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轮定位仪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轮定位仪的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检测中、大型具有非承载式车身车辆的车轮定位仪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其他用途的车轮定位仪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
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5226.1工业机械电器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8268.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3570四轮定位仪3术语和定义GB/T335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车轮定位仪wheeIaIigner用于测量轮桥定位参数的仪器。3 .2退缩角wheeIsetbackang1.e在俯视
3、平面内同一转向轴上两车轮中心连线与车架纵向几何中心线垂线之间的夹角,见图1。图1退缩角注:右轮相对于左轮在前为正,反之为负。轴推力角thrustang1.eofaxIe在俯视平面内车架纵向几何中心线和某后轴的推力线(由后轴确定的后轴行驶方向线,从后轴中心向前延伸)的夹角,见图2。图2轴推力角注:后轴为单轴的车辆,后轴的轴推力角即为整车的推力角;后轴为多轴的车辆,整车推力角由所有后轴的轴推力角共同确定;轴推力线相对车架几何中心线向左侧偏斜为正,向右侧偏斜为负。a4车桥偏置ax1.eoffset车轴中点相对于车架纵向几何中心线左右偏移的距离。3.5最大转向角maximumsteeringangIe
4、车轮能转过的最大角度。4分类与型号4 分类车轮定位仪分为:a)光电式,代号为G;b)图像式,代号为T;c)其他类型,代号自定义。5 r)型号企业名称代号(不超过四个英文字母)。图3型号表示方法示例:XXXX企业进行第三次改进设计生产的图像式车轮定位仪,其型号表示为:-T2-03o5技术要求工作条件车轮定位仪(以下简称“定位仪”)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1040;b)相对湿度:不大于90%;c)电源:198V242V,49HZ51Hz;d)周围环境无强光直射、无振动和无电磁干扰。63外观5.2.1定位仪的机箱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各连接件连接紧固可靠。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
5、凹陷、崩缺现象,表面涂层不应有明显的剥落、划痕、气泡、流挂等现象。5.2.2仪器的按钮应有功能标识,操作灵活可靠,仪器显示清晰,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5R示值5.3.1显示装置的分辨力定位仪显示装置的角度分辨力应为y,其中前束示值用角度表示时应为y,或用毫米表示时应为0.1mm,车桥偏置的显示分辨力应为0.1mm。5.3.2零位漂移定位仪30min的零位漂移不应超过1/或0.1mm。51性能5.4.1 车轮定位仪应具备轮辆偏差补偿功能,轮辆的变形不应影响前轮定位的检测精度。5.4.2 车轮定位仪测量参数范围、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车轮定位仪测量参数范围、示值误差及重复性项目单轮
6、前束总前束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退缩角轴推力角车桥偏置最大转向角测量范围+10+20+10+15+20+5+525mm60示值误差2f+4,+2z士12。范围内+6,15。范围内+6z+2z+2zImm30,其余范围+10,其余范围+10,重复性不大于示值误差的绝对值55电气安全性定位仪的保护接地电路、绝缘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56环境适应性5.6.1低温要求仪器在承受GB/T2423.1规定的-10的低温环境试验时,应符合5.3.2和5.4.2的要求。5.6.2图温要求仪器在承受GB/T2423.2规定的40的高温环境试验时,应符合5.3.2和5.4.2的要求。5.6.3
7、跌落要求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GB/T2423.8规定的跌落试验时,应符合5.3.2和5.4.2的要求。5.6.4振动要求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GB/T2423.10规定的振动试验时,应符合5.3.2和5.4.2的要求。5.6.5抗电磁干扰要求仪器在工作条件下,进行GB/T18268.1规定的磁场干扰试验时,应符合5.3.2和5.4.2的要求。6试验方法i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应符合5.1的规定。67试验仪器6.2.1 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的转角范围应不小于60,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6.2.2 定位仪零位试验装置6.2.2.1光电式定位仪应使用零位试验装置,图像式定
8、位仪的应对摄像头进行标定。定位仪零位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4,应符合GB/T33570的要求。6.2.2.2试验装置加载IOkg的测量器后,因结构变形造成的角度零点变化应不大于1,o6.2,2.3模拟轮距应大于2.5m,模拟轴距应大于1.8mo6.2.2.4定位仪的测量器和零位试验装置的轴孔配合精度应不低于H7g6或G7h6o6.2.2.5固定测量器的所有轴头(或孔)中心点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其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0.2mm,四个定位轴(或孔)的测量点呈矩形布置,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不大于Immo6.2,2.6两轴的平行度公差应不大于O.3mmm0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1一一传感器支撑轴;2传感器
9、安装轴头孔;3调平螺栓;4支撑架;P测量器安装平面;图4车轮定位仪零位试验装置示意6.2.3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6. 2.3.1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由四根连接轴左右前轮模拟器和左右后轮模拟器组成,示意见图5o7. 2.3.2前轮模拟器能够同时模拟单轮前束、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轮模拟器能够同时模拟单轮前束、车轮外倾角。8. 2.3.3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的前连接轴KII应能模拟退缩角,后连接轴IIKIV应能模拟轴推力角,所有的轴都应能模拟车桥偏置。9. 2.3.4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计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计量要求项目单轮前束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退缩角
10、车桥偏置测量范围+10+10+15+20+5250mm示值误差111110.5mm12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1、3左前轮模拟器;2、4右前轮模拟器;5、7左后轮模拟器;6、8右后轮模拟器;I、II前连接轴;III、IV后连接轴。注:连接轴I、n、m、IV可以轴向移动和绕中点转动以模拟退缩角、轴推力角及车桥偏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模拟。图5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示意6.2.3.5定位仪示值试验装置各模拟器应有测量器安装轴头(或孔),应符合6.2.2的规定。6.2.4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的转角范围为土60,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土1,。6R外观检验通过目测与手感检查。64显示装置
11、的分辨力通过目测,检验显示装置示值间的最小差值。65零位漂移将定位仪的测量器安装到零位试验装置或示值试验装置上,打开设备开关并进入试验程序并清零。保持系统没有任何操作,每隔IonIin读取零点示值一次,重复三次。AA单轮前束示值误差6.6.1试验方法选取-3、-2。、-1。、0。、1。、2。、3。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模拟器1、2、3、4、5、6、7、8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车轮前束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6.6.2单轮前束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计算单轮示值误差。(1)式中:X单轮前束示值误差,单位为度(
12、或分(/);1第i测试点三次单轮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第i测试点的单轮前束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6.6.3单轮前束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计算单轮前束重复性。6in%-in讥I(2)C%式中:Ri第i测试点单轮前束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imax第i测试点三次单轮前束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imin第i测试点三次单轮前束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C极差系数,取1.69o67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6.7.1试验方法选取-5、-3。、-1。、0。、1。、3。、5。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
13、模拟器1、2、3、4、5、6、7、8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车轮外倾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6.7.2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计算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a=&(3)式中:a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C);飞第i测试点三次车轮外倾角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四一一第i测试点的车轮外倾角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C)。6.7.3车轮外倾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4)计算车轮外倾角重复性。e式中:Rai第i测试点车轮外倾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aimax第i测试点三次车轮外倾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
14、或分(,);aimin第i测试点三次车轮外倾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6fi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6.8.1试验方法选取-5、0。、3。、5。、10。、15。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模拟器1、2、3、4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主销后倾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6.8.2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计算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5)式中:.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西一一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后倾角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第i测试点的主销后倾角标称
15、值,单位为度(。)或分(/)。6.8.3主销后倾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计算主销后倾角重复性。,0in%-SiznizJ(6)C%e式中:Ri第i测试点主销后倾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SimaX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后倾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imtn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后倾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C)。6q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6.9.1试验方法选取-5、0。、3。、5。、10。、15。20。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模拟器1、2、3、4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主销内倾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
16、每点测量三次。1.9.2 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计算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y-Yi式中:y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Y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内倾角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Yi第i测试点的主销内倾角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1.9.3 主销内倾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计算主销内倾角重复性。1.yizna%一匕TniTJ(8)C式中:Ryi第i测试点主销内倾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Yimax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内倾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imin第i测试点三次主销内倾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1.9
17、4 10退缩角示值误差6 .10.1试验方法选取-5、-3。、-1。、0。、1。、3。、5。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I、11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退缩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7 .10.2退缩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计算退缩角示值误差。=-i式中:退缩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5-一第i测试点三次退缩角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Q第i测试点的退缩角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C)。8 .10.3退缩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10)计算退缩角重复性。3in%一铀血律110)Ce式中
18、Rt第i测试点退缩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C);imax第i测试点三次退缩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imin第i测试点三次退缩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C)。9 r轴推力角示值误差6.11.1试验方法选取-5、-3。、-1。、0。、1。、3。、5。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中HI、IV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轴推力角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6.11.2 轴推力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11)计算轴推力角示值误差。b(p=(pi(II)式中:金一一轴推力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
19、/);第i测试点三次轴推力角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第i测试点的轴推力角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C)。6.11.3 轴推力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12)计算轴推力角重复性。%e式中:Ri第i测试点轴推力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Pimax第i测试点三次轴推力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C);(Pimin第i测试点三次轴推力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A19车桥偏置示值误差6.12.1试验方法选取-30mm、-20mm、Tomm、-5mm、Omm5mm、10mm、20mm、30mm作为测试点。示值试验装置各角度调节旋钮处于零位时,按图5
20、中I、II、m、IV的顺序及每个测试点,调整示值试验装置上车桥偏置调节旋钮,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6.12.2 车桥偏置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13)计算车桥偏置示值误差。As=-Sj(13)式中:s车桥偏置示值误差,单位为毫米(mm);飞第i测试点三次车桥偏置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Si第i测试点的车桥偏置标称值,单位为毫米(mm)O6.12.3 车桥偏置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14)计算车桥偏置重复性。=WKU4;C脆e式中:RSi第i测试点车桥偏置的重复性,单位为毫米(mm);Simax第i测试点三次车桥偏置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Si
21、min第i测试点三次车桥偏置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OaIq最大转向角示值误差1.1.1 13.1试验方法将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和转向角测量装置(如转盘、陀螺仪等)进行合理安装,使得转动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的分度头时,能带动测量装置共同旋转。选取-60。、-45。、-30。、-200-10,0。、10。、20。、30。、45。、60为试验点,调整车轮转向角示值试验装置分度头,分别记录各测试点及相对应的定位仪示值,每点测量三次。1.1.2 车轮转向角示值误差的计算按公式(15)计算车轮转向角示值误差。=-i(15)式中:金一一车轮转向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一一第i测试点
22、三次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第i测试点的车轮转向角标称值,单位为度(。)或分C)。1.1.3 车轮转向角重复性的计算按公式(16)计算车轮转向角重复性。0in.1.8iniJ(16)C%式中:Ri第i测试点车轮转向角的重复性,单位为度(。)或分(,);imax第i测试点三次车轮转向角测试值的最大值,单位为度()或分(,);imin第i测试点三次车轮转向角测试值的最小值,单位为度()或分(,)。7检验规则7检验类别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75型式检验7.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
23、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式生产后,每二年或累计生产的数量超过300台时;d)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e)产品转厂生产时;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例行检验有较大差异时;g)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或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时。7.2.2型式检验的样机数量按每批5%进行检验,若小数点后不足一台按一台处理,但每批不应少于两台。7.2.3型式检验中如发现一台不合格时,可以对该批产品中10%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及相关项目进行复检,如仍有一台不合格者则此批产品判为不合格。7. 3出厂检验7.1.1 每台产品应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24、7.1.2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的可判为合格品,有一项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品。表3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外观质量5.26.3+2显示装置的分辨力5.3.1目视+3零位漂移5.3.26.5+4车轮前束示值误差5.4.26.6+5车轮外倾示值误差5.4.26.7+6主销后倾示值误差5.4.26.8+7主销内倾示值误差5.4.26.9+8退缩角示值误差5.4.26.10+9轴推力角示值误差5.4.26.11+10车桥偏置示值误差5.4.26.12+11车轮转向角示值误差5.4.26.13+12电气安全性5.5GB/T5226.1+13低温要求5.6.1GB/T2423
25、1+14高温要求5.6.2GB/T2423.2+15跌落要求5.6.3GB/T2423.8+16振动要求5.6.4GB/T2423.10+17抗电磁干扰要求5.6.5GB/T18268.1+注:“+”为检验,”为不检验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R标志8. 1.1产品标志8.1.1.1 产品标牌应固定在仪器机箱的醒目位置,标牌应符合GB/T13306规定。8.1.1.2 产品标牌应包含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及型号;b)制造厂名;c)注册商标;d)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e)执行标准编号。8. 1.2包装标志包装图示标志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应包含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及型号;b)制造厂名;c
26、易碎物品,小心轻放;d)向上,严禁倒置;e)怕雨;f)总质量;g)包装箱外形尺寸(长义宽X高);h)收、发货单位。R7包装8. 2.1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8.1.1 电器设备应用防潮材料包好,在周围衬垫防震缓冲材料,外罩塑料套后置入包装箱中。8.1.2 不便于装箱或装包的零散件,应扎紧捆牢置于包装箱内适当位置。8.1.3 外露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8.1.4 装箱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a)装箱清单;b)产品合格证;C)产品使用说明书;d)其它有关技术文件。8.2.6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工业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RW运输仪器在包装状态下运输,运输中防止剧烈的振动和撞击,不应抛掷、雨淋、受潮,不应与腐蚀性物质一起运输。20储存仪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及无腐蚀性气体侵蚀的仓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