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与测评研究-中国科技情报网.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03555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与测评研究-中国科技情报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与测评研究-中国科技情报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与测评研究-中国科技情报网.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与测评研究 段姗 摘要:纺织业在我国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 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整个产业亟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课 题组以浙江纺织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浙江纺织业的成效与问 题;构建纺织业技术升级测评体系,对浙江省纺织业技术升级的情况 进行测评,并与江苏、山东纺织业技术升级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寻 找差距所在;对国外纺织大国及国内纺织强省纺织业技术升级的路径 进行梳理, 总结成功经验及做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浙江纺织 业技术升级的总体目标、路径选择和保障措施。 一、浙江纺织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整体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 纺织业作为我省传统支柱型产

2、业,坚持市场取向 改革,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了持续高 速发展。2009 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743 家,职工总数 117.25 万人,工业总产值 4691.54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561.03 亿元,利润 总额 182.64 亿元,出口交货值1282.16 亿元,分别占全省同口径工 业的 14.6%、14.9%、11.4%、14.4%、8.6%、15.1%。在全国范围来看, 我省作为我国三大纺织大省之一,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 主营业务收 入位于江苏、山东省之后,均列全国第 3 位;利润总额仅次于山东省, 注:本文所指的纺织业,包括棉纺织、毛纺织、丝绸、麻纺织

3、、印染、针织、纺织制成品这几个子行业, 采用的数据与统计年鉴中“纺织业”同口径;并不是大纺织产业的概念,因而不包含服装、化纤、纺机业。 列全国第 2 位;出口交货值居全国首位;主要纺织产品中,印染布的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1%,丝绸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2%,家 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7.5%,均居全国前列;行业 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1、棉纺织业 浙江已成为全国棉纺织大省之一,2008年纱的产量居全国第 4位 (列山东、江苏、河南之后) ,布的产量居全国第 2位(列山东之后)。 就产能而言,近几年来我省棉纺织业生产能力持续上升,纱

4、绽已从 2000年的150万锭增至 2008年的600多万锭。尤其转杯纺发展更快, 全 省拥有量已超过 20万头,居全国前列。 就企业规模而言,但我省棉纺 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10万锭以上大型棉纺企业不到10家,因此从 规模效益上没有优势, 仅百隆东方有限公司一家企业进入 “2009-2010 年度中国棉纺 (色)织行业竞争力 10强”排行榜,与山东、江苏等省存 在差距。就企业装备而言, 企业间先进与落后差距较大, 尤其是金华、 衢州、萧山等地区的民营纺纱小企业,技术装备普遍较差,缺乏清梳 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装备,产品档次提升与劳动生产率提 高缓慢;在大中型棉纺企业中近几年来虽先

5、后采用了如清梳联,高效 能精梳机、自调匀整并条机、 自动络筒机及全自动与半自动转杯纺等 装备,先进纺纱装备占有率已超过50,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 在 紧密纺技术及带自落纱的细纱长机推广应用上,远远落后于山东、江 苏、河北等省。就产品结构而言,我省虽有色纺纱,半精纺纱,多纤 混纺纱及中高档转杯纺纱等特色纱线,但缺乏国际先进、 国内一流的 高端纱线,国际市场竞争力还不强; 而用低档化纤原料及再生原料生 产的纯化纤及其混纺纱, 在中小企业生产中仍占较大比例,由于供大 于求竞争激烈,已处于无利和亏损局面。 2、毛纺织业 浙江每年毛纺织、毛针织、毛纺制品生产、销售、出口的量都较 大,是我国羊毛条、精纺

6、呢绒、粗纺呢绒、化纤毛毯、羊绒衫等产品 的主要出口省份之一。 我国15个毛纺行业产业集群城镇中, 我省占有 2个席位:织里镇中国童装品牌羊绒服装名镇,慈溪市中 国毛绒名城。但与内蒙古、山东、江苏相比,我省毛纺织业整体优势 并不明显。首先,我省不是羊毛原料产地;其次,劳动力资源优势也 不明显。在“ 2009-2010年度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的 排行榜中,内蒙古、山东、江苏的企业共占据了7个席位,而我省有2 家企业入选,列第 6、7位。近几年来,我省羊绒的加工与织造发展迅 速,成为浙江毛纺织业的新亮点。“珍贝”、“米皇”、“帕罗”等 羊绒企业挤身全国知名毛纺织企业行列,其中浙江珍贝连

7、续6年被国 家统计局、中国行业协会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羊毛衫销量第一名”和 “全国同类产品羊绒衫销量第三名”,目前“珍贝”牌羊毛衫占全国 羊毛衫市场份额的 23% ,“珍贝”牌羊绒衫占全国羊绒衫市场的17% 。 3、丝绸业 我省是全国著名的丝绸大省, 真丝绸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 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09年出口11.98亿美元,占比达 41.51% ,远远超过其他几个省市。 但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海外市场需 求萎缩和国内茧丝价格持续上扬,全省丝绸出口已连续下降四年。我 省丝绸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地区,包括万事利集团在内的4家浙江 丝绸企业进入“ 2009-2010年度中国丝绸行业竞争力

8、 10强”排行榜。 近几年,随着东桑西移梯度转移,我省丝绸行业发展步伐逐步放缓, 缫丝企业数量持续减少, 而以广西、云南为西部代表的缫丝企业数量 逐步增多。丝绸业正逐步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东丝西移的格局初步 形成。 4、针织业 我省拥有几个国内知名的自动化生产水平较高的针织业产业集 群,分别是宁波象山国内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一些企业一 直是“耐克”、 “阿迪达斯”、 “彪马”等国际知名品牌针织系列的 定点贴牌加工基地; 浙江省绍兴县漓渚镇针织产业集群,以生产针织 面料为主,针织服装、文化衫、T恤衫等各类针织产品为辅;义乌针 织服装产业集群,拥有8大类的针织品生产和加工能力、 制袜企业 15

9、00 余家,内衣企业 350余家,拉链企业 230余家,花边企业 l0 余家,织带 企业400余家。我省针织业龙头企业主要有申洲针织、浙江袜业等, 分别列“ 2009-2010年度中国针织行业竞争力 10强”排行榜第 1、第7 位。 5、印染业 浙江是全国印染大省。 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印染企业844家, 工业总产值 835亿元,印染布产量达到 302.97亿米,占全国规模以上 印染企业产量的 56.13。我省印染企业主要集中在萧绍地区,以中 小企业为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急需进行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 当然,也不乏大型龙头企业,浙江航民集团、富润控股、美欣达印染 等6家企业进入“

10、2008-2009年度中国印染行业竞争力 10强”排行榜。 印染行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印染过程中电、 煤、油、汽等能源消耗高,占加工成本的30以上,万元产值综合 能耗平均达 0.86 吨标准煤,比其它行业平均 0.42 吨标准煤高出一倍 多;印染过程中平均单位产品耗水量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 倍,用水 量占全部纺织工业用水的80% ;印染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多,一般可达 印染企业用水量的7090,平均每染 100 米布产生的废水约为4 吨,列制造业排放总量的第5 位;印染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污染重, 主 要由助剂、染料、浆料等组成,COD一般为 1200-1400mg/l ,有的高 达

11、2000mg/l,经二级处理后仍难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近几年来,我省印染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技术改造力度 不断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可编程控制、集散控制、在线检测等技 术得到较好的应用;落后设备和工艺逐步淘汰,小浴比、短流程等节 能、降耗、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比重加大;企业资源计划(ERP ) 、供应 链管理( SCM )等技术逐步推广。然而从整体上来说,印染行业还存 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装备信息化水平不高, 印染企业生产设备来 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设备厂商,设备难以互联,数据难以共享,严 重影响整体应用效果;二是印染工艺流程长,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为手段,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加工等

12、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不多, 现有设备和工艺稳定性较差、能耗水耗高、跑冒滴漏、生产效率低; 三是信息处理能力不强,配方信息、参数信息、生产信息、质量信息 等尚未得到综合有效利用, 企业普遍重视产品功能和色彩开发,大量 繁杂的打样、 频繁的对色却未采用科学手段;四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滞 后,柔性生产、 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印染生产执行系统只在部分企 业有部分应用, 导致企业计划与实际生产的衔接不畅,整个生产流程 无法得到高效准确管控。 6、纺织制成品业 纺织制成品业又可细分为家用纺织品业和产业用纺织品业。我省 是全国最大的家用纺织品出口省,2008年家用纺织品出口金额达 67.22亿美元,占全国家用纺织

13、品出口总额的29.9%。产业用纺织品业 作为纺织工业的一个亚行业, 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 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利润高、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我国的产业 用纺织品行业在近十年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以约18 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 成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 行业主要集中在 包括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在内的中东南部地 区,这几个省市的产量和进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近80。我省作为产 业用纺织品的大省,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天台过滤布、绍 兴无纺布、 萧山汽车内饰材料、 海宁经编布等特色产业集群,产生了 海利得集团、航民集团、 金三发等行业龙头企业。我省是全

14、国最大的 无纺布生产省,设备、技术、产品层次居全国一流水平;汽车装饰用 纺织品产品层次较高, 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整 体层次较低,多以一次性用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总体而 言,我省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还不到10% ,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二)特点与优势 1、规模企业数量众多,技术创新日趋活跃。2009年,全省规模 以上纺织企业 8743家,分别是江苏、山东的 1.1倍、2.3倍。进入新世 纪以来,浙江纺织企业创新意识逐步增强,技术创新日趋活跃。与江 苏、山东相比,从总量指标来看,浙江纺织业的R&D 投入、 R&D 人 员数、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拥有发明专利数远高于

15、江苏、山东省。从 强度指标来看,浙江纺织企业的R&D强度达到 0.44%,高于山东、江 苏的0.23%和0.30%;新产品销售收入率则远高于山东、江苏两省。从 平均指标来看,我省除了规上纺织企业平均研发经费低于山东省外, 万名从业人员 R&D 人员数、 R&D 人员人均研发经费、规上企业平均 办科技机构数、规上企业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均高于江苏、山东省 (表 1) 。 表 12008 年浙江纺织业规上企业技术创新与兄弟省份的比较 浙江江苏山东 R&D投入( 万元)19128314163099424 R&D强度( % )0.440.300.23 R&D人员数 ( 人)964775268231 办科

16、技机构数(个)439215122 拥有发明专利数(件)103718399 新产品销售收入率( % )14.563.324.63 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人)82.1362.2473.95 R&D人员人均研发经费 ( 万元)19.8318.8212.08 规上企业平均研发经费 ( 万元)22.2120.2026.00 规上企业平均办科技机构数( 个)0.050.030.03 规上企业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 个)0.120.030.03 数据来源:根据2009 年各省统计年鉴及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整理 2、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纺织特色产业 集群。我省纺织行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绍兴

17、、杭州、宁波、温州、嘉兴、 湖州、金华等市,产业规模占全省纺织工业的98% ,形成了一批在国 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如:绍兴的纺织面料,余杭、海 宁的家用纺织品,桐乡的毛衫,诸暨、义乌的袜业,嵊州的领带,天 台的工业用布等。目前,我省已有绍兴、萧山、海宁、桐乡被中国纺 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数 量在全国是最多的,门类也是最全的。 3、技术装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代表纺织行业技术装备先进水 平的涤纶熔体直接纺丝、无梭织机、高速经编机、全自动气流纺纱、 精密丝绸印花等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量在全国最多。近几年来我省 纺织机械的进口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我省首

18、创的“全息数码仿真彩 色织造”和“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两项技术先后获“国 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并实现产业化。 (三)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居多,行业龙头企业相对缺乏。我省规上企业绝大 多数是小型企业, 2009年达8046家,超过江苏和山东省;企业平均规 模偏小,我省规上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为0.54亿元,低于江苏省, 与山 东的差距更大 (表2) 。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500强企 业中,属于纺织行业的浙江企业为68家,高于山东的 52家,低于江苏 的77家,绝对数量虽列第二位,但占全省规上纺织企业的比重仅为 0.78%,低于江苏的 0.93%、山东的 1.37%,

19、由此可见,浙江的纺织行 业龙头企业相对于整个行业规模来说,还是相对缺乏的。 表 22009 年三省纺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情况比较 浙江江苏山东 规上企业数(家)874382393808 其中大中型企业数(家)697529- 总产值 ( 亿元)4691.544905.654826.69 规上企业平均产值 ( 亿元)0.540.601.27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我省纺织业的广大 中小企业,多数都处于生产价值链的最低端,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R&D 投入强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纺织业投入强度1.2%的平均水 平;生产的产品大多档次较低,同质性严重,产

20、品附加值不高,与发 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2007年我省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为71367 元/ 人,低于全国 78465元/ 人的行业平均水平,远低于江苏(89016 元/ 人) 、山东( 84356元/ 人)两省。 2008年,浙江规上纺织企业利润 率为3.41%,低于山东 2.4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 分点。 3、行业整体清洁化生产程度不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纺织产业 链长,企业数量多,整体能耗和排放总量较大,尤其是印染业,用水 用能多、产生污染量大。2007 年我省纺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 8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0 个百分点, 与江苏、山东相比差距 更大;

21、纺织业污水排放占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达35.9%,而全国平 均水平仅为 10.6%,我省纺织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重大压力与挑 战(表 3) 。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国家和 地方节能减排标准的提高,实施清洁生产的任务更加艰巨。 表 32007 年浙江纺织规上企业在废水排放方面与其他两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 纺织业污水排放占比(% ) 浙江85.135.9 江苏98.022.6 山东98.38.9 全国94.810.6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及2008年浙江环境统计年鉴整理 4、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核心竞争力不强。我省纺织 工业自

22、主品牌的成长尚属于初级阶段,像万事利、雅戈尔、珍贝这样 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还只是少数, 高档纺织品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 据,产品出口以贴牌生产加工为主,自主品牌比重低,营销渠道开拓 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足。 二、浙江纺织产业技术升级情况测评与比较 (一)纺织产业技术升级测评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从产业技术升级的内涵出发,多层次、多方位综合分析各种与纺 织产业技术升级有关的因素, 在诸多指标因素的分析比较中,找出可 控因素和主导因素, 将其逐层分析到有关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子系统 中去,再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纺织产 业技术升级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设置原则 (1)科学

23、性和系统性原则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主要反映产业技术升级的内涵要求,要求指 标既要规范、准确、系统,符合统计指标的一般要求;又要切实反映 技术升级的性质、特点、内在关系和变动过程。 (2)全面性和敏感性相结合原则 对产业技术升级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从理论上说,所设置的指标 要尽可能完整、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升级的全貌,但是,绝对 的全面性是不可能的,因此,还需与敏感性原则结合起来,所设置的 指标要比较敏感地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既要全面系统, 客观公 正,又要力求抓住重点,防止抓小丢大。总之,要从全局出发,建立 系统、完整、敏感的监测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监测结果的权威性。 (3)可比性和可行

24、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时,选择涵义明确、 口径一致的监 测统计指标, 采用相对合理的核算和综合方法,是建立动态可比和横 向可比的基础。动态可比是指区域的纺织产业技术升级情况在时间上 的动态比较, 说明水平提升情况; 横向比较则是在各区域之间按综合 指数和单项指标之间进行比较, 以说明各区域纺织产业技术升级程度 的高低。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可以量化的指标和现有统计系统公 开的统计数据,以保证监测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公开性。 3、指标体系的构建 纺织业技术升级测评体系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技术先进性和 环境保护 4 个方面进行设置,由10 个二级指标组成(表4) 。10 个二 级

25、指标均针对规模以上纺织业企业选取。 表 4纺织业技术升级测评体系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 创新投入指标0.29 R&D 强度(% )0.13 万名从业人员 R&D 人员数(人)0.09 百家规上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个)0.07 创新产出指标0.20 百名 R&D 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件)0.11 新产品销售收入率(% )0.09 技术先进性指标0.32 设备信息化率(%)0.09 利润率(% )0.12 劳动生产率(元/ 人)0.11 环境保护指标0.19 产值单耗(吨标准煤/ 万元)0.1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0.09 (1)指标说明 创新投入指标。 投入是产业技术升级的基础和保障,

26、选取规上纺 织企业 R&D 强度、万人 R&D 人员数和百家规上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作为 二级指标。其中, R&D 强度=R&D 经费支出 / 销售收入,万人R&D 人员 数=R&D 人员数10000/从业人员年平均数, 百家规上企业办科技机构 数=规上纺织企业办科技机构数100/规上纺织企业总数。 创新产出指标。 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选取百名 R&D 人员拥 有发明专利数、 新产品销售收入率作为二级指标。百名 R&D 人员拥有 发明专利数 =规上纺织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100/R&D人员数,新产品 销售收入率 =新产品销售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技术先进性指标。反映产业现有技术水平,选取设

27、备信息化率、 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二级指标。设备信息化率=微电子控制设备 原值/生产经营用设备原值, 利润率=利润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 劳动生 产率=规上企业纺织业增加值 /从业人员数。 环境保护指标。 反映产业技术升级所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 排放的效果,选取产值单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作为二级指标。其 中,产值单耗 =综合能源消耗量 /产值,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纺织工 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2)计算方法 指标权重设置采用专家调查特尔菲法,在综合专家意见基础上采 用平均权数。 在此,我们提出“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这个概念。纺织业技术 升级指数是归集上述10项具

28、体反映产业技术升级的指标值,采用逐 级加权汇总的方法, 形成能反映区域纺织业技术升级程度与水平的综 合指数。通过连续年度的测算, 反映一个区域纺织业技术升级情况的 变化方向和程度。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具体计算过程分三步: 二级指数的计算。 将二级指标除以相应的标准值,得到二级指 标相应的指数(二级指数) ,计算公式为: %100 .j ij ij x x y ,其中,xij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 个二级指标;x.j为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标准 值,本报告以 2004年为标准。 一级指数的计算。一级指数yi由二级指数加权综合而成,即: . 1 j n iijij j yw y ,其中,wij

29、为二级指数相应权数。 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的计算。 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由一级指数 加权综合。即: 1 i n ii i yw y ,wi为一级指数相应权数。 (二)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情况的评价与分析 1、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情况的年度测评与分析 为了保障数据的科学、 准确,本文采用的基础指标数据全部来自 公开出版的各年的浙江统计年鉴 、 浙江科技统计年鉴 ,具体数 值如表 5 所示。 表 5浙江纺织业十大二级指标的年度数值 年份 指标 20042005200620072008 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 重(% ) 0.250.30.330.44 万 名 从 业人 员 R&D人 员 数 (人) 3

30、9.03121.95135.2582.13 百家规上企业办科技机构 数(个) 2.94.65.05.1 百名 R&D人员拥有发明专利 数(件) 2.24.2410.7 新产品销售收入率( % )11.057.811.1114.56 设备信息化率 (%)13.5113.8115.1413.78 利润率( % )3.733.873.893.993.44 劳动生产率(元 / 人)4613054690615917136779131* 产值单耗(吨标准煤 / 万元)0.440.330.290.24 纺织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 率(% ) 95.3*96.6*86.4*85.190.8* 注:带 *数据为估算

31、数 根据指标体系,设2004 年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为100,计算后 得,20062008 年我省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分别为140.1、152.6、 185.5(由于 2005 年部分指标数值缺失,暂不测评) 。表明经过几年 的努力, 2008 年我省纺织业技术升级程度较2004 年提高了 85.5 个 百分点。其中,创新投入为我省纺织业的技术升级提升贡献了25.1 个百分点,创新产出为我省纺织业的技术升级贡献了45.4 个百分点, 技术先进性为我省纺织业的技术升级贡献了7.1 个百分点,环境保护 为我省纺织业的技术升级贡献了7.9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创新产出 大幅提升是我省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提

32、升的主要原因。具体结果见表 6。 表 6浙江纺织业技术升级情况 年份 纺织业技术 升级指数 一级指数 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技术先进性环境 2004100100100100100 2005 2006140.1189.0136.8113.8113.1 2007152.6208.3145.2124.8122.2 2008185.5186.7326.8122.2141.6 由表 6 可知,20042008 年期间,4 个一级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 的提升。创新投入指标增长较为明显,尽管2008年的增幅较前两年 有所回落,但总体来看, 2008 年比 2004 年提升了 86.7%,主要是由 于该指标下的二级指

33、标“万名从业人员R&D 人员数”大幅增长所致, 由 2004 年 39.03 人增加到 2008 年的 82.13 人,增幅达 110.4% ;创 新产出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8 年较 2004年增长了 226.8% , 主 要是由于该指标下的二级指标 “百名 R&D 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 巨幅 增长所致,从2004 年的 2.2 件增长到2008 年的 10.7 件,增幅达 386.3% ;技术先进性指标和环境指标则相对提升幅度不大,2008 年 较 2004 年分别提升了 22.2%、41.6%。 2、与先进省份的对比测评 省际之间的测评, 我们采取同样的测评体系和方法,比较三省之

34、间 10 大指标的差距(表7) 。在此,我们选择2008 年浙江省相关指 标数据为标准值, 即将其相应指标数据定为基数(100) ,测算并评价 同年江苏和山东的情况(表8) 。 表 72008 年浙江、江苏、山东十大二级指标对比 浙江江苏山东 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 )0.440.30.23 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人)82.1362.2473.95 百家规上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个)5.13.13.2 百名 R&D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 (件)10.72.41.2 新产品销售收入率( % )14.563.324.63 设备信息化率 (%)13.7815.5*12* 利润率( % )3.4

35、43.15.87 劳动生产率(元 / 人)79131*8901684356 产值单耗(吨标准煤 / 万元)0.240.180.19 纺织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0.8*98.698.8 注:带 *数据为估算数 表 82008 年浙江、江苏、山东纺织业升级指数对比情况 年份 纺织业技术 升级指数 一级指数 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技术先进性环境 浙江100100100100100 江苏80.868.822.6103.8121.6 山东85.967.020.4125.2118.0 根据表 8, 江苏和山东的纺织业技术升级指数分别为80.8、 85.9, 落后于浙江。对比一级指标,不难发现,我省排名第

36、一主要得益于在 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江苏和山东创新投入指标的得 分为分别为 68.8、67.0,落后我省 30% 左右;创新产出指标的得分分 别为 22.6、20.4,大幅落后于我省。然而,在技术先进性和环境水 平方面,我省则相对滞后。 江苏和山东的技术先进性指标分别是我省 的 1.03 倍、1.25 倍,对比二级指标,我省纺织业劳动生产率远落后 于其他两省;江苏和山东的环境水平指标分别是我省的1.22 倍、 1.18 倍,对比二级指标, 我省纺织业产值单耗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也与 其他两省存在一定差距。 总体来看,我省纺织业技术升级情况列三省 首位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优势与领先,

37、在直接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劳动 生产率和反映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耗、污水排放等指标方面,我 省还落后于兄弟省份。浙江纺织业亟待通过技术提升实现转型升级。 3、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 近几年来, 我省纺织业在技术进步、 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绩,而且在某些细分领域正向国际水平迈进。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纺 织一流技术仍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由 于有些指标缺乏可比性, 我们通过几个主要的、 具有共性的指标的对 比,来分析我省纺织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1)R&D投入强度的比较。 2003 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纺织行业的 R&D 投入强度分别为 0.51%、

38、2.1%、2.0%、0.9%和 0.45。 以上五个国家纺织业R&D 投入强度的平均值约为1.2%,而 2008 年我 省纺织业 R&D 投入强度仅为0.44,与五个国家的差距较大。有关研 究显示,当研发强度不超过1% 时,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研 发强度在 1% 2% 之间,技术研发处于改进技术阶段;而超过2% 时, 则处于技术创新阶段( 2009 年中国工业化报告, P332) 。由此可见, 我省纺织业的研发尚处于使用技术阶段。 (2)劳动生产率的比较。2008 年,我省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为 79131元/ 人,较上年提高了10.88% ,但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发达国 家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

39、我省水平。美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纺织业 的劳动生产率已达8 万美元/ 人,一些大的纺织企业甚至10 万美元/ 人,而韩国、我国香港与台湾的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在4 万美元 / 人(常亚平, 2005) 。 (3)环境水平的比较。目前来看,我省纺织业粗放型增长方式 依然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007 年,我省纺织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5.1%,纺织业污水排放量占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为35.9%。而发达国家早在2000年左右, 纺织业污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就仅为6% (表 9) 。可 见我省纺织业(尤其是印染业) 对环境的污染依然较重,与发达国家

40、 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表 919982000 年发达国家纺织业污水排放占比情况% 200019991998 美国7.115.685.99 加拿大5.425.625.80 法国10.389.7410.05 英国5.565.836.43 日本5.565.916.26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 总体来看,我省纺织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 距,整个产业技术升级任重道远。 三、国内外纺织业技术升级路径研究 (一)世界纺织产业技术变革和产业转移历程 纺织工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 综观世界纺织产业的技术变革 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最初是以手工为主或借助简单工 具

41、进行加工的手工纺织业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纺织业兴起, 带动纺织工业进入机械纺织阶段, 飞梭及一系列的纺织机械的发明使 纺织业的效率飞速提升,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 中心” ;二战以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纺织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突破, 纺织工业经历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尤其是现代环锭纺纱机和自动织布 织机的发明等促使纺织技术不断改进,化学纤维的使用改变了过去完 全依靠天然原料的限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领域信息化、智 能化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的纺织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许多国家开 始推动纺织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掀开了纺织工业 的信息化阶段;进

42、入21世纪后,随着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不断取 得突破并开始应用于纺织领域,各种新型面料、 功能性面料的开发取 得重大进展,新型纺织品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军工、航空 航天等诸多领域,纺织业已逐步渗透、融合到其他行业的发展中,纺 织工业步入高科技发展阶段。 伴随着世界纺织产业技术变革的历程,世界纺织产业在历史上共 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产业转移(表?)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纺织业在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兴起,欧美国家取代古老东方的纺织 主导地位;到 20世纪 60 年代,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崛 起,美、日、西欧的纺织生产产业转移到这些成本较为低廉的国家, 同时对本国的纺织工业进

43、行技术改造;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新一 轮的产业转移开始,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了韩国、台湾等新 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产业。 表?世界纺织产业转移历程 转移时间转移起点转移终点技术特点 第一次工业 革命时期 东方古国 以 英 国 为 首 的 个国家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棉纺织生产技 术为主 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日本、 西欧 亚 洲 新 兴 工 业 化 国 家 和 地 区 (韩国、香港、 美、日、西欧对纺织技术进行改造,亚洲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原 有技术,开始取得量的优势 台湾等) 20 世纪 80年 代开始至今 亚洲新兴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 亚 洲 的

44、 其 他 发 展 中 国 家 ( 中 国、印度、巴基 斯坦等) 发达国家 ( 美、 欧、日) 为技术密集型纺织 业, 产品侧重于流行性、变化性、 高质量、 高附加值 , 特别是高技术纺织品;中等发 达国家和地区 ( 韩国、 香港、台湾等 ) 为资 本密集型 , 生产经营中高档纺织品;发展 中国家 (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 和拉美地区 ) 以纺织生产加工中低档产品 为主, 并大量出口常规产品 (二)发达国家纺织业技术升级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1、美国 美国的纺织工业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 要行业,始于 1790 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纺织工业在与 劳动力占有较大优势

45、的众多国家的竞争中,不断扬长避短, 及时调整 方向,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和投入力度、 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力度、 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力度。尤其是在2000 年后将面料生产 逐步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自身则一直致力于新型纺织品的研究和 开发。目前美国纺织业已成为以高科技和诸多知识产权及发明创造武 装起来的一个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行业,在世界纺织工业中处于领先 位置。 美国开发的高科技纺织品主要有以下三大类。一是高功能性和高 性能纺织品,包括民用、服装和家用、产业用。高功能纺织品的特点 是舒适、有弹性、防水、抗静电、防油污、机可洗、免烫;高性能的 纺织品具有高强力, 耐磨、耐腐蚀、抗紫外线

46、、 抗辐射、阻燃、绝缘、 导电等功能。二是环保型纺织品,在制造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对消 费者无危害、材质可以循环使用,能再生、织物废弃后可降解。三是 智能型纺织品,用电子、生物、化学、化纤、纺织工程多学科综合开 发的具有高智能化的纺织品, 能根据天气变化调节织物的厚薄以自动 调温,能实现移动通讯、播放音乐、全球定位等,目前这类纺织品尚 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技术升级后的美国纺织工业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创新技术和新型 纤维遥遥领先。美国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远多于世界其 他国家,如尼龙、聚酯、光导纤维等,以及用于制造防弹服装的凯芙 拉纤维和宇航员穿着的特种纤维面料等,其质量、科技含量及特种功

47、 能都高于其他国家。 二是技术装备全球领先。 美国纺织工业装备大都 是高度现代化的设备, 有些设备是为生产创新纤维或特种面料专门设 计的,除美国拥有外在其他国家尚难觅踪迹,并且尚未在任何相关商 业展览会上亮相。 三是与其他行业高度融合。 美国纺织工业的技术水 平和科技含量远高于他国, 产品附加值也远高于普通纺织品。拥有知 识产权、具备多种特性的新型纺织产品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武 器制造、军事工业和通讯等重要的工业领域。此外,美国还是世界非 织造布生产的三大基地之一,2008 年北美(以美国为主)非织造布 的生产量占全球非织造布生产总量的20.6%。 美国纺织业的技术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

48、持。近几年来,美 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扶植纺织工业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发展策略就 是将纺织品的生产转移到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盆地等劳动地相对低廉 的地方。此外,美国政府每年拨出专款支持纺织品搞科技研发,不断 推出新一代高科技的新材料、新面料。 2、欧洲 欧洲的人力资源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欧洲纺织企业的生存 根本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生产高档纺织产品。 德国纺织工业以中小 企业为主,特点就是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实现最大的产值。德国纺织业 的主要产品为丝、绵、化纤和毛线及面料、工业用非织造布、家纺产 品和最新发展的多功能纺织品等。 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品总量的比重 已经超过 40% ,已占领了产业用纺织品

49、新技术的制高点。涂层产品在 德国生产较多,由于技术含量高,将是德国今后发展方向。 意大利的纺织工业在欧盟中居第一位,在国际高端市场和许多分 行业中竞争优势明显, 其产品因完美的设计、 精巧的制作和技术高超 的后处理闻名世界。意大利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占到欧盟27国的 26.9%,企业数量占到欧盟 27国的40.0%。意大利也是全球纺织品、 服 装出口强国,列世界第二位(中国第一,随后是德国和香港地区)。 2008年,意大利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为277.74亿欧元,进口额为 177.74亿欧元,贸易顺差为 100亿欧元。意大利的出口纺织品主要以 成衣、面料、纱线和针织品为主。据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的资料显 示,意大利纺织面料每年的销售收入超过90亿欧元,其中 60% 来自于 出口,出口额排名世界第二。其中羊毛织物占世界贸易份额的40% , 排名世界第二;亚麻织物占世界份额的18% ,排名第二;棉织物占国 际份额的 12% ,排名第二;丝织物占国际份额的18% ,排名第三。 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链非常完整,从原料加工、纺纱、织布、染 色、后整理,到针织、家纺、袜类和成衣等,品种齐全,上下游配合 协调。纺织品品质极高,特别是羊毛、真丝和纯棉面料,在国际市场 上享有盛誉。小企业是意大利纺织工业的主力军。据统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