历程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关系紧密。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可以从不同时期中国和西方的外交形式、首脑外交的内容入手,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