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虽促进文化发展,但存在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等局限,如印制一部大藏经,雕版可能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印完后雕版基本废弃。2 .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他受印章启发,将死字变为活字,死版变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例如,同样印制书籍,活字印刷术可根据需要排版,大大提高了效率。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并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后传至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再经蒙古人西征
2、等途径传入欧洲,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深远。(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发明历程: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并逐渐制成罗盘。应用: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为航海提供了重要保障。比如,宋代的商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借助指南针可准确辨别方向。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至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大发现奠定了基础。1 .火药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火药。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当时人们利用火药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朝还发明了火铳。例如,在宋元战争中,
3、火药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联系,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中国居住17年,其讲述在中国经历形成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向往。元代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方便了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2 .海路条件: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指南针应用,且航海家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规
4、律。航线:宋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鼎盛时期: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二、学习难点(一)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后,改变了欧洲的书写方式,增加了书籍留存的机会,打破了教会对学术的垄断,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为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3 .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探险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在茫茫大海上准确导航,促进了欧洲的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4 .火药:传入欧洲后,改变了欧洲的军事格局,使欧
5、洲的战争从冷兵器时代逐渐过渡到热兵器时代,推动了欧洲军事制度的变革,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二)理解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1 .经济基础:宋元时期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例如,宋代的丝织业、制瓷业发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需要科技的支撑。2 .社会需求:战争、航海等社会活动对科技提出了需求。宋元时期战争频繁,对武器装备的改进促使火药等军事科技发展;海上贸易的兴盛要求航海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指南针等技术的应用和完善。3 .文化氛围:宋元时期文化昌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术思想活跃,为科技发明创造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如宋代的书院教育培养了许多有识
6、之士,他们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4 .民族交流与对外交往:各民族之间以及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促进了科技的传播和融合。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科技成果相互借鉴,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例如,阿拉伯人将中国的科技成果传播到欧洲,同时也带来了其他地区的科技知识。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蔡伦B.毕昇C.王祯D.司马光2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A.战国时期B.唐朝时期C.北宋末年D.南宋时期3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是在()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原因不包括()A.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B.指南针的应用C
7、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规律5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多年,他生活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中国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7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驿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朝驿站比较发达B.元朝驿站只用于传递官方文书C.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D.驿站为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提供便利8 .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B.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C.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加强欧洲与亚洲的联系9 .下
8、列科技成就中,属于宋元时期的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战争造纸术的改进A.B.C.D,10 .元朝时,陆路向西可通往的欧洲国家不包括()A.波斯B.阿拉伯C.俄罗斯D.英国(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洲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1)从
9、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三)简答题1 .简述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2 .说一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四、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C6.D7.B8.C9.A10.D(二)材料分析题(1)在阴晦天气或茫茫大海中,指南针为航海指明方向,是航海活动中重要的导航工具,关系到船只和人员的生死安危。(2)市舶司。特点:海外贸易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10、兴盛,商船往来频繁。(3)原因:宋代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阻断了陆路交通,促使宋朝通过海路发展对外贸易。()简答题1 .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传入欧洲后,改变了欧洲的书写方式,增加了书籍留存的机会,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2 .表现:陆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发达,元朝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指南针应用,宋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众多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