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今天是2022年12月13日,85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踵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悲痛悲惨的烙印,是每一名中华儿女都要牢记的耻辱。“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之路越来越近,但仍需缅怀那段悲痛而屈辱的历史,抚摸那累累的民族伤痕,自觉做到在勿忘国耻中更好砥砺奋进!“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30万死难者不是冰冷的数字,他们用生命鲜血深刻揭露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
2、本质,让人们看到侵略战争的巨大灾难。凡是没能被强敌打倒的,最终都将变得更加强大。如今,战火硝烟已成过往,新时代的考验依然不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伟大精神的感召和坚强信念的激励,让我们将历史的苦难化作新时代的力量,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14年2月27日,我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国家层面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85年前的12月13日,中华民族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一天,日寇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
3、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公众舆论和民间人士呼吁己久的纪念日,它的设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勿忘国耻。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81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85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
4、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样宣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翘舌抵赖而消失。从纪录片二十二的热播,到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再加拿大多伦多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
5、决心。国家公祭日提醒世人和平的可贵,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呼吁和平、珍视和平、维护和平的积极姿态。尽管当前全球不稳定因素很多,但我们中国作出了应有的样子。近年来,我们秉承和平外交政策,注重共商共建共享,设立亚投行,为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铺路;推进“一带一路”,让世界更多的国家融入“朋友圈”,汇聚改革发展的活力;分享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给全世界传达中国的治理理念、执政思路,提供全球共治的有效办法。可以说,全球的和平氛围,需要更多个像中国这样的负责任的国家来营造,这便是中国的担当。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40多天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此等兽行
6、暴虐,旷世未闻。85年后的今天,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祭,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沦陷后的六个星期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处展区上赫然写着“十二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滴落,掉进一泓清泉,与此同时墙上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陨落。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不容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不忘南京之痛,缅怀华夏之祐,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珍惜
7、当下,蜂拥前进!现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是何等残酷、和平是何等珍贵,而和平则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破则家忘、国强则民安,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民族的幸福;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同时,更要珍爱和平,砥砺奋进。如今的南京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为发展愿景,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以强烈的忧患警醒砥砺前行,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奋发图强,以炽热的家国情怀铸造钢铁长城。让世人知晓,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矢志强国,奋斗青春!国家公祭日,祭的是国难沧桑史,祭的是民族独立奋
8、斗史。国难当铭记,国人当自强。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富裕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在“两个百年”的新征程道路上,和平发展是主题,强大幸福是目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建设者和参与者,定当铭记历史,扛起责任,发愤图强,为强国强军不懈努力。任时光流逝,任时代变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今天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
9、息刷屏。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