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45931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XX 旗(县)扶贫办工作汇报 特征码 jcaRwOmmaWcSszLdUOXI 今年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局 9 个月以来,我们在旗委、政 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 落实区、市、旗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 以水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启动以水利和种草养畜 扶贫为重点的“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移民 扶贫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旗今年扶持的 0.38 万贫困人口开发水浇地 0.78 万亩, 种草 11.4 万亩,养畜 2.2 万头只,人均达到 2 亩水浇地或畜均 达到 0.1 亩灌溉饲草料基地;在建设和完善去年 6

2、个“千村 扶贫重点村”建设的同时,今年又启动了 18 个重点贫困嘎查村 的“千村扶贫工程” ;启动了 2665 人的易地搬迁移民扶贫工程; 修订和完善了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争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 1337 万元(不包括扶贫信贷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社会扶贫资金) 。 一是扶贫开发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纳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 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在实现共 同富裕的过程中,城乡差别和地区差距将长期存在。但如果一 部分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一部分人长期解决不了温饱, 第 2 页 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稳定。扶贫开发

3、不仅是 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需要作为一个战略 部局、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部署,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二是走水利扶贫和种草养畜的农牧林结合,综合开发,大 搞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种树种草,改水治土,不适宜耕作的 土地,退耕还林还草,不适宜放牧的草场禁牧、休牧,做“水、 土、肥”三篇,横下一条心,坚持不懈地大干苦干加巧干,一 个嘎查村一个嘎查村地统一规划,是解决群众温饱最现实最可 靠的途径。 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使地区生产条件 和生态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 添后劲。 三是农牧互补的现代畜牧业路子。有利于种草植树,恢复 植被,解决畜草矛盾,

4、有利于利用农作物秸秆,扩大饲料,增 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利于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双增双提” 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四季出栏,提高畜产品的商品率,对生态 环境也是一个恢复,保护和发展的过程。 四是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是改变丘陵干旱硬梁地区、 沙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 人、财、物力、特别是集中各种分散的可利用资金;有利于大 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有利 于兴办社会事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第 3 页 生产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和用增效为内涵的转变。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扩大 有效灌溉面

5、积,增加绿色植被,有利于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城乡一体化经济互补化,使地方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农 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是扶贫资金的增加、投入的增大,是地区社会、经济全 面发展的助长剂和催化剂。 今后,我旗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提供的扶贫资金、物 资,作为扶贫开发的启动力,立足当地资源,重点开采优势产 业,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经济,是一条适合鄂前旗的脱贫致富 之路。 一、选准项目,突出重点,主攻“三种三养” 。我旗适宜的 气候是发展种养业的有利条件,从 1992 年开始,在旗麻黄办、 畜牧局、农业局的指导下,实施的人工麻黄种植、优良牧草、 饲草料基地、养牛、养羊、养猪六个科技项目,效益

6、非常明显, 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启示,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必须合理开发,择 优发展,提出了“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适度规模经营” 的战略方针,确定了走“三种三养”的扶贫开发路子,大力发 展人工麻黄、优良牧草、饲草料、养牛、养羊、养猪。 二、精心规划,建立商品基地,实行规模经营。根据全旗 地貌、土壤、气候等要素的差异,进行区域规划。对东南沙区、 中部巴拉尔地区、西北干旱硬梁区三个不同地区确定了不同的 第 4 页 开发重点。干旱硬梁区坚持以封、育为主,加快植被恢复,中、 东部地区结合禁牧、休牧、轮牧,实行多种经营。一是发展以 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二是改造中低产田,改草扩水扩大有效灌 溉面积,提高饲草料自给

7、率;三是因地制宜,推行舍饲圈养, 促进短期育肥。农牧业生产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形成专业苏木 乡镇、嘎查村、社、组。 三、围绕支柱产业,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 了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推动支柱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干部和 能人创办扶贫经济实体,建立专业化服务公司或产业协会,集 经营与服务于一体,联合经营,综合服务,利益均沾,风险共 担;充分发挥旗乡村基地、设备、资金、技术等优势,为当地 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按照“公司农户” 的模式,成立和完善麻黄、饲草料、肉羊、肉猪四大开发公司, 形成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 四、加强领导,始终抓住干旱硬梁区、沙区、边贫地区不 放松。旗委政府始终不渝地把带领边贫、干旱硬梁区、沙区群 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搞易 地移民扶贫开发,已解决了 1488 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用今后 35 年的时间,将这“三最”类区的 11112 贫困人口全部搬迁 安置在社会发育条件较好、资源丰富的地区,打赢这场以“三 最”贫困地区为主战场的、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中心的扶贫攻 坚战。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