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7223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 离子反应第2课时》每课一练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下列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所列出的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是2.3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解析:量筒通常精确到0.1 mL。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滴定管精确到0.01 mL。pH试纸只能测整数pH。答案:D2下列有关实验中,用所选用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FeCl2溶液被氧化(KSCN溶液)B除去C2H6中的H2S气体(CuSO4溶

2、液)C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溴水)D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AgNO3溶液)解析:A项,Fe2氧化后生成Fe3,Fe3遇SCN呈血红色;B项,H2SCuSO4=CuSH2SO4;C项,SO2Br2H2O=2HBrH2SO4,SO2能使溴水退色;D项,AgCl=AgCl,2AgSO=Ag2SO4。答案:D3(2011高唐模拟)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l2(HCl)将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CO2(SO2)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CFeCl2(FeCl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DSiO2(CaCO3)加入盐酸后过滤解析:A项,

3、Cl2与NaOH反应;B项应改为NaHCO3;C项应加入足量Fe粉反应后过滤。答案:D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B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C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D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解析:A、C中会引入Na杂质离子,B中会引入SO杂质离子答案:D5(2011北京高考)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

4、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熟练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不污染环境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B6双选题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KOH、Na2SO4、AlCl3BNaHCO3、Ba(OH)2、H2SO4CHCl、NaAl(OH)4、NaHSO4DCa(OH)2、Na2CO3、BaCl2解析:A中Na2SO4与KOH、A

5、lCl3都不反应,而KOH与AlCl3采用一方逐滴加入另一方中的方法,正滴反滴现象不同;B中Ba(OH)2与NaHCO3、H2SO4都能产生沉淀,但BaCO3沉淀可与H2SO4反应产生气体,由此可鉴别三者;C中HCl、NaHSO4与NaAl(OH)4反应的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开HCl与NaHSO4;D中Ca(OH)2与BaCl2不反应,二者与Na2CO3反应的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开Ca(OH)2与BaCl2。答案:AB7(2011安徽高考)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6、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1Bb点:c(NH)c(NH3H2O)c(Cl)Cc点:c(Cl)c(NH)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图像的分析能力及对酸碱中和滴定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掌握情况。a点即是1.000 molL1的氨水,NH3H2O是弱电解质,未完全电离,c(OH)1.01014 molL1,A项错误;b点处,加入盐酸的体积未知,不能进行比较,B项错误;c点溶液显中性,即c(OH)c(H),结合电荷守恒关系:c(OH)c(Cl)c(H)c(NH),有c(Cl)c(NH)

7、,C项正确;d点后,溶液温度下降是由于加入的冷溶液与原溶液发生热传递,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9分)KCl溶液中混有K2S和KI,为了除去并将杂质逐一分离,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加碘水过滤通Cl2用CCl4萃取分液。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操作过滤出的滤渣成分为_(填化学式);(3)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解析:按照题目的操作顺序逐一作答。答案:(1)S2I2=S2I(2)S(3)2ICl2=I22Cl(4)分液漏斗9(9分)下面是对溶液中有无SO检验的实验方案: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

8、溶解方案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试评价上述三种方案是否严密?分别说明理由。甲方案_,理由_。乙方案_,理由_。丙方案_,理由_。解析:方案甲:如果试液中含有Ag(或Pb2、Hg2)而不含SO,当加入BaCl2时同样产生白色沉淀,并且加入稀HNO3后沉淀不溶解,故方案甲不严密(Ag等干扰)。方案乙:只有含SO的无色透明溶液才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故方案乙严密。方案丙:如果试液中含有SO而不含SO,当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后,SO被氧化成SO,再加入Ba(NO3)2试液后出现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故方案丙也不严密(SO干扰)。答案:不严密因为其不能排除Ag等的干扰严密因

9、为其先加稀HCl无沉淀排除Ag和SO等的干扰,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不严密因其不能排除SO的干扰。10(9分)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问题。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解析: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HNO3,有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Na2CO

10、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是:CO2H=H2OCO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2SO4溶液。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Cl溶液。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NO3溶液。答案:(1)稀HNO3气泡(或有气体产生)Na2CO3溶液CO2H=H2OCO2(2)Ba(NO3)2溶液白色沉淀Na2SO4溶液Ba2SO=BaSO4(3)AgNO3溶液白色沉淀NaCl溶液AgCl=AgClNaNO3溶液11(12分)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待测硫酸配

11、制100 mL稀硫酸溶液;以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硫酸25.00 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 mL。(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溶液的实验操作如下: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硫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B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 cm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

12、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用序号填写);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_。(4)如有1 molL1和0.1 molL1的NaOH溶液,应用_molL1的NaOH溶液,原因是_。(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选填“甲”或“乙”)中。(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硫酸溶液浓度测定值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

13、:(1)中和滴定的步骤为检查洗涤润洗加液滴定,故顺序为ECDBAGF;指示剂可以使用酚酞;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若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相当于溶液被稀释,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就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大。(3) 配制100 mL的溶液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4)进行滴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故选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应注入碱式滴定管乙中。(6)当读数时,开始仰视,会使读数偏大,后来俯视,会使读数偏小,计算出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小。答案:(1)ECDBAGF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偏大(3)100 mL容量瓶(4)0.1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5)乙(6)偏小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