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6448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民族一家亲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共有()个民族。A.55B.56C.572 .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大杂居B.小聚居C.相互独立D.交错杂居3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之一,它源于()。A.蒙古族B.回族C.满族D.藏族4 .下列传统节日中,属于傣族的是()。A.泼水节B.火把节C.那达慕大会D.开斋节5 .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文字”的是()。A.藏文B.维吾尔文C.蒙文D.壮文6 .茶马古道主要存在于中国的()地区。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7 .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2、了()的社会生活。A.汉族B.满族C.回族D.蒙古族8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这说明()oA.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异8 .民族团结非常重要C.汉族比其他民族更重要D.少数民族要依附于汉族9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A.嘲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B.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尊重C.不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D.只和本民族的同学交往10.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壮族B.回族C.维吾尔族D.蒙古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

3、民族分布呈现()、()、交错杂居的特点。3 .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族的社会生活。4 .“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族。5 .青藏高原地势高,素有()之称。6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的密切联系。7 .我国的“三大英雄史诗”分别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8 .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9 .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L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

4、特的文化和传统,应该相互尊重。()2 .只有汉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3 .我们可以随意嘲笑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服饰。()4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对国家的发展没有作用。()5 .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6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我们无关。()7 .参加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时,我们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8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差异了。()9 .维护民族团结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小学生无关。()10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2 .举例说明

5、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是如何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的。3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B2.C3.C4.A5.A2 C7.B8.B9.B10.A二、填空题1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 .大杂居;小聚居3 .满4 .蒙古5 .世界屋脊6 .相互依存7 .玛纳斯8.1员9.兼收并蓄10.56三、判断题1 .2.3.4.5.2 .7.8.9.10.N四、简答题1 .特点: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这种分布特点使得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例如,在一些地区

6、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互相学习彼此的生产技能和文化艺术。2 .举例:在饮食方面,汉族的饺子、面条等美食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很受欢迎,同时少数民族的烤全羊、酥油茶等美食也被汉族人民喜爱;在艺术方面,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元素经常被运用到汉族的文艺作品中,如蒙古族的马头琴演奏、维吾尔族的舞蹈等,而汉族的绘画、书法艺术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影响;在语言文字方面,汉语的普及使得很多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同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3 .做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歧视、不嘲笑他们;在学校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民族团结的活动;向家人和朋友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重视民族团结;如果遇到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要勇敢地站出来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爱心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