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 .亚历山大远征过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波斯帝国,征服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2 .“希腊化时代”概念: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到罗马帝国屋大维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意思是“仿效希腊”,指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在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方面受希腊文明影响形成新特点。“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逐
2、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文化融合表现文化中心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内的缪斯宫收藏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文化领域发展:被征服地区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发展。在文学方面,出现新的文学体裁和风格;科学上,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取得显著进步。民族融合: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同时,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西征概况第一次西征:1219-122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
3、队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1235-1242年,灭亡金朝后进行,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西征:1253-1258年,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名义上仍尊元朝为宗主国。1 .东西方交流影响文化传播: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武器、医学成就等传到欧洲。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被译成波斯文,取名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如欧洲传教士撰写的出使报告让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更多了解。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西征的蒙古军队迁徙,14世纪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自西东迁: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大
4、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民族分布产生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文化面貌有所改变。贸易往来:东西方交通畅通,加强了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交流。二、学习难点(一)辩证看待古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L消极影响: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人口遭到奴役、屠杀,城市遭到劫掠、烧毁,如亚历山大远征中亚时,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蒙古西征也使许多地区生灵涂炭。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造成文化灾难,甚至导致某些民族文化失传。2.积极影响: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亚历山大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当中,东西方文化
5、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相互影响,开创了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大交流。蒙古西征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中国的发明传入西方,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弓I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所以,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古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不能只看到其破坏性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它在客观上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在战争影响下演变的复杂性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在遭受战争冲击后,文化演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在“希腊化世界”,虽然以希腊文化为主导,但埃及、西亚等地的本土文化仍在许多方面保持着长期影响,例如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并非完全被希腊文化所取代,而是与希腊
6、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蒙古西征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既有吸收融合的一面,也存在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与矛盾。而且,文化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理解这种复杂性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历史背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亚历山大东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B,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
7、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2 .从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帝国起至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消灭残存的托勒密埃及,在近300年期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地区经历了希腊化的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在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终结D.希腊化文明中的政治因素是希腊民主政治的继续发展3.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同时也将阿拉伯、波斯的一些医药知识介绍到中国,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这反映了蒙古西征()A.促进了中西医学的交
8、流B.推动了中医药学走向世界C.导致了西方医学的落后D.改变了世界医学发展方向4.有学者指出:“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从其范围来说,超出了希腊哲学的狭隘的民族界限,从其内容来说,它与其说是属于政治的,不如说是属于个人的。”该学者意在强调希腊化时代()A.哲学研究的内容发生变革B.希腊哲学走出本土走向世界C.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D.哲学突破了希腊文化的局限5.13世纪初,蒙古征服撒马尔罕(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后不久,有人看到有较多来自中国的工匠和来自周边地区的人在这里进行生产,各族商人云集于此,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这反映出蒙古西征()A.促进了不同地区人口的迁徙与融合B.以经济掠夺为主要
9、目的C.客观上推动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D.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经济(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
10、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工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并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意义。四、答案(一)选择题1.co亚历山大东征后形成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开通,说明希腊文明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有贡献,A项“促成”表述不准确,丝绸之路开通是多种因素作用,B项材料未体现必然性,D项“自古以来”过于绝对,材料只涉及到特定时期。所以选Co2.Bo亚历山大
11、在东征中吸收东方君主专制因素,建立起君主专制政体,A项错误,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发展,并非衰落与终结,C项错误,希腊化文明中的政治是君主专制,不是希腊民主政治的继续发展,D项错误。所以选B。3 .Ao材料表明蒙古西征过程中,中国医术西传,同时西方医药知识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医学交流,B项“走向世界”表述不准确,材料主要强调中西交流;C项“导致西方医学落后”错误;D项“改变世界医学发展方向”夸大其词。所以选Ao4 .Do从材料“超出了希腊哲学的狭隘的民族界限”可知,希腊化时代哲学突破了希腊文化局限,A项内容变革并非重点强调;B项“走向世界”不准确;C项“主导地位”无法体现。所以选D。5 .
12、Co蒙古征服撒马尔罕后,有中国工匠、周边地区人在此生产,各族商人云集,形成繁荣商业城市,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丝绸之路贸易发展,A项人口迁徙融合不是材料重点;B项材料未体现经济掠夺为主要目的;D项与材料中繁荣景象不符。所以选C。(二)非选择题(1)交流方式:暴力冲突(战争)、和平交往(商业贸易)。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消极影响: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严重破坏,打断了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弓I发文化冲突,造成文化断裂。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政治上东方君主专制与希腊城邦体制结合,经济上促进了欧亚非三洲商业贸易,文化上使东西方文化大规模冲突交融,自然科学得到发展,艺术风格相互影响,思想上开阔了人们视野和胸怀,以世界主义目光看待世界和他人;促进了民族融合,亚历山大鼓励通婚等措施,为东西方各民族交流创造条件。(2)措施:保护商人自由经商;在大道设置卫士;为驿站提供人力、物力等必需品;开辟新道路;设置行政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历史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不同地区联系;推动了丝绸之路贸易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繁荣,促进了民族迁徙与融合,使亚欧内陆民族分布产生变化;传播了不同地区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