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这一提案的通过,标志着()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基辛格秘密访华B.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国际形势的变化D.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
2、守势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促使中日建交的直接因素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的改善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下列属于中国在这方面的具体举措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B.C.D.6.以下关于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的说法,错误的是()A.会议于2001年在上海举行B.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
3、进共同繁荣”C.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D.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A.B.C.D.8.中国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8 .亚非国家的支持C.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D.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9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产生的积极影响有()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
4、D.10.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下列体现这一外交政策的有()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A.B.C.D.1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点的有()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积极分享经验中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A.B.C.D.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5、B.国际形势的变化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中美关系的改善1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导联合国的工作A.B.C.D.14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是()A.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B.美国从台湾撤军C.美国停止对中国的经济封锁D.美国放弃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政策15.下列关于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B.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
6、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建交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与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和发展。同时,中国积极拓展与广大
7、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过程。(2)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产生的积极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三、简答题L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意义。2.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答案一、选择题1 .C2.B3.C4.B5.B6.D7.B8.A9.A10.D11.A12.D13.A14.A15.ABCD二、材料分析题(1)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
8、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有利于中国积极拓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中美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美友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言之有理即可)三、简答题1 .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壮大,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需要
9、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2 .举措: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外交布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