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是()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新自由主义2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A.均强调对经济的自由放任B,均采取了增加政府公共开支的措施C.均取消了私人企业经营D.均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4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
2、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国家,其主要目的是()A.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B.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经济发展C.实行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危机5.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D.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经营管理发生的新变化不包括()A.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B.“经营者革命”出现C.职工持股现象逐步普及D.工厂制度开始形成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大规模推行国有化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大力发展传统工业D.发展以知识经
3、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8.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A.完全摆脱了被剥削的地位8 .工资水平持续下降C.福利待遇得到一定改善D.劳动强度不断增加9 .福利国家制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顶峰,之后出现困境,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支出过大B.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C.福利政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D.社会矛盾得到根本解决10 .下列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增加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D.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变化11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混合经
4、济”是指()A.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C.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并存D.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并存12.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对经济进行改革,其主要措施不包括()A.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推行私有化政策C.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国有化改造1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中间阶层”人数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工人阶级地位上升B.企业规模不断缩小C.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D.传统工业的快速发展14 .下列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A.这些新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B.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新变
5、化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到解决D.新变化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15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A.教育完全由政府包办B.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C.教育内容完全脱离社会实际D.教育规模不断缩小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二战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
6、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资本主义国家缩小福利国冢规模的原因。(6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知识经济不仅体现在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而且还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上。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D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新经济”的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
7、国“新经济”出现的影响。(6分)三、论述题(10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及其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8 “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政策均采取增加政府公共开支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缓解社会矛盾。1.9 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 .A建立福利国家主要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5 .C“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6 .D工厂制度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形成,不属于二战后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变化。7 .D20世纪90年代
8、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新经济。8 .C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福利待遇得到一定改善。9 .D福利国家制度出现困境,但社会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10 .C二战后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11 .A“混合经济”指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12 .D撒切尔夫人政府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推行私有化,而非加强国有化改造。13 .C知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中间阶层”人数增加。14.8 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未改变资本主义本质,也未解决基本矛盾。14.9 二战后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二、材料解析题1. (1)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广;社会保障项目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任答两点得4
9、分)(2)原因: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支出过大;福利制度使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效率降低;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6分)2. (1)特点: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知识对传统产业高度渗透;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任答两点得4分)(2)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保持长期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6分)三、论述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诸多新变化。在经济政策方面,二战后初期受凯恩斯主义影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混合经济”。在社会政策上,普遍建立福利国家,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但后期因财政负担等问题,部分国家缩小福利规模。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者革命”、职工持股等新变化。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人数增加。(5分)这些新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消极方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矛盾;福利国家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新变化下依然存在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5分)