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664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11月1日施行);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 3、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劳动部劳动安字19901215号);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国家经贸委发布);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经贸委2021年第30号公告); 6、贵州省生产性建设项目执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的规定; 7、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定; 8、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定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2、治法; 11、建设单位提交的有关基础资料。 1.2 采用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187-1985);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21);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308-1999);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21年版; 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10、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

3、定方法(GB5748-1985); 1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2、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22-1988); 13、高温作业分级(GB4200-1997); 14、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1989); 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16、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1991); 1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 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87); 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21年版; 21、二氧化碳灭

4、火设计规范GB50193-93; 22、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1999); 2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 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高温灼烫、火灾隐患。 2.1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困素主要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间操作造成的,常见因素有: 1、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进行操作; 2、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陷、损害、被拆除等,导致事

5、故发生; 3、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 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导致事故发生。 5、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导致事故发生。 2.2 触电 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不填写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和电器工具; 2、线路检修时不装设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 3、线路或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 4、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作业,不符合安全间距或无监护措施; 5、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 6、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工作人员误碰带电设备;以及在带电设备附近用钢卷尺等测量工具

6、或携带金属超高物体在带电设备下行走; 7、装设地线不通电; 8、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9、使用的金属工具外壳不接地,不戴绝缘手套; 10、在电缆沟、隧道、夹层或金属容器内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 11、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上工作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 2.3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 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 2、使用楼梯不当; 3、没有按要求穿防滑性能好的软底鞋; 4、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 5、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 6、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 7、作业人

7、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等。 2.4 高温灼烫 灼烫事故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 可能造成灼伤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高温窑体、高温炉体表面温度过高或发生溢漏; 2、没有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 3、检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热工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行; 4、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5、指挥失误,甚至违章指挥; 6、让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 2.5 火灾隐患 本工程火灾及燃爆隐患主要为煤粉制备车间、煤堆场、矿山.库、包装纸袋库及总降压站。 1、煤粉制备系统煤磨热风温度过高而导致煤粉起燃爆炸。在煤粉收集及输送过程中煤粉的堆积会引起自燃。 2、矿

8、山.库库存.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在运输、保管及作业过程中,如稍有不慎,即可出现事故。主要因素是: (1).库管理不严造成事故; (2).燃烧中毒事故; (3)飞石造成事故; (4)打残眼造成事故。 3、包装水泥用纸袋是易燃物质,遇火会迅速燃烧。 根据水泥工厂建(构)筑物生产性火灾性类别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标准,本项目生产性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类别及耐火等级见表7-1。 表7-1 主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火灾危险类别 耐火等级 1 原材料破碎及堆场 戊 二 2 生料及水泥磨房 戊 二 3 生料均化库 丁 二 4 烧成窑头 丁 二 5 烧成窑尾 丁 二 6 原煤破碎及原煤预均化堆场 丙 二 7 煤粉制备 乙 二 8 纸袋成品库 丙 二 9 总降压站 丙 二 10 车间电气室 丙 二 11 烧成窑头油罐油泵房 丙 二 12 .电气控制室 丙 二 13 其它 丁戊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劳动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